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老百姓稱為中風,包括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等一系列腦血管病。據統(tǒng)計:我國每年新發(fā)腦中風近200萬人,每年死于腦血管病約150萬人;存活的患者約有(包括已痊愈者)600~700萬;而存活者約75%致殘,5年內復發(fā)率高達41%。高死亡、高致殘、高復發(fā)成了這類疾病最典型的特征。而偏癱、吞咽困難、語言障礙、認知障礙、血管性癡呆等是最常見的腦卒中后遺癥;目前對這些后遺癥治療,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綜合康復治療,早期、正規(guī)、全面的康復治療,不僅能夠最大程度的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語言功能,而且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減輕家人護理負擔,最大限度的恢復工作能力,最終能夠正常的回歸家庭、回歸社會。但是錯誤的康復治療,不僅對患者無功,反而危害甚大,下面是中風康復的幾大誤區(qū)。
1、不用做康復治療,打針吃藥就能治好偏癱(觀念錯誤,亂治療、白花錢)
治療中風偏癱、不會說話、不能吃飯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針吃藥,大部分中國老百姓基本上都是這樣認為的,以為是理所當然的,有病了就要打針吃藥才能治好,甚至包括大醫(yī)院神經內科、急診科、神經外科等的醫(yī)生、護士都是這樣的認為的。其實,對腦梗塞來說,如果腦血管堵塞造成大腦細胞如果持續(xù)缺血超過6個小時,就會發(fā)生不可逆性的壞死,現在還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救活這些腦細胞的,也就是打針吃藥都是沒有任何效果的,當然急性期的一些藥物,如脫水藥、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調血脂的藥物,對防止患者再次發(fā)病、穩(wěn)定病情是有效的,也是必須的,在得病6小時內還可以行溶栓治療,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而腦出血根本就沒有藥物可以治的。而康復治療是目前,對中風偏癱、失語、吞咽障礙等后遺癥唯一有效的方法,這在臨床上是經過證實了的,國外早就開始普及了的,國外病人得了中風7天后就要轉到醫(yī)院康復科進行康復治療,大約一個月后,轉到社區(qū)康復中心進行進一步的康復治療。而中國康復醫(yī)學極不發(fā)達,國家無相關政策的支持,絕大部分地區(qū)都沒有社區(qū)康復中心(據報道北京、廣州等城市已在籌建),甚至大多數醫(yī)院都沒有康復科,再加上老百姓更沒有康復觀念,就造成了中風后不去康復訓練,而是一味的打針吃藥,其結果就是亂治療、白花錢,對恢復一點幫助也沒有。
2、 康復治療要等到后遺癥期才開始(耽誤了治療時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
好多對中風患者及家屬都錯誤的認為:康復治療要到后遺癥期才能開始進行,要等得病后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后才能進行康復治療。其實正規(guī)的康復訓練開始得越早,康復效果越好,但是好多人都因為這種觀點錯過了最好的康復時機(發(fā)病三個月內)。事實上不論腦出血還是腦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穩(wěn)后,康復訓練即可開始。一般來講,腦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wěn),病情不再發(fā)展,48 小時后即可進行,康復量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大多數腦出血康復可在病后7~14 天開始進行。
3、 康復治療很簡單,就是活動胳膊、拉拉腿(自以為是,后果嚴重)
這是最嚴重錯誤的觀點??祻陀柧毐仨氃诮涍^康復醫(yī)師、康復治療師以及康復護士等專業(yè)人員指導下,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分具體分析、然后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由治療師按步驟一步一步的進行訓練,具體的可以精確到每一塊肌肉,每一動作的訓練,都不是隨意的,不然的話,肯定會出問題的,比如好多患者都出現肩關節(jié)半脫位、肩關節(jié)疼痛、肩手綜合征等問題,這就是沒有按照康復醫(yī)師以及治療師的要求做所致的,而且后果非常嚴重,因為一旦出現肩手綜合征,基本說病人這個胳膊、這個手就殘廢了。所以康復治療不要自作主張、自以為是的進行,要按照醫(yī)生、治療師、護士的指導來做。
4、 用力過度造成關節(jié)損傷(方法錯誤,造成新傷)
當人體的感覺功能和肌肉張力正常時,肢體的運動會受到本能的自我保護。例如,一位老年人由于韌帶和關節(jié)囊的老化,平時手臂向前抬起時肩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只能達到150度。如果手臂受到外力繼續(xù)向上抬舉,就會感到肩部疼痛,同時肌肉也會出現反射性收縮,以對抗不適當的運動。這就是自我保護。如果保護機制不存在了,肩關節(jié)任由外力拉到平時不能達到的活動范圍,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肌腱等組織就會受傷。腦卒中偏癱患者在患病早期就處于這樣的狀態(tài)??肌肉松弛癱瘓。患者家屬或沒受過專門訓練的護理人員出于對患者的關心,希望其早日恢復運動功能而貿然在其患側肢體不能主動做各種運動時幫其做過多的被動運動,就極易造成患者軟組織損傷,甚至引起關節(jié)脫位和骨折。雖然有些損傷較輕微,損傷后從外表看不到紅腫、淤血等現象,但這些損傷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引起關節(jié)內部的慢性炎癥和粘連。這種損傷最常出現于肩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
5、 反復練習痙攣加重(徒勞無功,百害無一利)
很多患者知道康復訓練的重要性,也很用功刻苦鍛煉,但要講究方法,方法不對,只會徒勞無功,甚至有害。大部分偏癱患者癱瘓側的肢體會出現肌肉痙攣,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使這種痙攣得到緩解,從而使肢體運動趨于協(xié)調。但是,如果使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例如用癱瘓側的手反復練習用力抓握,則會使患側上肢負責關節(jié)屈曲的肌肉痙攣加重,手指張開困難,反而對手功能的恢復形成更嚴重的阻礙。偏癱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xié)調也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誤以為康復訓練就是力量訓練。
6、下地走路越早,恢復就越快、越好(形成“劃圈”步態(tài),難看笨拙)
正常人步行是雙下肢各關節(jié)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十分協(xié)調地順序伸展、屈曲,交替完成支撐身體和邁步的動作。偏癱患者如未經合理的訓練而急于開始步行練習,則會出現典型的偏癱步態(tài)。正常人在需要向前邁進時能協(xié)調地將髖、膝、踝關節(jié)屈曲至適當角度,從而使該側下肢長度“縮短”,輕松地把腳抬離地面。而偏癱患者各關節(jié)均呈僵直狀態(tài),足尖下垂,使得患肢“加長”,抬離地面困難,只能借助向對側傾斜軀干同時骨盆上提的力量很費力地將下肢向上拉起。而這種拉起的幅度十分有限,仍不能使該下肢順利地向前邁出,還需向外側劃弧線后再落回身體前方。這就是人們常見的偏癱患者所特有的“劃圈”步態(tài),是典型的誤用綜合征表現。其根本原因就是不當訓練加重了負責下肢各關節(jié)伸展的肌肉痙攣,使得關節(jié)屈曲動作很難完成。如能在偏癱早期開始正規(guī)的康復訓練,在患側肢體運動協(xié)調的基礎上再進行步行訓練,則能形成較為接近正常的步行姿態(tài),提高步行效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