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散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
清胃散
英文名稱:
qingwei powder
定義:
同名方約有24首,現選《脾胃論》卷下方。組成:真生地黃、當歸身各三分,牡丹皮半錢,黃連(揀凈)六分(如黃連不好,更加二分,如夏月倍之),升麻一錢。上為細末,都作一服。以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
應用學科:
中醫(yī)藥學(一級學科);方劑學(二級學科);方劑(二級學科)
以上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百科名片
清胃散
清胃散主要有抑菌,免疫,抗炎等作用。主治:治胃有積熱,上下牙痛,牽引頭腦,滿面發(fā)熱;其牙喜寒惡熱,或牙齦潰爛,或牙宣出血,或唇口頰腮腫痛。
目錄
概述臨床應用藥理作用類似方劑
展開
概述臨床應用藥理作用類似方劑
展開
編輯本段概述
方 名:清胃散(瀉火之劑)
總 結:胃火牙痛
編 號:013
組 成:升麻、生地黃、當歸、川黃連、牡丹皮、石膏。
歸 經:此足陽明藥也。
現代應用:常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經痛、痤瘡等屬胃火血熱,循經上攻著。
方 義:
1.黃連:瀉心火,亦瀉脾火,脾為心子,而與胃相表里。
2.當歸:和血,生地、丹皮:涼血,以養(yǎng)陰而退陽。
3.石膏:瀉陽明之大熱。
4.升麻:不僅清胃火、解熱毒,而且升陽散火,寓“火郁發(fā)之”之意。
方 歌:
清胃散中當歸連,生地丹皮升麻全,
或加石膏泄胃火,能消牙痛與牙宣。
趣記:生母當皇帝
用藥禁忌
1.醫(yī)方集解》載本方有石膏,則清胃之功更有力,為口腔科選用的處方。
2.若屬風火等牙痛,宜加防風、薄荷以疏風.風寒牙痛忌用。
編輯本段臨床應用
1.牙周炎:應用本方:黃連10g,丹皮20g,生地20g,當歸20g,升麻15g。水煎每日1劑,早、晚各1次溫服。每6劑為1療效,連服2個療程觀察療效。服藥期間停服其它藥物。所治牙周炎49例中,男10例,女39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42歲;一般發(fā)病年齡為25-37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4年,一般6個月至3年。實驗室檢查:牙齦溝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24小時有45例卡他性球菌生長及甲型鏈球菌生長。牙齦紅腫消失,口臭、口腔溢膿出血消失,全身癥狀消失為痊愈,共19例,占38.77%;牙齡紅腫消失,口臭溢膿出血消失,全身主要癥狀減輕為顯效,共22例,占44.9%;牙齦紅腫消失,口臭、口腔出血減輕,全身主要癥狀減輕為好轉,共5例,占1.2%;治療前后癥狀無改變?yōu)闊o效,共3例,占6.14%??傆行?3.86%。
2.痤瘡:應用本方加味:當歸20g,生地25g,丹皮20g,升麻15g,黃連5g,黃芩20g,連翹20g,蒲公英20g,白芷15g,知母15g,石膏25g,甘草15g,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配合外用藥(大黃25g,明礬20g,杏仁15g,甘草10g,連翹20g)水煎液外敷,1日3次,每次30分鐘,均每兩周為1療程。治療尋常痤瘡50例中,男20例,女30例;年齡14-30歲,20-25歲發(fā)病率占70%;病程1-12個月15例,1-5年30例,5年以上者5例。皮損大多分布在前額、兩頰及長胡須處,其它部位如前胸后背、臀部少見。
結果:一般用藥3-9日開始有效,大部分病例在用藥1個療程后顯效或痊愈。50例中痊愈39例(3周內皮損全部消退,部分皮損留有色素沉著斑,停藥1個月無新的皮損出現),占78%;顯效8例(3周內皮疹消退80%以上,停藥1個月無新的皮損出現),占16%;有效2例(3周內皮損消退50%左右,停藥2周又有新的皮損出現),占40%;無效1例(3周內皮損消退不到40%,并有新的皮損出現),占20%;總有效率為98%。
編輯本段藥理作用
1.抑菌 清胃散煎劑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臟桿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明顯。
2.免疫 清胃散有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5%清胃散藥液給小鼠灌胃0.5ml/只,每日1次,連續(xù)3日,可明顯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明顯地提高,提示清胃散的治療作用,可能不是直接對細菌的抑制,而是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3.抗炎 (1)抑制組織炎癥及肉芽腫形成;大鼠腹腔注射5%清胃散藥液10ml/kg,每日2次,連續(xù)3日,對蛋清致炎的大鼠足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用紙片法形成大鼠肉芽腫,每日1次給大鼠腹腔注射5%清胃散藥液10ml/kg,連續(xù)7日,對肉芽腫抑制作用顯著。
4.急性毒性試驗 取體重18-20g小鼠10只,灌服100%清胃散煎劑0.4ml/只,觀察3日未發(fā)現死亡,約為人的每公斤體重用藥量的150倍以上。
編輯本段類似方劑
方劑一
清胃散1
【來源】《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一。
【組成】生地.丹皮 黃連 當歸 升麻 石膏(煅)
【用法】用燈心為引,水煎服。
【功用】清胃瀉火。
【主治】小兒熱蓄于胃,牙根腫如水泡,脹痛難忍,名曰重齦。
方劑二
處方:生地黃當歸身各0.9克牡丹皮1.5克黃連1.8克(如質次,更加O.6克。夏月倍之)升麻3克。
功能主治:清胃涼血。治胃中積熱,上下牙痛不可忍,牽引頭部,滿面發(fā)熱,其齒喜寒惡熱;或牙齦紅腫,潰爛出血;或唇口腮頰腫痛,口氣臭熱,口舌干燥,舌紅苔黃,脈滑大而數。現用于三叉神經痛、口腔炎、牙周炎屬于胃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都作一服。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冷服。
備注:方中黃連苦寒瀉火,以清胃中積熱;生地、丹皮滋陰涼血清熱;當歸養(yǎng)血和血;升麻散火解毒,兼為陽明引經之藥。五藥配合,共奏清胃涼血之功。
摘錄:《脾胃論》卷下
方劑三
【來源】《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組成】人中白9克 青黛4.5克 白芷4.5克杭芍4.5克 生石膏6克 冰片3克 牛黃1.5克 麝香0.3克
【用法】共為極細末,上患處。
【主治】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方劑四
【組成】酒炒黃連、生地、當歸、丹皮、石膏、黑梔。
【來源】《麻癥集成》卷四。
【主治】熱邪蘊隆于胃,牙根潰爛出血,唇口腫痛。
方劑五
[出處]:《蘭室秘藏》
[組成]:生地黃,當歸身各三分(各6g),牡丹皮半錢(9g),黃連六分,夏月倍之。(6g),升麻一錢(9g)。
[用法]:上藥為末,都作一服,水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
[功用]:清胃涼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牽引頭疼,面頰發(fā)熱,其齒喜冷惡熱;或牙宣出血;或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頰腮腫痛;口氣熱臭,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
[方解]:本證為胃有積熱,熱循足陽明經脈上攻所致。牙痛牽引頭疼,面頰發(fā)熱,唇舌頰腮腫痛,牙齦腐爛等,皆是火熱攻竄為害。胃為多氣多血之腑,胃熱每致血分亦熱,故易患牙宣出血等癥。方用苦寒之黃連為君,直瀉胃府之火。升麻為臣,清熱解毒,升而能散,可宣達郁遏之伏火,有“火郁發(fā)之”之意,與黃連配伍,則瀉火而無涼遏之弊,升麻得黃連,則散火而無升焰之虞。胃熱則陰血亦必受損,故以生地涼血滋陰;丹皮涼血清熱,皆為臣藥。當歸養(yǎng)血和血,為佐藥。升麻兼以引經為使。諸藥合用,共奏清胃涼血之效。
《醫(yī)方集解》載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強。
[運用]:
1、本方為治牙痛的常用方劑,凡胃熱證,或血熱火郁者均可使用。以牙痛牽引頭痛,口氣熱臭,舌紅苔黃,脈滑數為證治要點。惟牙痛屬風寒及腎虛火炎者不宜。
2、舌兼腸燥便秘者,可加大黃以導熱下行;口渴飲冷者,加重石膏用量,以清熱生津;胃火熾盛之牙衄,可加牛膝,導血熱下行。
3、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經痛等屬胃火上攻者,可用本方治療。
[附方]:
瀉黃散(《小兒藥證直訣》又名瀉脾散)藿香葉七錢(5g),山梔仁一錢(3g),石膏五錢(5g),甘草三兩(9g),防風四兩,去蘆,切,焙(12g),上藥銼,同蜜酒微炒香,為細末,每服一至二錢(3-6g),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清汁,無時。
功用:瀉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诏徔诔?,煩渴易饑,口燥唇干,舌紅脈數,以及脾熱弄舌等。
本方與清胃散同有清熱作用,瀉黃散瀉脾胃伏火,主治脾熱弄舌,口瘡口臭等;清胃散清胃涼血,主治胃熱牙痛,或牙宣出血,頰腮腫痛者。前者是清瀉與升發(fā)并用,兼顧脾胃;后者是以清胃涼血為主,兼以升散解毒,此為兩方同中之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