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實用古代經(jīng)典古方集解
祛濕方劑
定義:以祛濕藥物為主配伍組成,具有化濕行水,通淋泄?jié)嶙饔?,治療水濕為病方劑的統(tǒng)稱。分和胃燥濕劑、清熱祛濕劑、利水滲濕劑、溫化水濕劑等。
【方劑名稱】:三仁湯
【方劑出處】:《溫病條辨》
【方劑歌訣】:三仁杏蔻薏苡仁,樸夏白通滑竹倫,水用甘瀾揚百遍,濕溫初起法堪遵。
【方解】:方中杏仁苦辛開上以通利上焦肺氣,肺氣宣通,則在肌表部分之濕邪可去,白寇仁辛苦芳香以化濕舒脾,去中焦?jié)裥?,薏苡仁甘淡寒以滲利濕熱于下焦,使?jié)駨男”愣?,三藥合用,宣上、暢中、滲下以解三焦之濕熱,均為主藥;厚樸、半夏運脾除濕,行氣散滿以加強白寇仁運中化濕之力,為輔藥;滑石、通草、竹葉清熱利濕,以增強薏苡仁滲下清熱之功,為輔佐藥。各藥合用,則辛開肺氣于上,芳香化濁于中,甘淡滲濕于下,故能宣暢三焦,疏利氣機,上下分消,濕化而熱清。
【配方組成】:杏仁9克、白寇仁9克、薏苡仁18克、厚樸9克、通草6克、滑石18克、半夏12克、竹葉6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濕熱留連三焦,濕勝熱微,頭痛身重,胸悶腹脹,不饑不渴,午后身熱,面色淡黃,舌苔白,脈濡等。
【臨床應(yīng)用】:用于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腎孟腎炎,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妊娠嘔吐,傷寒百日咳等癥。
【方劑名稱】:連樸飲
【方劑出處】:《霍亂論》
【方劑歌訣】:連樸飲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梔,蘆根厚樸黃連入,濕熱霍亂此方施。
【配方組成】:制厚樸二錢(6g),川連、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一錢(各3g),香豉炒、焦梔各三錢(各9g),蘆根二兩(60g)。
【使用方法】:水煎溫服。
【功效和作用】:濕熱霍亂。上吐下瀉,胸脘痞悶,心煩躁擾,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等。
【臨床應(yīng)用】:本方治證以嘔吐為主,適用于急性胃腸炎、腸傷寒、副傷寒等屬濕熱并重者。
【方劑名稱】:藿香正氣散
【方劑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解】:方中主以藿香芳香化濕、理氣和中兼能解表;輔以蘇葉、白芷解表散寒而兼化濕滯,三藥合用,其解表化濕之功,相得益彰;佐以厚樸、大腹皮去濕消滯,半夏、陳皮理氣和胃、降逆止嘔;桔梗宣肺利膈;濕滯之成,由于脾不健運,脾運則濕可化,又佐以茯苓、白術(shù)、甘草、大棗益氣健脾,以助運化。各藥合用,使風(fēng)寒得解而寒熱除,氣機通暢則胸膈舒,脾胃調(diào)和則吐瀉止。
【配方組成】:藿香9克、紫蘇6克、白芷6克、大腹皮12克、茯苓12克、白術(shù)9克、陳皮6克、厚樸9克、半夏9克、桔梗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棗2枚。
【使用方法】:作丸劑、散劑及煎劑均可。
【功效和作用】:外感風(fēng)寒,內(nèi)傷濕滯所致的惡寒發(fā)熱,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惡心嘔吐,腸鳴腹瀉、口淡,舌苔白膩等。
【臨床應(yīng)用】:
(1)治外感風(fēng)寒,內(nèi)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欬嗽氣喘。
(2)及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
(1)凡感嵐瘴不正之氣者,宜增減用之。
【方劑名稱】:五皮散
【方劑出處】:《華氏中藏經(jīng)·卷六》
【方劑歌訣】:五皮散用五般皮,陳茯姜桑大腹奇,或以五加易桑白,脾虛膚脹此方施。
【配方組成】:生姜皮、桑白皮、陳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各9g)。
【使用方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硬物。
【功效和作用】:皮水。一身悉腫,肢體沉重,心腹脹滿,上氣喘急,小便不利,苔白膩,脈沉緩;以及妊娠水腫等。
【臨床應(yīng)用】:1.本方為治療皮水的通用方。以一身悉腫,心腹脹滿,小便不利為證治要點。 2.常用于腎炎水腫、心源性水腫、妊娠水腫等屬脾虛濕盛者。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硬物。
【方劑名稱】:苓桂術(shù)甘湯
【方劑出處】:《金匱要略》
【方劑歌訣】:苓桂術(shù)甘化飲劑,溫陽化飲又健脾,飲邪上逆胸脅滿,水飲下行悸眩去。
【配方組成】:茯苓四兩,桂枝去皮三兩,白術(shù)二兩,甘草炙二兩。
【使用方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中陽不足之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緊。
【臨床應(yīng)用】:本方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心源性水腫、慢性腎小球腎炎水腫、梅尼埃病、神經(jīng)官能證等屬水飲停于中焦者。
【注意事項】:本方藥性偏溫,對中醫(yī)辨證屬陰虛,津液不足者,用之宜慎。
【方劑名稱】:二妙散
【方劑出處】:《丹溪心法》
【方劑歌訣】:二妙散中蒼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濕熱下注痿痹痊。
【方解】:本方為治療濕熱下注之基礎(chǔ)方。濕熱下注,流于下肢,使筋脈弛緩,則兩足痿軟無力,而成痿證。濕熱痹阻筋脈,以致筋骨疼痛、足膝紅腫,或為腳氣;濕熱下注于帶脈與前陰,則為帶下臭穢或下部濕瘡;小便短赤,舌苔黃膩是為濕熱之征。治宜清熱燥濕。方中黃柏為君,取其苦為燥濕,寒以清熱,其性沉降,長于清下焦?jié)駸?。臣以蒼術(shù),辛散苦燥,長于健濕燥脾。二藥相伍,清熱燥濕,標(biāo)本兼顧。入姜汁調(diào)服,取其辛散以助藥力,增強通絡(luò)止痛之功。
【配方組成】:黃柏炒、蒼術(shù)米泔浸,炒各15g。
【使用方法】:上二味為末,沸湯,入姜汁調(diào)服。
【功效和作用】:濕熱下注證。筋骨疼痛,下肢痿軟無力,足膝紅腫疼痛,或濕熱帶下或下部濕瘡等,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者。
【臨床應(yīng)用】:
1.本方清熱燥濕之力較強,非獨治療痿、痹,亦可用于濕熱下注之腳氣、帶下、濕瘡等。以小便短赤,舌苔黃膩為證治要點。
2.本方適用于多種濕熱下注之證,應(yīng)按病證的不同,適當(dāng)加味用之。若濕熱痿證,可加豨簽草、木瓜、萆薢等,以祛濕熱強筋骨;若濕熱腳氣,宜加薏苡仁、木瓜、檳榔等,以滲濕降濁;若下部濕瘡,可加赤小豆、土茯苓等,以清濕熱,解瘡毒。
3.適用于關(guān)節(jié)炎、陰囊濕疹、陰道炎等屬濕熱者。
【注意事項】:濕多熱少者,不宜使用。
【方劑名稱】:平胃散
【方劑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劑歌訣】:平胃散用蒼術(shù)樸,陳皮甘草姜棗入,燥濕運脾又和胃,濕滯脾胃脹滿除。
【方解】:本方是燥濕祛痰,行氣健脾劑。蒼術(shù)燥濕健脾為君藥,厚樸除濕散滿為臣藥,陳皮理氣化痰為佐藥,甘草、姜、棗調(diào)和脾胃為使藥。大凡脾胃病變,只要屬于所謂脾胃濕滯,呈現(xiàn)胸腹脹滿、口淡食少、舌苔白厚而膩主癥的,都可用它來治療,所以古人說它是“治脾圣藥”。后世有許多健胃方劑,都是從它擴展演變而來。
【配方組成】:蒼術(shù)9克,厚樸(姜制)6克,陳皮(去白)9克,甘草(炙)3克。
【使用方法】:加生姜二片,大棗二枚,煎分兩次服。
【功效和作用】:脾土不運,濕濁困中,胸腹脹滿,口淡不渴,不思飲食,或有惡心嘔吐,大便溏瀉,困倦嗜睡,舌不紅,苔厚膩。
【注意事項】:脾虛無濕或陰虛之人,癥見舌紅少苔,口苦而渴,或脈數(shù)者,都禁用。
【方劑名稱】:八正散
【方劑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劑歌訣】:八正木通與車前,扁蓄大黃滑石研,草梢翟麥兼梔子,煎加燈草痛淋蠲。
【方解】:方中木通,瞿麥、扁蓄、車前子、滑石均為清熱除濕、利尿通淋藥,為主藥:配梔子清利三焦?jié)駸?,大黃泄熱降火,導(dǎo)熱下行,增強了瀉火解毒功率,是輔藥;燈芯清心利水,甘草梢調(diào)和諸藥,緩急止痛,為輔佐藥,諸藥合用,具有清熱瀉火,利尿通淋之作用。
【配方組成】:木通9克、瞿麥9克、扁蓄9克、車前子12克、滑石15克、梔子9克、大黃9克、甘草梢6克。
【使用方法】:加燈芯2克水煎服,或上藥為末,每服6-9克,加燈芯煎服。
【功效和作用】:濕熱下注膀胱的熱淋、石淋、證見尿頻澀痛,淋瀝不暢,甚或隆諸閉不通,小腹脹滿或痛,口燥咽干,舌紅苔黃、脈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有較好的療效。常用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結(jié)石、腎盂腎炎、術(shù)后或產(chǎn)后尿潴留等屬濕熱下注者。
【注意事項】:孕婦及虛寒病者忌用。本方多服會引起虛弱的癥狀,如頭暈、心跳、四肢無力,胃口欠佳。
【方劑名稱】:五苓散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五苓散治太陽府,澤瀉白術(shù)與二苓,溫陽化氣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方解】:方中茯苓、豬苓、澤瀉利水滲濕為主藥;白術(shù)健脾運濕,與茯苓配合更增強健脾去濕之作用,為輔藥;桂枝溫陽以助膀胱氣化,氣化則水自行,為佐藥。諸藥合用,既可淡滲以利水濕,也可健脾以運水濕,氣化以行水濕,故對水濕內(nèi)停所致的各種水濕證均可治之。
【配方組成】:茯苓9克、豬苓9克、澤瀉12克、白術(shù)9克、桂枝6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水濕內(nèi)停所致的水腫,泄瀉,小便不利,以及痰飲病而見咳嗽、吐痰清稀,眩暈心悸等證。
【臨床應(yīng)用】:本方為利水之劑,所治諸證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脈浮或緩為證治要點。常用于腎炎、肝硬化所引起的水腫,以及急性腸炎、尿潴留、腦積水等,屬水濕內(nèi)盛者。
【注意事項】:1.入湯劑不宜久煎。 2.濕熱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消導(dǎo)方劑
定義:以消導(dǎo)藥為主組成的方劑的統(tǒng)稱。有消食導(dǎo)滯、消痞除滿、開胃進食的作用。主治食積內(nèi)停等證。
枳術(shù)丸
【方劑名稱】:枳術(shù)丸
【方劑出處】:《內(nèi)外傷辨》
【方劑歌訣】:
【方解】:
【配方組成】:白術(shù)60克 枳實(麩炒黃色,去瓤)30克
【使用方法】:上同為極細(xì)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用白湯送下,不拘時。
【功效和作用】:脾胃虛弱,飲食停滯,脘腹脹滿,不思飲食。
【方劑名稱】:枳實導(dǎo)滯丸
【方劑出處】:《內(nèi)外傷辨惑論》
【方劑歌訣】:枳實導(dǎo)滯曲連芩,大黃術(shù)澤與茯苓,食濕兩滯生郁熱,脘痞瀉痢此方尋。
【方解】:
【配方組成】:大黃十兩,神曲(炒)、枳實(麥炒)各五錢,黃芩(酒炒)、黃連(酒炒)、白術(shù)(土炒)、茯苓各三錢,澤瀉二錢。
【使用方法】:共研細(xì)末,蒸餅,用神曲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開水送下。
【功效和作用】:痢疾,脘腹痞悶,腹痛,大便窘迫,小便黃赤澀少,或大便不通,舌苔黃膩,脈沉有力。
【方劑名稱】:保和丸
【方劑出處】:《丹溪心法》
【方劑歌訣】:保和丸用曲與楂,陳夏芩翹菔子加,消食和中兼化濕,隨方亦有用砂芽。
【方解】:山楂善消肉積;神曲善消谷積;萊服子善消面積;兼有豁痰下氣,寬胸暢膈之力。半夏、陳皮、茯苓和胃利濕、連翹散結(jié)清熱。
【配方組成】:山楂180克、神曲60克、萊菔子60克、半夏80克、陳皮30克、茯苓90克、連翹30克。
【使用方法】:上七味,共研細(xì)末,做成丸劑,每丸重10-20克??勺骷鍎┓谩?/span>
【功效和作用】:傷食積滯,胸脘痞滿,腹脹時痛,噯腐吞酸,惡食,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而黃,脈滑等癥。
【方劑名稱】:鱉甲煎丸
【方劑出處】:《金匱要略》
【方劑歌訣】:鱉甲煎丸瘧母方,庶蟲鼠婦及蜣螂,蜂窠石韋人參射,桂樸紫葳丹芍姜。
【方解】:
【配方組成】:鱉甲炙12分,桃仁2分,柴胡、蜣螂熬各6分,烏扇炮、黃芩鼠婦熬、干姜、大黃、桂枝、石葦去毛、厚樸、瞿、紫葳、阿膠各3分,蜂窠炙4分,赤硝12分,芍藥、牡丹去心蟲熬各5分,人參、半夏、葶藶各1分。
【使用方法】:以上23味藥,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盡一半。著鱉甲于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nèi)諸藥,煎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功效和作用】:瘧疾日積不愈,脅下痞硬有塊,成為瘧母。
【臨床應(yīng)用】:常用于治療肝硬化、肝脾腫大、肝癌等病,還可用于血瘀肝郁型黃疸。
【注意事項】:由于本方長于消癓散瘕,扶正之力不足,若癓瘕而正氣虛甚者慎用。
瀉下方劑
定義:以瀉下藥為主配伍組成,具有通便、瀉熱、攻積、逐水等作用,治療里實證方劑的統(tǒng)稱。分寒下劑、溫下劑、潤下劑、逐水劑等。
【方劑名稱】:新加黃龍湯
【方劑出處】:《溫病條辨》
【方劑歌訣】:新加黃龍草硝黃,參歸麥地玄海姜;滋陰養(yǎng)液補氣血,正虛便秘此方良。
【方解】:本方主治熱結(jié)里實,應(yīng)下失下,正氣久耗,陰液耗竭尤重,故方以調(diào)胃承氣湯以緩下熱結(jié),并重用養(yǎng)陰增液之品,使之增水行舟,兼顧氣陰之虛。
【配方組成】:細(xì)生地15克,生甘草6克,人參(另煎)4.5克,生大黃9克,芒硝3克,玄參15克,麥冬15克,當(dāng)歸4.5克,海參(洗)2條,姜汁6匙。
【使用方法】: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樸,沖參汁上分,姜汁二匙,頓服之。如腹中有響聲,或轉(zhuǎn)矢氣者,為欲便也,候一二時不便,再如前法
【功效和作用】:熱結(jié)里實,氣陰不足證。大便秘結(jié),腹中脹滿而硬,神倦少氣,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黃或焦黑燥裂。
【方劑名稱】:濟川煎
【方劑出處】:《景岳全書》
【方劑歌訣】:濟川歸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從,腎虛津虧腸中燥,寓通于補法堪宗。
【方解】:腎主五液,開竅于二陰而司二便,腎陽虛弱,則下元不溫,氣化無力,五液失所主,攝納失司,開合失常,故小便清長而見大便秘結(jié)。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膝酸軟。治宜溫腎養(yǎng)精,潤腸通便。方中用肉蓯蓉溫腎益精,暖腰潤腸,是為君藥。當(dāng)歸養(yǎng)血和血,潤腸通便;牛膝補腎強腰,性善下行,共為臣藥。枳殼下氣寬腸而助通便,澤瀉滲利小便而泄腎濁,共為佐藥。尤妙在稍加升麻以升清陽,清陽升則濁陰自降,配合諸藥,以加強通便之效,為使藥。
原書認(rèn)為:“凡病涉虛損而大便秘結(jié)不通,則硝、黃攻擊等劑必不可用。若勢有不得不通者,宜此主之,此用通于補之劑也”。方后又有加減法云:“如氣虛者,但加人參無礙;如有火加黃芩;若腎虛加熟地”,“虛甚者,枳殼不必用”。皆可供臨證應(yīng)用時參考??傊?,本方在溫補之中,寓有通便之功,故名濟川煎。濟,相助也,益也;川,一作水之所聚,此處指腎,一指尾竅,此處指后陰。顧名思義,便可知本方旨在溫腎益精,以潤腸通便,故對年老腎虛而大便秘結(jié)者,頗為適用。
【配方組成】:當(dāng)歸9~15克,牛膝6克,肉蓯蓉6~9克,澤瀉4.5克,升麻1.5~3克,枳殼3克。
【使用方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現(xiàn)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老年腎虛。腎陽虛弱,精津不足證。大便秘結(jié),小便清長,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舌淡苔白,脈沉遲。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習(xí)慣性便秘、老年便秘、產(chǎn)后便秘等屬于腎虛精虧腸燥者。
【注意事項】:凡熱邪傷津及陰虛者忌用。虛甚者不必用枳殼。
【方劑名稱】:大陷胸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大陷胸湯治結(jié)胸,心堅硬滿便難通,瀉熱逐水為峻劑,芒硝甘遂大黃供。
【方解】:本方證因表證未解而誤下,或因誤下而邪氣內(nèi)陷,熱邪與水飲搏結(jié)于胸膈所致,為大結(jié)胸證。水熱內(nèi)結(jié),氣不得通,輕則但見心下硬滿而痛,甚則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腑氣不通,故大便秘結(jié);邪熱與水飲互結(jié),津液不得上承,故舌燥口渴;此時燥熱已累及陽明,但因水熱互結(jié),故只表現(xiàn)為“日晡小有潮熱”;因邪盛而正不虛,故脈沉緊,按之有力。本證水熱內(nèi)結(jié),故當(dāng)瀉熱逐水。方中甘遂善攻逐水飲,瀉熱破結(jié),為君藥。大黃、芒硝蕩滌腸胃,瀉結(jié)泄熱,潤燥軟堅,為臣佐之用。綜觀全方,瀉熱與逐水并施,使水熱之邪從大便而去,且藥簡量大,力專效宏,為瀉熱逐水之峻劑。
【配方組成】:大黃(去皮)10克,芒硝10克,甘遂1克。
【使用方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煮一二沸,內(nèi)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溶芒硝,沖甘遂末服)。
【功效和作用】:水熱互結(jié)之結(jié)胸證。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從心下至少腹硬滿疼痛,手不可近。伴見短氣煩躁,大便秘結(jié),舌上燥而渴,日哺小有潮熱,舌紅,苔黃膩或兼水滑,脈沉緊或沉遲有力。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腸梗阻、肝膿瘍、滲出性胸膜炎、膽囊炎、膽石癥等屬于水熱互結(jié)者。
【注意事項】:凡平素虛弱,或病后不任攻伐者,禁用本方。因本方為瀉熱逐水峻劑,既要防止利下過度,傷及正氣,又要及時攻下,以防留邪為患。能否繼續(xù)攻下,應(yīng)視藥后快利與否而定。
【方劑名稱】:大黃附子湯
【方劑出處】:《金匱要略》
【方劑歌訣】:大黃附子細(xì)辛湯,脅下寒凝疝痛方;冷積內(nèi)結(jié)成實證,溫下寒實可復(fù)康。
【方解】:本方證因寒邪與積滯互結(jié)于腸道所致。寒為陰邪,其性收引,寒人于內(nèi),陽氣失于溫通,氣血被阻,故見腹痛;寒邪阻于腸道,傳導(dǎo)失職,故大便不通;寒邪凝聚于厥陰,則脅下偏痛;積滯留阻,氣機被郁,故發(fā)熱;陽氣不能布達(dá)四肢,則手足厥逆;舌苔白膩,脈弦緊為寒實之征。治當(dāng)溫散寒凝以開閉結(jié),通下大便以除積滯,立溫陽通便之法。本方意在溫下,故重用辛熱之附子,溫里散寒,止腹脅疼痛;以苦寒瀉下之大黃,瀉下通便,蕩滌積滯,共為君藥。細(xì)辛辛溫宣通,散寒止痛,助附子溫里散寒,是為臣藥。大黃性味雖屬苦寒,但配伍附子、細(xì)辛之辛散大熱之品,則寒性被制而瀉下之功猶存,為去性取用之法。三味協(xié)力,而成溫散寒凝、苦辛通降之劑,合成溫下之功。
附子與細(xì)辛相配是仲景方中治療寒邪伏于陰分的常用組合,如麻黃細(xì)辛附子湯中是與麻黃同用,意在助陽解表;本方是與苦寒瀉下之大黃同用,重在制約大黃寒性,以溫下寒積,意在溫陽通便。一藥之異,即變助陽解表而為溫下之法,且方中附子用至3枚,遠(yuǎn)比麻黃細(xì)辛附子湯為大,此中輕重,大有深意,臨證用藥當(dāng)細(xì)心體會。
【配方組成】:大黃9克,附子12克,細(xì)辛3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寒積里實證。腹痛便秘,脅下偏痛,發(fā)熱,手足厥冷,舌苔白膩,脈弦緊。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急性闌尾炎、急性腸梗阻、睪丸腫痛、膽絞痛、膽囊術(shù)后綜合征、慢性痢疾、尿毒癥等屬寒積里實者。
【注意事項】:使用時大黃用量一般不超過附子。
溫脾湯
【方劑出處】:《備急千金要方》
【方劑歌訣】:溫脾附子與干姜,甘草人參及大黃;寒熱并進補兼瀉,溫通寒積振脾陽。
【方解】:脾陽不足,寒從中生,喜食生冷,致冷積內(nèi)停,阻于腸間,故見大便秘結(jié);若寒濕久留,冷積不化,又可導(dǎo)致脾氣虛弱,而見下利赤白不止;不通則痛,腹痛而手足不溫,脈沉弦,皆為中氣虛寒,冷積內(nèi)停之象。此時單純溫補脾陽,雖可祛里寒而積滯難去,單純予以攻下,則更傷中陽,寒積也未必得去,故方中用附子與干姜溫陽祛寒;人參合甘草益氣補脾;大黃蕩滌積滯。諸藥協(xié)力,使寒邪去,積滯行,脾陽復(fù),則諸證可愈。從本方組成來看,實即大黃附子湯去細(xì)辛,加干姜、人參、甘草而成,亦即四逆湯加人參、大黃,皆以大劑溫?zé)崴帪橹?,故同屬溫下之劑。但本方兼能益氣,宜于久利氣虛之證,大黃附子湯宜于氣不虛而冷積較甚之證。
【配方組成】:大黃15克,當(dāng)歸9克,干姜9克,附子6克,人參6克,芒硝6克,甘草6克。
【使用方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服,一日三次。臨熟下大黃(現(xiàn)代用法:大黃后下,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脾陽不足。冷積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溫,脈沉弦。(陽虛寒積證。腹痛便秘,臍下絞結(jié),繞臍不止,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屬中陽虛寒,冷積內(nèi)阻者?,F(xiàn)代常用于治療腸梗阻、幽門梗塞、慢性痢疾等屬于脾陽不足,冷積內(nèi)停者。
【注意事項】:斟酌。
【方劑名稱】:三物備急丸
【方劑出處】:《金匱要略》
【方劑歌訣】:
【方解】:本證由于食寒飲冷,阻滯中焦,以致氣機痞塞,升降失常。故用巴豆峻下寒結(jié),,以通其閉,干姜溫中散寒,以顧脾陽。若食成積,非用大黃之蕩滌,否則不能消其食,故用大黃,攻積導(dǎo)滯,以推陳致新,并能監(jiān)制巴豆辛熱之毒。
【配方組成】:大黃30克,巴豆(炒研如脂或用霜)30克,干姜30克。
【使用方法】:
【功效和作用】:食停腸胃,卒然心腹脹痛,痛如錐刺,四肢厥逆,苔白而潤,脈象沉緊或遲者。
【方劑名稱】:麻仁丸
【方劑出處】:
【方劑歌訣】:麻仁丸治脾約證,枳樸杏黃蜜芍同。腸燥津虧便難解,潤腸泄熱腑氣通。
【方解】:本方為小承氣湯加麻仁、杏仁、芍藥組成,多用于腸胃燥熱便秘。由于津液不足,腸失滑潤,兼之腸燥胃熱則大便硬結(jié)難下,致成便秘。方中麻子仁質(zhì)潤多脂,潤腸通便,為主藥;輔以杏仁降氣潤腸,芍藥養(yǎng)陰和里;佐以小承氣湯之枳實破結(jié),厚樸除滿,大黃通上;使以峰蜜為丸,意在緩下。本方瀉下藥與潤腸藥同用,煉蜜為丸,取其瀉而不峻,潤而不膩,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配方組成】:麻子仁100克、杏仁50克、枳實100克、大黃100克、厚樸50克、芍藥100克。
【使用方法】:為丸,每次9克,日二次;也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病情酌定。
【功效和作用】:腸胃燥熱,大便秘結(jié)。大便澀滯不通。
【臨床應(yīng)用】:1.本方具有潤腸通便作用,可用于治療虛人及老人腸燥便秘,習(xí)慣性便秘,痔瘡便秘等證。 2.用治痔瘡便秘時,若痔瘡出血,可加槐花、地榆涼血止血。
【注意事項】:本方雖為緩下之劑,但藥有急泄之品,故體虛及孕婦均不宜應(yīng)用。
【方劑名稱】:大承氣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以枳樸瀉力強;陽明腑實真陰灼,急下存陰第一方。
【方解】:本方為瀉下之峻刺,有通便瀉熱之功。方中以大黃苦寒泄熱通便、蕩滌腸胃為主藥;輔以芒硝咸寒瀉熱,軟堅潤燥;積滯不去,由于氣滯不行,故佐以枳實、厚樸消痞除滿,行氣散結(jié),四藥合用,有峻下熱結(jié)的功效。對于腸胃燥實、郁滯不通者能承順胃氣下行,使塞者通,閉者暢,故名承氣。
【配方組成】:大黃12克、厚樸9克、枳實9克、芒硝12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1.腸胃燥熱積滯。證見大便堅實不通,脘腹脹滿,疼痛拒按,高熱神昏,譫語,舌苔焦黃起刺,脈沉實有力。
2.熱結(jié)旁流。證見下利清水臭穢,雖利而腹?jié)M脹痛不減,按之堅硬有塊,口干舌燥,脈滑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現(xiàn)代常用于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急性膽囊炎、急性闌尾炎等。
【注意事項】:張秉成:“此方須上中下三焦痞滿燥實全見者,方可用之”。 吳瑭亦:“承氣非可輕嘗之品。舌苔老黃,甚則黑有芒刺,脈體沉實,的系燥結(jié)痞滿,方可用之”。
1.本方為瀉下峻劑,如氣虛陰虧,或表證未解,或胃腸無熱結(jié),均不宜用。
2.本方作用峻猛,中病即止,過用會損耗正氣,孕婦禁用。
溫里方劑
定義:溫里方劑,以溫?zé)崴帪橹髋湮榻M成,具有溫里助陽,散寒通脈等作用,治療里寒證方劑的統(tǒng)稱。分溫中散寒劑、回陽救逆劑、溫經(jīng)散寒劑等。
【方劑名稱】:理中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理中湯主理中鄉(xiāng),甘草人參術(shù)黑姜, 嘔利腹痛陰寒盛,或加附子總扶陽。
【方解】:本方是治療脾胃虛寒的常用方劑。方中以干姜溫運中焦,祛散寒邪,恢復(fù)脾陽,為主藥;輔以人參補氣健脾,振奮脾胃功能;佐以白術(shù)健脾燥濕;使以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而兼補脾和中,合用具有溫中祛寒,補益脾胃的作用。
【配方組成】:人參6克(現(xiàn)用黨參)、干姜9克、炙甘草6克、白術(shù)12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也可煉蜜為丸,名理中丸。
【功效和作用】:脾胃虛寒證,癥見腹痛、池瀉清稀、嘔吐、不渴、或腹?jié)M食少、舌淡苔白、脈沉細(xì)或遲緩。
(1)治傷寒太陰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嘔,腹痛糞溏,脈沉無力。
(2)或厥冷拘急,或結(jié)胸吐蚘,及感寒霍亂。
【臨床應(yīng)用】:
1.本方具有溫中散寒,補益脾胃的作用,是一溫補的方劑,適用于中焦虛寒所致之各種病證。以脈象沉細(xì)或遲緩,舌淡苔白滑,溲清便溏,畏寒肢冷為辯證要點。
2.本方主要用于脾胃虛寒證。寒多者以干姜為主藥;虛多者以人參為主藥;虛寒俱甚者,則參、姜皆為主藥。如泄瀉較頻,方中白術(shù)改用土炒,以增加澀腸止瀉的作用。如虛寒較甚,而見面色?白,手足不溫,或昏睡露睛,可加熟附子,以加強溫陽祛寒之力,名附子理中丸、或再加肉桂,名附桂理中丸,其補陽祛寒之力更大。
3.本方用于中焦虛寒,如慢性胃炎、潰瘍病、慢性結(jié)腸炎、胃下垂等。
【方劑名稱】:回陽救急湯
【方劑出處】:《傷寒六書》
【方劑歌訣】:回陽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并;加麝三厘或膽汁,三陰寒厥建奇勛。
【方解】:本方證是由寒邪直中三陰,陰寒內(nèi)盛,真陽衰微欲脫所致。素體陽虛,寒邪直中,三陰受寒,故腹痛、吐瀉、肢厥、神衰、脈微俱見;身寒戰(zhàn)栗、唇指青紫、無脈乃陰寒內(nèi)盛,陽微欲脫之兆。治當(dāng)回陽固脫,益氣生脈。本方以四逆湯合六君子湯,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生姜組成。方中以附子配干姜、肉桂,則溫里回陽,祛寒通脈之功尤著。六君子湯補益脾胃,固守中州,并能除陽虛水濕不化所生的痰飲。人參合附子,益氣回陽以固脫;配五味子益氣補心以生脈。麝香三厘,辛香走竄,通行十二經(jīng)脈,與五味子之酸收配合,則散中有收,使諸藥迅布周身,而無虛陽散越之弊。諸藥相合,共收回陽生脈之效,使厥回脈復(fù)而諸癥自除。
【配方組成】:熟附子9克,干姜6克,人參6克,炙甘草6克,炒白術(shù)9克,肉桂3克,陳皮6克,五味子3克,茯苓9克,制半夏9克。
【使用方法】:水二盅,姜三片,煎之,臨服入麝香三厘(0.1克)調(diào)服。中病以手足溫和即止,不得多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麝香沖服)。
【功效和作用】: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惡寒蜷臥,吐瀉腹痛,口不渴,甚則身寒戰(zhàn)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脈沉微,甚或無脈。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腸炎吐瀉過多、休克、心力衰竭等屬亡陽欲脫者。
【注意事項】:方中麝香用量不宜過大。服藥后手足溫和即止。
【方劑名稱】:吳茱萸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吳茱萸湯重用姜,人參大棗共煎嘗,厥陰頭痛胃寒嘔,溫中補虛降逆良。
【方解】:本方證乃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所致。肝胃虛寒,胃失和降,濁陰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厥陰之脈夾胃屬肝,上行與督脈會于頭頂部,胃中濁陰循肝經(jīng)上擾于頭,故巔頂頭痛;濁陰阻滯,氣機不利,故胸滿脘痛;肝胃虛寒,陽虛失溫,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則大便泄瀉;舌淡苔白滑,脈沉弦而遲等均為虛寒之象。治宜溫中補虛,降逆止嘔。方中吳茱萸味辛苦而性熱,歸肝、脾、胃、腎經(jīng)。既能溫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嘔,一藥而兩擅其功,是為君藥。重用生姜溫胃散寒,降逆止嘔,用為臣藥。吳茱萸與生姜相配,溫降之力甚強。人參甘溫,益氣健脾,為佐藥。大棗甘平,合人參以益脾氣,合生姜以調(diào)脾胃,并能調(diào)和諸藥,是佐使之藥。四藥配伍,溫中與降逆并施,寓補益于溫降之中,共奏溫中補虛,降逆止嘔之功。
【配方組成】:吳茱萸9克,人參9克,生姜18克,大棗4枚。
【使用方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食后泛泛欲嘔,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胸滿脘痛,巔頂頭痛,畏寒肢涼,甚則伴手足逆冷,大便泄瀉,煩躁不寧,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或遲。
【臨床應(yīng)用】:本方適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嘔吐、神經(jīng)性嘔吐、神經(jīng)性頭痛、耳源性眩暈等屬肝胃虛寒者。
【注意事項】:胃熱嘔吐,陰虛嘔吐,或肝陽上亢之頭痛均禁用本方。
【方劑名稱】:小建中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小建中湯芍藥多,桂枝甘草姜棗和;更加飴糖補中氣,虛勞腹痛服之瘥。
【方解】:本方病證因中焦虛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所致。中焦虛寒,肝木乘土,故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中焦虛寒,化源匱乏,氣血俱虛,故見心悸、面色無華、發(fā)熱、口燥咽干等。癥雖不同,病本則一,總由中焦虛寒所致。治當(dāng)溫中補虛而兼養(yǎng)陰,和里緩急而能止痛。方中重用甘溫質(zhì)潤之飴糖為君,溫補中焦,緩急止痛。臣以辛溫之桂枝溫陽氣,祛寒邪;酸甘之白芍養(yǎng)營陰,緩肝急,止腹痛。佐以生姜溫胃散寒,大棗補脾益氣。炙甘草益氣和中,調(diào)和諸藥,是為佐使之用。其中飴糖配桂枝,辛甘化陽,溫中焦而補脾虛;芍藥配甘草,酸甘化陰,緩肝急而止腹痛。六藥合用,溫中補虛緩急之中,蘊有柔肝理脾,益陰和陽之意,用之可使中氣強健,陰陽氣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配方組成】:飴糖30克,桂枝9克,芍藥18克,生姜9克,大棗6枚,炙甘草6克。
【使用方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內(nèi)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和作用】: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虛怯少氣;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脈細(xì)弦。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經(jīng)衰弱、再生障礙性貧血、功能性發(fā)熱等屬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者。
【注意事項】:嘔吐或中滿者不宜使用;陰虛火旺之胃院疼痛忌用。
【方劑名稱】:大建中湯
【方劑出處】:《金匱要略》
【方劑歌訣】:大建中湯建中陽,蜀椒干姜參飴糖;陰盛陽虛腹冷痛,溫補中焦止痛強。
【方解】:本方治證系中陽衰弱,陰寒內(nèi)盛所致。寒性收引,陰寒內(nèi)盛,陽失溫煦,故心胸中大寒,拘急作痛,甚則上沖皮起有頭足,手不可觸近。中寒內(nèi)盛,胃失和降,故嘔而不能食。此時,急當(dāng)溫中緩急,散寒止痛。方中以味辛性熱之蜀椒為君,溫脾胃,助命火,散寒止痛。以辛熱之干姜溫中散寒,助蜀椒散寒之力;以甘溫之飴糖溫補中虛 ,緩急止痛,助蜀椒止痛之功,共為臣藥。佐以人參補脾益氣,配合飴糖重建中臟,使中氣盛則邪不可干。四藥配伍,共湊補虛緩急,散寒止痛之效。此種腹痛,病勢較重,病情較急,素體又虛,因此不僅服藥要及時,而且藥后要注意調(diào)護。所以方后注明,初服后“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取粥之溫?zé)嶂幜σ则?qū)寒邪。飲粥后”更服“藥,使藥力相繼,一鼓成功,祛邪務(wù)盡。在飲食方面,”當(dāng)一日食糜“,以養(yǎng)脾胃之氣,使中虛得復(fù)。同時,要”溫覆之“,以防寒邪外侵而病復(fù)發(fā)。
【配方組成】:蜀椒6克,干姜12克,人參6克。
【使用方法】: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內(nèi)飴糖(30克),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后更服,當(dāng)一日食糜,溫覆之。
【功效和作用】:中陽衰弱,陰寒內(nèi)盛之脘腹劇痛證。腹痛連及胸脘,痛勢劇烈,其痛上下走竄無定處,或腹部時見塊狀物上下攻撐作痛,嘔吐劇烈,不能飲食,手足厥冷,舌質(zhì)淡,苔白滑,脈沉伏而遲。
【注意事項】:本方辛甘溫?zé)嶂暂^強,素體陰虛者慎用,寒凝氣滯者亦不宜應(yīng)用。
【方劑名稱】:四逆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溫中散寒四逆湯,附子甘草與干姜,脈微欲絕可復(fù)元,四肢厥逆可回陽。
【方解】:方中以附子大辛大熱、溫發(fā)陽氣、祛散寒邪,為主藥;輔以干姜溫中散寒,協(xié)助附子回陽之力;佐以甘草溫養(yǎng)陽氣,并能緩和姜、附之過于燥烈,共成回陽救逆的方劑。
【配方組成】:熟附子9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傷寒太陽病誤汗傷陽,及陽明、太陰、少陰、厥陰病、霍亂病等癥見四肢厥逆,惡寒踡臥,嘔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脈微欲絕者,以及瘟疫、瘧疾、厥證、脫證、痛證見有上述癥狀,屬陰證者。現(xiàn)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腸炎吐瀉過多,各種高熱大汗所致之虛脫,各種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屬于陽衰陰盛者。
1.少陰證,陽氣虛衰,陰寒內(nèi)盛所致的四肢厥逆,惡寒倦臥,神疲欲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脈沉弱等證。
2.誤汗或大汗所致的亡陽證。
【臨床應(yīng)用】:
1.本方加人參,名四逆加人參湯,功能回陽復(fù)陰,適用于泄瀉不止,大汗或大出血后的手足厥冷、脈細(xì)欲絕的證候。
2.各種疾病發(fā)展到陽虛寒盛的休克期,或因虛脫所致的手足厥冷、心悸氣短、脈沉弱者。
3.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腸炎、小兒消化不良等劇烈吐瀉所引起的末梢循環(huán)衰竭。
其他臨床應(yīng)用:①少陰?、谔摵吕坌募」H苄菘刷菸赶麓耿薷哐獕?/font>
【注意事項】:本方治四肢厥逆,屬于陽虛陰盛之證。如四肢厥逆因于陽氣內(nèi)郁,不能外達(dá)四肢者,此乃四逆散證,非本方所宜。
【方劑名稱】:真武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真武苓術(shù)附芍姜,溫陽利水壯腎陽,脾腎陽虛水氣停,腹痛悸眩瞤惕恙。
【方解】:本方主要由于陽虛不能化水所致,故方中以附子大辛大熱,溫壯腎中陽氣,以散在里之寒水為主藥;輔以生姜溫散水氣,茯苓、白術(shù)健脾利水,白芍?jǐn)筷幒屠铮⒅剖旄阶?、生姜之辛燥,使利水而不傷陰。腎陽不足、則氣不化水、小便不利、肢體浮腫。本文溫補脾腎,故能利水消腫,為溫陽利水的主方。
【配方組成】:熟附子6克、茯苓9克、白芍9克、白術(shù)6克、生姜9克。
【使用方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功效和作用】:1.脾腎陽虛,水氣內(nèi)停所致的水腫,癥見小便不利、肢體浮腫、四肢沉重、疼痛、惡寒、舌淡而潤、苔白、脈沉細(xì)者。 2.發(fā)汗過多,陽氣太虛,寒水內(nèi)動,水氣凌心,而見心悸、頭暈,身體振動而欲地,舌淡潤,脈沉細(xì)者。
【臨床應(yīng)用】:
1.急性腎炎水腫,心臟水腫而因脾腎陽虛者,可以本方為主,加減治療。
2.如脾腎陽虛、痰飲上泛,咳嗽者,加五味子、細(xì)辛、干姜;若小便自利應(yīng)去茯苓;如見泄瀉者應(yīng)去白芍,加干姜。
3.凡心力衰竭引起的眩暈、心悸、下肢乏困無力、面部浮腫、舌淡、脈沉細(xì);或虛損病出現(xiàn)形寒怕寒、四肢不溫、腰酸腿軟、動則氣喘、脈細(xì)遲弱者,均可酌情使用。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
解表方劑
定義:以解表藥為主要組分,具有宣散表邪、發(fā)汗解肌、透疹消瘡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證的一類方劑。
【方劑名稱】:麻黃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發(fā)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服之宜。
【方解】:本方為治療外感風(fēng)寒表實證主要方劑。方中麻黃味苦辛性溫,為肺經(jīng)專藥,能發(fā)越人體陽氣,有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所以是方中之君(主)藥,并用之作為方名。由于營澀衛(wèi)郁,單用麻黃發(fā)汗,但解衛(wèi)氣之郁,所以又用溫經(jīng)散寒,透營達(dá)衛(wèi)之桂枝之臣(輔)藥,加強發(fā)汗解表而散風(fēng)寒,除身疼。本證喘是由肺氣郁而上逆所致,麻、桂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以降肺氣、散風(fēng)寒之杏仁為佐藥,同麻黃一宣一降,增強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調(diào)和宣降之麻、桂,又能緩和麻、桂枝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耗正氣,是使藥而兼佐藥之義。諸藥合用,共湊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配方組成】:麻黃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
【使用方法】:水煎,分二次溫服,微汗為度。
【功效和作用】:外感風(fēng)寒表實證。癥見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痛、無汗而喘、苔薄白、脈浮緊。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屬風(fēng)寒表實證者。
【注意事項】:麻黃湯發(fā)汗力強,不宜用于表虛自汗、體虛外感、產(chǎn)后及出血病人。
【方劑名稱】:敗毒散
【方劑出處】:《小兒藥證直訣》等
【方劑歌訣】: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湯服,祛寒除濕功效宏。
【方解】:本方證為正氣素虛,又外感風(fēng)寒濕邪,表陽受制,肺氣失宣所致。
荊防敗毒散于敗毒散去參、姜、薄,再加荊、防,故解表發(fā)散之力增強而無益氣扶正之效,宜于外感風(fēng)寒濕邪而正氣不虛之表證及瘡瘍、癮疹。
【配方組成】:
柴胡、桔梗、人參、川芎、茯苓(去皮)、枳殼(麩炒)、前胡、羌活、獨活各一兩(30g)、甘草半兩(15g)。
【使用方法】: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克),水一盞,加生姜、薄荷各少許,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服,寒多則熱服,熱多則溫服(現(xiàn)代用法:作湯劑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效和作用】:
1、 散寒祛濕,益氣解表。
2、氣虛,外感風(fēng)寒濕表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嘔噦寒熱,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
【臨床應(yīng)用】:現(xiàn)代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痢疾、過敏性皮炎、濕疹等屬外感風(fēng)寒濕邪兼氣虛者
【注意事項】:本方多辛溫香燥之品,若是暑溫、濕熱蒸迫腸中而成痢疾者,切不可誤用。若非外感風(fēng)寒濕邪,寒熱無汗者,亦不宜服。(方中藥物多為辛溫香燥之品,外感風(fēng)熱及陰虛外感者,均忌用。若時疫、濕溫、濕熱蘊結(jié)腸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方劑名稱】:蔥白七味飲
【方劑出處】:《外臺秘要》
【方劑歌訣】:蔥白七味外臺方,新豉葛根與生姜;麥冬生地千揚水,血虛外感最相當(dāng)
【方解】:蔥白七味飲系補血藥與辛溫解表藥并用,故為治血虛外受風(fēng)寒證之代表方,臨床應(yīng)用以頭痛身熱、惡寒無汗兼見血虛或失血病史為主要依據(jù)。
【配方組成】:蔥白(連根切)9克,干葛(切)9克,新豉(綿裹)6克,生姜(切)6克,生麥門冬(去心)9克,干地黃六9克。
【使用方法】:勞水八升,以勺揚之一千過。上藥用勞水煎之三分減二,去渣,分三次溫服,相去行八九里。如覺欲汗,漸漸覆之。
【功效和作用】:血虛外感風(fēng)寒證。病后陰血虧虛,調(diào)攝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吐血、便血、咳血、衄血)之后,感冒風(fēng)寒致頭痛身熱、微寒無汗。
【方劑名稱】:加減葳蕤湯
【方劑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方劑歌訣】: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蔥桔梗隨;草棗薄荷共八味,滋陰發(fā)汗此方魁。
【方解】:本方主治陰虛之體外感風(fēng)熱者。外感風(fēng)熱,故見頭痛身熱、微惡風(fēng)寒、無汗或有汗不暢、咳嗽、口渴等癥;陰虛之體,感受外邪,易于化熱,且陰虛者亦多生內(nèi)熱,故除上述邪襲肺衛(wèi)的見癥外,尚有咽干、心煩、舌赤、脈數(shù)之癥。治當(dāng)辛涼解表,滋陰清熱。方中葳蕤(即玉竹)味甘性寒,人肺胃經(jīng),為滋陰潤燥主藥,用以潤肺養(yǎng)胃、清熱生津,因其滋而不膩,對陰虛而有表熱證者頗宜;薄荷辛涼,歸肝、肺經(jīng),“為溫病宜汗解者之要藥”(《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上冊),用以疏散風(fēng)熱、清利咽喉,共為君藥。蔥白、淡豆豉解表散邪,助薄荷以逐表邪,為臣藥。白薇味苦性寒,善于清熱而不傷陰,于陰虛有熱者甚宜;桔梗宣肺止咳;大棗甘潤養(yǎng)血,均為佐藥。使以甘草調(diào)和藥性。諸藥配伍,汗不傷陰,滋不礙邪,為滋陰解表之良劑。
【配方組成】:生葳蕤9克,生蔥白6克,桔梗4.5克,東白薇3克,淡豆豉12克,薄荷4.5克,炙甘草1.5克,紅棗二枚。
【使用方法】:水煎,分溫再服。
【功效和作用】:素體陰虛,外感風(fēng)熱證。頭痛身熱,微惡風(fēng)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煩,口渴,咽干,舌紅,脈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老年人及產(chǎn)后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咽炎等屬陰虛外感者。
【方劑名稱】:麻杏甘石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太陽病上篇》
【方劑歌訣】:麻杏甘草石膏湯,四藥組合有專長;肺熱壅盛氣喘急,辛涼疏泄此法良。
【方解】:本方是治療外感風(fēng)寒、郁熱致喘之主方。若表證仍在,乃用麻黃宣肺,以發(fā)散在表之寒。汗出而喘,為里熱所迫,故用石膏清肺,清在里之熱。杏仁輔麻黃以平喘。甘草助石膏以生津。至此里熱清,表邪解,則汗自止,喘自平。 無汗而喘、身惡寒,主要用麻黃湯,以辛溫散之;有汗而喘、身大熱,主要用白虎湯,辛寒來清之;若有汗、或無汗、身無大熱而喘,則宜用麻杏甘石湯兩解。
【配方組成】:麻黃9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24克。
【功效和作用】:外感風(fēng)邪,身熱不解,咳嗽喘逆,氣急鼻扇,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浮而數(shù)者。
【方劑名稱】:升麻葛根湯
【方劑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劑歌訣】:閻氏升麻葛根湯,芍藥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發(fā)不透,解肌透疹此為良。
【方解】:麻疹之疾,是由小兒肺胃蘊熱,又感麻毒時疫之邪所致。若麻疹初起,又遇外邪襲表,抑遏疹毒外達(dá)之機,以致疹發(fā)不出,或疹出不暢。麻毒、外邪犯肺,邪正相爭,清肅失調(diào),故初起可見身熱頭痛、咳嗽、脈浮數(shù)等肺衛(wèi)癥狀;風(fēng)邪疹毒上攻頭面,故目赤流淚;熱灼津傷,則口渴、舌紅苔干。治當(dāng)辛涼解肌,透疹解毒。方中升麻辛甘性寒,入肺、胃經(jīng),解肌透疹,清熱解毒為君藥。葛根味辛甘性涼,入胃經(jīng),解肌透疹,生津除熱為臣藥。二藥相配,輕揚升散,通行肌表內(nèi)外,對疹毒欲透未透,病勢向外者,能因勢利導(dǎo),故為透達(dá)疹毒的常用組合。方中芍藥當(dāng)用赤芍,味苦性寒而入血分,清熱涼血之中兼能活血,用以解血絡(luò)熱毒,為佐藥。使以炙甘草調(diào)和藥性。四藥配伍,共奏解肌透疹之功。
【配方組成】:升麻30克,芍藥30克,炙甘草30克,葛根45克。
【使用方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9克 ,用水一盞半,煎取一中盞,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一日二三次。以病氣去,身清涼為度(現(xiàn)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效和作用】:麻疹初起。疹發(fā)不出,身熱頭痛,咳嗽,目赤流淚,口渴,舌紅,苔薄而干,脈浮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本方除用治麻疹外,亦治帶狀皰疹、單純性瘡疹、水痘、腹瀉、急性細(xì)菌性痢疾等屬邪郁肌表,肺胃有熱者。
【注意事項】:若麻疹已透,或疹毒內(nèi)陷而見氣急而粗、喘息抬肩、鼻翼煽動者,則當(dāng)禁用。
【方劑名稱】:竹葉柳蒡湯
【方劑出處】:《先醒齋醫(yī)學(xué)廣筆記》
【方劑歌訣】:竹葉柳蒡葛根知,蟬衣荊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參甘麥,風(fēng)疹急投莫延遲。
【方解】:升麻葛根湯、竹葉柳蒡湯都有透疹清熱之功而用治麻疹初起,透發(fā)不出。但前方專于解肌透疹,其透散清熱之力較弱,是治麻疹初起未發(fā)的基礎(chǔ)方;后方不僅透疹清熱之力大,且兼生津止渴之功,是治麻疹透發(fā)不出,熱毒內(nèi)蘊兼有津傷的常用方。
【配方組成】:西河柳15克,荊芥穗3克,干葛4.5克,蟬蛻3克,薄荷葉3克,鼠粘子(炒,研)4.5克,知母(蜜炙)3克,玄參6克,甘草3克,麥門冬(去心)9克,竹葉(三十片)3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功用:透疹解表,清熱生津。
主治:痧疹初起,透發(fā)不出。喘嗽,鼻塞流涕,惡寒輕,發(fā)熱重,煩悶躁亂,咽喉腫痛,唇干口渴,苔薄黃而干,脈浮數(shù)。
【方劑名稱】:柴葛解肌湯
【方劑出處】:
【方劑歌訣】:陶氏柴葛解肌湯,邪在三陽熱勢張;芩芍桔草姜棗芷,羌膏解表清熱良。
【方解】:本方證乃太陽風(fēng)寒未解,而又化熱入里。外感風(fēng)寒,本應(yīng)惡寒較甚,而此惡寒漸輕,身熱增盛者,為寒郁肌腠化熱所致。因表寒未解,故惡寒仍在,并見頭痛、無汗等癥。陽明經(jīng)脈起于鼻兩側(cè),上行至鼻根部,經(jīng)眼眶下行;少陽經(jīng)脈行于耳后,進入耳中,出于耳前,并行至面頰部,到達(dá)眶下部;入里之熱初犯陽明、少陽,故目疼鼻干、眼眶痛、咽干耳聾。熱擾心神,則見心煩不眠;脈浮而微洪是外有表邪,里有熱邪之佐證。此證乃太陽風(fēng)寒未解,郁而化熱,漸次傳入陽明,波及少陽,故屬三陽合病。治宜辛涼解肌,兼清里熱。方以葛根、柴胡為君。葛根味辛性涼,辛能外透肌熱,涼能內(nèi)清郁熱;柴胡味辛性寒,既為“解肌要藥”(《明醫(yī)指掌》卷1),且有疏暢氣機之功,又可助葛根外透郁熱。羌活、白芷助君藥辛散發(fā)表,并止諸痛;黃芩石膏清泄里熱,四藥俱為臣藥。其中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陽明之邪熱;柴胡配黃芩,透解少陽之邪熱;羌活發(fā)散太陽之風(fēng)寒,如此配合,三陽兼治,并治陽明為主。桔梗宣暢肺氣以利解表;白芍、大棗斂陰養(yǎng)血,防止疏散太過而傷陰;生姜發(fā)散風(fēng)寒,均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而為使藥。諸藥相配,共成辛涼解肌,兼清里熱之劑。
【配方組成】:柴胡6克,干葛9克,甘草3克,黃芩6克,羌活3克,白芷3克,芍藥6克,桔梗3克。
【使用方法】: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棗二枚,槌法加石膏末一錢(3克),煎之熱服
【功效和作用】:外感風(fēng)寒,郁而化熱證。惡寒漸輕,身熱增盛,無汗頭痛,目疼鼻干,心煩不眠,咽干耳聾,眼眶痛,舌苔薄黃,脈浮微洪。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齦炎、急性結(jié)膜炎等屬外感風(fēng)寒,邪郁化熱者。
【注意事項】:若太陽表邪未入里者,不宜使用本方,恐其引邪入里;若里熱而見陽明腑實(大便秘結(jié)不通)者,亦不宜使用。
【方劑名稱】:蔥豉桔梗湯
【方劑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方劑歌訣】:蔥豉桔梗山梔翹,薄荷竹葉甘草饒;風(fēng)溫身熱咳咽痛,疏風(fēng)清肺癥可消。
【方解】:
方中蔥白、豆豉解肌發(fā)表,疏風(fēng)散邪為君;
薄荷、桔梗散風(fēng)清熱,連翹、山梔清熱解毒為臣;
甘草合連翹、山梔以利咽,淡竹葉清心除煩,共為佐使。
諸藥合用,共奏辛涼解表,疏風(fēng)清熱之功。
【配方組成】:鮮蔥白10克,苦桔梗5克,淡豆豉15克,焦山梔9克,薄荷葉5克,連翹6克,甘草3克,鮮淡竹葉12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風(fēng)溫初期。證見頭痛身熱,微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咽干,心煩口渴,舌尖紅赤,苔薄白,脈浮數(shù)的患者。
【臨床應(yīng)用】:感冒、流行性感冒見上述癥狀者
【注意事項】:暫無資料。
【方劑名稱】:九味羌活湯
【方劑出處】:《此事難知》
【方劑歌訣】:九味羌活用防風(fēng),細(xì)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同甘草,發(fā)汗祛濕可見功。
【方解】:本方證由外感風(fēng)寒濕邪,兼內(nèi)有蘊熱所致。風(fēng)寒濕邪侵犯肌表,郁遏衛(wèi)陽,閉塞腠理,阻滯經(jīng)絡(luò),氣血運行不暢,故惡寒發(fā)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里有蘊熱,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黃,脈浮是表證兼里熱之佐證。治當(dāng)發(fā)散風(fēng)寒濕邪為主,兼清里熱為輔。方中羌活辛苦性溫,散表寒,祛風(fēng)濕,利關(guān)節(jié),止痹痛,為治太陽風(fēng)寒濕邪在表之要藥,故為君藥。防風(fēng)辛甘性溫,為風(fēng)藥中之潤劑,祛風(fēng)除濕,散寒止痛;蒼術(shù)辛苦而溫,功可發(fā)汗祛濕,為祛太陰寒濕的主要藥物。兩藥相合,協(xié)助羌活祛風(fēng)散寒,除濕止痛,是為臣藥。細(xì)辛、白芷、川芎祛風(fēng)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細(xì)辛善止少陰頭痛、白芷擅解陽明頭痛、川芎長于止少陽厥陰頭痛,此三味與羌活、蒼術(shù)合用,為本方“分經(jīng)論治”的基本結(jié)構(gòu)。生地、黃芩清泄里熱,并防諸辛溫燥烈之品傷津,以上五藥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九味配伍,既能統(tǒng)治風(fēng)寒濕邪,又能兼顧協(xié)調(diào)表里,共成發(fā)汗祛濕,兼清里熱之劑。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尚須根據(jù)病情輕重,輔以羹粥。若寒邪較甚,表證較重,宜熱服本方,藥后應(yīng)啜粥以助藥力,以便釀汗祛邪;若寒邪不甚,表證較輕,則不必啜粥,溫服本方即可微發(fā)其汗。
【配方組成】:羌活9克,防風(fēng)9克,蒼術(shù)9克,細(xì)辛3克,川芎6克,白芷6克,生地6克,黃芩6克,甘草6克。
【使用方法】:上九味,(口父)咀,水煎服。若急汗熱服,以羹粥投之;若緩汗溫服,而不用湯投之也。
【功效和作用】:外感風(fēng)寒濕邪,內(nèi)有蘊熱證。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感冒、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偏頭痛、腰肌勞損等屬外感風(fēng)寒濕邪,兼有里熱者。
【注意事項】:本方為辛溫燥烈之劑,故風(fēng)熱表證及陰虛內(nèi)熱者不宜使用。
【方劑名稱】:加味香蘇散
【方劑出處】:《醫(yī)學(xué)心悟》
【方劑歌訣】:加味香蘇陳草風(fēng),荊艽姜蔓與川芎;惡風(fēng)身熱頭項痛,胸脘滿悶服之松。
【方解】:
【配方組成】:紫蘇葉5克,陳皮4克,香附4克,甘草炙2.5克,荊芥3克,秦艽3克,防風(fēng)3克,蔓荊子3克,川芎1.5克,生姜三片。
【使用方法】:上銼一劑,水煎溫服,微覆似汗。
【功效和作用】:發(fā)汗解表,理氣解郁。
【臨床應(yīng)用】:外感風(fēng)寒,兼有氣滯證。頭痛項強,鼻塞流涕,身體疼痛,發(fā)熱惡寒或惡風(fēng),無汗,胸脘痞悶,苔薄白,脈浮。
【方劑名稱】:桑菊飲
【方劑出處】:《溫病條辨》
【方劑歌訣】: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饒;清疏肺衛(wèi)輕宣劑,風(fēng)溫咳嗽服之消。
【方解】:本方為辛涼解表之輕劑。由于風(fēng)溫之邪外傷皮毛,上犯于肺,導(dǎo)致肺氣不宣,故以身熱咳嗽為主證。方中桑葉、菊花甘涼輕清,疏散上焦風(fēng)熱,且桑葉善走肺絡(luò)、清瀉肺熱為主藥。輔以薄荷助桑、菊疏散上焦之風(fēng)熱;杏仁、桔梗以宣肺止咳;連翹苦寒清熱解毒,蘆根甘寒清熱生津止渴,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且有疏風(fēng)清熱、宣肺止咳作用,為使藥。
【配方組成】:桑葉9克、菊花9克、杏仁9克、連翹9克、薄荷6克(后下)、桔梗9克、甘草6克、蘆根30克。
【使用方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效和作用】:疏風(fēng)清熱,宣肺止咳。 風(fēng)溫初起。癥見咳嗽、發(fā)熱不重、口微渴、苔薄白、脈浮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常用于外感風(fēng)熱、咳嗽初起之證。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氣管炎等
【方劑名稱】:銀翹散
【方劑出處】:《溫病條辨》
【方劑歌訣】:銀翹散治上焦疴,竹葉荊蒡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辛涼平劑用時多。
【方解】:本方特點有二,一是芳香辟穢,清熱解毒;一是辛涼中配以小量辛溫之品,且又溫而不燥,既利于透邪,又不背辛涼之旨。 方中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辛涼透表為主藥;輔以薄荷、荊芥、淡豆豉以辛散表邪、透熱外出;竹葉清熱除煩,蘆根清熱生津止渴協(xié)助銀、翹清熱透表,桔梗、牛蒡子、甘草合用,以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合為佐使藥。諸藥合用既能透表,又能解毒。
【配方組成】:銀花9克、連翹9克、苦桔梗6克、薄荷6克、竹葉4克、生甘草5克、荊芥穗5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9克、蘆根30克。
【使用方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效和作用】:外感風(fēng)熱或溫病初起。發(fā)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fēng)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常用于溫病范圍的各種疾病,如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流感,百日咳、腮腺炎、麻疹、水痘、急性喉頭炎等屬外感溫邪,有肺衛(wèi)癥者。
【注意事項】:本方不宜用于濕熱證,或與祛濕藥配伍使用
【方劑名稱】:小青龍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小青龍湯最有功,風(fēng)寒束表飲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黃芍藥同。
【方解】:本方為解表滌飲方劑。內(nèi)有水飲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動內(nèi)飲,水寒射肺則咳痰清稀,喘息胸滿,甚則喘息不得平臥,當(dāng)內(nèi)飲外邪得解,里飲得化。
【配方組成】:麻黃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細(xì)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使用方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現(xiàn)代用法:水煎溫服)。
【功效和作用】:外感風(fēng)寒,內(nèi)停水飲證。癥見惡寒發(fā)熱、無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則喘息不得臥或肢面浮腫、口不渴、苔薄白而潤、脈浮緊。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過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屬于外寒里飲證者。
【注意事項】:因本方多溫燥之品,故陰虛干咳無痰或痰熱證者,不宜使用。
【方劑名稱】:桂枝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桂枝湯治太陽風(fēng),芍藥甘草姜棗同,解肌發(fā)表調(diào)營衛(wèi),表虛有汗此為攻。
【方解】:本方是治療外感風(fēng)寒表虛證的常用方劑。表虛是因營衛(wèi)不和所致。衛(wèi)陽不固。則肌表空疏而惡風(fēng),營陰不能守則汗自出,風(fēng)邪乘虛入于肌表。方中桂枝辛溫,解肌通陽、發(fā)汗解表為主藥;輔以白芍?jǐn)筷幒蜖I,且可阻止桂枝以防發(fā)汗太過而傷陰。桂芍相配,一散一收,調(diào)和營衛(wèi),使表解里和。生姜助桂枝以辛散衛(wèi)分表邪。大棗助芍藥養(yǎng)營,姜棗合用,又加強桂芍調(diào)和營衛(wèi)之功,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上藥合用共湊解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之功。
【配方組成】:桂枝9克、芍藥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棗4枚。
【使用方法】:水煎,分二次溫服,服后片刻,飲一小碗開水,使其微微汗出。
【功效和作用】:外感風(fēng)寒表虛證。癥見發(fā)熱頭痛、汗出惡風(fēng)、鼻流清涕、干嘔、口不渴、脈浮緩。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熱、產(chǎn)后及病后的低熱、妊娠嘔吐、多形紅斑、凍瘡、蕁(qian)麻疹等屬營衛(wèi)不和者。
【注意事項】:1.外感風(fēng)寒表實證忌用。 2.溫病初起,但發(fā)熱不惡寒,有汗而渴,舌紅苔黃,脈數(shù)者禁用之。
清熱方劑
【方劑名稱】:導(dǎo)赤散
【方劑出處】:《小兒藥證直訣》、《醫(yī)宗金鑒》等
【方劑歌訣】:
導(dǎo)赤生地與木通,草梢竹葉四般功。
口糜淋痛小腸火,引熱同歸小便中。
導(dǎo)赤木通生地黃,草梢煎加竹葉嘗。
清心利水又養(yǎng)陰,心經(jīng)火熱移小腸。
【方解】:方中生地黃清熱涼血養(yǎng)陰,為主藥;木通、竹葉清心降火而利水,能引熱下行,從小便而出,為輔藥;甘草梢清熱瀉火,又能調(diào)和諸藥,為佐使藥,諸藥合用而有清心養(yǎng)陰,利水導(dǎo)熱之效,且本方非苦寒之劑瀉火而不傷胃,利水而不傷陰。
【配方組成】:生地黃15克、木通9克、甘草梢6克、竹葉6克。
【使用方法】:上藥為末,每服三錢(9克),水一盞,入竹葉同煎至五分,食后溫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
【功效和作用】:心經(jīng)火熱證。心胸?zé)?,口渴面赤,意欲飲冷,以及口舌生瘡;或心熱移于小腸,小便赤澀刺痛,舌紅,脈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1)本方上清心火,下利小便,以口舌生瘡或小便短赤澀痛,面赤,舌尖紅,脈數(shù)為辯證要點。 (2)近代多用本方加減治療急性泌尿系感染、口腔炎或糜爛、潰瘍等屬心經(jīng)熱盛者。如心胸?zé)嵘?,可加黃連以清心瀉火;小便刺痛明顯者,可加車前子、扁蓄、瞿麥等以加強利水通淋;尿血、血淋者,可加旱蓮草、小薊、琥珀等以清熱涼血止血;口舌生瘡還宜加用板蘭根。元參、赤芍等。
【注意事項】: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陰柔寒涼,故脾胃虛弱者慎用。
【方劑名稱】:竹葉石膏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半夏甘草承; 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熱益氣津自生。
【方解】:本方證乃熱病后期,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胃氣不和所致。熱病后期,高熱雖除,但余熱留戀氣分,故見身熱有汗不解、脈數(shù);余熱內(nèi)擾,故心胸?zé)?;口干,舌紅少苔是陰傷之兆;氣短神疲,脈虛是氣虛之征;胃失和降,乃致氣逆欲嘔。氣分余熱宜清,氣津兩傷宜補。治當(dāng)清熱生津,益氣和胃。方中竹葉配石膏清透氣分余熱,除煩止渴為君。人參配麥冬補氣養(yǎng)陰生津為臣。半夏降道和胃以止嘔逆為佐。甘草、粳米和脾養(yǎng)胃以為使。全方清熱與益氣養(yǎng)陰并用,祛邪扶正兼顧,清而不寒,補而不滯,為本方的配伍特點。本方實為一首清補兩顧之劑,使熱清煩除、氣津得復(fù),諸癥自愈,正如《醫(yī)宗金鑒》說:“以大寒之劑,易為清補之方。”
【配方組成】:竹葉6克,石膏50克,半夏9克,麥門冬20克,人參6克,粳米10克,甘草6克。
【使用方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nèi)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和作用】:傷寒、溫病、暑病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zé)?,氣逆欲嘔,口干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流腦后期、夏季熱、中暑等屬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飲屬胃熱陰傷者,亦可應(yīng)用。
【注意事項】:本方清涼質(zhì)潤,如內(nèi)有痰濕,或陽虛發(fā)熱,均應(yīng)忌用。
【方劑名稱】:涼膈散
【方劑出處】:
【方劑歌訣】:涼膈硝黃梔子翹,黃芩干草薄荷饒; 再加竹葉調(diào)蜂蜜,中焦燥實服之消。
【方解】:
【配方組成】:川大黃、樸消、甘草各20克,山梔子仁、薄荷葉(去梗)、黃芩各10克,連翹40克。
【使用方法】:上研為粗末。每服6克,水300毫升,入竹葉7片,蜜少許。
【功效和作用】:上、中二焦積熱,煩躁多渴,面熱頭昏、唇焦咽燥,舌腫喉閉,目赤鼻衄,頷頰結(jié)硬,口舌生瘡,涕唾稠粘,睡臥不寧,譫語狂妄,大便秘結(jié),小便熱赤,以及小兒驚風(fēng),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暫無資料。
【注意事項】:體虛患者及孕婦,忌用或慎用本方。
【方劑名稱】:普濟消毒飲
【方劑出處】:《東垣試效方》
【方劑歌訣】: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lán)根勃翹玄,升柴陳薄僵蠶入,大頭瘟毒此方先。
【方解】:本方主治大頭瘟(原書稱大頭天行),乃感受風(fēng)熱疫毒之邪,壅于上焦,發(fā)于頭面所致。風(fēng)熱疫毒上攻頭面,氣血壅滯,乃致頭面紅腫熱痛,甚則目不能開;溫毒壅滯咽喉,則咽喉紅腫而痛;里熱熾盛,津液被灼,則口渴;初起風(fēng)熱時毒侵襲肌表,衛(wèi)陽被郁,正邪相爭,故惡寒發(fā)熱;舌苔黃燥,脈數(shù)有力均為里熱熾盛之象。疫毒宜清解,風(fēng)熱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勢利導(dǎo)。疏散上焦之風(fēng)熱,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當(dāng)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熱解毒為主。方中重用酒連、酒芩清熱瀉火,祛上焦頭面熱毒為君。以牛蒡子、連翹、薄荷、僵蠶辛涼疏散頭面風(fēng)熱為臣。玄參、馬勃、板藍(lán)根有加強清熱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陳皮理氣疏壅,以散邪熱郁結(jié),共為佐藥。升麻、柴胡疏散風(fēng)熱,并引諸藥上達(dá)頭面,且寓“火郁發(fā)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諸藥配伍,共收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之功。
【配方組成】:黃芩15克,黃連15克,陳皮6克,甘草6克,玄參6克,柴胡6克,桔梗6克,連翹3克,板藍(lán)根3克,馬勃3克,牛蒡子3克,薄荷3克,僵蠶2克,升麻2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大頭瘟。惡寒發(fā)熱,頭面紅腫灼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shù)有力。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淋巴結(jié)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礙等屬風(fēng)熱邪毒為患者。
【注意事項】:本方藥物多苦寒辛散,素體陰虛以及脾虛便溏者慎用。病變局部可外敷如意金黃散等以增強清熱消腫之效。
【方劑名稱】:左金丸
【方劑出處】:《丹溪心法》
【方劑歌訣】:左金黃連與吳萸,脅痛吞酸悉能醫(yī)。
【方解】:本方證是由肝郁化火,橫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肝之經(jīng)脈布于脅肋,肝經(jīng)自病則脅肋脹痛;犯胃則胃失和降,故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象弦數(shù)乃肝經(jīng)火郁之候。《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火熱當(dāng)清,氣逆當(dāng)降,故治宜清瀉肝火為主,兼以降逆止嘔。方中重用黃連為君,清瀉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橫逆犯胃;黃連亦善清瀉胃熱,胃火降則其氣自和,一藥而兩清肝胃,標(biāo)本兼顧。然氣郁化火之證,純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結(jié)不開,又慮折傷中陽,故又少佐辛熱之吳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氣條達(dá),郁結(jié)得開;一者反佐以制黃連之寒,使瀉火而無涼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氣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領(lǐng)黃連入肝經(jīng)。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為佐使。二藥合用,共收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之效。
【配方組成】:黃連180克,吳茱萸30克。
【使用方法】:為末,水泛為丸,每服2-3克,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用量參考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和作用】:肝火犯胃證。脅肋疼痛,嘈雜吞酸,嘔吐口音,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潰瘍等屬肝火犯胃者。
【注意事項】:斟酌。
【方劑名稱】:瀉白散
【方劑出處】:《小兒藥證直訣》
【方劑歌訣】:瀉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 瀉肺清熱平咳喘,又可和中與健脾。
【方解】:本方主治肺有伏火郁熱之證。肺主氣,宜清肅下降,火熱郁結(jié)于肺,則氣逆不降而為喘咳;肺合皮毛,肺熱則外蒸于皮毛,故皮膚蒸熱;此熱不屬于外感,乃伏熱漸傷陰分所致,故熱以午后為甚,其特點是輕按覺熱、久按若無,與陽明之蒸蒸發(fā)熱、愈按愈盛者有別;舌紅苔黃,脈象細(xì)數(shù)是熱邪漸傷陰分之候。治宜清瀉肺中郁熱,平喘止咳。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專入肺經(jīng),清瀉肺熱,平喘止咳,故以為君。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藥清降肺中伏火,為臣藥。君臣相合,清瀉肺熱,以使金清氣肅。炙甘草、粳米養(yǎng)胃和中以扶肺氣,共為佐使。四藥合用,共奏瀉肺清熱,止咳平喘之功。
【配方組成】:地骨皮30克,桑白皮(炒)30克,甘草(炙)3克。
【使用方法】:上藥銼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肺熱喘咳證。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哺尤甚,舌紅苔黃,脈細(xì)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可用于小兒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氣管炎等屬肺中伏火郁熱者。
【注意事項】:本方藥性平和,尤宜于正氣未傷,伏火不甚者。風(fēng)寒咳嗽或肺虛喘咳者不宜使用。
【方劑名稱】:清胃散
【方劑出處】:《醫(yī)宗金鑒》
【方劑歌訣】:清胃散中當(dāng)歸連,生地丹皮升麻全; 或加石膏瀉胃火,能消牙痛與牙宣。
【方解】:本方證是由胃有積熱,循經(jīng)上攻所致。足陽明胃經(jīng)循鼻入上齒,手陽明大腸經(jīng)上項貫頰入下齒,胃中熱盛,循上沖則口氣熱臭;胃為多氣多血之腑,胃熱每致血分亦熱,血絡(luò)受傷,故牙宣出血,甚則牙齦潰爛;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俱為胃熱津傷之候。治宜清胃涼血。方用苦寒瀉火之黃連為君,直折胃腑之熱。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熱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輕清升散透發(fā),可宣達(dá)郁遏之伏火,有“火郁發(fā)之”之意。黃連得升麻,降中寓升,則瀉火而無涼遏之弊;升麻得黃連,則散火而無升焰之虞。胃熱盛已侵及血分,進而耗傷陰血,故以生地涼血滋陰;丹皮涼血清熱,皆為臣藥。當(dāng)歸養(yǎng)血活血,以助消腫止痛,為佐藥。升麻兼以引經(jīng)為使。諸藥合用,共奏清胃涼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熱得除,于是循經(jīng)外發(fā)諸癥,皆可因熱毒內(nèi)徹而解。
【配方組成】:
生地黃6克,當(dāng)歸身6克,牡丹皮9克,黃連6克,升麻9克。
【使用方法】:上藥為細(xì)末,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現(xiàn)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胃火牙痛。牙痛牽引頭疼,面頰發(fā)熱,其齒喜冷惡熱,或牙宣出血,或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腮頰腫痛,口氣熱臭,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經(jīng)痛等屬胃火上攻者。
【注意事項】:牙痛屬風(fēng)寒及腎虛火炎者不宜。
【方劑名稱】:玉女煎
【方劑出處】:《景岳全書》
【方劑歌訣】:玉女石膏熟地黃,知母麥冬牛膝襄,腎虛胃火相位病,牙痛齒衄宜煎嘗。
【方解】:本方主治少陰不足,陽明有余之證。陽明之脈上行頭面,入上齒中,陽明氣火有余,胃熱循經(jīng)上攻,則見頭痛牙痛;熱傷胃經(jīng)血絡(luò),則牙齦出血;熱耗少陰陰精,故見煩熱干渴,舌紅苔黃且干。此為火盛水虧相因為病,而以火盛為主。治宜清胃熱為主,兼滋腎陰。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陽明有余之火而不損陰,故為君藥。熟地黃甘而微溫,以滋腎水之不足,用為臣藥。君臣相伍,清火壯水,虛實兼顧。知母苦寒質(zhì)潤、滋清兼?zhèn)?,一助石膏清胃熱而止煩渴,一助熟地滋養(yǎng)腎陰;麥門冬微苦甘寒,助熟地滋腎,而潤胃燥,且可清心除煩,二者共為佐藥。牛膝導(dǎo)熱引血下行,且補肝腎,為佐使藥,以降上炎之火,止上溢之血。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清熱與滋陰共進,虛實兼治,以治實為主,使胃熱得清,腎水得補,則諸癥可愈。
【配方組成】:石膏9-15克,熟地9-30克,麥冬6克,知母5克,牛膝5克。
【使用方法】:上藥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清胃熱,滋腎陰。 胃熱陰虛證。頭痛,牙痛,齒松牙衄,煩熱干渴,舌紅苔黃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饑等。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牙齦炎、糖尿病、急性口腔炎、舌炎等屬胃熱陰虛者。
【注意事項】: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本方。
【方劑名稱】:白頭翁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白頭翁湯治熱痢,黃連黃柏與秦皮,清腸解毒并涼血,大便膿血最相宜。
【方解】:本方證是因熱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腸所致。熱毒熏灼腸胃氣血,化為膿血,而見下痢膿血、赤多白少;熱毒阻滯氣機則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皆為熱邪內(nèi)盛之象。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熱退毒解,則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頭翁為君,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黃連苦寒,瀉火解毒,燥濕厚腸,為治痢要藥;黃柏清下焦?jié)駸?,兩藥共助君藥清熱解毒,尤能燥濕治痢,共為臣藥。秦皮苦澀而寒,清熱解毒而兼以收澀止痢,為佐使藥。四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span>
【配方組成】:白頭翁15克,黃柏12克,黃連6克,秦皮12克。
【使用方法】:上藥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熱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灼熱,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細(xì)菌性痢疾屬熱毒偏盛者。
【注意事項】:素體脾胃虛弱者當(dāng)慎用。
【方劑名稱】:芍藥湯
【方劑出處】:《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方劑歌訣】:清骨散主銀柴胡,胡連秦艽鱉甲輔; 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勞熱一并除。
【方解】:本方證是由濕熱塞滯腸中,氣血失調(diào)所致。濕熱下注大腸,搏結(jié)氣血,釀為膿血,而為下痢赤白;腸道氣機阻滯則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象弦數(shù)等俱為濕熱內(nèi)蘊之象。故治宜清熱燥濕,調(diào)和氣血之法。方中黃芩黃連性味苦寒,入大腸經(jīng),功擅清熱燥濕解毒,以除致病之因,為君藥。重用芍藥養(yǎng)血和營、緩急止痛,配以當(dāng)歸養(yǎng)血活血,體現(xiàn)了“行血則便膿自愈”之義,且可兼顧濕熱邪毒熏灼腸絡(luò),傷耗陰血之慮;木香、檳榔行氣導(dǎo)滯,“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四藥相配,調(diào)和氣血,是為臣藥。大黃苦寒沉降,合芩連則清熱燥濕之功著,合歸、芍則活血行氣之力彰,其瀉下通腑作用可通導(dǎo)濕熱積滯從大便而去,體現(xiàn)“通因通用”之法。方以少量肉桂,其辛熱溫通之性,既可助歸、芍行血和營,又可防嘔逆拒藥,屬佐助兼反佐之用。炙甘草和中調(diào)藥,與芍藥相配,又能緩急止痛,亦為佐使。諸藥合用,濕去熱清,氣血調(diào)和,故下痢可愈。
【配方組成】:芍藥30克,當(dāng)歸15克,黃連15克,檳榔6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大黃9克,黃芩15克,官桂5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后溫服。
【功效和作用】:濕熱痢疾。腹痛,便膿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弦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細(xì)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過敏性結(jié)腸炎、急性腸炎等屬濕熱為患者。
【注意事項】:痢疾初起有表證者忌用。
【方劑名稱】:清骨散
【方劑出處】:《證治準(zhǔn)繩·類方》
【方劑歌訣】:清骨散主銀柴胡,胡連秦艽鱉甲輔; 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勞熱一并除。
【方解】:方中銀柴胡善清虛勞骨蒸之熱,而無苦舌之弊,為主。胡黃連、知母、地骨皮入陰,退骨熱以洽骨蒸勞熱。青蒿、秦艽清伏熱,共為輔。鱉甲咸寒,滋陰潛陽,并引入陰以清熱,為佐。少用甘草為使,調(diào)和諸?,F(xiàn)代研究證實,本方具有解熱、鎮(zhèn)靜、消炎、滋養(yǎng)強壯、降低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性等作用。
【配方組成】:銀柴胡5克,胡黃連、秦艽、鱉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克,甘草2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或研末,每日叁次,每次9克,沖服。
【功效和作用】:骨蒸潮熱證,表現(xiàn)為午後或夜間潮熱,骨蒸心煩,形瘦盜汗,兩頰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肺結(jié)核、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證屬陰虛內(nèi)熱、虛勞骨蒸者,可用本方加減治療。
【臨床應(yīng)用】:暫無資料。
【注意事項】:本劾退熱作用較強,而滋陰作用較弱。若陰虛較甚、潮熱較輕者,不宜使用。
【方劑名稱】:
當(dāng)歸六黃湯
【方劑出處】:《蘭室秘藏》
【方劑歌訣】:
當(dāng)歸六黃二地黃,芩連芪柏共煎嘗,滋陰瀉火兼固表,陰虛火旺盜汗良。
當(dāng)歸六黃芩柏連,生地熟地黃芪添,滋陰瀉火退虛熱,固表止汗微火煎。
【方解】:本方用治陰虛火旺所致盜汗。腎陰虧虛不能上濟心火,則心火獨亢,致虛火伏藏于陰分,寐則衛(wèi)氣行陰,助長陰分伏火,兩陽相加,迫使陰液失守而盜汗;虛火上炎,故見面赤心煩;火耗陰津,乃見口干唇燥;舌紅苔黃,脈數(shù)皆內(nèi)熱之象。治宜滋陰瀉火,固表止汗。方中當(dāng)歸養(yǎng)血增液,血充則心火可制;生地、熟地入肝腎而滋腎陰。三藥合用,使陰血充則水能制火,共為君藥。盜汗因于水不濟火,火熱熏蒸,故臣以黃連清瀉心火,合以黃芩、黃柏瀉火以除煩,清熱以堅陰。君臣相合,熱清則火不內(nèi)擾,陰堅則汗不外泄。汗出過多,導(dǎo)致衛(wèi)虛不固,故倍用黃芪為佐,一以益氣實衛(wèi)以固表,一以固未定之陰,且可合當(dāng)歸、熟地益氣養(yǎng)血。諸藥合用,共奏滋陰瀉火,固表止汗之效。
【配方組成】:當(dāng)歸6克,生地黃6克,熟地黃6克,黃芩6克,黃柏6克,黃連6克,黃芪12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食前服,小兒減半服之。
【功效和作用】:陰虛火旺盜汗。發(fā)熱,盜汗,面赤心煩,口干唇燥,大便干結(jié),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shù)。(本方可用于甲狀腺機能亢進、結(jié)核病、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等屬陰虛火旺者。)
【臨床應(yīng)用】:臨床上可用于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結(jié)核病等見上述證候者。
【注意事項】:本方養(yǎng)陰瀉火之力頗強,對于陰虛火旺,中氣未傷者適用。若脾胃虛弱,納減便溏者不宜使用。
【方劑名稱】:小柴胡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小柴胡湯和解功,半夏人參甘草從,更加黃芩生姜棗,少陽為病此方宗。
【方解】:邪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而少陽病是邪在半表半里之間,故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只能用柴胡透達(dá)少陽半衰之邪,黃芩泄半里之熱。二藥配伍以解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等癥。配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嘔;配黨參、甘草、大棗益氣扶正祛邪,同時姜、棗相配,可以調(diào)和營衛(wèi)。
【配方組成】:柴胡9克、黃芩9克、制半夏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棗3枚、黨參6克。
【使用方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和作用】:用于少陽證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不欲飲食、心煩嘔惡、口苦咽干、耳聾目弦、舌苔薄白、脈弦而數(shù)者。
【臨床應(yīng)用】:
1.本方善治邪在半表半里,寒熱往來的病證。若見心中煩悶而無嘔吐者,可去半夏、黨參、加瓜萎;若口渴者,可去法半夏加天花粉。
2.可治瘧疾,去甘草加草果等。
3.清泄肝膽濕熱,如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等病。本方可去參、姜、草、加茵陳、龍膽草、川楝子、梔子等。
4.本方可用于婦女經(jīng)期前后外感、腎盂腎炎、胸膜炎、癥見寒熱往來者,均可斟酌使用。
【注意事項】:暫無資料。
【方劑名稱】:五味消毒飲
【方劑出處】:《醫(yī)宗金鑒》
【方劑歌訣】:五味消毒治諸疔,銀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輕。
【方解】:本方是治療疔毒、癰瘡的方劑。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消散癰腫,為主藥;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為治疔毒要藥,亦通用于癰瘡腫毒;蒲公英、野菊花清熱解毒、消散癰腫,均為輔佐藥。各藥合用,其清熱解毒之力甚強,或加酒少量以助藥勢,可加強消散疔瘡作用。
【配方組成】:金銀花15克、野菊花12克、蒲公英12克、紫花地丁15克、紫花天葵6克。
【使用方法】:水一盅,煎八分,加無灰酒半盅,再滾二三沸時,熱服,被蓋出汗為度。
【功效和作用】:各種疔毒、癰瘡癤腫。癥見局部紅腫、或發(fā)熱、舌紅、脈數(shù)者。
【臨床應(yīng)用】:
1、治療癤疔瘡癰之有效方劑,局部紅腫熱痛,外用及內(nèi)服均可。
2.本方常治外科急性感染,如急性乳腺炎、蜂窩組織炎等。
3.本方亦可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膽囊炎、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等 性傳染病具有熱毒證候者。如熱重,可加黃連、連翹之類清泄熱毒;血熱毒盛,加赤芍、丹皮、生地黃等,以涼血解毒。
【注意事項】:陰疽忌用。
【方劑名稱】:清營湯
【方劑出處】:《溫病條辨》
【方劑歌訣】:
清營湯治熱傳營,身熱夜甚眠不寧,犀地銀翹玄連竹,丹麥清熱更護陰(1)
清營湯是鞠通方,熱入心包營血傷,角地銀翹玄連竹,丹麥清熱佐之良(2)
【方解】:本方治溫?zé)嶂坝蓺夥謧魅霠I分,熱傷營陰,而氣分之邪尚未盡解者的常用方。因此方中主要以犀角清解營分熱毒;因熱傷陰津,故輔以玄參、生地黃、麥冬以清熱養(yǎng)陰;因氣分熱邪未盡,故佐以黃連、竹心葉、連翹、銀花以清熱解毒,并透熱于外,使邪熱轉(zhuǎn)出氣分而解;使以丹參協(xié)助主藥以清熱涼血,并能活血散瘀,以防血與熱結(jié),且引諸藥入心而清熱。各藥合用起清營解毒,透熱養(yǎng)陰之效。
【配方組成】:犀角3克(可用水牛角代之,每次用30-60克)、生地15克、元參12克、竹葉心3克、銀花9克、黃連5克、連翹9克、丹參9克、麥冬9克。
【使用方法】:上藥,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作湯劑,水牛角鎊片先煎,后下余藥)
【功效和作用】:邪熱傳營,出現(xiàn)營分證,癥見身熱夜甚,口渴或不渴,時有譫語、煩燥不眠,或斑疹隱隱,舌絳而干,脈細(xì)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
1.本方可用于“流腦”、“乙腦”、中暑,敗血癥等病。見有高熱、煩燥、譫語、舌絳而干、斑疹隱隱、脈細(xì)數(shù)者,如兼見痙厥,可加羚羊角、鉤藤、丹皮,以清熱熄風(fēng);如昏迷譫語,可加用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以清心開竅、清營解毒。
2.暑熱之邪入心包,見高熱煩渴、煩躁不眠、抽搐,可用本方送服紫雪丹,以加強清熱鎮(zhèn)痙的作用。
【注意事項】:使用本方應(yīng)注意舌診,原著說:“舌白滑者,不可與也”,并在該條自注中說:“舌白滑,不惟熱重,濕亦重矣,濕重忌柔潤藥”,以防滋膩而助濕留邪。
【方劑名稱】:犀角地黃湯
【方劑出處】:《外臺秘要》
【方劑歌訣】:犀角地黃芍藥丹,血升胃熱火邪干; 斑黃陽毒皆可治,熱入營血服之安。
【方解】:本方為治療熱在血分的主要方劑。方中以犀角清心火而解毒,心火得清,則諸經(jīng)之火自平,為主藥;生地黃涼血而滋陰液,協(xié)助犀角以解血分熱毒,并增強止血作用,為輔藥;芍藥和營泄熱,丹皮涼血散瘀,協(xié)助犀角、生地黃加強解毒化斑作用,為佐使藥。四藥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閼的作用。
【配方組成】:犀角3克、生地黃30克、芍藥12克、牡丹皮9克。
【使用方法】:作湯劑,水煎服,水牛角鎊片先煎,余藥后下。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功效和作用】:溫?zé)岵崛胙肿C。
1.熱擾心營,出現(xiàn)神昏譫語,斑色紫黑,舌絳起刺,脈細(xì)數(shù)等癥。
2.熱盛動血、出現(xiàn)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證。
【臨床應(yīng)用】:1.本方可用于熱傷血分證,癥見身熱、神昏、譫語、斑疹、舌絳、脈數(shù)或吐血、便血、尿血等熱甚動血之癥。尤其多用于各種熱性傳染病伴有出血者,如出血熱、乙型腦炎、斑診傷寒、敗血癥等。
2.小兒麻疹熱毒熾盛者,癥見高熱,疹色焦黑、出血、口干唇躁、舌絳起刺,可用本方酌加紫草等,以清解血分熱毒。
3.若見神昏者,可同時服紫雪丹或安宮牛黃丸;如心火熾盛者,加黃連、山梔子;如吐衄者,加茅花、旱蓮草、白茅根等。
【注意事項】:若陽虛出血及脾胃虛弱者,不宜使用本方。
【方劑名稱】:茵陳蒿湯
【方劑出處】:《醫(yī)方集解》等
【方劑歌訣】:茵陳蒿湯梔大黃,清利濕熱治陽黃。 茵陳梔子柏皮湯,陽黃熱重用此方。
【方解】:本方以茵陳為主藥,清濕熱,利肝膽;梔子清泄三焦?jié)駸?;大黃蕩滌腸胃瘀熱。三藥均味苦性寒,清熱利濕,使?jié)駨亩闩判?,故為肝膽濕熱的常用方劑?nbsp;
黃疸的產(chǎn)生,是因瘀熱在里,不得外越,與濕邪相結(jié),濕熱熏蒸而成。采用本方能通泄瘀熱,清利濕熱,使邪去有路,則黃疸自除。
【配方組成】:茵陳蒿18克、梔子9克、大黃9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濕熱黃疸,見皮膚、鞏膜如桔子色,小便赤黃、大便不暢、胸悶、口渴、苔黃膩、脈滑數(shù)等證
【臨床應(yīng)用】:本方是治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的效方,對膽囊炎、膽石癥,鉤端螺旋體病引起的黃疸屬于濕熱型得,均可酌情加減使用。
【注意事項】:陰黃證,不宜用本方。
【方劑名稱】:龍膽瀉肝湯
【方劑出處】:《醫(yī)方集解》等
【方劑歌訣】:
龍膽瀉肝梔芩柴,生地車前澤瀉開;
木通甘草當(dāng)歸同,肝經(jīng)濕熱力能排。
【方解】:本方是瀉肝膽經(jīng)實火濕熱的常用方。方中龍膽草苦寒清熱,為瀉肝膽經(jīng)實火的專藥,與梔子、黃芩相配,則瀉火之力更強。柴胡疏肝解熱,甘草解毒。再配澤瀉、木通、車前子瀉火利濕,使?jié)駸釓男”闩艦a。至于用當(dāng)歸、生地滋陰養(yǎng)血,其意義是瀉中有補,使瀉火之藥不致苦燥傷陰,亦可以防止因肝膽實火而致耗傷陰液。這樣的配伍比較全面,使邪去而正不傷,用時注意。
【配方組成】:龍膽草12克、黃芩4克、梔子9克、澤瀉9克、木通4克、車前子4克、當(dāng)歸4克、柴胡4克、甘草3克、生地黃18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藥房有丸劑成藥,一般每服6-9克,日二服,開水送下。
【功效和作用】:1.肝膽實火所引起的脅痛、口苦、目赤、耳聾、耳腫等癥。 2.肝經(jīng)濕熱下注所引起的小便淋濁、陰腫、陰癢、囊癰、婦女帶下等癥。
【臨床應(yīng)用】:近代多用本方治療急性結(jié)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外耳道疔腫、急性膽囊炎、帶狀皰疹,高血壓(屬于肝經(jīng)實火),以及急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盆腔炎(屬于肝經(jīng)濕熱下注者)。
【注意事項】:本方藥多苦寒,易致傷胃,中病即止,不宜多服。
【方劑名稱】:黃連解毒湯
【方劑出處】:《外臺秘要》
【方劑歌訣】:
黃連解毒湯四味,黃柏黃芩梔子備。
躁狂大熱嘔不眠,吐衄斑黃均可使。
若云三黃石膏湯,再加麻黃及淡鼓。
此為傷寒溫毒盛,三焦表里相兼治。
梔子金花加大黃,潤腸瀉熱真堪倚。
【方解】:本方由大苦大寒,瀉火解毒藥組成。方中以黃連瀉心火。兼瀉中焦之火;黃芩瀉上焦之火;黃柏瀉下焦之火;梔子通瀉三焦之火;導(dǎo)以下行。四藥合用,其瀉火解毒之效甚著,故適用于表里三焦火熱亢盛之證。
【配方組成】:黃連9克、黃芩9克、黃柏6克、梔子9克。
【使用方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功效和作用】:一切實熱火毒,三焦熱盛之證。大熱煩躁,口燥咽干,錯語,不眠;或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fā)斑,身熱下痢,濕熱黃疸;外科癰疽疔毒,小便赤黃,舌紅苔黃,脈數(shù)有力。
【臨床應(yīng)用】:
1.本方使用于火熱煩狂、口燥咽干、神昏譫語、苔黃、脈數(shù)有力、如敗血癥、肺炎、痢疾等,屬于火毒者,可應(yīng)用本方。據(jù)臨床報導(dǎo),本方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2.肝膽濕熱證,癥見發(fā)熱、黃疸、尿黃、口干舌燥等,可用本方加茵陳蒿、大黃、取其邪從二便而出,并能增強消瘀解毒作用。
3.本方用于外科癰腫疔毒證,并可與五味消毒飲合方內(nèi)服,亦可研末調(diào)敷患部,有顯效。
4.對于吐血、衄血、發(fā)斑而有血熱表現(xiàn)的,可酌情加清熱涼血藥同用,如玄參、生地黃、丹皮、茅根等。
【注意事項】:本方四藥皆大苦大寒之品,故易化躁傷陰,如見熱傷津液,舌質(zhì)黃光絳者,不宜使用。(本文由中醫(yī)藥網(wǎng)整理或引用,內(nèi)容僅供參考,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方劑名稱】:白虎湯
【方劑出處】:《傷寒論》
【方劑歌訣】:
白虎膏知粳米甘。
清熱生津止渴煩。
氣分熱盛四大證。
益氣生津人參添。
【方解】:本方是治療陽明經(jīng)證和氣分熱盛的主方。方中石膏甘寒,瀉胃火而透肌熱,以為主藥;知母苦寒以清泄肺胃之熱,質(zhì)潤以滋胃燥、用為輔藥、知母與石膏相配伍,則清熱除煩的作用更強;甘草、梗米益胃生津,共為佐使藥,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功效。
【配方組成】:
石膏30克、知母9克、炙甘草3克、粳米15克。
【使用方法】:
先煮石膏數(shù)十沸,再投藥米,米熟湯成,溫服。
【功效和作用】:陽明經(jīng)熱盛或外感熱病氣分熱盛證。癥見大熱頭痛、口干舌燥、大渴引飲、大汗出、舌苔黃燥、脈洪大有力或滑數(shù)者。
【臨床應(yīng)用】:
1.本方主治辯證要點是:大熱、大渴、大汗、脈洪大等。
2.凡熱性病有上述癥狀者,均可使用本方,如“流腦”、“乙腦”、肺炎等。出現(xiàn)氣分實熱者均可應(yīng)用,可酌加蘆根、大青葉之類,以加強清熱瀉火的作用。
3.外感已解,熱盛于里,津氣兩傷,以及夏月中暑,身熱而渴,汗多,脈大無力,可于本方加太子參(孩兒參)或明參或黨參,名白虎加人參湯。
4.消渴證見煩渴引飲,多食善饑,脈象有力者,可用本方加天花粉,以清熱生津。
5.牙齦腫痛,口干而渴,屬胃熱者,亦可用本方。
【注意事項】:表未解而惡寒無汗,或發(fā)熱而不煩渴者,不宜用本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