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醫(yī)學(xué)】9 方劑

【十二、理血劑】

    凡以理血藥為主組成,具有促進血行、消散瘀血或制止出血作用,以治療瘀血或出血證的方劑,稱為理血劑。

    在正常情況下,血液循行于脈中,灌溉五臟六腑,濡養(yǎng)四肢百骸。若因飲食勞倦或七情內(nèi)傷致使血液不足或血行不暢,瘀積體內(nèi),或溢出脈外,即可造成血虛、血瘀、出血等病證。治療之法,血虛宜補,血瘀宜活,出血宜止。補血劑已在補益劑中討論,本節(jié)只討論瘀血及出血的治法及方劑。

    血病病情復(fù)雜,既有寒熱虛實之別,也有輕重緩急之分。應(yīng)用理血劑時,應(yīng)針對病因,根據(jù)標本緩急,靈活應(yīng)用,不可單純見血止血,見瘀化瘀?;钛铕鰟?,有耗血傷正之弊,使用時應(yīng)輔以扶正之品,使瘀血去而不傷正。止血劑多有留瘀之弊,使用時應(yīng)注意辨明出血原因,審因論治,使血止而不留瘀,血止而無復(fù)出。

【(一)活血化淤劑】

    活血化淤劑具有促進血液運行、消散瘀血的作用,適用于血行不暢或各種瘀血內(nèi)阻的病證。代表方如血府逐瘀湯、生化湯、補陽還五湯等。本類方劑性多破泄,易于動血、墮胎,故婦女月經(jīng)過多或孕婦當慎用或禁用。

    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

    【組成】    當歸 9 g    川芎 9 g    赤芍 6 g    生地 9 g    桃仁 12 g    紅花 9 g    柴胡 3 g    枳殼 6 g    桔梗 5 g    牛膝 9 g    甘草 3 g

    【功效】    活血化淤,行氣止痛。

    【主治】    胸中瘀血,血行不暢所致的胸痛、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固定不移,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飲水即嗆,或內(nèi)熱憋悶,或心悸怔忡,或夜不能眠,或急躁善怒,或入暮潮熱,舌質(zhì)黯紅,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弦緊。

    【方解】    因瘀血停滯于胸,使氣機受阻,氣滯血瘀,不通則痛,故胸痛日久不愈,刺痛不移;若瘀血化熱,陰傷不能制陽,則入暮潮熱,煩悶;瘀血阻滯心脈,心失所養(yǎng),則失眠心悸;瘀血內(nèi)阻,絡(luò)脈不通,故頭痛難愈;血瘀氣滯,胃氣上逆,故呃逆日久或水入即嗆;肝氣郁結(jié),情志不舒,故急躁易怒;舌、脈均為血瘀之象。治宜活血化淤,行氣止痛。方中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養(yǎng)血,為君藥;柴胡、枳殼疏肝理氣,為臣藥;桔梗、牛膝一升一降,既上行舒暢氣機,又下行祛瘀通脈,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又防止逐瘀藥傷及正氣,為使藥。本方氣血兼顧,升降并用,祛瘀生新,氣行血行,是常用的活血化淤、行氣止痛方劑。

    【臨床運用】    本方為治療胸中血瘀證之要方,使用本方的依據(jù)是:胸痛如刺,固定不移,心悸,失眠,急躁易怒,舌黯紅或有瘀斑,脈弦。

    現(xiàn)代多用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病、胸部挫傷、肋軟骨炎之胸痛、腦震蕩后遺癥之頭痛頭暈、精神抑郁、婦科諸疾屬血瘀氣滯者。

    【使用注意】    月經(jīng)過多及孕婦忌用。

    【歌訣】    血府逐瘀生地桃,紅花當歸草赤芍,桔梗枳殼柴芎膝,血化下行免作勞。

    補陽還五湯(《醫(yī)林改錯》)

    【組成】    黃芪 120 g    當歸尾 6 g    赤芍 4.5 g    地龍 3 g    川芎 3 g    紅花 3 g    桃仁 3 g

    【功效】    補氣,活血,通絡(luò)。

    【主治】    中風后遺癥。癥見半身不遂,口眼?(wāi)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不利或頻數(shù),或遺尿不禁,苔白,脈緩。

    【方解】    本方證系中風后遺氣虛血滯,脈絡(luò)瘀阻所致。由于久病,大病耗傷正氣,行血無力,則瘀阻經(jīng)絡(luò),筋脈失養(yǎng)而見半身不遂,口眼?斜;氣虛不能行津則小便不利;氣虛不能攝津則流涎,小便頻數(shù)或失禁;舌為心之苗,若絡(luò)脈被阻,則語言不利。此瘀血是氣虛推動無力而致,故方中重用生黃芪四兩,大補元氣,使氣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傷正,為君藥;配以當歸尾活血養(yǎng)血,有祛瘀生新之妙,是為臣藥;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助當歸尾活血祛瘀,為佐藥;地龍通經(jīng)活絡(luò),止痙息風,為使藥。諸藥合用,使氣旺血行,瘀祛絡(luò)通,諸癥自可漸愈。王氏比擬人體陽氣有十成,“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虧損五成則肢體半身不遂,故創(chuàng)本方,使元氣恢復(fù),血型流暢,絡(luò)通瘀祛而“還五”,氣行周身則“十全矣”。故方名“補陽還五湯”。

    【臨床運用】    本方證為治中風后遺癥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之主方。臨證應(yīng)以兼見神疲,舌淡苔白,脈緩或弱為辨證依據(jù)。

    現(xiàn)代常用以治療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小兒麻痹后遺癥、面神經(jīng)麻痹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足癱瘓、截癱或下肢痿軟而屬于氣虛血滯者。

    【使用注意】    肝風內(nèi)動、痰阻血瘀、陰虛內(nèi)熱者,忌用。

    【歌訣】    補陽還五芎桃紅,赤芍歸尾加地龍,四兩生芪為君藥,補氣活血經(jīng)絡(luò)通。

    生化湯(《傅青主女科》)

    【組成】    當歸 24 g    川芎 9 g    桃仁 6 g    炮姜 3 g    炙甘草 3 g(加黃酒同煎)

    【功效】    活血化淤,溫經(jīng)止痛。

    【主治】    產(chǎn)后瘀血腹痛癥。癥見產(chǎn)后惡露不行或延期淋漓不止,小腹疼痛。

    【方解】    產(chǎn)后氣血兩虛,瘀血留阻胞宮,致惡露不行或延期淋漓不止,小腹疼痛。產(chǎn)后既有血虛又有血瘀,血虛,本當培補,然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治宜養(yǎng)血化瘀為主,使瘀血化,新血生,方可痊愈。方中重用當歸養(yǎng)血活血,祛瘀生新為君藥;川芎行氣活血為臣藥;桃仁活血,炮姜溫經(jīng)鼓舞血中陽氣,以助血行共為佐藥;炙甘草調(diào)和補中為使藥。用黃酒同煎,溫通血脈,助藥力直達病所,共奏活血化瘀、溫經(jīng)止痛之功。

    【臨床運用】    運用本方的依據(jù)是產(chǎn)后惡露不行或延期淋漓不盡,小腹痛。若寒重,加肉桂溫經(jīng)散寒;淤滯腹痛,加生蒲黃、五靈脂活血行氣止痛。

    【使用注意】    氣虛不攝出血者慎用或禁用。

    【歌訣】    生化湯宜產(chǎn)后嘗,歸芎桃草酒炮姜,惡露不行少腹痛,溫養(yǎng)活血最見長。

    溫經(jīng)湯(《金匱要略》)

    【組成】    吳茱萸 9 g    桂枝 當歸 川芎 芍藥 牡丹皮 阿膠(烊化)各 6 g    麥門冬 9 g    人參 甘草各 6 g    制半夏 6 g    生姜 6 g

    【功效】    溫經(jīng)散寒,祛瘀養(yǎng)血。

    【主治】    沖任虛寒,瘀血阻滯。癥見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傍晚發(fā)熱,五心煩熱,口唇干燥,或小腹冷痛,或久不受孕。

    【方解】    本方證是由沖任虛寒,瘀血阻滯,陰血虛損,虛熱內(nèi)生所致。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皆起于小腹,沖任虛寒,血凝氣止,故小腹冷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久不受孕;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則濡潤不足,故口唇干燥;陰血不足,虛熱內(nèi)生,則見傍晚發(fā)熱,五心煩熱。對于瘀血阻滯而月經(jīng)不調(diào)證,《金匱要略》中有下瘀血之法,但體虛有寒者,又非純下血瘀所宜,故另立一法,本方乃溫經(jīng)散寒與祛瘀養(yǎng)血并用,使血得溫則行,血行則自無淤血停留之患。方中吳茱萸、桂枝溫經(jīng)散寒,通利血脈,為君藥;當歸、川芎、芍藥活血祛瘀、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丹皮祛瘀通絡(luò)、并退虛熱,共為臣藥;阿膠、麥冬宜陰養(yǎng)血,人參合甘草補中氣、健脾胃、以助生化之源,半夏能通降胃氣而散結(jié)、有助于祛瘀通經(jīng),生姜溫胃氣以助生化,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兼為使藥。諸藥合用,溫通經(jīng)脈以散寒,補養(yǎng)血氣以固本,則瘀祛新生,虛熱得消,經(jīng)調(diào)病解。

    【臨床運用】    本方為婦科調(diào)經(jīng)的常用方,主要用于沖任虛寒、淤血內(nèi)阻的痛經(jīng)證,以月經(jīng)無定期,傍晚發(fā)熱,唇口干燥,小腹冷痛為辨證要點。

    具體運用時,如小腹冷痛甚者,可去丹皮、麥冬,加小茴香、炒艾葉以散寒止痛;氣滯者加香附、烏藥以行氣止痛;漏下色淡不止者去丹皮,加炮姜、炒艾葉、熟地以溫經(jīng)補血止血;氣虛甚者去丹皮、川芎、吳茱萸,加黃芪以益氣。

    本方多用于功能性子宮出血、慢性盆腔炎屬于虛寒瘀滯者。

    【使用注意】    月經(jīng)不調(diào)成因很多,本方只宜于沖任虛損、瘀血內(nèi)阻者,若純屬血虛或情志等原因所致者,則不宜使用。

    【歌訣】    溫經(jīng)湯用桂萸芎,歸芍丹皮姜夏冬;參草阿膠調(diào)氣血,暖宮祛瘀在溫通。

【(二)止血劑】

    具有促進血凝、制止出血的作用,適用于各種出血證的方劑,稱為止血劑。

    使用止血劑應(yīng)注意:止血當防留瘀。驟用止血,或單純固澀止血,每易產(chǎn)生留瘀之弊,故止血劑中常佐少許行血之品,或選用兼有祛瘀作用的止血藥,既有導(dǎo)血歸經(jīng)的作用,又不致產(chǎn)生止血留瘀之弊。止血應(yīng)治本,治療出血病證辨證施治,切勿一味止血,血熱妄行宜涼血止血,氣不攝血者宜升提止血。大失血之證,每易氣隨血脫,故宜重用補氣藥,此即“血脫者益氣”之理。另外,出血之證常兼血虧,故止血劑亦常配伍補血藥,以利標本兼顧。

    黃土湯(《金匱要略》)

    【組成】    甘草    干地黃    白術(shù)    炮附子    阿膠(烊化)    黃芩各 9 g    灶心黃土 30 g

    【功效】    溫陽健脾,養(yǎng)血止血。

    【主治】    脾陽不足、脾不統(tǒng)血證。癥見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及婦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方解】    本方證為脾陽不足、統(tǒng)血無權(quán)所致。脾主統(tǒng)血,脾陽不足則統(tǒng)血失職,血從上溢則吐血、衄血,血從下走則為便血、婦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均為中焦虛寒、陰血不足之征。治當標本兼顧,以溫陽止血、健脾養(yǎng)血。方中灶心土辛溫而澀,溫補脾陽且收斂止血,為君藥;白術(shù)、附子溫陽健脾,助君藥以復(fù)脾胃統(tǒng)攝之權(quán),為臣藥;又恐辛溫之品耗血動血,故佐以生地、阿膠滋陰養(yǎng)血止血,更配苦寒之黃芩佐制術(shù)、附溫燥之性并能止血;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

    【臨床運用】    本方是治療脾陽不足所致的便血或崩漏的常用方。以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脈細無力為辨證要點。

    現(xiàn)代常用于慢性胃腸道出血、子宮性出血、先兆流產(chǎn)、痔瘡出血等屬脾陽不足、脾不統(tǒng)血者。

    【使用注意】    血熱出血者忌用。

    【歌訣】    黃土湯中用黃芩,術(shù)附地黃阿膠草,溫陽健脾能攝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小薊飲子(《濟生方》錄自《玉機微義》)

    【組成】    生地 24 g    小薊 9 g    滑石 12 g    木通 9 g    蒲黃(炒) 9 g    藕節(jié) 9 g    淡竹葉 9 g    當歸(酒浸) 5 g    山梔子 9 g    炙甘草 5 g

    【功效】    清熱涼血,利尿通淋。

    【主治】    血淋。表現(xiàn)為尿中帶血,小便頻數(shù),赤澀熱痛,舌紅,脈數(shù)等。

    【方解】    熱結(jié)下焦膀胱,損傷血絡(luò),迫血妄行,則尿中帶血;郁熱阻滯,膀胱氣化失司,則小便頻數(shù),澀赤熱痛。治宜清熱涼血,利尿通淋。方中生地、小薊為君藥,涼血止血利尿;蒲黃、藕節(jié)止血消瘀為臣藥;木通、竹葉、梔子、滑石清熱利尿通淋,當歸養(yǎng)血和血、以防寒涼太過,共為佐藥;炙甘草緩急,調(diào)藥和中為使藥。諸藥配合,寒熱并用,標本兼治,剛?cè)嵯酀?,溫陽而不傷陰,滋陰而不礙陽。

    【臨床運用】    本方辨證依據(jù)為血尿,尿急,尿頻,尿熱痛,舌紅脈數(shù)。

    1、若血淋日久氣陰兩傷者,可酌減木通、滑石用量,并加入黨參、黃芪、阿膠以補氣養(yǎng)血,涼血止血。

    2、如果熱盛、小便赤痛甚者,加入蒲公英、黃柏、石韋,清熱瀉火,利尿通淋。

    現(xiàn)代常加減運用于治療急性泌尿系感染以及泌尿系結(jié)石而有上述證候者。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或氣虛血尿者不宜用。

    【歌訣】    小薊飲子藕蒲黃,木通滑石生地黃,歸草梔子淡竹葉,熱結(jié)血淋服之良。

【十三、治風劑】

    凡是以辛散疏風或滋陰潛陽息風藥物為主組成,具有疏散外風及平息內(nèi)風的作用,以治療風證的方劑,稱為治風劑。

    風證的范圍很廣,病情變化比較復(fù)雜,概括起來可分為“外風”和“內(nèi)風”兩大類,外風是指風邪侵犯人體,留于肌表、經(jīng)絡(luò)、筋脈、關(guān)節(jié)等處所致病證。外風主要表現(xiàn)為頭痛,惡風,肌膚瘙癢,肢體麻木,筋脈攣痛,關(guān)節(jié)屈伸不利,或口眼歪斜,甚則角弓反張等癥。內(nèi)風大多數(shù)是指臟腑功能失常,風從內(nèi)生所致的病證,臨床常見肝風上擾、熱盛動風、陰虛風動及血虛生風等。內(nèi)風主要表現(xiàn)為眩暈,震顫,四肢抽搐,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癥。在治療上,外風宜疏散,內(nèi)風宜平息。因此,本類方劑可分為疏散外風和平息內(nèi)風兩類。

    治風劑的運用,首先必須辨別風病的屬內(nèi)熟外,其次需辨別寒、熱、虛、實。如外風多屬實證,有挾寒、挾熱、挾濕、挾痰的不同,應(yīng)分別與祛寒、清熱、化濕、化痰等法配合;內(nèi)風多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應(yīng)分別與潛陽、清熱、滋陰、養(yǎng)血等法配合。此外,外風與內(nèi)風之間,亦可相互影響,外風可以引動內(nèi)風,而內(nèi)風又可兼夾外風,證候錯綜復(fù)雜,立法用方,應(yīng)分清主次,全面照顧。

    川芎茶調(diào)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川芎 荊芥各 12 g    白芷 羌活 甘草各 6 g    細辛 3 g    防風 4.5 g    薄荷 12 g

    【功效】    疏風止痛。

    【主治】    外感風邪頭痛。偏正頭痛或巔頂作痛,或見惡寒發(fā)熱,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脈浮者。

    【方解】    本方治外感風邪所致之頭痛。風邪外襲上犯頭目,清陽被遏,則頭痛、目眩;風邪在表,正邪相爭故惡寒發(fā)熱,舌苔薄白,脈??;鼻為肺竅,風邪侵襲,肺氣不利,故鼻塞;若風邪稽留不去,頭痛日久不愈,其痛或偏或正,時發(fā)時止,即為頭風。方中川芎為君藥,辛香走竄,長于祛風活血止痛,善治少陽、厥陰二經(jīng)頭痛,被譽為“諸經(jīng)頭痛之要藥”。羌活辛散疏風,善治太陽經(jīng)頭痛;白芷疏風解表,善治陽明經(jīng)頭痛;細辛散寒止痛,善治少陰經(jīng)頭痛,共為臣藥。薄荷、荊芥、防風疏風散邪、清利頭目,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原方用時以清茶調(diào)服,取之苦涼性味,既上清頭目,又能制約風藥的太過溫燥與開散。

    【臨床運用】    本方為主治風邪頭痛的常用方劑。以頭痛,鼻塞,脈浮為辨證依據(jù)。

    現(xiàn)代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偏頭痛、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慢性鼻炎所引起的頭痛而屬外感風邪為患者。

    【使用注意】    因氣血虧虛或肝腎陰虧、肝陽上亢之頭痛不宜使用。

    【歌訣】    川芎茶調(diào)有荊防,辛芷甘草薄荷羌,目昏鼻塞風攻上,正偏頭痛悉能康。

    牽正散(《楊氏家藏方》)

    【組成】    白附子    僵蠶    全蝎各等份

    【功效】    祛風化痰,止痙。

    【主治】    風中經(jīng)絡(luò),口眼歪斜。

    【方解】    本方證是因風痰阻于頭面經(jīng)絡(luò)而致。足陽明之脈夾口環(huán)唇,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nèi)眥,陽明內(nèi)蓄痰濁,太陽外中風邪,風痰阻于頭面經(jīng)絡(luò),筋脈失養(yǎng),風性主動,故見口眼歪斜,甚或面部肌肉抽動。方中白附子辛溫,祛風化痰,擅治頭面之風,為君藥;全蝎通絡(luò)息風,白僵蠶化痰止痙,為臣、佐藥。三藥合用,力專效著,并用熱酒送服,直達病所而祛邪。

    【臨床運用】    本方是治療風中經(jīng)絡(luò),口眼歪斜為主要方劑。以猝然口眼歪斜,舌淡苔白為辨證要點。顏面神經(jīng)麻痹、三叉神經(jīng)痛、偏頭痛等屬風痰痹阻經(jīng)絡(luò)者,均可加減應(yīng)用。

    【使用注意】    若屬氣虛血瘀或肝風內(nèi)動引起的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者,不宜應(yīng)用本方。方中白附子和全蝎均為有毒之品,用量宜慎。孕婦忌用。

    【歌訣】    牽正散是楊家方,白附全蝎與僵蠶,服用少量熱酒下,口眼?斜定能康。

    羚角鉤藤湯(《通俗傷寒論》)

    【組成】    羚羊角 0.5 ~ 1 g(沖服)    鉤藤(后下) 9 g    霜桑葉 6 g    菊花 9 g    生地 15 g    白芍 9 g    川貝母 12 g    竹茹 15 g    茯神 9 g    甘草 3 g

    【功效】    平肝熄風,清熱止痙。

    【主治】    肝經(jīng)熱盛,熱極生風。癥見高熱不退,煩躁神昏,四肢抽搐,兩目上視,舌紅絳,脈弦數(shù)。

    【方解】    邪熱亢盛,津液耗傷,津虧血少,筋失所養(yǎng)而引動肝風,故癥見高熱不退,四肢抽搐,兩目上視;熱擾神明,則煩躁神昏;舌、脈均為熱極之象。治宜清熱涼肝,平息內(nèi)風。方中羚羊角、鉤藤清熱涼肝,息風止痙,共為君藥;桑葉、菊花清潤入肝,清熱息風,為臣藥;風火相煽,最易耗津,故用白芍、生地黃養(yǎng)陰增液以柔肝舒筋,竹茹、貝母清熱除痰,茯神寧心安神,均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平肝息風,清熱止痙之效。

    【臨床運用】    本方為主治肝經(jīng)熱盛動風的代表方劑。以高熱,手足抽搐,脈弦數(shù)為辨證依據(jù)。

    1、若熱邪內(nèi)閉,神志昏迷者,配合紫雪丹、安宮牛黃丸等清熱開竅之劑同用。

    2、妊娠子癇、流行性乙型腦炎以及高血壓病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屬肝經(jīng)熱盛者,均可應(yīng)用。

    【使用注意】    若熱病后期、陰虛風動者,不宜應(yīng)用。

    【歌訣】    羚角鉤藤茯竹貝,桑菊芍藥生地草,陽邪亢盛成痙厥,肝風內(nèi)動急煎嘗。

    鎮(zhèn)肝熄風湯(《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

    【組成】    牛膝 30 g    代赭石(先煎) 30 g    龍骨(先煎) 15 g    牡蠣(先煎) 15 g    龜板(先煎) 15 g    白芍 15 g    玄參 15 g    天冬 15 g    川楝子 6 g    麥芽 6 g    茵陳 6 g    甘草 5 g

    【功效】    鎮(zhèn)肝息風。

    【主治】    陰虛陽亢,肝風內(nèi)動所致的頭暈?zāi)垦#Q,腦中熱痛,心中煩熱,或肢體漸覺無力,或口眼歪斜,面色如醉,或眩暈昏仆,不識人事,移時始醒,醒后不能復(fù)原,脈弦有力。

    【方解】    本方證是由陰虛陽亢,肝風內(nèi)動所致?!秲?nèi)經(jīng)》說:“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备文I陰虛,不能制約肝陽,陽盛則化風,上擾清竅,引起頭暈?zāi)垦#棵浂Q;陽氣升發(fā)太過,血隨氣逆,并走于上,故見面色如醉,腦中熱痛;血阻經(jīng)絡(luò)則眩暈昏仆,口眼歪斜,或肢體無力,或半身不遂。治宜重鎮(zhèn)降逆,潛陽息風。方中重用牛膝、代赭石為君,滋補肝腎,引血下行,降逆氣平陽亢,以治上盛下虛、氣血上沖;龍骨、牡蠣、龜板補肝腎、潛陽降逆、平息肝風,玄參、麥冬、白芍滋養(yǎng)陰血、柔肝熄風,共為臣藥;茵陳、川楝子、麥芽,清瀉肝熱,舒暢氣機,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益氣和中,為使藥。諸藥合用,以潛陽息風為主,標本兼治,確有“鎮(zhèn)肝”之效。

    【臨床運用】    使用本方的依據(jù)是頭暈?zāi)垦?,目脹耳鳴,心煩,肢體漸漸不利,面赤,脈弦有力。無論在中風前、中風時、或中風后,屬肝陽上亢化風者均可應(yīng)用。若心中熱甚者,加石膏清熱;痰多者,加膽南星化痰;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頭痛較劇者加夏枯草、菊花等清肝熱。

    【使用注意】    陰虛津虧、血虛氣虛風者不宜。

    【歌訣】    鎮(zhèn)肝熄風楝麥茵,牛膝赭石加龍牡,玄參天冬龜板芍,肝陽上亢能奏功。

【十四、治燥劑】

    凡以潤燥藥物為主組成,具有輕宣燥邪和滋養(yǎng)潤燥等作用,以治療燥證的方劑,統(tǒng)稱為治燥劑。

    燥證有外燥、內(nèi)燥之分。外燥多為感受秋令燥邪所致,又有涼燥、溫燥之分。一般初秋有暑熱之余氣,致病多為溫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氣,致病多為涼燥。內(nèi)燥多由臟腑津液虧損所致。治療上,外燥宜輕宣,內(nèi)燥宜滋潤。

    治燥劑多由滋膩藥物組成,易于助濕礙氣,故素體多濕者忌用,脾虛便溏以及氣滯、痰盛者慎用。

    杏蘇散(《溫病條辨》)

    【組成】    蘇葉 6 g    半夏 9 g    茯苓 12 g    甘草 3 g    前胡 9 g    桔梗 6 g    枳殼 6 g    生姜 6 g    橘皮 3 g    杏仁 9 g    大棗 2 枚

    【功效】    輕宣溫潤,治燥化痰。

    【主治】    外感涼燥。癥見惡寒無汗,頭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薄白,脈浮。

    【方解】    時至深秋外感涼燥,肺胃失宣,則見惡寒無汗,頭痛鼻塞;“燥盛則干”,故咽干不潤;素有痰濕,肺氣不降,則咳嗽痰稀。治宜辛溫宣潤,化痰止咳。方中蘇葉解表散邪、微發(fā)其汗、使表邪隨汗而解,杏仁溫降而潤、止咳化痰,二藥一宣一降,共為君藥;前胡、桔梗宣肺化痰止咳,為臣藥;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祛濕化痰,枳殼理氣寬胸,共為佐藥;生姜、大棗調(diào)和營衛(wèi),安內(nèi)攘外,共為使藥。

    【臨床運用】    本方是治療涼燥證的代表方劑。使用本方的依據(jù)是:微惡風寒,無汗,咳嗽咽干,苔白,脈浮?,F(xiàn)代常用治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屬外感涼燥或風寒襲肺、痰濕內(nèi)阻者。

    【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偏溫,溫燥、外感熱病、或津傷較重者慎用。

    【歌訣】    杏蘇散內(nèi)用二陳,前胡枳桔姜棗研,輕宣溫潤治涼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

    【組成】    沙參 15 g    玉竹 12 g    生甘草 3 g    冬桑葉 9 g    麥冬 12 g    生扁豆 9 g    花粉 9 g

    【功效】    清養(yǎng)肺胃,生津潤燥。

    【主治】    燥傷肺胃,津液虧損。癥見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黏,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方解】    肺陰虛則干咳少痰而黏,胃陰不足則咽干口渴;津傷則血少,脈道不充,故脈細;陰虛內(nèi)熱,血流加速則脈數(shù);津虧不能上潤而苔少。方中沙參、麥冬相須為用,滋養(yǎng)肺胃為君藥;玉竹、桑葉養(yǎng)陰清宣為臣藥;天花粉清熱生津,生扁豆健脾生津,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不中為使藥。共奏清養(yǎng)肺胃,生津潤燥之功。

    【臨床運用】    本方是內(nèi)、外傷肺胃陰虛常用方劑。津虧甚者加玄參、知母,以養(yǎng)陰清熱;咳重者加川貝母潤肺化痰止咳;氣虛者加太子參氣陰雙補。外感熱病或秋燥傷津,或臟腑功能失調(diào)導(dǎo)致的肺胃陰虛,均可用本方加減治療。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歌訣】    沙參麥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秋燥耗津傷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嘗。

    百合固金湯(《慎齋遺書》)

    【組成】    百合 4.5 g    熟地 生地 當歸身各 9 g    白芍 甘草各 3 g    桔梗 元參各 3 g    貝母 麥冬各 9 g

    【功效】    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

    【主治】    肺腎陰虛,虛火上炎之咳血證。癥見咳痰帶血,咽喉燥痛,咳嗽氣喘,手足心熱,骨蒸,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方解】    本方證由肺腎陰虛,虛火灼金所致。肺腎陰虛,陰虛生內(nèi)熱;虛火上炎灼傷肺絡(luò)故見咳痰帶血,咽喉燥痛;骨蒸,盜汗,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均為陰虛內(nèi)熱之象。方中二地為君藥滋陰補腎,生地又能涼血止血;麥冬、百合、貝母為臣以潤肺養(yǎng)陰,且能化痰止咳;佐以玄參滋陰養(yǎng)血清虛熱,當歸養(yǎng)血潤燥,芍藥養(yǎng)血益陰,桔梗宣利肺氣而化痰止咳;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諸藥合用,使陰液漸充,虛火自降,肺腎得養(yǎng),則諸癥自愈。

    【臨床運用】    本方使用依據(jù)是咳嗽,咽喉燥痛,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為治肺腎陰虛,虛火上炎而致咳嗽痰血之常用方。

    現(xiàn)代用于肺結(jié)核、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咯血、慢性咽喉炎、自發(fā)性氣胸等屬肺腎陰虛者。

    【使用注意】    脾虛食少便溏者不宜使用。

    【歌訣】    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枯草藏,麥冬芍藥當歸配,喘咳痰血肺家傷。

    增液湯(《溫病條辨》)

    【組成】    玄參 30 g    麥冬 24 g    生地 24 g

    【功效】    養(yǎng)陰清熱,潤燥通便。

    【主治】    熱性病,津虧便秘證。癥見大便秘結(jié)難下,口干渴,舌紅苔少或無苔,脈細數(shù)。

    【方解】    本方證是由熱病傷津或素體陰虛導(dǎo)致的腸道失潤,糞便燥結(jié)難下,屬“無水行舟”,當用增液潤燥之法。方中重用玄參養(yǎng)陰生津,啟腎水以潤腸燥,為君藥;麥冬、生地養(yǎng)陰潤燥,增液行舟,為臣藥。三藥合用,質(zhì)潤味厚、生津潤燥之功專宏,津復(fù)腸潤,便秘自通。

    【臨床運用】    本方用治熱病傷津,腸燥便秘。以便秘,口渴,舌干紅,脈細數(shù)為辨證依據(jù)。由于本方功擅養(yǎng)陰潤燥,故又多用治內(nèi)傷陰虛液虧諸證。

    1、若津虧燥熱已甚,服增液湯大便不下者,可加生大黃、芒硝以清熱瀉下,軟堅潤燥。

    2、肛裂、慢性牙周炎、慢性咽喉炎、慢性胰腺炎、腸結(jié)核、復(fù)發(fā)性口腔潰瘍、糖尿病等屬陰津不足者,均可加減用之。

    【使用注意】    本方咸寒苦甘同用,為增水行舟之劑,脾胃虛弱、濕盛者,或陽明腑實便秘,均非本方所宜。

    【歌訣】    增液湯用玄地冬,滋陰潤燥有殊功,熱病津枯腸燥結(jié),增水行舟便自通。

【十五、祛濕利水劑】

    祛濕利水劑是以化濕、燥濕、利水藥為主組成,具有利水化濕、通淋泄?jié)岬茸饔玫囊活惙絼?。主要治療水濕?nèi)停引起的各種疾病。根據(jù)作用不同,祛濕利水劑可分為芳香化濕劑、利水滲濕劑、清熱利濕劑、溫陽利水劑。

    祛濕劑多由辛香溫燥或甘淡滲利之藥組成,易于耗傷陰津,故對素體陰虛津虧,病后體弱及孕婦水腫者慎用。

    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藿香 10 g    紫蘇 6 g    白芷 6 g    大腹皮 10 g    厚樸 6 g    桔梗 6 g    半夏 10 g    陳皮 10 g    白術(shù) 10 g    茯苓 10 g    炙甘草 3 g    生姜 3 片    大棗 3 枚(湯劑量)

    【功效】    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主治】    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癥見惡寒發(fā)熱,頭痛,脘腹?jié)M悶,腹痛嘔吐,腸鳴泄瀉,口不渴,苔白膩,脈浮或濡緩。

    【方解】    外感風寒,衛(wèi)陽失宣,則惡寒發(fā)熱,頭痛,脈??;濕阻中焦,氣機不暢,則脘腹悶脹;濕滯胃腸,升降反作,則上嘔下瀉,腹痛腸鳴。此表里同病,外寒內(nèi)濕之證。治宜解表化濕,理氣和中。方中藿香用量偏重,能辛散風寒,芳香化濕,升清降濁,善治吐瀉為君藥;蘇葉、白芷辛香發(fā)散,助君藥外解風寒,芳香化濕為臣藥;半夏、陳皮燥濕和胃、降逆止嘔,白術(shù)、茯苓健脾運濕、和中止瀉,厚樸、大腹皮行氣化濕、暢中除滿,桔梗宣肺利膈,共為佐藥;生姜、大棗、甘草健脾和胃,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諸藥配伍,使風寒外散,濕濁內(nèi)化,升清降濁,氣機暢通,則諸癥自消。

    【臨床運用】    本方是芳香化濕劑的代表方。是四時感冒、外感風寒內(nèi)有濕阻等常用方劑。尤其是暑月感冒,更是必用之方。運用本方的依據(jù)是惡寒發(fā)熱,頭痛,腹痛吐瀉,苔白膩。若表證重,寒熱無汗,加香薷以發(fā)汗解表;兼食滯,癥見脘痞腹脹,加神曲、雞內(nèi)金、山楂等以消食導(dǎo)滯。

    現(xiàn)代常用于夏秋季節(jié)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等屬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者。對于防治山嵐瘴瘧及水土不服者,亦有一定療效。

    【使用注意】    本方辛溫香燥,病情偏熱及陰虛者忌用。

    【歌訣】    藿香正氣腹皮蘇,甘桔陳苓術(shù)樸具,夏曲白芷加姜棗,風寒暑濕并能除。

    茵陳蒿湯(《傷寒論》)

    【組成】    茵陳 18 g    梔子 9 g    大黃 6 g

    【功效】    清熱祛濕,利膽退黃。

    【主治】    濕熱黃疸,癥見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小便短赤,腹微滿,口渴,苔黃膩,脈滑數(shù)。

    【方解】    濕郁熱蒸,使肝失疏泄,膽汁外溢肌膚,則面目皮膚黃染;熱損津液則口渴;濕熱下注膀胱,則小便短赤;濕阻中焦氣機則腹?jié)M;舌、脈均為濕熱熏蒸之象。治宜清熱利膽,祛濕退黃。方中重用茵陳為君藥,走膽經(jīng),功專清熱利濕退黃,為治黃疸專用藥;臣以梔子清熱降火,通利三焦,引濕熱自小便而出;佐以大黃瀉熱逐瘀,通利大便,導(dǎo)濕熱由大便而下。三藥合用,利濕與泄熱相伍,使二便通利,前后分消,濕熱得瀉,則黃疸自退。

    【臨床運用】    本方是清熱利濕代表方劑,是治療濕熱黃疸之第一要方。使用本方的依據(jù)是面目皮膚黃染,色鮮明,小便短赤。

    本方之大黃,用作攻下者,宜后下;用作行瘀熱者,宜共煎。《傷寒論》原方后注:“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汗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可知大黃之用不在攻下。

    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傳染性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石癥、鉤端螺旋體病等屬于濕熱并重而致的黃疸癥,均可酌情加減使用。

    【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寒涼,寒濕黃疸不可使用。脾陽不足者要慎用,必要時加干姜或炮姜,以制約其寒。

    【歌訣】    茵陳蒿湯治陽黃,梔子大黃組成方,濕熱蘊結(jié)在肝膽,清熱利濕退黃良。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木通    瞿麥    車前子    萹蓄    滑石    甘草梢    山梔子    制大黃各等份(煎時加燈芯草)

    【功效】    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主治】    濕熱下注證。包括熱淋、血淋、石淋,癥見小便渾赤,頻數(shù)澀痛,淋漓不暢,尿道灼痛,甚至癃閉不通,小腹急滿,口燥咽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方解】    本方證為濕熱下注,結(jié)于膀胱所致。濕熱蘊蓄膀胱,水道不利,則小便頻數(shù)澀痛,淋漓不暢,甚則癃閉不通,小腹脹滿;邪熱熾盛則口燥咽干,莖中灼痛;舌脈均為濕熱征象。熱邪灼傷血絡(luò)則血淋;煎熬尿液成砂石,則成石淋。治宜清熱通淋。方中木通苦寒入心經(jīng)、膀胱經(jīng),清熱利濕,為君藥;滑石、車前子、瞿麥、萹蓄、梔子利水通淋,清利濕熱共為臣藥;制大黃攻下之力緩、泄熱降火之力專,燈芯草導(dǎo)熱下行,為佐藥;甘草梢清熱引經(jīng),和藥緩急,為使藥。諸藥合用,清熱瀉火,利水通淋,為諸熱淋證通用之方。

    【臨床運用】    本方為治濕熱淋證的代表方劑,尤治熱淋最為適宜。臨證以小便淋瀝澀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辨證依據(jù)。

    現(xiàn)代常用以治療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結(jié)石、腎結(jié)石、急性前列腺炎、急性腎盂腎炎等屬于濕熱證型者。

    【使用注意】    本方為苦寒通利之劑,對淋證日久,體質(zhì)虛弱,以及孕婦均不宜使用。

    【歌訣】    八正木通與車前,萹蓄大黃梔滑研,草梢瞿麥燈心草,濕熱諸淋宜服煎。

    五苓散(《傷寒論》)

    【組成】    澤瀉 12 g    豬苓 9 g    茯苓 9 g    白術(shù) 9 g    桂枝 6 g(湯劑量)

    【功效】    利水滲濕,通陽化氣。

    【主治】    ①外感風寒,內(nèi)停水濕。癥見頭痛發(fā)熱,煩渴欲飲,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脈浮。②水濕內(nèi)停。癥見水腫,泄瀉,小便不利,以及吐瀉等證。③痰飲。癥見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眩,或短氣而咳者。

    【方解】    本證為外感表證未解,傳入膀胱,膀胱氣化不利,水濕內(nèi)停所致。由于表邪未盡,故見發(fā)熱頭痛,脈浮;膀胱氣化不利則小便淋漓;水停下焦,氣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潤,故煩渴欲飲;水濕上泛口腔則吐涎沫;水濕聚久則成痰飲,阻礙清陽,則頭眩;飲停胸中,肺失宣肅,氣道不利則短氣而咳。癥狀雖多,但總以水濕停聚為患。方中重用澤瀉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達膀胱,利水滲濕;臣以茯苓、豬苓之淡滲,增強利水蠲飲之功;白術(shù)健脾,運化水濕為佐藥;桂枝一藥二用,既外解太陽之表,又內(nèi)助膀胱氣化,為使藥。

    【臨床運用】    本方為淡滲利濕的代表方,凡水飲內(nèi)停所致的多種病證,無論有無表證,均可使用。臨證應(yīng)以水腫,小便不利,口渴欲飲,小腹脹滿,苔白為辨證依據(jù)。

    1、五苓散去桂枝,功專滲濕利水,主治水濕內(nèi)停、小便不利諸證,方名四苓散。

    2、五苓散加茵陳,利濕清熱退黃,主治濕重熱輕之黃疸,方名茵陳五苓散。

    現(xiàn)代常用以治療急慢性腎炎、肝硬化腹水、腦水腫、耳源性眩暈、青光眼、滲出性胸膜炎等屬水濕內(nèi)停者。

    【使用注意】    方中藥性便于滲利,只宜暫用,不可久服。

    【歌訣】    五苓散治太陽腑,白術(shù)澤瀉豬苓茯,桂枝化氣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飲逐。

    真武湯(《傷寒論》)

    【組成】    茯苓 9 g    芍藥 9 g    白術(shù) 6 g    生姜 9 g    炮附子 9 g

    【功效】    溫陽利水。

    【主治】    陽虛水泛證。癥見肢體浮腫,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惡寒不渴,小便不利,或心悸,眩暈,舌淡苔白滑,脈沉。

    【方解】    本方證為脾腎陽虛,水濕內(nèi)停,或泛溢肌膚,或上凌心肺所致。腎為水火之臟,主化氣而行水。腎陽衰微,氣化失常,故畏寒而小便不利;寒凝水聚,氣機不暢,故腹痛下利;水濕溢于四肢,經(jīng)氣不利,則沉重疼痛或浮腫;內(nèi)停寒水,故口不渴;腎陽虛衰,心陽不振,搏動異常則心悸;清陽不升則頭眩。治宜溫陽利水。方中附子大辛大熱,溫腎壯陽,化氣行水,散在里之寒,為君藥;白術(shù)、茯苓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為臣藥;生姜辛溫宣肺發(fā)散,通徹表里,為佐藥;白芍既可和營止痛,又可酸收斂陰,制約生姜、附子辛熱傷陰之弊,使陽氣歸根于陰,達到陰平陽秘的目的,為使藥。

    【臨床運用】    本方為溫陽利水的代表方,適用于脾腎陽虛,水飲內(nèi)停證。臨證以四肢沉重或浮腫,小便不利為辨證依據(jù)。

    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腸炎、慢性腎炎、心源性水腫、腸結(jié)核、美尼爾氏綜合癥等屬于陽氣衰微,寒水內(nèi)停者。

    【使用注意】    陽盛、陰虛者不宜。

    【歌訣】    真武湯壯腎中陽,茯苓術(shù)芍附生姜,陽虛水飲停為患,悸眩瞤(rún)惕保安康。

    獨活寄生湯(《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    獨活 9 g    寄生 杜仲 牛膝 細辛 秦艽 茯苓 肉桂心 防風 川芎 人參 甘草 當歸 芍藥 干地黃各 6 g

    【功效】    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

    【主治】    肝腎兩虧,氣血不足之痹證。癥見腰膝疼痛,肢節(jié)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溫,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細弱。

    【方解】    本方證由肝腎兩虧,氣血不足,風寒濕邪乘虛侵犯人體所致。肝腎兩虧,筋骨不健,氣血不足,筋骨失養(yǎng),風寒濕邪乘虛而入,故見腰膝疼痛,肢節(jié)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氣血不足,不能養(yǎng)心,故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細弱。方中獨活長于祛下半身風寒濕邪,蠲痹止痛,為君藥;秦艽祛風勝濕,桂枝溫通經(jīng)脈,細辛祛風止痛,共為臣藥;杜仲、牛膝、桑寄生補肝腎、強筋壯骨,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養(yǎng)血活血,人參、茯苓、甘草補氣健脾,均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全方合用,既祛風濕、止痹痛,又益肝腎、補氣血,標本兼顧,諸癥自愈。

    【臨床運用】    本方適用于痹證日久,肝腎不足,氣血兩虛證。以腰膝冷痛,肢節(jié)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脈細弱為辨證依據(jù)。

    現(xiàn)代常用于慢性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坐骨神經(jīng)痛、骨質(zhì)增生、腰肌勞損等屬風寒濕痹兼肝腎不足,氣血兩虧者。

    【使用注意】    濕熱痹痛證忌用。

    【歌訣】    獨活寄生艽防辛,歸芎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參草,冷風頑痹屈能伸。

【十六、祛痰劑】

    以祛痰藥為主組成,具有祛痰散結(jié)作用,治療各種痰證的方劑,稱為祛痰劑。痰的成因很多,凡內(nèi)傷、外感、飲食不節(jié),皆能生痰。而痰又每可引起咳嗽、心悸、眩暈,以及中風、癲癇、驚厥等病證。從其性質(zhì)而言,不外寒痰、熱痰、燥痰、風痰幾種。因此本類方劑分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清熱化痰、治風化痰。其代表方如二陳湯、清氣化痰丸等。

    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半夏 10 g    陳皮 10 g    炙甘草 5 g    茯苓 9 g

    【功效】    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    濕痰癥。癥見咳嗽痰多色白,胸膈痞悶,惡心嘔吐,或頭暈心悸,精神疲倦,舌胖大苔白潤,脈滑或緩。

    【方解】    本方證為脾失健運,聚濕生痰所致?!捌樯抵础保嬍呈д{(diào),情之所傷,外邪所犯,皆可導(dǎo)致脾運失常,水濕不化,積久生痰成飲。痰邪上犯于肺,氣道被阻,則咳嗽,痰多,色白易咳;痰阻胸膈,氣機不利,故滿悶不舒;痰阻中焦氣機,胃失和降,則嘔吐惡心;痰阻清陽,上竅蒙蔽,則眩暈常作;痰阻脈道,血行不暢,則心悸。“百病多為痰作祟”,治痰必治生痰之源。方中半夏為君,其味辛能開結(jié),性燥能勝濕,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之功;陳皮為臣,健脾燥濕,理氣化痰,氣順則痰消;茯苓為佐,健脾利濕,濕去則痰不復(fù)再生;甘草益氣和中,調(diào)和諸藥為使。方中陳皮、半夏二味藥,宜用陳久者,則無過燥之弊,故名“二陳湯”。

    【臨床運用】    本方為治痰基礎(chǔ)方劑,是治療濕痰的代表方。運用本方的依據(jù)是咳嗽痰多,色白易咳,胸悶,嘔惡。加減應(yīng)用可治多種痰證。如風痰可加膽南星、白附子以祛風化痰;寒痰加干姜、細辛以溫肺化痰;熱痰加黃芩、瓜蔞以清熱化痰。

    現(xiàn)代常用治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胃和十二指腸腸潰瘍、神經(jīng)性嘔吐、妊娠嘔吐、內(nèi)耳性眩暈等。

    【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溫燥,凡陰虛咳嗽者不宜用。

    【歌訣】    二陳湯用半夏陳,苓草梅姜一并存,燥濕化痰兼理氣,濕痰為患此方珍。

    清氣化痰丸(《醫(yī)方考》)

    【組成】    瓜蔞仁(去油) 10 g    陳皮 10 g    黃芩(酒炒) 10 g    杏仁 10 g    枳實 10 g    茯苓 10 g    膽南星 5 g    制半夏 10 g    生姜三片    (湯劑量)

    【功效】    清熱化痰。

    【主治】    熱痰證。癥見咳嗽痰黃,黏稠難咳,胸膈痞滿,小便黃,大便干,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方解】    本方為清熱化痰代表方劑。因外邪入里化熱或內(nèi)濕久聚化熱,痰熱交結(jié)于肺,清肅失常,故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膈痞滿;熱傷津液,腸道失潤,則尿黃便干;舌脈均為痰熱交結(jié)之象。方中以膽南星為君,味苦性涼,清熱化痰,治實痰實火之壅閉;以黃芩、瓜蔞仁為臣,降肺火,清熱痰;治痰當須理氣,故又以枳實、陳皮行氣開痞、消痰散結(jié),茯苓、半夏健脾祛濕、以絕生痰之源,共為佐藥;杏仁苦降,生姜宣散,一升一降,化痰止咳,共為使藥。諸藥相合,熱清火降,氣順痰消,則諸癥自解。

    【臨床運用】    本方為治熱痰證之主方。應(yīng)以咳嗽痰黃,黏稠難咳,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辨證依據(jù)。

    現(xiàn)代常用以治療肺炎、急慢性支氣管炎、肺膿腫等屬痰熱者。

    【使用注意】    凡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歌訣】    清氣化痰杏瓜蔞,枳芩茯苓膽星投,陳夏姜汁糊丸服,專治肺熱咳痰稠。

    苓甘五味姜辛湯(《金匱要略》)

    【組成】    茯苓 12 g    甘草 6 g    干姜 9 g    細辛 3 g    五味子 6 g

    【功效】    溫肺化飲。

    【主治】    寒痰或寒飲證。癥見咳嗽痰多,清稀色白,或喜唾清涎,胸滿喘逆,舌苔白滑,脈沉遲。

    【方解】    本方證多因脾陽不足,寒飲內(nèi)停,上犯于肺所致。脾陽不足,運化失職,聚濕痰化飲,上犯于肺,肺失宣降,故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滿喘逆;舌苔白滑,脈沉遲也為寒痰水飲之象。方以干姜為君,既溫肺散寒以化飲,又溫運脾陽以化濕;臣以細辛辛溫、溫肺散寒,茯苓甘淡、健脾滲濕、杜絕生飲之源,共為臣藥;五味子斂肺止咳,又防干姜、細辛溫燥傷津,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

    【臨床運用】    本方為治寒痰的常用方劑。以咳嗽痰稀色白,舌苔白滑為辨證要點。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屬寒飲而咳痰清稀者可用本方。

    【使用注意】    痰熱陰傷者忌用。

    【歌訣】    苓甘五味姜辛湯,寒痰咳嗽常用方,氣逆仍咳胸猶滿,速化寒飲保安康。

    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醫(yī)學(xué)心悟》)

    【組成】    制半夏 5 g    天麻 3 g    茯苓 3 g    橘紅 3 g    白術(shù) 9 g    甘草 3 g    生姜 1 片 大棗 2 枚

    【功效】    健脾祛濕,化痰熄風。

    【主治】    風痰上擾。癥見眩暈頭痛,胸悶嘔惡,痰多色白,苔白膩,脈弦滑。

    【方解】    本方是治風化痰的代表方劑。脾胃素虛,痰濕內(nèi)生,則痰多色白;土虛木郁,虛風內(nèi)動,風痰上擾清竅,則眩暈頭痛;痰濁中阻,則胸悶嘔惡。方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天麻化痰息風、以止頭眩,二者合用,是治風痰眩暈頭痛之要藥,故為君藥;白術(shù)健脾燥濕,茯苓健脾滲濕,共為臣藥;橘紅理氣化痰使氣順痰消,為佐藥;生姜、大棗、甘草調(diào)和脾胃,緩急止痛,共為使藥。各藥相配,具有健脾祛濕,化痰息風之功。

    【臨床運用】    本方是治療風痰上擾之眩暈頭痛的常用方。運用本方的依據(jù)是:眩暈頭痛,胸悶痰多,苔白膩,脈弦滑。頭痛甚者加蔓荊子以祛風止痛;氣虛者加人參、黃芪以補氣;有熱痰者加貝母、瓜蔞清熱化痰。

    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神經(jīng)性眩暈、耳源性眩暈、高血壓病等屬風痰上擾者。

    【使用注意】    肝陽上亢型眩暈不宜用。

    【歌訣】    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二陳湯加棗生姜,眩暈頭痛風痰盛,痰化風息復(fù)正常。

【十七、消導(dǎo)劑】

    凡以消導(dǎo)、化積的藥物為主組成,具有行氣寬中、消食導(dǎo)滯、消痞化積功能的一類方劑,稱為消導(dǎo)劑。屬“八法”中的“消法”。

    保和丸(《丹溪心法》)

    【組成】    山楂 18 g    神曲 6 g    半夏 9 g    茯苓 9 g    陳皮 3 g    連翹 3 g    萊菔子(炒) 3 g    (湯劑量)

    【功效】    消食和胃。

    【主治】    食積。癥見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惡食嘔吐,或大便溏瀉,舌苔厚膩,脈滑。

    【方解】    飲食不節(jié)傷及脾胃,致食滯胃腸,氣機被阻,故脘腹脹痛;胃失和降,故嘔吐酸腐;傷于食者惡食;脾胃運化失職,食積濁物,下迫于腸,故大便溏瀉。方中山楂酸溫,善消油膩之積,神曲辛溫,善消面食之積,共為君藥;萊菔子行氣除脹,消積化滯,為臣藥;茯苓健脾利濕,陳皮、半夏行氣化痰、和胃降逆,連翹散結(jié)而清熱,共為佐使藥。由于藥力較緩,其性平和,故有“保和”之名。

    【臨床運用】    本方為治療食積的通用方劑。以脘腹脹滿,噯腐厭食,苔厚膩,脈滑為辨證依據(jù)。本方為消食輕劑,適用于食積不甚,正氣未虛之證。若食滯較重者,可酌加枳實、檳榔等以增強其消食導(dǎo)滯之力;食積化熱較甚,而見苔黃、脈數(shù)者,可酌加黃芩、黃連以清熱;大便秘結(jié)者,可加大黃以瀉下通便;兼脾虛者,加白術(shù)以健脾。

    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消化不良、嬰兒腹瀉等屬食積內(nèi)停者,均可加減用之。

    【歌訣】    保和神曲與山楂,陳翹萊菔苓半夏;消食化滯和胃氣,煎服亦可加麥芽。

【十八、驅(qū)蟲劑】

    凡以驅(qū)蟲藥為主組成,具有安蛔、驅(qū)蟲、消積等作用,以治療腸道寄生蟲病的方劑,稱為驅(qū)蟲劑。

    腸道寄生蟲病有蛔蟲、鉤蟲、蟯(náo)蟲、絳蟲病等,雖各有臨床特點,但大都具有臍()腹疼痛,時發(fā)時止,不食或多食易饑等癥。遷延日久,則面黃肌瘦,肚腹脹大,青筋暴漏,目精無神。本類方劑常以驅(qū)蟲藥為主,根據(jù)整體寒熱虛實情況,予以適當配伍組成。代表方劑有烏梅丸。

    烏梅丸(《傷寒論》)

    【組成】    烏梅 10 g    細辛 3 g    干姜 4.5 g    當歸 4.5 g    制附子 3 g    蜀椒 2 g    桂枝 4.5 g    黃柏 3 g    黃連 4.5 g    人參 3 g (湯劑量)

    【功效】    安蛔止痛。

    【主治】    蛔厥證。癥見腹痛時作,煩悶嘔吐,時發(fā)時止,甚則吐蛔、手足厥冷,發(fā)作過后,復(fù)如常人。

    【方解】    蛔厥一證,是病人素有蛔蟲,在胃熱腸寒時,蛔蟲不安于位,上行入胃,或則入膽所致。因蛔蟲喜溫而惡寒,故逆行于上,入胃入膽,導(dǎo)致腹痛,煩悶嘔吐,甚則肢厥。根據(jù)“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的治療經(jīng)驗,本方重用烏梅,胃酸安蛔,制其擾動而止痛,為君藥;蜀椒、細辛味辛性溫,制蛔暖臟,為臣藥;黃連、黃柏味苦性寒、下蛔清熱,干姜、附子、桂枝大辛大熱、溫臟祛寒,大量辛開苦降之品,可以通降氣機,調(diào)整胃腸,而達安蛔止痛之效,共為佐藥;人參、當歸補氣血以扶正虛,為使藥。全方寒溫同用,邪正兼顧,對寒熱錯雜之蛔厥,極為適合。

    本方為治蛔厥的代表方劑。臨床以臍腹疼痛,時發(fā)時止,痛止則如常人,或吐蛔、或脅下絞痛,手足厥冷為辨證依據(jù)。

    【臨床運用】    若寒證不甚者,可去桂、附;正氣未虛者,可去參、歸;腹痛甚者加木香、川楝子以行氣止痛;嘔吐甚者加吳茱萸、半夏以暖胃降逆;大便秘結(jié)者加檳榔、枳實、芒硝等行氣導(dǎo)滯,通瀉大腸。

    【使用注意】    本方辛、苦、酸、燥,陽盛、陰虛者不宜用。

    【歌訣】    烏梅丸用細辛桂,黃連黃柏及當歸,人參椒姜加附子,溫腸瀉熱又安蛔。

附表 常用中成藥簡表

方名 組成 功效 主治 用法與用量
銀翹解毒片 金銀花 連翹 薄荷 荊芥 淡豆豉 牛蒡子 桔梗 淡竹葉 蘆根 甘草

辛涼解表 清熱解毒

風熱感冒 發(fā)熱頭痛

咳嗽口干 咽喉疼痛

口服, 1 次 4 片, 1 日 2 ~ 3 次
桑菊感冒片 桑葉 菊花 連翹 薄荷油 苦杏仁 桔梗 甘草 蘆根

疏風清熱 宣肺止咳

風熱感冒初起,咳嗽,

頭痛,口干,咽痛

口服,1 次 4 片,1 日 3 次
羚翹解毒丸

羚羊角 連翹 金銀花 天花粉 葛根 黃柏 大青葉 石膏 梔子 鉤藤 赤芍 馬勃 貝母 桑葉 枳殼 黃芩 知母 薄荷 玄參 冰片

解表疏風 清熱解毒

感冒高熱 咽喉腫痛

頭痛咳嗽 四肢酸疼

口渴咽干 煩躁便秘

口服, 1 次 1 丸,1 日 2 次
藿香正氣水 蒼術(shù) 陳皮 厚樸(姜制) 白芷 茯苓 大腹皮 生半夏 甘草浸膏 廣藿香油 紫蘇葉油

解表祛暑 化濕和中

四時外感 中暑頭暈

脘腹脹痛 嘔吐泄瀉

飯后口服, 1 次 5 ~ 10 mL,1 日 2 次
感冒清熱沖劑 荊芥穗 薄荷 防風 柴胡 蘇葉 葛根 桔梗 杏仁 白芷 苦地丁 蘆根 清熱解表

感冒頭痛 發(fā)熱惡寒

全身酸重 鼻流清涕

咳嗽咽干

開水沖服,1 次  12  g,1 日 2 次
牛黃上清丸

牛黃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 大黃 石膏 連翹 菊花 薄荷 荊芥 白芷 川芎 當歸 赤芍 地黃 桔梗 甘草 冰片

清熱散風 瀉火通便

頭痛眩暈 暴發(fā)火眼

口舌生瘡 咽喉腫痛

牙齦腫痛

口服,每次 1 丸, 1 日 2 次
牛黃解毒片 牛黃 冰片 雄黃 桔梗 黃芩 甘草 大黃 生石膏 清熱解毒

溫熱郁火 咽喉腫痛

牙齦腫痛 口舌生瘡

目赤腫痛 大便干燥

口服,每次 2 片,1 日 2 ~ 3 次
錫類散 珍珠 牛黃 冰片 青黛 象牙屑 人指甲 壁錢炭 清熱解毒 化腐生新

咽喉、口舌、牙齦糜爛、腫痛

外用少許,吹敷患處,1 日數(shù)次
冰硼散 冰片 硼砂 朱砂 元明粉 清熱解毒 消腫止痛

咽喉牙齦腫痛 口舌生瘡

每次少許,吹敷患處,1 日數(shù)次
珠黃散 珍珠 牛黃 西瓜霜 硼砂 雄黃 兒茶 黃連 黃柏 冰片 解毒消腫 化腐生肌

咽喉、口舌腫痛、糜爛

每次少許,吹敷患處,1 日數(shù)次
上清丸 大黃 川連  梔子 黃芩 白芷 菊花 黃柏 防風 桂枝 連翹 荊芥 薄荷 桔梗 疏風清熱 解毒通便

上焦熱盛致頭暈耳鳴,鼻眼發(fā)干,口舌生

瘡,牙齒腫痛,二便不利

每次 6 g,1 日 2 次
橘紅丸

橘紅 貝母 北杏仁 茯苓 麥冬 生石膏 瓜蔞皮 陳皮 生地 桔梗 紫菀 法半夏 蘇子 甘草 款冬花

清熱潤肺 化痰止咳

肺熱咳嗽 痰多氣促

胸中滿悶 口舌干燥

口服,每次 2 丸,1 日 1 ~ 2 次
蛇膽川貝末 蛇膽汁 川貝母

清肺除痰 止咳

肺熱咳嗽 痰多 口服,每次 0.3 ~ 0.6 g,1 日 2 ~ 3 次
治咳枇杷露 枇()杷()葉 桔梗 百部 白前 桑白皮 杏仁等 潤肺止咳

肺熱咳嗽

口服,每日 3 次,每次 10 mL
蛇膽陳皮末 蛇膽汁 陳皮

理氣化痰 祛風健胃

風寒咳嗽 痰多嘔逆 口服,每次 0.3 ~ 0.6 g,1 日 2 ~ 3 次
大山楂丸 山楂 神曲 麥芽 開胃消食

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脘腹脹滿

口服,1 次 1 ~ 2丸,1 日 1 ~ 3 次,小

兒減半

更衣丸 蘆薈 朱砂 瀉火通便

內(nèi)熱腸燥 大便秘結(jié)

每日睡前服 1 袋
參茸丸 人參 鹿茸 熟地 巴戟 丹參 黨參 梔子 肉蓯蓉 蓮子 芡實 龍眼肉 遠志 山藥等 補氣固腎 益精安神

體虛神疲 耳鳴心悸 遺精早泄 貧血萎黃

神經(jīng)衰弱

每日 2 次,每次 1 丸(蜜丸)
二冬膏 天門冬 麥門冬

養(yǎng)陰清肺

肺胃燥熱 咽喉疼痛 痰澀咳嗽 口服,1 次 9 ~ 15 g,1 日 2 次
河車大造丸 紫河車 麥冬 黃柏 天冬 熟地 牛膝 杜仲 龜板 補肺益腎 肺腎陰虛 潮熱咳嗽盜汗 腰膝乏力

口服,水丸 1 次 6 g,1 日 2 次;大丸

1 次 1 丸,1 日 2 次

補腎丸

遠志 川芎 砂仁 菟絲子 五味子 陳皮 龍眼肉 熟地 甘草 白芍 黃芪 黃精 梔子 丹參 蛤蚧 白術(shù) 麥冬 百合 黨參 芡實 紅棗

滋陰補腎

腎虧體弱 腰腳無力 貧血 滑精 食少肢冷

失眠健忘

每服 1 丸,用淡鹽水松下
耳聾左磁丸 磁石 熟地黃 山茱萸(制) 牡丹皮 山藥 茯苓 澤瀉 竹葉 柴胡 滋腎平肝

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zāi)垦?/p>

口服,水蜜丸 1 次 6 ~ 9 g,小蜜丸 1 次 9 g,大蜜丸 1 次 1 丸;1 日 2 次
烏雞白鳳丸 烏雞 人參 鹿角膠 牡蠣 白芍 當歸 黃芪 鱉甲 桑螵蛸 生地 熟地 川芎 甘草 丹參 芡實 山藥 柴胡 鹿角霜 天冬 制香附 補氣養(yǎng)血 調(diào)經(jīng)止帶 氣血虧虛致身體瘦弱,腰膝酸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 口服,每次 1 丸,1 日 2 次
坤順丸 熟地黃 白芍 當歸 川芎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益母草 黃芩 牛膝 橘紅 沉香 木香 砂仁 琥珀 調(diào)經(jīng)養(yǎng)血 血虛體弱,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腰腿酸痛,經(jīng)期浮腫 口服,1 次 1 丸,1 日 2 次
八珍益母丸 益母草 黨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當歸 川芎 熟地 補氣血調(diào)月經(jīng) 婦女氣血兩虛,體弱無力,月經(jīng)不調(diào) 口服,水蜜丸 1 次 6 g,大蜜丸 1 次 1 丸,1 日 2 次
虎骨木瓜酒 制虎骨 木瓜 川芎 川牛膝 當歸 天麻 五加皮 紅花 續(xù)斷 白茅根 玉竹 秦艽 防風 桑枝 追風定痛 除濕散寒 風寒濕氣流入經(jīng)絡(luò)而致筋脈拘攣,四肢麻木,骨節(jié)酸痛,口眼?斜,歷節(jié)風痛 每次溫服 15 ~ 30 mL,每日 2 次
天麻丸 天麻 羌活 獨活 杜仲 牛膝 萆()蘚(xiǎn) 附子 當歸 地黃 玄參 祛風除濕 舒筋通絡(luò) 活血止痛 風濕疼痛 肢體拘攣 手足麻木 腰腿酸痛 口服,水蜜丸 1 次 6 g,大蜜丸 1 次 1 丸;1 日 2 ~ 3 次
木瓜丸 木瓜 當歸 川芎 白芷 威靈仙 狗脊 牛膝 雞血藤 海風藤 人參 川烏 草烏 散風祛寒 活絡(luò)止痛

風寒濕痹 四肢麻木 遍身疼痛 腰膝無力 行步艱難

口服,1 次 30 粒,1 日 2 次
傷濕止痛膏 生草烏 生川烏 乳香 沒藥 生馬錢子 丁香 肉桂 祛風除濕 活血止痛 風濕引起的關(guān)節(jié)、肌肉痛 劇痛處大小適量貼
狗皮膏 枳殼 青皮 大風子 赤石脂 赤芍 天麻 甘草 烏藥 牛膝 羌活 黃柏 補骨脂 威靈仙 生川烏 木香 續(xù)斷等 43 味藥 祛風散寒 舒筋活絡(luò) 消瘀止痛 風寒濕痹 腰腿疼痛 肌膚麻木 跌打損傷 溫熱化開,貼于患處,每隔 7 ~ 10 日換藥 1 次
茴香桔核丸 小茴香 橘核 桃仁 昆布 肉桂 川楝子 延胡索 木香 莪術(shù) 八角茴香 荔枝核 青皮 穿山甲 香附 補骨脂 乳香 檳榔 散寒行氣 消腫止痛 小腸疝氣,寒疝,睪丸腫痛 每次 6 ~ 9 g,1 日 2 次
開胸順氣丸 檳榔 牽牛子 陳皮 木香 三棱 豬牙皂 莪術(shù) 厚樸 消積化滯 行氣止痛 停食停水 氣郁不舒 胸痞腹脹 胃脘疼痛 每服 3 ~ 6 g,每日 1 ~ 2 次
十香丸 沉香 木香 荔枝核 豬牙皂 丁香 茴香 香附 陳皮 烏藥 澤瀉 行氣散結(jié) 祛寒止痛 氣滯腹痛及諸疝脹痛,婦女痛經(jīng) 每服 1 丸,每日 1 ~ 2 次
舒肝丸 厚樸 片姜黃 豆蔻 枳殼 沉香 白芍 陳皮 砂仁 延胡索 木香 川楝子 茯苓 朱砂 疏肝解郁止痛 胸脅脹滿 胃脘刺痛 嘔逆噪雜 噯氣吞酸 每服 1 丸,每日 1 ~ 2 次
化癥(zhēng)回生丹 麝香 乳香 三棱等 35 味 中藥 消癥瘕化瘀血 婦女產(chǎn)后,瘀血攻心 癥瘕積塊,干血癆,血淤通經(jīng) 溫開水送服,每次 1 丸,每日 1 次。瘀甚者,黃酒送服。孕婦忌服
益母丸 益母草 當歸 川芎 木香 活血調(diào)經(jīng) 行氣止痛 氣滯血瘀 月經(jīng)不調(diào) 經(jīng)期腹痛,產(chǎn)后惡露不凈 口服每次 1 丸,1 日 2 次,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者忌用
跌打丸 三七 當歸 土鱉蟲 血竭 乳香 沒藥 自然銅 丹皮 姜黃 劉寄奴 紅花 桃仁 赤芍 白芍 骨碎補 川斷 蘇木 三棱 甜瓜子 枳實 桔梗 木通 防風 活血散瘀 消腫止痛 跌打損傷 閃腰岔氣 瘀血腫痛 口服每次 1 丸,1 日 2 次。黃酒或溫開水送下。孕婦忌服。
金黃散 姜黃 大黃 天花粉 黃柏 蒼術(shù) 厚樸 陳皮 甘草 白芷 生天南星 清熱解毒 消腫止痛 外用于癰癤腫痛,痰濕流注,下肢丹毒,天皰(pào)瘡,乳癰等 紅腫熱痛,用清茶調(diào)服;漫腫無頭,用醋調(diào)敷;1 日數(shù)次,適量
云南白藥 國家保密處方 止痛止血 祛瘀生新 跌打刀傷 遠年瘀患 勞積內(nèi)傷 咳血吐血 筋骨腫痛 風濕麻木 心胃積痛 產(chǎn)后腹痛 5 ~ 10 歲,每次服半筒;10 歲以上每次服 1 筒,每日服 2 ~ 3 次,或遵醫(yī)囑。服藥后忌食酸冷食物、蘿卜。孕婦忌服。兼刀傷者,兼用外敷;跌打筋骨腫痛瘀積者,可用白酒調(diào)和外擦
明目地黃丸 熟地 山茱萸 丹皮 山藥 茯苓 澤瀉 當歸 白芍 枸杞子 白菊花 白蒺藜 石決明 滋腎養(yǎng)肝明目 肝腎陰虛 目澀畏光 視物模糊 迎風流淚 口服,水蜜丸 1 次 6 g;小蜜丸 1 次 9 g;大蜜丸 1 次 1 丸
八寶眼藥 珍珠 熊膽 爐甘石 海螵蛸 朱砂 硼砂 冰片 麝香 地栗粉 清熱消腫明目 目赤腫痛 眼緣潰爛 畏光怕風 眼角澀癢 每用少許,點入眼內(nèi),1 日 2 ~ 3 次
牛黃抱龍丸 牛黃 膽南星 茯苓 全蝎 僵蠶 竹黃 琥珀 明雄黃朱砂 麝香 清熱鎮(zhèn)驚 祛風化痰 小兒風痰壅盛,壯熱神昏,驚風痰厥 口服,每次 1 丸,1 日 2 次。3 歲以下小兒酌減
安神補心丸 丹參 五味子 石菖蒲 合歡皮 女貞子 地黃 菟絲子 首烏藤 旱蓮草 珍珠母 養(yǎng)心安神 心悸失眠,頭暈耳鳴 口服,每次 15 粒,1 日 3 次
牛黃保嬰丸 牛黃 琥珀 膽南星 竹黃 僵蠶 麝香 全蝎 朱砂 茯苓 雄黃 清熱定驚 祛風化痰 小兒驚風抽搐,高熱,神昏,痰涎壅盛 口服,每次 1 丸,每日 1 ~ 2 次。周歲以內(nèi)小兒酌減
猴棗散 猴棗 牛黃 麝香 珍珠 琥珀等 除痰鎮(zhèn)驚通竅 小兒痰涎壅盛,咳嗽氣喘,驚風發(fā)熱

未滿 1 歲者,每服半瓶,1 歲以上者,每服 1 瓶用滾開水服

避瘟散 檀香 零陵香 白芷 香排草 姜黃 甘松 玫瑰花 丁香 木香 冰片 朱砂 薄荷腦 麝香 甘油 芳香辟穢 開竅止痛 傷風頭痛 鼻塞流涕 暑令受熱 暈船暈車  每用少許,聞入鼻竅
牛黃清心丸 牛黃 朱砂 生黃連 黃芩 梔子 郁金 清熱解毒 開竅安神 高熱煩躁,神錯譫語,舌紅,脈數(shù);小兒痰涎壅盛,驚風,煩躁不安,手足抽搐;中風,痰少郁閉,神昏語謇 口服,1 次 1 ~ 2 丸;1 日 2 次,小兒酌減
紫雪丹 石膏 寒水石 磁石 滑石 水牛角 羚羊角 青木香 沉香 升麻 甘草 丁香 樸硝 麝香 朱砂 清熱解毒 鎮(zhèn)驚開竅 溫熱病,熱毒內(nèi)陷心包證。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抽搐痙厥,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口渴唇燥;小兒熱盛驚厥 口服,冷開水調(diào)下,每次 1.5 ~ 3 g,每日 2 次,周歲小兒每次 0.3 g,每增 1 歲,遞增 0.3 g,1 日 1 次,5 歲以上小兒遵醫(yī)囑。忌食辛辣油膩,孕婦忌服。
至寶丹 犀角 玳瑁 朱砂 琥珀 雄黃 龍腦 麝香 牛黃 安息香 清熱解毒 化濁開竅 中暑、中風及溫病痰熱內(nèi)閉。神昏譫語,痰盛氣粗,身熱煩躁,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本品為蜜丸,每丸重 1.5 g,口服,必要時化服 1 丸,每日 2 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10、湯頭歌訣--祛風之劑
中醫(yī)秘方妙方
治肺結(jié)核妙方(方7首)
中醫(yī)湯頭歌白話解(全文)
治腫瘤妙方
《湯頭歌訣白話解電子板》(第 8 節(jié))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