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 直線為,⊙O的半徑為r,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為d。
(1)直線與⊙O相離無公共點(diǎn);
(2)直線與⊙O相切,唯一公共點(diǎn);
(3)直線與⊙O相交,兩公共點(diǎn)。
注意:①由直線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數(shù)量關(guān)系
反之,數(shù)量關(guān)系位置關(guān)系;
②直線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d,r數(shù)量關(guān)系,公共點(diǎn)個(gè)數(shù)三者互相轉(zhuǎn)化。
2. 重要公式:
在Rt△ABC中,∠C=90°,CD是AB邊上的高,則:
即:AC·BC=AB·CD(是求斜邊上高的常用方法)
3. 切線的判定方法
①定義法(不常用),即:唯一公共點(diǎn);
②數(shù)量關(guān)系推理法,即;
③判定定理:垂直于過切點(diǎn)的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4. 切線的性質(zhì):
①與判定均為互逆定理;
②其中性質(zhì)定理及推論要熟練掌握。
實(shí)際上①垂直于切線;②經(jīng)過切點(diǎn);③經(jīng)過圓心;任意知道兩個(gè)就能推出第三個(gè)。
5. 作圖:作和已知三角形各邊都相切的圓。
關(guān)鍵找內(nèi)心,(各內(nèi)角平分線交點(diǎn))和半徑。
6. 與三角形各邊都相切的圓叫三角形內(nèi)切圓,這個(gè)三角形叫圓的外切三角形。
與多邊形各邊都相切的圓叫多邊形的內(nèi)切圓,多邊形叫圓的外切多邊形。
7. 三角形的內(nèi)切圓、圓心是角平分線交點(diǎn),半徑是圓心到三邊的距離。
三角形的外接圓,圓心是三邊中垂線交點(diǎn),半徑是圓心到三個(gè)頂點(diǎn)的距離。
【典型例題】
例1. 已知半徑為3的⊙O上一點(diǎn)P和圓外一點(diǎn)Q,如果OQ=5,PQ=4,則PQ和圓的位置關(guān)系是( )
A. 相交 B. 相切
C. 相離 D. 位置不定
解:∵OP=3,PQ=4,OQ=5,
∴,
∴△OPQ是直角三角形,且∠OPQ=90°,
∴PQ⊥OP。
即圓心O到PQ的距離等于圓的半徑。
∴PQ和圓的位置關(guān)系相切,故選B。
點(diǎn)撥:在沒有明確知道圓心到直線的距離和半徑的關(guān)系時(shí),通過已有的知識(shí)進(jìn)行推證。本題也可以通過切線的判定定理求解,即通過半徑的外端并且垂直于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例2. 在△ABC中,∠C=90°,∠B=30°,O為AB上一點(diǎn),AO=m,⊙O的半徑,問m在什么范圍內(nèi)取值時(shí),AC與圓:
(1)相離;(2)相切;(3)相交。
點(diǎn)悟:要判定直線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只要比較圓心到直線的距離與半徑的大小。
解:如圖所示,過O作OD⊥AC垂足為D,
,
∴
(1)當(dāng),即,也即時(shí),則AC與⊙O相離;
(2)當(dāng),即,也即時(shí),AC與⊙O相切;
(3)當(dāng),即,也即時(shí),AC與⊙O相交。
例3. 已知:在△ABC中,AD為∠BAC的平分線,以C為圓心,CD為半徑的半圓交BC的延長線于點(diǎn)E,交AD于點(diǎn)F,交AE于點(diǎn)M,且∠B=∠CAE,FE:FD=4:3。
求證:AF=DF;
證明:∵AD平分∠BAC,
∴∠BAD=∠DAC。
∵∠B=∠CAE,∴∠BAD+∠B=∠DAC+∠CAE
∵∠ADE=∠BAD+∠B,
∴∠ADE=∠DAE,
∴EA=ED
∵DE是半圓C的直徑,
∴∠DFE=90°
∴AF=DF
例4. 已知⊙O中,AB是直徑,過B點(diǎn)作⊙O的切線,連結(jié)CO,若AD∥OC交⊙O于D,求證:CD是⊙O的切線。
點(diǎn)悟:要證CD是⊙O的切線,須證CD垂直于過切點(diǎn)D的半徑,由此想到連結(jié)OD。
證明:連結(jié)OD。
∵AD∥OC,
∴∠COB=∠A及∠COD=∠ODA
∵OA=OD,∴∠ODA=∠OAD
∴∠COB=∠COD
∵CO為公用邊,OD=OB
∴△COB≌△COD,即∠B=∠ODC
∵BC是切線,AB是直徑,
∴∠B=90°,∠ODC=90°,
∴CD是⊙O的切線。
點(diǎn)撥:輔助線OD構(gòu)造于“切線的判定定理”與“全等三角形”兩個(gè)基本圖形,先用切線的性質(zhì)定理,后用判定定理。
例5. 如圖所示,△ABC為等腰三角形,O是底邊BC的中點(diǎn),⊙O與腰AB相切于點(diǎn)D。
求證:AC與⊙O相切。
點(diǎn)悟:顯然AC與⊙O的公共點(diǎn)沒有確定,故用“d=r”證之。而AB與⊙O切于D點(diǎn),可連結(jié)OD,則OD⊥AB。
證明:連結(jié)OD、OA。過O作OE⊥AC,垂足為E。
∵AB=AC,O為BC的中點(diǎn),
∴∠BAO=∠CAO
又∵AB切⊙O于D點(diǎn),
∴OD⊥AB,又OE⊥AC,
∴OE=OD,
∴AC與⊙O相切。
點(diǎn)撥:此題用了切線的性質(zhì)定理,同時(shí)又用了切線的判定方法“d=r”。
例6. 已知⊙O的半徑OA⊥OB,點(diǎn)P在OB的延長線上,連結(jié)AP交⊙O于D,過D作⊙O的切線CE交OP于C,求證:PC=CD。
點(diǎn)悟:要證PC=CD,可證它們所對的角等,即證∠P=∠CDP,又OA⊥OB,故可利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證題。
證明:連結(jié)OD,則OD⊥CE。
∴∠EDA+∠ODA=90°
∵OA⊥OB
∴∠A+∠P=90°,
又∵OA=OD,
∴∠ODA=∠A,∠P=∠EDA
∵∠EDA=∠CDP,
∴∠P=∠CDP,∴PC=CD
點(diǎn)撥:在證題時(shí),有切線可連結(jié)切點(diǎn)的半徑,利用切線性質(zhì)定理得到垂直關(guān)系。
例7. 在△ABC中,∠A=70°,點(diǎn)O是內(nèi)心,求∠BOC的度數(shù)。
點(diǎn)悟:已知O是內(nèi)心,由內(nèi)心的概念可知OB、OC分別是∠ABC、∠ACB的平分線。
解:在△ABC中,∠A=70°,
∵O是△ABC的內(nèi)心
∴
。
∴
∴
例8. △ABC中,AB=AC=5,BC=6,求△ABC的內(nèi)切圓的半徑長。
解析:過點(diǎn)A作AD⊥BC于D,則AD為∠ABC的平分線。
設(shè)I為△ABC的內(nèi)心,內(nèi)切圓⊙I分別切三邊于D、E、F,則I在AD上,
∵AB=AC=5,BC=6,
∴AD=4
連結(jié)IE,則IE⊥AC,設(shè)⊙I半徑為x,
即
解得
例9. 任意△ABC中內(nèi)切圓I和邊BC、CA、AB分別相切于點(diǎn)D、E、F,求證:△DEF是銳角三角形。
證明:如圖所示,連結(jié)FI、EI,
∵⊙I與AB、AC切于點(diǎn)F、E
∴∠IFA=∠IEA=90°
∴
∴
∵,
∴
∴∠EDF為銳角。
同理可證∠DFE、∠DEF都是銳角。
∴△DEF是銳角三角形。
【模擬試題】(答題時(shí)間:40分鐘)
一、選擇題:
1. 已知⊙O的半徑,直線l與圓O的距離,則直線l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 )
A. 相交 B. 相切
C. 相離 D. 位置不確定
2. 已知⊙O的半徑,直線l和點(diǎn)O距離為d,如果直線與⊙O有公共點(diǎn),那么( )
A. B.
C. D.
3. AB是⊙O的切線,下列條件能判定AB⊥CD的是( )
A. AB與⊙O相切于直線CD上的點(diǎn)C
B. CD經(jīng)過圓心O
C. CD是直線
D. AB與⊙O切于C,CD過圓心O
4. 已知AB是⊙O的直徑,CB與⊙O切于點(diǎn)B,AC=2AB,則( )
A. ∠ACB=60° B. ∠ACB=30°
C. ∠ACB=45° D. ∠BAC=30°
5. 等邊三角形外接圓半徑、內(nèi)切圓半徑及三角形高的比是( )
A. 2:1:3 B. 3:2:4
C. 3:2:3 D. 1:2:3
二、填空題:
6. 已知⊙O的直徑為12cm,如果圓心O到直線l的距離為5.5cm,那么直線l與⊙O有__________個(gè)公共點(diǎn)。
7. 過圓上一點(diǎn)可作圓的__________條切線,過圓外一點(diǎn),可作圓的__________條切線,過__________點(diǎn),不存在圓的切線。
8. 在⊙O中,AD是直徑,AB是弦,過點(diǎn)D作切線交AB的延長線于C,如果AB=BC,則∠ADB=__________。
9. 在△ABC中,AB=5,BC=12,AC=13,則此三角形的內(nèi)切圓的半徑__________。
10. I為△ABC的內(nèi)心,∠A=60°,則∠BIC=__________。
三、解答題:
11. 已知等邊△ABC的邊長為2,以A為圓心,以r為半徑作圓,當(dāng)r為何值時(shí)⊙A與BC相交?
12. 如圖,已知AD為⊙O的直徑,BC與⊙O相切于點(diǎn)D,AB、AC分別交⊙O于E、F,求證:AE·AB=AF·AC。
13. 如圖,在⊙O上,以O'為圓心的圓交⊙O于A、B,⊙O的弦OC交⊙O'于D,求證:D為△ABC的內(nèi)心。
【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1. A 2. B 3. D 4. B 5. A
二、填空題:
6. 兩 7. 1,2,圓內(nèi)
8. 45° 9. 2 10. 120°
三、解答題:
11. 作△ABC的高AD,求出
∴當(dāng)時(shí),⊙A與BC相交
12. 證明:連結(jié)EF、ED
13. 連結(jié)O'A,O'B,AD
⊙O中,
∴點(diǎn)D為△ABC的內(nèi)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