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先民曾被稱為“濮子蠻”、“濮蠻”,其分布更為廣闊。后來原居于云南南部的部分濮人發(fā)展為如今的布朗族,也是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保山、臨滄、普洱、西雙版納等地,總人口91,891人(2000年人口普查)。保山市的布朗族有8500多人,主要分布在施甸縣和昌寧縣。
布朗族也有自己的語言:布朗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崩龍語支,分布朗與阿爾佤兩個方言。部分人會講傣語、佤語或漢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人會漢文、傣文。大部分布朗人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崇拜祖先。節(jié)日期間有許多佛事活動。人們除了要舉行迎接太陽的儀式,還要集體到佛寺舉行“開門節(jié)”、“關門節(jié)”、“賧佛”、“堆沙”、“浴佛”、“潑水”等活動。
解放前生活在布朗山上的布朗族人還保留著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殘余;在平壩地區(qū)生活的布朗族人,由于受經濟文化發(fā)展比較快的漢族、傣族人的影響,已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fā)展階段。布朗族人生活的地區(qū)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他們主要從事農業(yè)生產,善種植茶樹,是著名的普洱茶的產地。
布朗族的住房建筑為干欄式竹樓,分上下兩層,樓下關牲畜,樓上住人。布朗族村寨通常由三、五個至數(shù)十個同一血緣的家族聚居,住房干欄式竹木結構的二層瓦房,上層有正堂、臥室、曬臺等,下層一般作為倉庫、圈養(yǎng)牲畜的地方。屋內中央設置火塘,火塘邊是家人吃飯、待客的地方,夜晚則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鋪。
布朗族穿著簡樸,布朗族的服飾,各地大同小異。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衣和黑色寬大長褲,用黑布或白布包頭。婦女的服飾與傣族相似,上著緊身無領短衣,下穿紅、綠紋或黑色筒裙,頭挽發(fā)髻并纏大包頭。景東布朗族婦女的著裝已與當?shù)貪h族基本相同。過去布朗族男子有紋身的習俗,四肢、胸、腹皆刺染各種花紋。婦女喜歡戴大耳環(huán)、銀手鐲等裝飾。姑娘愛戴野花或自編的彩花,將雙頰染紅。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寬大長褲和對襟無領上衣纏頭巾。
布朗族的飲食別具民族特色,是布朗族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要。也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雜糧。飲食喜酸辣,并嗜好煙酒。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并以牙齒被染成黑色為美。喜用鑼鍋或土鍋把稻米燜成米飯。尤擅煮竹筒飯,煮時選一段鮮竹,裝好米和適量的水,用火燒熟,剖開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當碗用。米飯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經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肉類以牛、羊、豬、雞肉最為常見,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蟲。菜肴的烹制技法以清煮、涼拌居多。對許多野味、魚、蝦、蟹、蟬、蟲等食物一般還用舂、炸、蒸等方法烹制。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蟬醬等。布朗族也特別喜歡吃酸性食品,還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筍、酸肉、酸魚等,制作方法同當?shù)仄渌褡迦绱鲎宕篌w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時最上面放一層米飯。
布朗族喜歡飲酒,且大都自家釀制。其中以翡翠酒最為著名。這種酒在出酒時用一種叫“懸鉤子”的植物的葉子過濾后呈綠色,很像翡翠的顏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因性格豪爽,朋友間也有“有酒必飲,飲酒必醉”的習俗。
布朗族人善于種茶制茶,也很喜歡飲茶。姑娘們采下春茶后,制成散茶,又叫“大葉子茶”。她們還能制作一種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竹筒子茶”。就是先把粗竹子砍成一個個竹節(jié)筒,將新采摘下來的茶葉炒熟,趁熱裝進竹筒塞緊,用蘆葉密封好,并用藤條扎緊,放在火塘邊烘烤,去掉它的水氣,等到竹節(jié)表皮烤焦的時候,就制成了竹筒茶,儲存數(shù)年也不會變味。將茶葉按酸菜制法制成酸茶,放在口中嚼后咽下,能幫助消化。民間還常把酸茶做饋贈親友的禮品。
布朗人也有嚼煙的嗜好。嚼煙的方法是將檳榔葉包上少許的草煙絲,再加入沙基、蘆子、檳榔果、紅石灰等一塊放進口中慢嚼,每次可嚼20多分鐘,吐出的煙渣呈紫紅色,布朗人嚼煙日久,連牙齒都被染成黑色。
布朗族人還有食鼠和蟻卵的習慣。布朗族人喜歡食鼠,無論田鼠、家鼠、竹鼠均為所食佳肴。將捕獲的鼠燒光毛,去皮和內臟,洗干凈后煮食。布朗山有一種黑蟻,每窩有一只蟻王,能產卵數(shù)千,布朗人常挖食蟻卵。居住在西雙版納布朗山的布朗人還喜食生肉。其婦女,尤其是懷孕婦女嗜食當?shù)丶t土,據(jù)說此紅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布朗族的婚姻實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的布朗族禁止氏族內婚,禁止同姓通婚。按傳統(tǒng)習俗,不許納妾,不許在婚前和婚外發(fā)生性行為,如有違反必懲罰。
純情的少男少女戀愛和婚姻都比較自由,但也有受到父母干涉的現(xiàn)象。“串姑娘”是布朗族傳統(tǒng)的戀愛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戀愛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每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小伙子們換上新裝,懷抱三弦,結伴來到姑娘的竹樓下面,爭相用詼諧的語言和熱情的歌聲去打動意中姑娘的心靈。梳妝打扮的姑娘們也早早燃起火塘,打開房門,請小伙子們進來,用對歌、遞煙、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心上人的愛慕。布朗山區(qū)串姑娘可以群訪、也可以單獨夜訪。是青年男女進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男女雙方戀愛感情篤深,男子就會向女子提出求婚。布朗山區(qū)許多地方求婚時以花為媒。小伙子把從山上采回的鮮花獻給姑娘,當姑娘確認這個小伙子是真心地愛她時,就在花束中挑選最美麗的一朵戴在頭上,借此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禮也不尋常,一對情侶的婚典要重復舉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親之后,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線禮儀式。此后新郎、新娘各回各家,盡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勞動生活。直到舉行了第二次婚禮,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當兒媳婦。第三次的婚典往往辦在嬰兒出生之后,這次一定要殺豬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親朋好友。
其在布朗山的布朗族人實行母子連名制。小孩出生3天拴線命名,將母親的名字連在孩子的名字之后。布朗族的男孩與女孩到了十四五歲時就要舉行“漆齒”的成年禮儀式。屆時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鐵鍋片燒取紅毛樹黑煙,彼此為異性染齒。染齒意味著步入成年,可以公開參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動。
其禁忌:布朗族認為火塘是一家人安寧之所在,不論家人或是客人皆不能用腳踏火塘和三角架,也不能把別人用過的鐵三角架支在自己家中的火塘上,不然會給主人帶來不吉;客人不能背靠主人供“家神”的房柱,否則會冒瀆神靈,給主人帶來不測。凡雷擊過的、斷了梢的、藤條纏身的和供過神靈的樹木皆不能做建筑材料;做“中柱”的樹木在砍伐時不能出漿,出漿者認為不吉,必須另砍。而山上的樹木不能用來做房屋柱梁。
布朗族對婦女的禁規(guī)尤其突出,在日常生活中,男子外出時,婦女禁留男客住宿;不得從男人面前橫過;衣裙不能放在家神柱上;禁動男子弓弩等,否則認為不吉利。
婦女懷孕期間不能填坑,不能補漏洞,不能讓旁人踩著腳,不能吃獻祭神靈的食品,不能砌灶,不能進入新娘臥室。也不能拿綠葉、野獸肉進家,產婦不滿月忌串門。
祭“寨神”時,只限于男子參加,婦女不得進神壇;路遇和尚須恭讓下方。還禁止外人入寨,若有外人闖入,要罰祭豬一頭。本寨成員在這三天之內不準磨刀、背水,不準出入寨子,不準高聲喧嘩;祭祀期間忌動土、修建房屋等。
文章來源:世界風俗網(www.sjfsw.c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