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古代的歷史,幾乎每個王朝之間,都有一場傷筋動骨的農(nóng)民起義,清代對應的自然是洪秀全所率領的太平軍。
只不過這樣一場運動,又和前面大有不同,一者是洪秀全借用吸收了基督教教義從而成立的特殊秘密結社,借用了西洋的思想,二者這一場戰(zhàn)爭,也受到了西方列強的干涉。
歐洲各國最早對洪秀全的拜上帝教頗感興趣,洪秀全自稱是天父的代言人,更是讓傳教士感到興奮,因為這或許是基督教在中國弘揚的契機,但他們很快就失望發(fā)現(xiàn),拜上帝教的內(nèi)容和基督教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而洪秀全等人所建立的太平軍政權,也不符合列強在華的利益,因此就出現(xiàn)了奇怪的一幕,洋人反而掉過頭支持清政府成立洋槍隊和常勝軍,這成為了與太平天國之間戰(zhàn)斗的主力。
根據(jù)統(tǒng)計,常勝軍不斷地擴大編制,從最早的百余人,進而發(fā)展到兩千,最高規(guī)模達到5000人,除去不少接受培訓的清軍士兵之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地雇傭兵武裝。
但是太平軍同樣不是孤軍奮戰(zhàn),還真有不少外國人加入了忠王李秀成的麾下,幫助他訓練軍隊和參加戰(zhàn)爭,這樣的一支隊伍規(guī)模,一度達到了200人,被太平軍稱為“洋人兄弟”,有據(jù)可考的外國人有13名,包括5名英國人、4名美國人,2名法國人,1名意大利人和1名希臘人。
其中又以“太平軍上校”棱雷的故事,最為引人關注。
棱雷(F.A.Lindley),出生于1840年的倫敦,年輕時期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并來到香港駐地擔任了一名軍官,在退伍之后,棱雷選擇繼續(xù)留在中國,憑借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在長江流域擔任一名輪船的大副。
當時間來到1859年,太平天國運動正在進入高潮,南京附近,太平軍打敗了清軍的江南大營,乘機攻克了蘇州和浙江部分地區(qū),聲勢浩大,棱雷在做生意的時候,有機會接觸到部分太平軍將士,為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在此之前,歐洲媒體對于太平軍,更多的是負面之詞,這和棱雷看到的場面卻完全不同。
當時的他隨后決定,留下來為太平軍服役,并且要求面見忠王李秀成,李秀成經(jīng)過多年的征戰(zhàn),自然也認識到了國外火器和西洋先進管理經(jīng)驗的好處,也想要招募這樣的人,當聽聞一名英國人想要拜訪自己,欣然接受,兩人愉快的商談了許久,李秀成不但給棱雷頒發(fā)了太平軍地區(qū)的通行證,還教給他一項重大使命:為前往各地為太平軍吸引更多的人才。
棱雷帶著李秀成的任務來到了上海租界,在這里,他向人們宣傳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并且為太平軍購買醫(yī)用品彈藥等物資,而后來太平軍200多名“洋將”當中,很大一部分正是通過棱雷的介紹所帶過去
1861年夏天,棱雷正式加入太平軍,隨后擔任炮隊教練,為太平軍訓練軍隊,并且傳授制造炮彈和炮位引信的知識,只不過他的努力,顯然擋不住太平天國自身的內(nèi)亂和傾覆。
1863年,清軍發(fā)動對天京雨花臺要塞的進攻,此時的棱雷也率領太平天國為數(shù)不多的水師,和清兵船展開炮戰(zhàn),這場戰(zhàn)爭的結果,棱雷的夫人瑪麗在交戰(zhàn)中不幸被炮彈擊中身亡,而棱雷也深受重傷,隨后被留在江邊療養(yǎng)。
但是棱雷的運氣顯然不錯,康復之后,他帶著六個水手潛入上海,竟然假冒記者的身份,登上了清廷一艘裝載有32磅重火炮的輪船,棱雷帶著人劫持這艘船之后,帶著它沿江開到了太平天國的駐地,被太平軍命名為“太平號”,棱雷為此受到了嘉獎,并且擔任太平號的總指揮,在接下來的無錫保衛(wèi)戰(zhàn)中,棱雷的這艘船發(fā)揮出了巨大的威力。
可惜的是,等到了1863年,太平天國已經(jīng)是日薄西山,而棱雷前往上海籌集物資的時候,其身份卻不小心被清軍識破,被逮捕轉(zhuǎn)交給了英國領事,被迫返回了英國。
在接下來的一年,太平天國徹底覆滅,而棱雷決定在英國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棱雷格外提到,這本書是為了紀念忠王李秀成所寫,在回到英國之后,,棱雷依然以“前太平軍上?!弊跃?,一直到他在1873年去世于心臟病,從而留下了這個外國人的故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