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太極拳說起
太極拳是一種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體育運動。在今天的世界上,它幾乎成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人們或受益于太極拳的保健治病效果,或被它的“以柔克剛,后發(fā)制人”的拳理所吸引。然而太極拳為什么能夠具有保健作用?為什么能夠“以柔克剛”?這些問題都需要理論來回答。
今天,在理論上對太極拳的探討遠遠跟不上實踐的需要。古人曾給我們留下一些經典的太極拳論,如王宗岳《太極拳論》,張三豐《太極拳論》,陳鑫《太極拳經譜》等,都十分精辟的規(guī)范了太極拳的基本原則。然而,古人用的語言十分簡練,其要點原則大多點到為止,沒有過多解釋,而今天中國人的思維習慣已經完全白話化,不明白說清,理解起來就會有困難,并造成許多誤解。至于說到應該用今天人們已經習慣了的理解方式來解釋今天的實踐時,太極拳的傳統(tǒng)理論差不多需要整個地重新闡發(fā)。
過去太極拳主要是家傳、秘傳,真正習太極拳的人并不多,理論研究的問題并不十分突出,聽師傅的就是。今日太極拳對社會的影響已不同于過去,它已為一種世界性的體育運動。學習太極拳的人何止成千上萬。然而,習拳不識理,只能成為拳手。太極拳妙處何止于此。若要想通過太極拳修身養(yǎng)性,就得習拳得理。在某種意義可以說,懂不懂太極拳,不在習拳時間的長短,也不在是否有名師指點,而重在一個理字上(師能點在理上者,才為明師)。
恰恰就是理論方面,太極拳沒有跟上發(fā)展的需要。
面對理論的困乏,本文無意全面討論太極拳之理,旨僅在通過探討太極拳的氣機氣理,弄清太極拳與儒家中庸之道之間的關系,并證明太極拳之理實為孔子所創(chuàng)。希望此文能對儒學以及太極拳的發(fā)展有所幫助。
要論太極拳的氣機氣理,首先就得講“氣沉丹田”。
現(xiàn)在市面上一般介紹太極拳的書籍,從理論方面看,其主要傾向是用生理學、力學等現(xiàn)代自然科學知識來解釋太極拳。
我們隨便引一段:
太極拳采用“氣沉丹田”,呼吸時膈肌和腹肌的收縮和舒張,使腹壓不斷改變,如腹壓增高時,腹腔的靜脈受到壓力的作用,把血輸入右心房;反之,當腹壓減低時,血液則向腹腔輸入,這樣,由于呼吸運動提高了心臟營養(yǎng)血管的功能,促進了血液循環(huán),因而加強了心肌的營養(yǎng)作用,改善了心臟的營養(yǎng)過程,有助于保持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tǒng)的健康。
───摘自顧留馨《太極拳術》
讀了這樣的文字,我們是否對“氣沉丹田”以及太極拳有些概念了哩?當然沒有。反過來說,我們是否由此而增加了一些科學知識了哩?那也只有天知道。因為這些知識太零碎,對讀者形不成一個準確的認識。而且,對于無法觀察到心臟的具體運作過程的一般老百姓來說,這些說法實際上比太極拳本身還更神秘難懂。
然而,這樣的解釋在今天已經很普遍,隨處可找到許多。本來,為了具有時代特征,把一些不沾多少邊的自然科學知識作為科學花邊來貼一貼,這也無妨。但如果這些花邊太多了,就把太極拳本身給全部蓋住了。
可悲的是,這種情況已經成了一個時代病。今天講中國學問的人,一定要把中國學問放在科學的袋子里,似乎才算是有理,才算是進步,講起來才理直氣壯。這樣一來,做學問的人自然是進步了,也理直氣壯了,而它的代價是,中國學問必定要退步了。因為沒有人能夠通過掌握這些知識而學會或懂得太極拳。
“氣沉丹田”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原則。幾乎所有太極拳老師都這樣教導學生。要明白“氣沉丹田”在太極拳里的重要性,首先必須弄清楚太極拳是干什么用的。
陳氏太極拳理論家陳鑫把修練太極拳的基本目的歸納為:“內用以修身,外用以克敵”。“修身”是儒學的重要概念,為孔子所首創(chuàng),其內容究竟指的是什么,讀者讀到本文結尾,自會明了。
我們還是一步一步來。
打太極拳為什么能夠修身?這是因為太極拳的修煉過程是一個培養(yǎng)體內正氣的過程。認識到這一點,就能明白為什么打太極拳會有保健治病的作用。按照中國的氣理論,病為邪氣,健康為正氣。打太極拳使正氣充沛了,邪氣自然無地生存,身體和精神狀況自然就好。所謂“外用以克敵”,這也是正氣運用的結果。太極拳又讓我們獲得一個很有用的認識,正氣不但可以保健,而且可以克敵,只要你會用??傊覀兛梢园丫毩曁珮O拳的目的概括為一句話:培養(yǎng)正氣。
講太極拳就不能不講氣。“氣”是中國學問的基本概念,而“氣”成為了“正氣”,則是儒學的特有概念。在傳統(tǒng)中國,只要講到正氣的東西,都跟儒學有關。
今天講“氣”,難免會招至無數(shù)的責難,以至于研究中國學問的人一碰到“氣”,許多人就不敢大聲說話。
在這一問題上,人們經常碰到的責難是:你說有氣,拿出來我看看。為了拿出“氣”,社會上就出了許多氣功師和江湖騙子。另一方面,一些拳師為了回避指責,又挖空心思用“科學”來裝飾太極拳。從此,“正氣”就被庸俗化了。太極拳被窒息了。
我們說,“氣”可以是一個哲學概念。以上的責難,就像要求人們拿出一個“物質”或者“精神”來一樣幼稚。這個世界上本不存在一個叫“物質”或“精神”的東西,對于這些哲學概念,我們只能在哲學層面對它們的屬性進行規(guī)定,不能拿出來給人看。這一邏輯同樣也適應于“氣”。
“氣”也可以是一個具體的存在。它就像物質和精神那樣,每個人在自己身上都可以找到。誰沒有“和氣”,誰沒有“生氣”,用不著從別人那里拿來看看。
這一問題在海外更為突出。外國學者通常把中國講氣的文化歸結為中國神秘主義。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的文化把世界的本體歸結為精神與物質,所以他們在哲學上要么講唯物主義,要么講唯心主義,不知道有氣這回事。而儒學卻走了另一條道路。小儒沒有理由相信,孔子會不懂得何為物質、何為精神。但是,從儒家列祖列宗祖先開始,就不喜歡要么講物質,要么講精神,在這兩個極端中間跳來跳去,而是要去找一個兩者間的中介,或者說聯(lián)系二者的橋梁,抓住這個中介,就能把兩端帶起來。儒學找到的這個中介就是“氣”,并把它作為宇宙的本體來討論。因此,幾千年來,儒學的基礎就是氣一元論宇宙觀。
因為現(xiàn)代科學用它自己的方法證明不了“氣”的存在,就說它是中國文化的神秘主義象征,這十分不公正。說它是迷信,那就更沒有道理。相反,如果用儒家的眼光來看現(xiàn)代科學,說它是準迷信,反而有些道理。
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那些科學道理,主要是通過少數(shù)科學家在試驗室反復試驗得出的成果,然后通過傳播媒體把這些成果告訴大眾。而從大眾的角度講,因為他們不具備各種專業(yè)知識和缺乏試驗手段去證明科學家的結論的正確性,對這些科學結論就只能采取信與不信的方式態(tài)度去接受。這當然就是迷信的根源。
由于現(xiàn)代科學的突飛猛進,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所以大多數(shù)人都愿意對科學采取相信的態(tài)度。假如說因為科學家不能在試驗室里證明上帝的存在,所以講上帝是迷信,那么這一邏輯同樣適合于科學。由于大多數(shù)人不能夠去證明他們所知道的那些科學道理的真實性,事事去講科學也可以說是一種迷信。
而這樣的邏輯卻不適應于關于氣的理論。儒家那套東西,并不需要人們去相信它。因為任何想了解它的人都不妨去試一試,每個人都能通過自身的實踐證明它。實踐得越多,證明得越徹底。只要接觸它,就不會懷疑它。如果不接觸,就是不懂它,不存在信不信的問題。
理論的困乏來自于今天人人都講科學倡明,其結果是中國的學問被越倡越不明。
我并不想貶低現(xiàn)代科學的意義,也不認為沒有必要用現(xiàn)代科學手段去研究太極拳。問題并不在于此。
問題在于我們絲毫沒有理由去夸大現(xiàn)代科學的意義,它只應該呆在適合它的位置上。用現(xiàn)代科學手段去研究中國傳統(tǒng)學問所能得的“科研成果”,只能表示現(xiàn)代自然科學體系中的一個邊緣學科的成就,絲毫代替不了中國學問自身和自身的發(fā)展。這就像假如儒家用陰陽五行的學問、相生相克的方法去研究生物學,無疑會使生物學產生一個全新的領域,即儒家的新領域,而這絲毫代替不了現(xiàn)存的以進化論為基礎的生物學本身的發(fā)展一樣。
此文不打算展開討論“氣”的問題。這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楚的。而且,這種討論將會導致一場儒學問與現(xiàn)代科學的大論戰(zhàn)。此文僅限于論述太極拳與氣沉丹田。因此,權且把“氣”的存在作為一個不用懷疑的基本前提,以便讓我們能夠進入細節(jié)的討論。
二、意守丹田與入靜放松
太極拳是從中國武術里演化發(fā)展出來的一門高深的技術,屬中國武功里的上乘武功。之所以說太極拳是上乘武功,就因為它能“用意不用力”,從而實現(xiàn)“以柔克剛,后發(fā)制人”。這顯然就是很神奇的效果。這就是說,作為一種擊技方法,它已超越了一般擊技用力的局限,或者說超越了常規(guī)人體力量的局限。太極拳之所以能夠超出常規(guī)人體力量的局限,其全部秘訣就在于“用意不用力”。所以研究太極拳,首先就得研究它是怎樣“用意”的。
意識活動是人的所有活動中最自由、最活躍的??梢哉f自由性和活躍性是意識的本性。它導致了人類無數(shù)的思想成果,也由此引發(fā)了許多心理疾病。對此大概可以做一個缺乏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但屬于生活常識內的判斷,即人類意識活動所引發(fā)的心理疾病要比它所導致的思想成果在數(shù)量上要大得多。意識于人,不是好壞摻半,而是大多時候讓人心煩。
對意識活動的自由性和活躍性這一人類本性的自我控制,是太極拳“用意”的下手功夫。但太極拳的“思想控制”并不要求什么都不想。腦袋里一片空白,那是佛家所追求的“空”。太極拳要求的是“守一”,讓那個自由慣了,活躍慣了的腦袋只想一個東西,也就是俗話說的“一心一意”。
這時我們可以體察到,儒家所講的“用意”,實際上是“不用意”的意思。太極拳通常是通過“意守丹田”來達到這一目的的。
丹田在哪里?有人說得挺嚴格,說是臍下三寸的氣海穴,有的書上把丹田像標明穴位那樣準確地畫出來。而實際上太極拳講丹田,并不是像針灸學那樣,為了讓一根細細的鋼針插到人體內部,因而穴位必須十分準確。它只是為了要在身體上找一個地方來放意識,所以完全不必拘泥于某一穴位。大體上說,太極拳所說的丹田,就是人體的小腹內部。把意識放在小腹內部,就做到了太極拳所要求的意守丹田。
太極拳為什么要求意守丹田呢?就是為了一個“靜”字。人的意識活躍慣了,胡思亂想,心里亂哄哄的。中國人常說“心猿意馬”,這一成語十分形象地表現(xiàn)了意識的活躍性。讓意識去守住一個地方,不讓它自由,這時馬也不跑了,猿也不跳了,心也就靜了。
心靜有什么好處呢?最大的好處就是能使身體放松。通過意守丹田而進入思想入靜,身體放松的狀態(tài),這就達到太極拳“用意”的基本要求了。
要明白身體入靜放松的狀態(tài)對太極拳的重要性,就得從武術的基本特征說起。嚴格說,一般武術也不是不用“意”,但主要是用力,以力取勝。意只是給力指出一個目的,讓力不至于亂用。
所謂空手搏擊,無非是拳來腳去。在搏斗中本能地揮動拳頭,這是亂打,是用氣,說不上意。經過一定的擊技訓練后,知道了拳腳的不同用法,即所謂招式,這就是武術了。這時就有意的作用在里面了。
比如說,一個平沖拳擊對方的胸部。這“擊胸部”就是平沖拳的意義。打出這個平沖拳時就應該帶上它的意。但在做這個平沖拳時,僅有意還不行,如果不帶上力,只等于是給對方拍拍灰,達不到擊技的目的。所以說在這一過程中,力是主要的,意只是給力指出一個方向。
這種方法太極拳認為并不算高明。王宗岳《太極拳論》里說:“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qū)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皆先天自然之能。”這就是說,按照常規(guī)習武,撇開具體的招式不講,其基本原則就是通過對手腳身的力量和力度的有規(guī)律的訓練后,使出擊力增大,反映能力增強,從而達到戰(zhàn)勝對方的目的。而這種力大打力小,手快打手慢的擊技原則,在太極拳里卻被認為只是對先天自然能力的運用,還沒有達到文明的高度。
太極拳從相反的角度來探索擊技。它首先對常規(guī)武術的“意”進行裁剪,裁去了武術動作中原來帶有的“意”。只講“意守丹田”,把意全部集中到小腹部,不去想那一拳一腳的意義。這時的武術自然成了內家拳,從而產生了內家拳的一套規(guī)則。
再以前面所說的平沖拳為例。假如平沖拳沒有了“擊對方胸部”這一意義,做這一動作時就只是表示把手向前伸出,就喪失了打的意義。如果所有打人的動作都喪失了打人的意義,必然導致一個更高的擊技原則:“后發(fā)制人”。
這時,各種各樣、千變萬化的打人技術、招式,在太極拳里就被一個簡單的名詞所概括:舉手投足。在習武的人看來多妙多有效的一招一式,在太極拳家看來,那不過是些舉手投足而已。
既然武術招式在太極拳里喪失攻防的意義,變成為一些舉手投足的動作,那么這些舉手投足就不是為了去打人,而是為了去接應對方的招式,或者說去接應對方打過來的手腳。
兩個在打架,一方一招一招打過來,拳擊胸部腳踢襠,又狠又猛,意義明確,另一方也一招一式應過去,又輕又柔全無意義。這樣一比較,太極拳的特點就顯現(xiàn)出來。這一特點就是人們常說的“以柔克剛”。
中國的學問是實踐的學問,其基本的東西都用“功夫”二字來概括。為了實現(xiàn)“以柔克剛”,就必須具有柔化的功夫。因而“柔化”構成了太極拳的基本功。
“柔化”就是接應。接應是為了探聽對方的消息:此招是虛招還是實招,它的打擊目標是哪里,接下去的變招是什么。這也就是太極拳里的聽勁功夫。
聽勁功夫要求用自己身體各部位去接觸對方的打擊力量,即“舍已從人”,從而探聽對方的信息,然后再研究制服對方的方案。因此,聽勁包含兩個涵義,一是人體皮膚的敏感度,二是人的悟性。
前面說過,對于學過武術的人,一般來說,他的一招一式干什么用,總是心里很明白,所以他心里的信息會很明顯地帶在他的招式上,很容易打探到,用武術的術語說叫“懂拳路”。最明顯的反證方法就是,當遇到不分路數(shù)的亂拳時,因為對方是下意識的亂打,拳腳上帶的信息就不太清晰,功夫不到家的人就容易吃亂拳的虧,所謂“拳師怕亂打”。
在太極拳推手練習時遇到硬手也屬于這種情況。遇到這種情況就不能太斯文,要爭取一下之內制服對方。要知道亂拳基本上是沒有后勁的,只要心中沒有“怕”字,在一下之內制服對方是完全可能的。
為了讓自己能夠“舍已從人”而又不挨打,由此又導出太極拳的另一個原則:放松原則。
放松才能增強皮膚的敏感度,探聽出別人的信息,也才能接得住對方的招式,消化掉對方的攻擊。假如帶上力量去應對方,那就是兩個力量相撞。這時,力大打力小的原則立刻起作用。假如對方力大,自己力小,所受到的打擊就是對方施出的打擊力和自己應出去的反作用力,兩個力量加起來的合力,勝負自然見分曉。若雙方力量差不多,拳來腳去,無甚高明之處,也甚可論之處。
惟有對方全力打來,另一方就像一個籃球運動員,手一伸出就把一個沖力很大的籃球輕輕接住。用力的一方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打到哪里去了,自己反而失去了重心,“落到別人手里”,好像自己打出去的力量完全打到自己身上一樣;而不用力的一方卻明明白白地知道對方的力量是怎樣出來的,也就是拳經里所說的“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境界,這才顯出高明。
這時,柔化的一方,只要輕輕順著來者力量的方向再加一點力,所謂“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使對方使出的千斤力變成一千零四兩而還給對方,使之在喪失重心的情況下向前跌出。
這就是由于身體放松后所導致的“以柔克剛”的效果。為了放松練習聽勁,太極拳師們創(chuàng)造了雙人推手的練習方法。
兩個人的手沾在一起,相互試,相互探,相互練得虛虛靈靈。這個方法從道理上講,很像中醫(yī)里把脈的方法,三個手指輕輕放在病人的手腕動脈上,全神貫注于手指皮膚的感覺。時間久了,把病人肚里五腑六臟的信息全打聽出來。
王宗岳《太極拳論》對這一階段的要求論的極為精辟,如:
“動急應急,動緩應緩”,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等。
當然,要達到這一境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但太極拳練到這一步還只能把身體練得虛靈,獲得“以柔克剛”的效果,還不能真正做到“后發(fā)制人”。
許多練太極拳的人,在推手的練習中能放得松,也能把握對方的勁路,就認為是懂得了太極拳,不再繼續(xù)鉆研,殊不知這只算初級階段,不能算真懂太極拳。
所謂放松的功夫,就是把身體原有的力量給丟掉。在太極拳里,身體的自然力量叫“僵勁”。身體放松一點,原來的力量就丟掉一點。身體原有的力量全都丟掉了,太極拳就成了一個豆腐架子。這豆腐架子對恢復疲勞,調節(jié)神經很有好處。但如果把太極拳理解為此,無疑把太極拳混同為一般的保健體操。要知道,練成這豆腐架子,才正是太極拳長功夫的開始。
我們前面說過,練太極拳需要意守丹田,這樣才能入靜,從而放松。可見在這一階段里,所謂“意守丹田”,只是為了達到入靜放輕的目的。其實,如果僅僅是為了入靜放松,不意守丹田也能做到。所以一些太極拳老師并不要求意守丹田,而只要求排除雜念,精神集中。至于集中到哪里,則各有各的說法,有的干脆聽其所便。由此可以說,這一階段的意守丹田還只是虛的。
三、氣沉丹田與太極剛勁
太極拳的高級階段,在傳統(tǒng)叫法里叫“懂勁”階段。王宗岳《太極拳論》里把太極拳劃分為三個階段,一為“著熟”,二為“懂勁”,三為“神明”。王氏所說的“著熟”,從內講,就是此文所論的“意守丹田”。因為本文是從意氣的角度來論太極拳,重的是內,所以用“意守丹田”來命名其初級階段。“著熟”一說重的是外形。
何謂“著熟”?過去太極拳架子沒有規(guī)范過,一師一個架,對于各拳式的解法,更是見仁見智,五花八門。實際上“著熟”是很難有一個客觀標準的。王氏之所以用“著熟”來命名太極拳的初級階段,我猜想主要是強調當時學藝的一個重要原則:尊師。
過去由于資訊條件的限制,既沒有研究資料、練功心得可讀,也無錄像帶可看。要學真功夫,就得要找到好師傅。功夫的傳遞主要靠動作,而不是靠資訊。這是中國武功在過去的歷史條件下延續(xù)的一個基本特征。老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做,循規(guī)蹈矩,把老師教的動作、套路都做得十分熟練。在這一熟練的過程中,自然也就獲得了入靜、放松等初級階段所需要的基本功。
“懂勁”應該說是學太極拳的高級階段,練太極拳的中級階段。后面的所謂“神明”,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練中悟出來的,因此很難把它獨立為一個太極拳的階段。“神明”既沒法教,也學不到,只能是在“懂勁”以后明理,從而越練越神,一旦運用,能隨心所欲,出神入化。
由“著熟”到“懂勁”,從內講,就是由“意守丹田”到“氣沉丹田”。這是太極拳中的重要轉換關節(jié)。它實現(xiàn)了由外到內的,由無力到有勁的轉換,從而達到了修身的目的。
如何實現(xiàn)由外到內的轉換呢?前面說過,太極拳的初級階段通過入靜放松,把身體原有的僵勁都給丟掉。身體一無所有了。這時就需要找到一種新的東西來代替所丟掉的東西,也就是說要給身體注入一種新的力量。太極拳所找到的這種新的力量就叫做“內勁”。
獲得力量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根據(jù)力學的原理鍛煉肌腱,身體能長出一個個表示力量的肉疙瘩,可見是很有效的;而根據(jù)儒家心學的道理用意不無力,也能使身體充滿力量,而且也是很有效的。但內勁這東西不像肌肉疙瘩那樣表現(xiàn)在外面,是看不見的。要獲得內勁,就需要有點悟性,所以太極拳里把尋求內勁的過程叫做“懂勁”。
許多練太極拳的人對“懂勁”二字多有誤解。他們把“懂勁”簡單理解成懂別人的勁,就在推手里去求。練習推手在太極拳中固然很重要,不練習推手就把握不住別人的勁路。但推手本身并不能產生內勁,相反,無明師指導的推手,通常只能產生硬力。也就是說“副作用”很大。
由于推手是一種對抗性練習,它可以作為一種對自己功夫的檢驗方法,但不可以作為把太極拳帶入高級階段的方法。太極拳從初級到高級的飛躍是由悟性而生。懂勁講的是懂自己的勁。這道理就像做人一樣,懂自己總是比懂別人難。所謂“懂勁”階段是指自己的內勁產生和增強的過程。
內勁是什么?簡單說,內勁是在入靜放松的條件下,周身協(xié)調運動所產生的一種人身能量。
注意,不能說一切身體的協(xié)調運動都能產生內勁。舞蹈為了舞姿的優(yōu)美,也要求周身協(xié)調的動作,但它并不產生內勁。這里的區(qū)別主要是“用意”的不同。
內勁從哪里來,它是如何用意的?關于這個問題,說的最明白的要算武當山所傳的張三豐《太極拳論》。其論認為:
“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后,乃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有的前輩,如顧留馨先生,對武當山所傳張三豐《太極拳論》的真?zhèn)未嬉?。以張三豐命名的《太極拳論》是否明代道士張三豐所著,這是個考據(jù)學問題,這里姑且不論。但張文因為點出了以下太極拳的四個重要原則,因而不失其為太極拳經典的價值。
(一)“用意不用力”的原則;
(二)勢勢相承,連綿不斷的運動原則;
(三)內勁的產生原則;
(四)內勁的勁別。
欲手上有勁手上求,腿上有勁腿上求,這是力學的辦法。而內勁獲得的方法則完全相反:欲手上有勁從腿下求,一點有勁全身求。張三豐《太極拳論》道出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一練習內勁的方法,具體說就是:首先放一個特定的“意”,認準從腳到腿到腰,最后到手的這一內勁運行路線,然后以這個意所包含的理去做太極拳圓弧運動練習。經過長期的練習后,內勁逐漸在體內形成,所謂“運柔成剛”。由此獲得的勁力,由于有一個把全身連貫起來的意在做指導,其特征就是個“整”字。
內勁是一種人體內強大的能量,也叫太極剛勁。有的太極拳家說太極剛勁無堅不摧,故而稱之為“神力”。無堅不摧大概有些夸大,但當剛勁驟發(fā)時,所產生的能量有確讓人瞠目。
內勁在體內產生以后,人體力量實現(xiàn)了由外到內的轉換。這時,太極拳的豆腐架子就變成了外柔內剛的架子,就能夠實現(xiàn)“后發(fā)制人”了。
內勁在太極拳里是通過特定的形式發(fā)放出來的。關于這些形式,張三豐《太極拳論》里提出“堋履擠按,采冽肘靠”的八門勁別,陳式太極拳卻發(fā)展了“纏絲勁”的理論。
“堋履擠按,采冽肘靠”是八個不同拳式的名稱。這些不同的拳式之所以能夠構成太極拳的八門勁別,主要是因為通過這些拳式的練習,使人體構成一種以自己為中心,把內勁向周圍的四個正方和四個斜角發(fā)放的能力,從而形成一八卦陣。因此,只要明白了太極拳內勁發(fā)放具有以自己為中心,向八方發(fā)放的特征,就等于掌握了八門勁別的本質。至于具體的拳式如何,則可以任其在太極拳的發(fā)展中不斷創(chuàng)新。
“纏絲勁”是一個很好的概念,它形象地表現(xiàn)了太極內勁的基本特征,表達出太極內勁與其它內家拳內勁的區(qū)別。因為太極拳的基本運動形式為連綿不斷的圓弧運動,其內勁由腳跟向上,在圓弧中緩緩運出,所謂“運勁如抽絲”,形成一個上升的螺旋形式,所以太極勁就是“纏絲勁”,并不獨是陳家拳所專有。這種內勁在驟間發(fā)放出來時,就像龍卷風拔地而起,具有拉枯摧朽,勢不可擋之勢。故稱“一動一太極”。
今天講“纏絲勁”的,大概為了教學上的方便,許多拳師把其解釋為手臂的內旋與外旋。其實,“纏絲勁”是內勁,在內不在外。外形的旋轉是不會產生內勁的。內勁是用意貫注,由內而生。
僅僅明白內勁產生的機制,這還不夠,還必須研究內勁產生的氣機氣理,練拳才能得理,由此才能階及“神明”。
關于太極剛勁在人體內產生的氣機,在王宗岳《太極拳論》里被概括為兩大基本要領:“虛領頂勁,氣沉丹田。”
我們先來看看“氣沉丹田”。
在內勁從腳到腿到腰,最后到手的這一運行路線中,腰是全身的關鍵。在腰間帶上意與氣后,也就成了我們所說的“氣沉丹田”。太極拳練習要經過“意守丹田”階段的鍛煉,由于長期把意念放在丹田,經過一段時間后,體內的氣開始向身體的下腹部集中,習拳者有了氣感,這時“意守丹田”就成了“氣沉丹田”。
在一些介紹太極拳的書里,經常把“意守丹田”與“氣沉丹田”這兩個概念混在一起,運用在同一個意義上。嚴格地說,這兩個概念是不應該混的,盡管二者之間關系十分密切。“意守丹田”重的是意,“氣沉丹田”重的是氣。意和氣并不是一回事。“氣沉丹田”是長期“意守丹田”的結果。只有把這一因果關系弄清楚了,才能明白用“意”與用“氣”的區(qū)別。
太極拳的柔化剛發(fā)都是通過“氣沉丹田”而來的,因此氣沉丹田是內勁產生的關鍵。氣沉丹田即為中氣,因為人的身體以腰為中界,把氣集中到人體中央下腹部,自然形成中氣。
對“中”的認識是孔子對中國文化的重要貢獻,是他明確提出了“極高明而道中庸”命題。中氣在人體內的形成,的確是太極拳比一般武術的高明之處。太極拳把氣集中到人體中部,從外形上講,就使太極拳獲得了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穩(wěn)若泰山的特征;從內體講,使人體內產生了令人瞠目的太極剛勁。
中氣對于太極拳的重要性,陳式太極拳理論家陳鑫有很深刻的認識,他說:
“不滯不息,不乖不離,不偏不倚,即是中氣。”
“打拳中氣所往,人孰能禁!”
“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而一以中氣御之,不失大中至正之道。”
“拳以中氣運行,人乃心服,斯即化成天下。”
現(xiàn)在一些拳師及書籍對“氣沉丹田”的解釋,由于沒有把太極拳的氣機氣理弄清楚,經常把氣沉丹田解釋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指的是小腹部隨呼吸節(jié)奏的一開一合,重的是外形,并不包含“中正”的意義。如果把“氣沉丹田”解釋為腹式呼吸,讓學者克意去求小腹的開合,氣并不一定真能沉到丹田,卻容易使學人不懂或忘卻中正之道。
太極拳由外向內的轉換,是太極拳十分重要的關節(jié)。在意守丹田階段,身法很重要,要求在每一個拳式里分開合虛實,到了氣沉丹田階段,身法就不那么重要了,所謂“渾然無跡,妙手空空。”這時的開合虛實都是意,在內不在外。一次發(fā)勁,就是一次丹田的開合,所以陳鑫說:
“周身之勁往外發(fā)者,皆發(fā)于丹田,向里收者,皆收于丹田。”
至于外形,包括呼吸在內,應聽其自然去配合意,以意導形,最后達到形意的統(tǒng)一。
我們再來看看“虛領頂勁”。
虛領頂勁這句話很有意思,所謂“虛”指的是用意而不是用力,具體說就是通過頭部向上頂?shù)囊饽?,把內勁從腳跟向上領。這樣才能完成由腳到腰到手的內勁發(fā)生過程。
通過氣沉丹田而形成中氣,通過虛領頂勁把中氣轉換成內勁。這就是太極拳內部的氣機氣理。這時的中氣,經過頂勁一領,就形成了體內的正氣。對此陳鑫說:
“頂勁者,是中氣上沖于頭頂者也。”
“頂勁中氣是股正氣,心中意思領起即行到頭頂上,中
氣自然領起來,非有物以提之,是意思如此。”
人體內的正氣就是孟子所講的“浩然之氣”,它一出現(xiàn),人體就有了至大至剛的能量。所以陳又說:
“得其中正即為中氣,養(yǎng)之即為浩然之氣。”
“以心中浩然之氣,運于全體,雖有時形體斜倚,而斜倚之中自有中正之氣以宰之。”
太極拳轉來轉去,柔化剛發(fā),說到底靠的就是一股正氣。正因為如此,我們在此文開頭把修煉太極拳的基本目的歸納為培養(yǎng)體內正氣。
四、正氣與中庸之道
今日,人人都會講正氣??墒?,正氣不是講出來的,而是修出來的。講出來的是話,只能掛在嘴上。修出來的是功,可讓人終身受用。
過長時期的苦練,正氣在體內終于形成了。這時的正氣,并不是人生來就有的,而是后天修煉出來的,于人體而言是全新的東西,來了以后全身就充滿力量,使人成為新人。
既然通過太極功夫修出的正氣能提高了人的質量,人們何許會問:這一寶貝究竟從何而來?
太極功夫有個特點,它不去翻爬滾打,而要重心沉著,穩(wěn)穩(wěn)地站在地上,如同腳下生根。其實這正是正氣的特點:正氣不倒。正氣從腳領到頭頂,把人豎在地上,主宰身體的平衡,最終在圓弧線運動中發(fā)出不可抗拒的太極剛勁。
為什么太極剛勁一定要由腳到腿到腰最后到手,從下向上,節(jié)節(jié)引導出來的?這里面究竟隱藏著什么秘密?
會提這樣問題的人,一定會去注意人們腳下那塊大地,似乎它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
一點不錯,太極剛勁的確來自大地。這個天大的秘密最早是孔子發(fā)現(xiàn)的。他在研究地道時,發(fā)現(xiàn)了地道可以“至柔而動也剛”。
有其理必有其事。自從孔子奠定了至柔而動剛之理后,太極拳在中國的出現(xiàn)就已經成為必然?;蜻t或早,無論過去、現(xiàn)在、將來,太極拳都必然出現(xiàn)。至于究竟是應在道士張三豐身上,還是應在武舉陳王庭身上,或者其它人身上,已經不重要了,理已經在前了。這就像建大廈,設計出來以后,大廈就定了型,無論最終包給哪一個公司去建,都不會變樣了。
張三豐、陳王庭也不必去貪孔子之功為已有。說孔子是太極拳理之發(fā)明者,名至實歸。首先, “太極”一辭就是孔子的用語;其次,“至柔而動剛”的太極拳理為孔子所發(fā)明;再者,孔子的中庸之道,正是太極拳之道。至宋代程朱以降,“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就成了孔子中庸之道的經典解釋,而太極拳一字不差地把中庸之道演成了拳法??鬃又?,大中至正,天下無敵,這正是太極拳的神明之處。
另外,我們從太極拳在對“氣”的應用上,也可以看出儒家與佛道的不同。佛道論氣,要求以意導氣,氣隨意走,意到氣到。要做到氣隨意行,打通經絡,就需要專門做以意導氣的練習。這種功夫,今天人們稱之為“氣功”。這門功夫并不容易修煉。人的意念要真正自由支配人體內氣(人體能量)的運動,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要真能做到,那真是神仙。小儒不知這種人是否真的存在,抑或只是理論上的說法。小儒所見,經常是意走氣不走,氣走意不走。練過大小周天功的人,大多有這樣的體驗。練過二三十年,不見一人說他能意到氣到,打槍似的用意(意的速度自然比子彈的速度快)。
還好,太極拳不是“氣功”。因為太極拳在用“氣”上走的是儒家的路子。儒家并不喜歡用一些稀奇古怪的意來導氣,一屁股坐下來就胡思亂想一通。儒家追求的是“氣以直養(yǎng)而無害”(孟子語)。練太極功夫講究“用意不用力”,但是,如果把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力”理解為以意導氣,那就糟了。這會誤導學人的聯(lián)想力,以為練太極拳可以像練氣功那樣用意催著氣跑。試想,在練太極拳時,專注于用意催著氣跑,從足到手,轉來轉去,那得累死人,達不到太極拳內靜的要求。太極功夫的“用意不用力”,是指用意正其氣,所以著名太極拳家武禹襄說:
“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
太極拳里還有主靜主敬的心法意法,這是太極拳長功夫的法門。這種心法意法也是從宋明理學那里照搬而來,從而構成了太極秘訣。不同的心意能產生不同的結果。“靜”主養(yǎng)。這種心法可以幫助身心獲得平衡。“敬”主得。這種心法可以幫助身體獲得正氣。這在日常生活也能夠得到印證。一個學生以尊敬的心態(tài)對待老師,盡管嘴上都沒說,老師總是愿意盡自己所能把這一學生教好。這種心法對敵同樣有效。以敵相對,敬其三分,不欲治其死而后快,這是戰(zhàn)勝敵人的秘訣。
太極剛勁能量巨大,用之神明,能無敵于天下。但如果以爭第一,做世界冠軍,做一個不可戰(zhàn)勝的人為目的,而不是敬事如神,端正恭肅,用不敢為先的心態(tài)去修煉,那么無論如何下苦功夫,都不可能達到神明境界。究其原因,就是心法不對。因此,太極拳家把主“敬”的心法看得很重要。陳鑫說:
“若有鬼神,助我虛靈,豈知我心,只守一敬。”
中國三教,儒家為首,而人們只聽說有佛家武功,道家武功,沒有聽說有儒家武功。這是怎么回事?儒家武功全廢了不成?
其實道理也簡單。過去儒家為執(zhí)政黨,精力用于治理國家、教化社會,造拳授徒這些小事自然就留給了方外閑人。而且,儒家習武,用于治國平天下,并不喜歡在武林里爭風奪醋,所以武林不傳其名。但這并不等于說儒家武功全廢。雖然社會上不傳儒家武功之名,但儒家拳法一定會存在的?,F(xiàn)在應該為太極拳正名。太極拳就是儒家拳法。
其實,一些太極拳家也認為太極拳屬儒家拳法。王宗岳在他那篇著名的《太極拳論》里開章明義就講: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這是從儒家那里抄來的儒家經典論點。王宗岳在這里等于是婉轉的宣布了太極拳為儒家拳法。
不知從何時起,一個小道消息廣為流傳:道士張三豐受到祖師老子上善若水的啟發(fā),從水里悟到了太極拳理,從而造出了太極拳,因此,太極拳屬道家武功。這荒唐故事明顯是在愚弄無知。太極剛勁若能從水理里產生,太極拳為何不到海里去練?
小儒有一個建議:既然老子善水,道家同仁何不創(chuàng)一門水里的功夫。與儒家爭太極拳不占理,自創(chuàng)水中功夫,名至實歸。此功一出,小儒定是第一個拍手歡呼。
小儒說太極拳理為孔子所創(chuàng),這只是謹慎一些的說法。若要把話說徹底,太極功夫本身就是孔子所創(chuàng),只是孔子不叫它拳,而叫它“修身”,叫它“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功夫狀態(tài),用今天的話說,叫“太極高手”。表面上看與常人一樣,沒什么功夫,一動起手來,天下無敵,這就是“中庸之道”。當然,儒家不說天下無敵,而是說天下大治。而不管怎么說,就是一個意思。
可能有人會問,孔子也打拳嗎?
這方面的史料的確不多。不過據(jù)《中庸》記載:“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可見,跟孔子學中庸,是要打拳的??鬃哟虻漠斎徊粫顷愂匣驐钍希烤故鞘裁醇苁?,今天已無從考,但肯定是太極拳之類。因為太極拳理就是孔子所創(chuàng),孔子只應該打他知道的東西。
沒有理由懷疑孔子的功夫。孔子作為一個貧苦人家出身的人,沒有上過學,全靠自學成材,若沒有真功夫,如何能在社會上出人頭地?孔子身處的春秋時代,已經禮崩樂壞,人人爭強好勇,處處刀光劍影,而孔子卻能在這一社會里自立門戶,首創(chuàng)私學,獨樹一幟,教授六藝。憑的是什么?
這六藝里,涉武的就有馭射。孔子駕起戰(zhàn)車,若不能沖鋒陷陣,得勝而歸,拿什么來教人?孔子射箭,若不能百發(fā)百中,靠什么來招徠學生?孔子身佩一柄長劍。若只是靠它來招搖過市,拔出劍來,不能舞得讓人心服口服,憑什么孔子的名聲會傳遍華夏各國?憑什么從江洋大盜到貴族子弟,都來拜師,向他學藝?
孔子既有武功,人們或許會問,孔子的武功有多深?
這方面小儒的確拿不出諸如影像資料等直接的證明,不過史料還是有的。比如說孔子的學生曾子曾對人談到孔子的功夫。他說:
“吾嘗聞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何謂“自反而縮”?這種話不練太極功夫的人是聽不懂的。“自反而縮”其實就是豎正氣的另一種說法。
這句話翻成白話文就是:曾子曾聽到孔子這樣談論自己的功夫:“如果正氣沒有豎起來,就是遭到市井無賴的一頓亂打,我也不還手;一旦正氣豎起來了,就是有千萬人,我照樣迎戰(zhàn)?!?/span>
能敵千萬人的武功,這種事現(xiàn)代人是無法想象的。而在孔子那個時代,經籍的確有明確記載??鬃又蠖傥迨嗄辏幸粋€叫項梁的將軍教一個小孩劍術,這個小孩卻說:“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這個小孩就是他的侄子,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西楚霸王項羽。童無戲言。小項羽能說這樣的話,必有所聞。也就是說,當時社會上應該有人在傳授此種技藝。而關于“萬人敵”的經籍記載,最早應該就是出自《孟子》。這樣推來,“萬人敵”是否就是孔子傳授的武功?
小儒不敢妄加推測,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在儒門里,孔子傳授的武功不叫武功,而叫中庸之道。
今天的學者,都把《中庸》當成道德文章來讀。殊不知《中庸》是禮之一部,不是文章?!岸Y”為何物?今天已經很少有人知道。許多人以為拱手作揖,彎腰行禮就是“禮”。其實,儒家所講的“禮”,是指人們?yōu)槟骋惶囟康亩e辦的集體活動,比如說唱歌、跳舞、打拳、練功、聚餐、開會、游行等等。舉辦這些集體活動的動機,可以是喜事、喪事、出師、祭祀、競賽、袪病、除災等等。今日人們耳熟能詳?shù)奈鞣降目偨y(tǒng)大選、中國的兩會、游行(包括示威游行)、奧運會等等集體活動,在小儒看來,都是在“行禮”,甚至唱紅歌、跳勁舞、集體練某功等最新款式,其成為為某一目的的集體活動時,也可算是“行禮”。只是今天的集體活動,無論是種類還是生動性、感招力都不如孔子時代。
“中庸”既為禮,就不能是只文章,必須有所動作,也就是說要打拳練功。“中庸”作為禮,完全是孔子的獨創(chuàng),相當特殊。此禮與其它禮不一樣,它不以紀念某種事件為目的,而以訓練一種“新人”為目的。這種人就叫“中庸”。何為“中庸”?“庸”就是平庸,看起來庸庸碌碌,跟平常人一樣;“中”就是渾身充滿正氣,能迎戰(zhàn)千萬人。這種“新人”造就出來后,進一步推而廣之,就具有治國平天下的本領。
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不練功是做不到的。而人一練功,就進入了“道”里。所謂“道”,就是氣的運動。而中國人講的練功,就是練氣。所以,一練功,氣就動了。就是在功夫意義上,“中庸之禮”可以被稱為“中庸之道”??梢姡爸杏怪馈笔情T功夫,不是道德文章。
今天的那些得勢小人們,哪里會懂功夫。他們把孔子描繪成手無縛雞之力,只會拱手作揖,彎腰行禮的道德先生,成天只會靠裝腔作勢過日子,就跟那周潤發(fā)似的。好哇!這些專家學者們騙人成功了,而他們自己也被騙進去了。好哇!他們永遠不會懂孔子了,永遠不會懂中庸之道了。這對孔子有何損?這對中庸之道有何損?
請這些專家學者們去讀一讀下列文字: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薄吨杏埂?/i>
不要以為懂中文就能讀得懂這些中文。那些教授學者們那怕中文好得可以用甲骨文寫信,在這些文字面前還是只能瞎猜。若要硬解,便解成些雞湯牛肉面之類,能解得有多庸俗,便能多嘩眾起寵。
小儒告訴你們吧:不必去猜,不必去解,孔子講的這些事,壓根就不存在。天生之人,喜則喜,怒則怒,哀則哀,樂則樂,既無中,又無節(jié),也無和,與天無關,與地無關,與萬物更無關。這就是真相??茖W家們之所以對儒學反感,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孔子講的這些話,不可理解,也不能理解。
唯一能懂這些文字,只有一個方法:去行中庸之禮吧!
等你的太極功夫練到氣沉丹田,能把喜怒哀樂都沉至中節(jié),你固然能體會到何為“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等你能夠發(fā)太極剛勁擊人,被擊倒之人輸?shù)眯姆诜推搅⒖坛尸F(xiàn)時,你自然明白什么叫“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等你的太極功夫進到神明階段,你必悟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等你的功夫達到天下無敵時,你眼前的景象必然是“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就是孔子的中庸之道。而這中庸之道,明明就是太極功夫。
“功夫”一詞是今人的用語??鬃硬恢v功夫,而是講“修身”。不過,“功”字還是從禮中來的。在周禮里,按禮數(shù)獨行的稱之為行“功”。“夫”字是嘆詞,只起強調“功”字的意義。練太極功夫需要獨修,因而稱之為“功夫”也完全合禮。
說孔子的“修身”就是修太極功夫,小儒有何根據(jù)?
小儒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孔子把“修身”定義為正其氣。既然“修身”就是豎正氣,當然就是太極功夫。
請看《大學》里如何說: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這段話現(xiàn)代知識分子都把它當成道德文章來讀,可是他們讀千遍萬遍,失眠的還是失眠,肝炎的還是肝炎,身體卻不見修理好,于是就懷疑孔子講的是否正確。他們弄錯了,這段話不是道德文章,而是修煉太極功夫的最高準則。修煉太極功夫以此為指導,就能修得正氣,否則就只能練成柔性體操。
可能有細心的人會問,《大學》里講的是“正其心”,而小儒講的是“正其氣”,不是一會事。講“正氣”自然與太極功夫有關,“正心”應該與太極功夫無關。
“正心”和“正氣”其實就是一會事。人的心處于胸腔左側,沒法放正。如果有人硬要通過外科手術,把心挪到人體中線,那也徒勞。該恐懼時還恐懼,該憂患時還憂患,一點兒用沒有。人體內能放正的東西只有一個,那就是“氣”,不是“心”。孔子所說的“正其心”,就是“正其氣”。
孔子之所以把“氣”說成“心”,源于孔子的宇宙觀。這里涉及到什么是“氣”?什么是“心”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太大,小儒只能專文來論。本文只能專注于“中庸之道”的討論。這里,讀者只要明白“心是能放正的氣”就能懂“中庸”了。這種特殊的氣不同于其它氣,如中醫(yī)里講的“胃氣”、“腎氣”等等。這些氣都不能被放正。只有一種氣能被放正,因此孔子給它一個特殊的名字,就叫“心”。
“心(氣)正而后身修”。這時,身體健康,精力充沛都是小事了,最重要的是,通過修得正氣,人能明理知道,從而使自己成為對社會極有價值的新人。
正因為修身有如此的妙用,孔子說過一句很有趣的話:
“自天子與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i>
這句話,換在今天就可以這樣說:無論是最聰明的還是最愚笨的,若想懂孔子的學說,統(tǒng)統(tǒng)去打太極拳吧。
小儒并不想把先師孔子描繪成了武林一代宗師??鬃邮侵袊鴼v史上最精彩的人物,其文可配天,武可配地,才為圣人。小儒通過此文只是想說明,孔子的中庸之道并沒有失傳,它就是今天的太極功夫。
當今之世為小人之世。小人看到太極剛勁能發(fā)放巨大能量,一驚一乍,稱之為太極神功,又是小說,又是電影,吹個天花亂墜。在儒家看來,這哪是什么“神功”,不過就是君子行中庸而已。
當然,能行中庸之功的,也有君子與小人之分??鬃诱f:“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本拥奶珮O功夫只是時不時偶然露一下,而小人則會無忌憚地表現(xiàn)他的太極剛勁,甚至去做爭奪武林霸主之類的事。所以,小人的中庸之功,不算中庸,孔子給個名字,叫“反中庸”。
當今之世,西方現(xiàn)代文化使人頭朝地腳朝天,倒立于世,人們習慣了反看事物?!爸杏埂闭撸廊丝床灰?,“反中庸”者必定全身掛滿粉絲,大受歡迎。
太極功夫修到天下無敵,世人就以為功成名就,到頂了。而在先師孔子那里,太極功夫階及神明,不過是剛開始懂道而已,只是為了下一步學儒打下一個基本功。一切都才剛剛開始。
孔子教人太極功夫,教的是中庸之道,不是武功。傳人武功,習者學成后可以找個替人看家護院的工作。這不是儒家要做的事??鬃咏倘酥杏怪?,目的是讓人去修身,去學道,不是讓人去耀武揚威。“修身則道立”,這是孔子給學太極功夫定下的目的。
按現(xiàn)代人習慣的說法,“道”就是自然規(guī)律,“道”被人所認識,就成為“理”。本文前面說習拳要明理,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今天的人認識自然規(guī)律,靠的是文字;而儒家明理,靠的是修身。靠書本文字而認識的自然規(guī)律,關上書就忘了,靠修身而得道,則要身體力行,從而使自己的身體和自然規(guī)律就溶為一體,一舉一動都在道中。
儒者修身見于世。太極功夫修成后,天生之人就成了一個有用的人材。接著,就需要去學習接人待物,治國平天下的本領,就如同《中庸》里所描繪的那樣。這些本事都學會了,就可以根據(jù)天時去創(chuàng)自己的大業(yè),窮則而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成就一個儒者的功名。
儒者功成名就后,自然就會明白,為什么先師孔子說“極高明而道中庸”。
可憐當今那些文人學士,花一輩子的精力,把中庸之道講成了邏輯不清、思想混亂的道德文章。自己成了干癟的缺牙老頭,弄出些自以為是的中庸之道,教人耍滑頭,學徒還以為孔子也是如此。謬哉!小儒勸那些能把《中庸》倒背如流的書生們去修一修太極功夫,真正體驗一下“極高明而道中庸”的感覺,否則讀書一世,不知中庸高明在何處,且不枉矣。
中庸應該如何修呢?
對此孔子有一段描述:“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本唧w說就是,在學習時不要一人看書瞎摸,最好與同學聚在一起共修;要多請教老師或過來人,以辨清每一動靜開合的細微末節(jié);要有寬敞的場所,蝸居不利修中庸;要常與人推手,才能感應別人。時至今日,二千多年后,無論在哪里修煉太極功夫,都逃不出孔子畫的這個框。
太極功夫不是家學,而是顯教?,F(xiàn)在是習太極拳者從楊氏、陳氏,這家、那家的小圈子里走出來的時候了。回歸孔子的中庸之道,太極功夫才能獲得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常聽人說,太極功夫是中國人的發(fā)明,是中國的國寶。這話乍聽起來沒錯,但帽子的尺寸不對,讓人感到有混淆是非,掩蓋真相之嫌。太極功夫是孔子為人類發(fā)明的,干說這些話的中國人何事?它哪里是什么國的寶。它不是大熊貓,只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儒學屬于人類,不僅屬于中國。中國只是儒家過去教化過的一個國家而已。如果您聽到有人說愛因斯坦屬于美國,是美國的國寶,并覺得荒謬的話,您就會明白為什么儒家不屬于中國了。
盡管今天儒學的價值被許多專家學者們有意無意的掩蓋和丑化了,但它卻化身在太極拳這樣深受世界人民喜愛的體育形式里,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規(guī)模在全世界普及開來。
太極功夫走向世界,預示著孔子走向世界,中庸之道走向世界,儒學走向世界。小儒常想,也許真是天不要儒學亡,讓太極功夫來重振儒學。通過太極功夫,儒家給人類帶來的,不是一種學術,一種思想,或者一種文化,而是一種新人(“作新民”《大學》)。這種人渾身充滿正氣,其人性品質遠遠高于天生之人,在知道明理之后,有能力解決世界的一切沖突,人類的一切問題,無論是戰(zhàn)爭的、和平的,無論是經濟的、文化的,無論是生態(tài)的、技術的。當今主導世界的西方霸權政治,其特征從氣上講就是基于忿懥,基于恐懼,基于好樂,基于憂患,它正把人類向毀滅的道上推。由此,人們開始談論世界末日。
然而,人類是不會滅亡的,天命將要儒家擔負起拯救這個正在沉淪的地球的重任。只有孔子的學說有能力讓人類致中和,讓天地位焉,讓萬物育焉。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四日于巴黎晏新明
作者注:此文原名叫《太極拳與氣沉丹田》,曾連載于一九九二年底《歐洲日報》并附有編者按。此次重發(fā),對原稿進行了重大修改,并改名為《小儒論中庸之道》,以突出修改之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