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柱、棱錐
二. 本周教學(xué)重、難點(diǎn):
1. 了解多面體,凸多面體,正多面體的概念。
2. 了解棱柱,棱錐的概念,掌握它們的性質(zhì)。
【典型例題】
[例1] 棱錐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側(cè)面PAB、PAD都垂直于底面,另兩側(cè)面與底面成角,M、N分別是BC、CD的中點(diǎn),最長的側(cè)棱為,求:
(1)棱錐的高;
(2)底面中心O到平面PMN的距離。
解:如圖
(1)設(shè)高為,由平面PAB,平面PAD都垂直于底面,得PA⊥底面AC
又 ∴ PA=AB=,
由及PC=15,得
(2)∵ BD⊥AC,BD⊥PA ∴ BD⊥平面PAQ
又MN//BD ∴ MN⊥平面PAQ ∴ 平面PAQ⊥平面PMN
作OH⊥PQ于H,則OH之長即為所求,作AG⊥PQ于G
在中,
∴
再由,得
[例2] 如圖所示,正四棱錐P—ABCD的底面邊長和各側(cè)棱長均為13,M、N分別是PA、BD上的點(diǎn),且。
(1)求證:直線MN//平面PBC;
(2)求直線MN與底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1)證明:連結(jié)AN并延長交BC于E,再連結(jié)PE
∵ BE//AD ∴ 又 ∴
∴ PE//MN 又 平面PBC,平面PBC
∴ 直線MN//平面PBC
(2)設(shè)O為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心,連結(jié)PO、OE,則PO⊥平面ABCD
又直線MN//PE,則為直線MN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
由及AD=13,得
在中,,PB=13,BE=
由余弦定理,得
在中,,PE=,則
[例3] 如圖,已知平行六面體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菱形,且
。
(1)證明;
(2)假設(shè)CD=2,,記面C1BD為,而CBD為,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證:(1)連結(jié)A1C1、AC,AC和BD交于O,連結(jié)C1O
由四邊形ABCD是菱形得AC⊥BD,BC=CD
又,則
∴ 由于DO=OB ∴ C1O⊥BD
但AC⊥BD,,從而BD⊥平面AC1
又平面AC1 ∴ C1C⊥BD
(2)由(1)知:AC⊥BD,C1O⊥BD ∴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BC=2,C1C=,
∴
∴ ∴
,即C1O=C1C
作,垂足為H,點(diǎn)H是OC的中點(diǎn),且OH
∴
[例4] 已知長方體ABCD—A1B1C1D1的一個(gè)頂點(diǎn)B1到它的對角線BD1的距離為。
(1)若長方體的高為,對角線長為,試求關(guān)于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
(2)求的最小值;
(3)在最小的情況下,問長方體的長、寬、高各為何值時(shí),長方體的體積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解:(1)設(shè)長方體的長、寬分別為,則
∴ ,即,故
(2)
∴ ,當(dāng)且僅當(dāng),即時(shí),有最小值
(3)在最小的情況下,有
∴ 長方體體積,當(dāng)且僅當(dāng)時(shí)取等號。
故當(dāng)長、寬、高分別為時(shí),體積有最大值
[例5] 如圖,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錐S—ABCD中,面ABCD,SA=AB=BC=1,AD=。
(1)求四棱錐S—ABCD的體積;
(2)求面SCD與面SBA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
解:(1)直角梯形ABCD的面積是
∴ 四棱錐S—ABCD的體積是
(2)延長BA、CD相交于點(diǎn)E,連結(jié)SE,則SE是所求二面角的棱
∵ AD//BC,BC=2AD ∴ EA=AB=SA ∴ SE⊥SB
∵ SA⊥面ABCD,得面SEB⊥面EBC、EB是交線,又BC⊥EB
∴ BC⊥面SEB,故SB是SC在面SEB上的射影
∴ CS⊥SE ∴ 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
∴ ,即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為
[例6] 已知中,,AB⊥平面BCD,,E、F分別是AC、AD上的動(dòng)點(diǎn),且
(1)求證:不論為何值,總有平面BEF⊥平面ABC?
(2)當(dāng)為何值時(shí),平面BEF⊥平面ACD?
解:(1)證明:∵ AB⊥平面BCD ∴ AB⊥CD ∵ CD⊥BC且
∴ CD⊥平面ABC 又 ∵
∴ 不論為何值,恒有EF//CD ∴ EF⊥平面ABC,EF平面BEF
∴ 不論為何值恒有平面BEF⊥平面ABC
(2)由(1)知,BE⊥EF,又平面BEF⊥平面ACD ∴ BE⊥平面ACD
∴ BE⊥AC ∵ BC=CD=1,,
∴ BD=
∴ ,由,得
∴ ,故當(dāng)時(shí),平面BEF⊥平面ACD
[例7] 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AB⊥BC,AB=BC=PA,點(diǎn)O、D分別是AC、PC的中點(diǎn),OP⊥底面ABC。
(1)求證:OD//平面PAB;
(2)求直線OD與平面PBC所成角的大小。
解:(1)∵ O、D分別為AC、PC的中點(diǎn) ∴ OD//PA
又 平面PAB ∴ OD//平面PAB
(2)∵ AB⊥BC,OA=OC ∴ OA=OB=OC
又 ∵ OP⊥平面ABC ∴ PA=PB=PC 取BC中點(diǎn)E,連結(jié)PE,則BC⊥平面POE
作OF⊥PE于F,連結(jié)DF,則OF⊥平面PBC
∴ 是OD與平面PBC所成的角
又OD//PA ∴ PA與平面PBC所成角的大小等于
在中,
∴ PA與平面PBC所成的角為
【模擬試題】
一. 選擇題:
1. 棱長為4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P、Q是上兩動(dòng)點(diǎn),且PQ=1,則三棱錐P—AQD的體積為( )
A. 8 B. C. 3 D.
2. 正四棱錐底面邊為,側(cè)棱長為,則的范圍為( )
A. B. C. D.
3. 設(shè)三棱柱的體積為V,P、Q分別是側(cè)棱上的點(diǎn),且PA=QC1,則四棱錐的體積為( )
A. B. C. D.
4. 在長方體交于一點(diǎn)的三條棱上各取一點(diǎn),過這三點(diǎn)作一截面,那么這個(gè)截面是( )
A. 鈍角三角形 B. 銳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銳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5. 在正三棱柱中,若AB=2,則點(diǎn)A到平面的距離為( )
A. B. C. D.
6. 在正四面體P—ABC中,D、E、F分別是AB、BC、CA的中點(diǎn),下面四個(gè)結(jié)論不成立的是( )
A. BC//面PDF B. DF⊥面PAE C. 面PDF⊥面ABC D. 面PAE⊥面ABC
7. 如圖,在三棱柱中,點(diǎn)E、F、H、K分別為、、、的中點(diǎn),G為的重心。從K、H、G、中取一點(diǎn)作為P,使得該棱柱恰有2條棱與平面PEF平行,則P為( )
A. K B. H C. G D.
8. 已知棱長為1的正方體容器,在棱AB、BB1以及B1C的中點(diǎn)處各有一個(gè)小孔E、F、G,若此容器可以任意放置,則該容器的最大容積為( )
A. B. C. D.
二. 解答題:
1. 如圖,已知長方體中,AD=2,AB=4,AA1=6,E是AB的中點(diǎn),過的平面交于F。
(1)求證:EF//CD1;
(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一個(gè)三角函數(shù)值。
2. 如圖,長方體中,AB=2,AA1=1,,AE⊥BD于E,F為的中點(diǎn),求異面直線AE與BF所成的角。
3.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側(cè)棱PD⊥底面ABCD,PD=DC,E是PC的中點(diǎn),作EF⊥PB交PB于點(diǎn)F。
(1)證明PA//平面EDB;
(2)證明PB⊥平面EFD。
【試題答案】
一.
1. D
解析:由選項(xiàng)可知三棱錐P—AQD的體積為定值,隱含地表明P、Q的位置與體積無關(guān),故令Q點(diǎn)與C點(diǎn)重合。
∴ 三棱錐P—AQD的體積,故選D。
2. B
解析:如圖,在正四棱錐中,SA=,AB=,設(shè)側(cè)棱與底面所成的角為,則,所以,又,即,從而。
3. C
解析:用“極限思想”,設(shè)P與A,Q與C1重合,則,即
4. B
解析:如圖,由,∴
又
∴ 同理可得
綜上,為銳角三角形,故選B。
5. B
解析:如圖,作AM⊥BC交BC于M,連結(jié)A1M
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易證平面AMA1垂直于平面A1BC,再證AN⊥A1M,即AN為點(diǎn)A到平面A1BC的距離
在中,易求得,或利用等積代換法:由,可求點(diǎn)A到平面A1BC的距離。
6. C
解析:易知DF//BC,∴ BC//面PDE,又知BC⊥AE,BC⊥PE
∴ BC⊥面PAE ∴ 面PAE⊥面ABC,又DF//BC
∴ DF⊥面PAE ∴ A、B、D選項(xiàng)為真命題,而C不對
7. C
解析:取的中點(diǎn)M,則E、F、K、M在同一平面內(nèi),但三棱柱中有,等多條棱與它平行。
同樣取H作為P點(diǎn)時(shí),則平面HEF與三棱柱的上、下底面平行,也不合題意。
而取G作P點(diǎn)時(shí),則平面GEF只與三棱柱中的棱AB、平行,符合題意,故選C。
8. D
解析:如圖所示,如果只考慮E、F、G三點(diǎn)確定的平面為截面截得的幾何體體積為,而沿E、G、B1三點(diǎn)確定的平面為截面截得的幾何體的體積為
所以比較而言,最大容積為,故選D。
二.
1. 解:(1)證明:平面平面,又面面,面面
∴ EF//D1C
(2)連結(jié)DE,E是AB的中點(diǎn) ∴ CE=DE,BC=BE=2
∴ ∴ CE⊥DE,連結(jié),則
∴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2. 解:連結(jié),過F作的垂線,垂足為K ∵ 與兩底面ABCD、都垂直
∴ FK⊥BB1 又 FK⊥B1D1,B1D1BB1=B1 ∴ FK平面BDD1B1
∴ KF//AE
∴ 為異面直線BF與AE所成的角
由FK⊥面BD1 ∴ 為直角三角形
在和中,由,
得
又 ∴
∴ 異面直線BF與AE所成的角為
3. 證明:(1)連結(jié)AC交BD于O,連結(jié)EO
∵ 底面ABCD是正方形 ∴ 點(diǎn)O是AC的中點(diǎn)
在中,EO是中位線 ∴ PA//EO 而EO平面EDB且PA平面EBD
∴ PA//平面EDB
(2)∵ PD⊥底面ABCD,且底面ABCD ∴ PD⊥DC
∵ PD=DC,可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DE是斜邊PC的中線
∴ DE⊥PC ①
同樣由PD⊥底面ABCD,得PD⊥BC
∵ 底面ABCD是正方形,有DC⊥BC ∴ BC⊥平面PDC
而DE平面PDC ∴ BC⊥DE ②
由①和②推得DE⊥平面PBC 而PB平面PBC ∴ DE⊥PB
又EF⊥PB,且 ∴ PB⊥平面EF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