3-6歲是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基的重要階段,也是為幼兒做好入學準備的關鍵階段。是整個幼兒園三年教育逐步向小學教育的開始,需要做的是增強孩子學做小學生的意識,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濃厚的學習興趣,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小銜接”不是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應該學習的東西,而是培養(yǎng)孩子坐得住、聽得進、會提問、能交流,有進入小學心理上、習慣上、情感上的準備,并掌握應該具有的基本知識,就達到了就讀小學的基本條件。
教育部最新頒布的《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明確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一是身心準備。如:向往入學,有良好的情緒,喜歡運動等。二是生活準備。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自理,參與勞動,增強安全防護能力等。三是社會準備。會交往合作,誠實守規(guī),有任務意識等。四是學習準備。好奇好問,有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濃厚,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等。孩子進入陌生的環(huán)境生活和學習,內(nèi)心會有恐懼和不安,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充滿期待地進入小學。對孩子關于上小學的各種疑問,有針對性地解決。比如:有的孩子想知道教室里有沒有廁所,著急上廁所怎么辦?小學生下課以后要干什么?書包里都有什么?等等,幼兒園采用實地走進小學參觀的方式,幫助大班孩子全面、直觀地了解小學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尋找幼兒園與小學的不同之處。二是養(yǎng)正——鍛煉生活自理,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 剛?cè)胄W時部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弱、習慣差,鉛筆、橡皮經(jīng)常丟,課桌、書包里一團糟。針對這個問題,大班后期,幼兒園會讓孩子背上小書包,學習整理學習用品,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三是守規(guī)——引導交往合作,增強自律的規(guī)則意識。通過與小學老師交流,我們了解:剛?cè)雽W時會發(fā)現(xiàn),部分孩子不會獨立和同學交往;有的同學不會聽上課鈴聲等指令,缺乏規(guī)則意識。針對這些問題,幼兒園結(ji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方式,把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滲透在一日活動中。如:游戲活動中,進行角色游戲需要互動合作,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交往方式,并嘗試自己解決矛盾和沖突?;顒忧昂笤O置提示音樂,引導幼兒學會聽指令。集體活動中,要求孩子保持正確的坐姿,專心傾聽別人講話,舉手回答問題。引導孩子感受時間的長短,猜想并體驗一分鐘有多長,可以做哪些事情,規(guī)劃課間生活。開展一定的規(guī)則類游戲,增強規(guī)則意識。四是好學——激發(fā)興趣愛好,提高綜合的學習能力。家長可能更關注的是知識類的銜接,但經(jīng)實踐證明學習品質(zhì)、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要。 幼小銜接,幼兒園一直在行動,相信在幼兒園、小學、家庭三方的攜手努力下,我們的孩子們一定會順利、有序地度過幼小銜接的關鍵期。幼小銜接不僅是幼兒園和小學的雙向鏈接、雙向互動,更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家、園、校三方鼎力相助,才能形成堅不可摧的教育合力。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孩子剛上小學,肯定得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我們家長的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所以,家長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不焦慮、不急躁、不緊張,以平常心來看待孩子們的幼小銜接。為了讓孩子充滿自信地去迎接新的環(huán)境,從心理上引導孩子做好準備,激發(fā)孩子的入學愿望,在平時和他的聊天中,有目的地傳遞這樣的信息“你長大了,就要上小學了,爸爸媽媽真高興,我們家里馬上就要有一位小學生了,好開心呀!”“上小學后會交到很多的新朋友?!薄靶W的操場很大。”讓他自己覺得小學真好,成為一名小學生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讓孩子對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充滿期待。孩子在幼兒園時,一日的生活中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會有老師的幫忙,但是到了小學后,學習和生活都需要自己來完成。家長平時非常注意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他的生活有條理。首先,在平時的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情,比如說:要按時起床,要按時完成他應該完成的事情,養(yǎng)成不拖拉的習慣,為小學的學習打好基礎。其次,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長都要讓他自己做,培養(yǎng)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幫助他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他自己穿脫衣服、疊衣服,能將自己玩完的玩具收拾好,自己收拾自己的床鋪和衣服,家長為孩子端飯還有收拾餐桌,都可以讓他自己做,讓他養(yǎng)成自我服務和服務他人的能力。在平時的生活中,還要培養(yǎng)他的規(guī)則意識。比如:用完的物品一定要放回原處,在公共場所也要遵守行為規(guī)范,不能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隨意打斷別人的談話等等。這樣的規(guī)則意識能夠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特別提醒大家的是,孩子在幼兒園已經(jīng)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在暑假里家長一定要保持住,最后一個月的銜接非常重要,關鍵在于家長。“離開熟悉的伙伴”是不少孩子對上小學最擔心的事,也是一些孩子上小學后不適應的原因之一。上小學后,不像在幼兒園里什么事可以找老師,與同伴發(fā)生摩擦和矛盾時,孩子必須開始獨立解決矛盾。那么家長可以怎么做,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呢?首先,幫孩子做一些必要準備:事先了解家庭周圍有沒有與孩子同齡同校的鄰居,設法讓他們認識,約好入學第一天一同上學。有了熟悉的朋友,孩子對小學生活會感到安全多了。有了迅速認識新朋友的本事,孩子就不會擔心自己在學校里孤單了。其次,教孩子學會自己解決與伙伴間的沖突。平時,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如果和小朋友遇到爭執(zhí),該怎么做。比如,怎樣和同伴一起玩一件玩具?別人想玩你的玩具該怎么辦?你想玩別人手里的玩具時該怎么說?最后,可以提高移情能力,所謂的移情能力,就是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能夠理解別人的想法、做法。移情能力強的人,更容易與人溝通、交流,也更適應“合作型社會”。培養(yǎng)這種能力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在孩子聽完或者閱讀完一個故事后,家長和孩子一起來交流故事情節(jié),讓孩子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場上敘述同一件事情。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是通過自覺學習和實際鍛煉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也是每個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孩子從幼兒園轉(zhuǎn)向小學過程中,家長需要重視的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孩子往后的優(yōu)秀品質(zhì)打下良好基礎。孩子天生就會對新鮮的事物有好奇心,家長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周末帶著孩子走進公園,引導他觀察動物、植物,鼓勵他多問為什么,并和他在一起的時候讓他培養(yǎng)觀察、探究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平時多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比如:每日在給孩子講故事或聽故事的時候,要求孩子不能夠邊聽邊玩,講的時候要隨時提問,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的傾聽能力,還培養(yǎng)了他的想象力和記憶力,提升他的專注力,慢慢地培養(yǎng)他自主閱讀的能力。經(jīng)常給孩子布置一些帶著多重指令的小任務,也有助于鍛煉孩子的傾聽能力。 只要家長朋友能夠放平心態(tài),不焦慮,不盲目地跟風,用心陪伴孩子,相信我們的孩子都能夠順順利利地度過幼小銜接期,打好終身學習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