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九膏一丹教材


九膏一丹教材
紅腫膏;配方
白搔休150g.生地榆150g生甘草150g大戟80g甘遂80g乳香100g沒藥100g冰片60g血竭30g麝香10g松香1650g植物油183g.
1.精料的加工.將冰片.血竭.甘遂.麝香分別研成細粉備用.
2.乳香沒藥植物油一同放在鍋內(nèi)加熱提取有效成分棄去殘渣即可.
3.將甘草.生地榆.大戟.白搔休.侵泡在4斤酒精內(nèi)15日后,將酒精控出.藥渣在用4斤水煎一小時后去掉藥渣將水提取夜繼續(xù)加熱濃縮到4兩左右到入酒精提取的藥夜中,此時變會產(chǎn)生絮狀物,將絮狀物棄去,留于清澈的藥夜,將此藥夜在加熱濃縮到6兩左右即可.
4.將松香放入鍋內(nèi)加熱100度左右,向鍋內(nèi)噴灑3號濃縮的藥夜,邊噴邊攪動使藥夜與松香充分混合在一起,直至鍋內(nèi)無氣體即可離火待溫度降至70度放入冰片.血竭.甘遂.麝香攪動好后即可攤膏.
用法;將此膏貼在患處每日一貼.
主治;癰腫.疔毒.甲溝炎.乳腺炎.淋巴腺炎.閉合性創(chuàng)傷淤血紅腫.開放性創(chuàng)傷感染性紅腫.毒蟲叮咬及各種皰疹關(guān)節(jié)紅腫.


風濕寒痛膏的各組分重量:

虎杖70克 雞血藤70克 威靈仙50克 續(xù)斷50克 防已50克 青風藤35克 麻黃50克 肉桂35克 羌活35克 獨活35克 曼陀羅子50克 白芥子50克 遼細辛35克 生草烏50克 生川烏50克 蟾酥15克 大蜈蚣10條 甘遂50克 當歸35克 黃芪35克 乳香50克 沒藥50克 天麻30克 鹿茸30克 紅參30克 冰片30克 麝香10克(可用月桂氮酮20克代替)松香2650克 植物油350克
      虎杖、雞血藤、威靈仙、續(xù)斷、防已、青風藤、麻黃、肉桂、羌活、獨活、曼陀羅子(研細)遼細辛、生草烏、生川烏、當歸、黃芪置3000ml乙醇中浸泡半個月后,濾取乙醇提取液,藥渣加水2000ml,再煎煮1小時取汁。

     天麻、蜈蚣、紅參、鹿茸加乙醇500ml浸泡半個月后,藥渣加水500ml再煎煮1小時取汁。

     將上述兩種煎汁合并,再加熱濃縮為250ml后傾入兩種乙醇提取液中,煎汁中的雜質(zhì)遇乙醇產(chǎn)生絮狀沉淀物后取清液,加熱濃縮為350ml。
      白芥子、甘遂、冰片、麝香分別研成極細粉過120目篩備用。
     乳香、沒藥放入植物油中,加熱炸取乳香、沒藥的有效成份,制成乳沒油。
   松香打碎和乳沒油放入鐵鍋內(nèi)加熱熔化、攪勻、做老嫩試驗,直至老嫩適宜。
      將制備好的松香膏繼續(xù)加熱,溫度上升到100℃時,向鍋內(nèi)噴撒濃縮藥液,并不停攪動,噴撒完鍋內(nèi)無氣體揮發(fā)即?;穑郎囟冉档?0-70℃時,依次投冰片、甘遂細粉、白芥子粉、麝香,攪勻后再將膏藥鍋放置到已關(guān)閉火門的火爐上,利用火爐的余熱來維持膏藥在鍋內(nèi)的軟化點,便于攤貼膏藥。
     用膏藥勺或膏藥印,按臨床需要攤貼成不同規(guī)格的膏藥。

骨康膏


活公雞1只,乳香15g,沒藥15g,血竭4g,骨碎補12g,五加皮20g。 
加減 
功效 
主治 骨髓炎骨質(zhì)破壞及骨折。 
制備方法 將雞擰死(勿見鐵器),去掉羽毛及腹腔中臟器,剝下整個雞皮備用,用石臼將肉血等搗爛如泥。將上述5藥共研細未,與雞肉泥一起攤于雞皮上。 
用法用量 直接敷在骨折或骨質(zhì)破壞之局部,用綁帶包扎,外以小夾板固定,24小時后去除藥物,繼續(xù)以小夾板固定,隔5-7日敷1次。

燙傷膏 
生大黃、黃連、黃柏、地榆、生地、苦參、冰片、狗油。Ⅱ號:Ⅰ號方加白芨、爐甘石、烏賊骨。
加減 
功效 
主治 燙傷。
制備方法 Ⅰ號:先將生大黃、黃連、黃柏、地榆、苦參研末,過篩,然后加入冰片,研勻,兌入已烊化之狗油內(nèi),裝瓶密封,置高壓消毒鍋內(nèi)蒸25-30分鐘取出,冷卻后即可使用。Ⅱ號:制法與Ⅰ號相同。
用法用量 用時以生理鹽水沖洗創(chuàng)面,如有水皰應(yīng)抽吸干凈,若有感染,要將壞死組織剪去,按燒、燙傷程度及時間長短,用消毒棉簽分別蘸Ⅰ號或Ⅱ號燙傷油膏薄涂患處,每日2次。Ⅰ號油膏主要治療淺Ⅱ度及深Ⅱ度的燒燙傷,Ⅱ號油膏主要治療燒燙傷日久,潰不收口者。


消核膏
甘遂1兩,南星1兩,半夏1兩。麻油熬,下麻黃、大戟、僵蠶各4錢,白芥子5錢,藤黃6錢,樸消7錢,黃丹收。

化痞膏
當歸1錢,川芎1錢,赤芍1錢,黃連1錢,黃芩1錢,黃柏1錢,梔子1錢,紅花5錢,肉桂5錢,丁香5錢,生地黃5錢,草烏5錢,巴豆(去殼)5錢,大黃2兩,蘇木1兩,川烏1兩,穿山甲20片,蜈蚣6條,白花蛇1條(1兩),桃枝2寸,柳枝2寸,棗枝2寸。上銼細,香油2斤浸5-7日,桑柴慢火熬至焦黑色,去滓,起白光為度,放冷,濾凈澄清取1斤半,再入鍋、桑柴火熬至油滾,陸續(xù)下飛過黃丹(炒黑色)1兩,燒過官粉1兩,水飛過,炒褐色密陀僧1兩,仍慢火熬極沸止,再加嫩松香4兩,黃蠟半斤,熬至滴水成珠,用厚綿紙時時攤藥,貼自己皮上試之,老嫩得所,方住手離火,待微溫下后細藥:松香(先以油少許入鍋熔成汁入膏方佳)、乳香1兩(箬葉炙過),沒藥1兩(炙),血竭5錢(咀之如蠟,嗅之作梔子味方佳),天竺黃3錢,輕粉3錢,硇砂1錢半,胡黃連3錢,阿魏5錢(取豆大,火化滴銅器上,上頭變白者佳),麝香1錢,10味共為細末,陸續(xù)入膏內(nèi),不住手攪勻,以冷為度,鏟出以溫水洗去厚膩,埋在陰地21日,去火毒,狗皮攤膏。
用法用量 
先以白酒煮樸消洗患處,良久方貼藥,時時炭火烤熱,手摩熨之。同時宜多服藥餌,不可專恃貼藥。


一種瘀痹消痛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加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和黃丹制備而成,原料藥的重量配比是:麝香3-7、金牛七130-260、馬錢子100-200、草烏130-260、半夏130-260、拔地麻130-260、蟾蜍70-130、竹節(jié)三七130-260、當歸200-400、雪上一枝蒿130-260、烏龜130-260、乳香100-200、紅花100-200、桃仁130-260、莪術(shù)130-260、天南星130-260、桃耳七130-260、重樓130-260、穿山甲80-160。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瘀痹消痛膏及其制備方法,為提供一種通過祛除瘀痹來消痛的膏藥,其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加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和黃丹制備而成,原料藥的重量配比是:麝香3-7、金牛七130-260、馬錢子100-200、草烏130-260、半夏130-260、拔地麻130-260、蟾蜍70-130、竹節(jié)三七130-260、當歸200-400、雪上一枝蒿130-260、烏龜130-260、乳香100-200、紅花100-200、桃仁130-260、莪術(shù)130-260、天南星130-260、桃耳七130-260、重樓130-260、穿山甲80-160。原料藥還包括狗骨頭300-500。原料藥還包括川烏130-260;烏龜為山烏龜。原料藥加植物油和黃丹后還加入蜂蠟200-400。植物油為桐油、麻油、山楂子油、山花椒油、菜子油;蜂蠟為臘蜂臘。其具有清熱解毒、以毒攻毒,行氣化瘀,活血消腫,祛腐生肌,軟堅消痞,散瘀止痛,通經(jīng)活絡(luò),祛風寒濕痹,強筋骨作用;具有止痛迅速,消痛效果好,療效確切,無副作用,愈后不易復發(fā)的優(yōu)點。 

三仙丹
狼毒187g,枳殼93g,煙葉9g,花椒9g,川烏25g,草烏25g,川羌6g,防風25g,南星12g,五倍子46g。
上藥加水3升,煎至500毫升,撈出藥渣,用藥液加硫黃(研)25g,樟腦(研)20g,白礬(研)25g,同醋1.5毫升,熬成膏狀,然后放入三仙丹15g攪勻,治白癜風


水銀1兩,明礬1兩(研),火消1兩(研)。上3味,并放于小鐵罐內(nèi)用粗中碗合住,碗縫用面漿摻皮紙捻,同糊固上,將河沙堆滿空碗底,炭火煉線香1炷時,碗底放新棉花1塊,候棉花黃即妙,若至焦則大老矣去腐生新
先將消、礬末,研勻,入鐵鍋內(nèi),杵3小壇,再將水銀分置壇中,上覆大碗,周圍合縫處,以棉皮紙捻粗條,用漿水浸濕,緊近周圍縫口,上用沙泥蓋好,總之不令泄氣,碗底上再壓小秤錘,然后用炭火燒3炷香,先文后武,不可太旺,恐綠煙騰起,即無用矣。
毓麟固本膏 
杜仲3兩,小茴香3兩,川附片2兩,牛膝3兩,續(xù)斷3兩,甘草3兩,大茴香3兩,天麻子3兩,紫梢花3兩,補骨脂3兩,肉蓯蓉3兩,熟地3兩,木香1兩,生龍骨1兩,鎖陽5錢。
上藥酌于碎斷,用香油240兩炸枯,去滓過濾,煉至滴水成珠,入黃丹100兩,攪勻成膏,取出放入水中,出火毒后加熱溶化,另兌:沉香5錢,乳香1兩,沒藥1兩,鹿茸(去毛)6錢,母丁香1兩,海馬4兩,計六味,重8兩1錢,共研為細粉過羅,每240兩膏油,兌以上細粉攪勻攤膏,大張油重6錢,中張油重4錢,布光。男子貼腎俞穴,婦人貼臍上。

靈仙膏處方
1處方
A藥生馬錢子60  生川草烏50  土蟲50  蠐螬30
七葉一支花50   生白芥30    三七粉30生乳沒各45
血竭30         肉桂30      元胡45   遼細辛45
炮山甲45       蜈蚣30      全蟲30   冰片20
樟腦45         麝香3
上列諸藥各取細粉(約100目篩)稱量混合均勻共763克
B藥
烏蛇60   威靈仙90   麻黃60   桂枝90   雞血藤90
桃仁45   紅花45     當歸45   川芎50   姜黃50
生地50   羌活40     大活40   秦九45   防風30
地龍45   頭骨草60   三棱60   莪術(shù)60   丹參50
枳殼40   懷牛膝50   木瓜45   伸筋草50 鹿含草90
海風藤60 尋骨草60   干姜120
2工藝
B方水煎二次,每次1小時以上二次藥液混合后用100目篩過,將過液濃縮成流沁膏備用。稱取膏藥基質(zhì)3200以文火融化后離火冷卻到約70度是不斷攪拌下緩緩加入流沁膏完全攪拌均勻后,繼續(xù)以文火加熱使水汽去盡。再離火冷卻到70度左右時入a方,攪拌均勻后即可進行攤膏。上述藥料可制成每貼重45克的靈仙膏100貼做好后的膏藥要裝袋密封置陰涼處存放。
三臨床應(yīng)用     
(一)   風關(guān)痛,類關(guān)炎有顯著療效。
(二)   七天一換三天取下烤一烤再貼
麻油,鉛丹忌用孕婦,皮破皮膚病
(四)   貼穴位大杼,風門,肺腧,檀中,華蓋。
一種治療骨病的中藥濕敷軟膏藥,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組分組成:透骨消40-60g、蘇木40-60g、獨活25-45g、海風藤40-60g、威靈仙20-40g、五靈脂10-20g、骨碎補40-60g、伸筋草20-40g、當歸15-35g、青風藤40-60g、野菰10-30g、南蛇藤40-60g、走馬箭35-55g、草珊瑚40-60g、沒藥20-40g、川芎20-40g、紅花5-15g、接骨木40-60g、桑寄生15-35g、乳香20-40g、杜仲10-30g、黃芪20-40g、三七5-15g、續(xù)斷15-35g、牛大力20-40g、姜黃25-45g、鬼針草25-45g、桂枝10-30g、小駁骨丹20-40g、臭牡丹10-30g、臭梧桐葉10-30g、白凡土林100-150g、蜂蠟40-60g、液體石蠟80-120g。 


治療中風和胸痹的中藥制劑
:黃芪66份、赤芍27份、丹參27份、當歸27份、川芎27份、桃仁27份、紅花13份、制乳香13份、制沒藥13份、雞血藤20份、牛膝27份、桂枝20份、桑枝27份、地龍27份、全蝎13份、水蛭27份;

 

消腫止痛接骨續(xù)筋膏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配伍制成,骨碎補、續(xù)斷、自然銅、土鱉蟲、(生)馬前子、大黃、松節(jié)、血余、生地、白芷、五倍子、赤芍、乳香、沒藥、紅花各30~50g,(生)川烏、(生)草烏、五加皮、鹿角霜、川芎、甘草、血竭、兒茶、樟腦、冰片各20~40g,三七、當歸各40~60g,伸筋草50~70g、麝香0.5~1.5g、麻油4000~6000g、黃丹1000~3000g;上述消腫止痛接骨續(xù)筋丸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伍制成,狗骨、黃芪各50~70g,骨碎補、干姜、肉桂各20~40g,白術(shù)、續(xù)斷、杜仲、補骨脂、甘草、松節(jié)、白芷、赤芍、當歸、土鱉蟲、生地、牛膝10~30g,自然銅、(制)川烏、(制)草烏、乳香、沒藥各5~15g,紅花、川芎各10~20g,血竭5~7g、鹿茸、三七各2~4g、(制)馬前子、冰片、樟腦、麝香各0.1~0.3g;上述溫火針炙藥劑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配伍制成,艾絨100~300g,沉香、木香、乳香、沒藥、羌活、干姜,穿山甲,紅花、當歸各5~15g,麝香0.1~0.3g


追風透骨散,其特征在于:該藥物由下列藥物組分組成: 制川烏、制草烏、制南星、白花菜子、制山甲、尋骨風、樟腦、冰片、獨活、乳香、沒藥、制馬錢子、白鮮皮、腫節(jié)風、麝香、天麻、全蝎; 所述藥物組分的重量份為: 制川烏2-6份、制草烏2-6份、制南星2-6份、白花菜子4-12份、制山甲1-6份、尋骨風1-10份、樟腦1-5份、冰片1-5份、獨活1-6份、乳香1-6份、沒藥1-6份、制馬錢子1-6份、白鮮皮1-6份、腫節(jié)風1-6份、麝香0.1-0.6份、天麻1-6份、全蝎1-6份。

一種治療骨質(zhì)增生的外敷膏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組份的原料藥制成: A組原料藥:生馬前子60份、生川烏75份、生草烏60份、生南星60份、生半夏60份、白胡椒30份、全蝎30份、肉桂30份、生白芥子30份、洋金花45份、土鱉蟲50份、血竭30份、生乳香45份、生沒藥45份、三七30份、遼細辛30份、蜈蚣30份、樟腦45份、冰片20份; B組原料藥:烏梢蛇60份、桂枝90份、桑枝90份、生麻黃60份、秦艽45份、生桃仁60份、紅花45份、防風45份、雞血藤90份、當歸60份、羌活45份、獨活45份、蘇木50份、地龍45份、威靈仙60份、姜黃50份、懷牛膝50份、木瓜45份、川芎45份、透骨草75份、三棱60份、穿山龍90份、莪術(shù)60份、鹿銜草60份、急性子60份、尋骨風60份、青風藤50份、海風藤60份、骨碎補30份。

追風膏
牛膝2兩,桃仁2兩,麻黃2兩,當歸2兩,生草烏2兩,良姜2兩,獨活2兩,肉桂2兩,赤芍2兩,海風藤2兩,紅花2兩,威靈仙2兩,大戟2兩,天麻2兩,羌活2兩,生山甲2兩,細辛2兩,烏藥2兩,蛇退5錢,蘇木1兩,蜈蚣5錢,生地1兩,熟地1兩,生川烏5錢,川斷1兩,白芷2兩,五加皮5錢。上切,用香油192兩,文武火炸枯,去滓過濾,煉至滴水成珠,再入黃丹72兩成膏,取出放入冷水中出火毒后,加熱溶化,另兌細料丁香1錢,沒藥3錢,雄黃3錢,檀香3錢,血竭3錢,麝香1錢,乳香3錢,冰片1錢(研細和勻)。每大張重1兩,小張5錢 舒筋活血,追風散寒

一種治療膽石癥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由鵝不食草10~20g,魚腦石10~20g,茵陳10~20g,核桃仁10~20g,金錢草200~300g,雞內(nèi)金10~15g,郁金10~15g,石韋20~40g,虎杖20~40g,珍珠母30~50g和延胡索10~20g制成。

透骨膏
生地黃半斤,熟地黃半斤,馬鞭草半斤,吳茱萸3兩,白面3兩,骨碎補4兩,敗姜屑4兩(即干生姜),鱉甲3斤(炙),蒲黃2兩。

鼻靈膏,白芥子20,班螯10克,松香200克,植物油適量

速效黑膏藥處方:生川烏、生草烏、蝎子、蜈蚣、乳香、沒藥、紅花、血竭、穿山甲、透骨草各10g。
   速效黑膏藥制法:香油4兩,桐油3兩,棉子油3兩,黃丹4兩,將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鍋內(nèi),加熱至 40-80度后,將生川烏、生草烏、蝎子、蜈蚣、紅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內(nèi)煎熬,待藥物外表呈深褐色,內(nèi)部較黃色為度,油溫約在200-250度左右時,離火降溫過濾。然后將藥油復入鍋,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攪動。此過程是熬制膏藥的一個關(guān)鍵,因熬油適中與否決定膏藥的質(zhì)量。如油熬的不到火候則膏藥質(zhì)量較松,貼著后,受熱流動不能固著患部,如熬油大過,不但出膏少,更主要的是使膏藥質(zhì)硬,貼著力小,易于脫落或成廢品,熬油恰到好處的標志是滴水成珠。滴水成珠后,立即將鍋離火,等油降至200-250度左右時,下黃丹不停的攪動,一般約為5-10分鐘。下丹后約3-5分鐘做老嫩試驗,到位后離火降溫,然后將乳香、沒藥、血竭,細粉下鍋攪勻。然后將膏藥傾入備好冷水中,浸泡3-7天,每日換水1-2次去火毒。
  在制作時也可將去火毒的膏藥塊放入鍋內(nèi)加熱熔化。攪拌均勻,然后摻入細料攪勻,即可進行攤貼和收藏。
  主治:骨折、手術(shù)扭挫傷后遺癥及勞損外傷。風寒濕邪侵襲引發(fā)的頸、肩、腰、腿、關(guān)節(jié)痛、風濕類風濕等骨傷病用之有立竿見影之效。
  新法修改方:生川草烏各50g、全蟲30g、蜈蚣30g、乳香、沒藥各45g,紅花45g、血竭30g、炮山甲45g、透骨草60g,基質(zhì)1200g。
制法:將上藥研粉入基質(zhì)成膏備用。
現(xiàn)在主治:風濕寒痹疼痛(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疼痛),跌打損傷。
   原方主治及穴位貼治:負重傷力,腰膝酸軟貼兩膏盲穴,兩腎俞穴。攣急偏枯, 滿肩疼痛貼兩肩井穴,兩曲池(屈肘,在肘窩橫紋外側(cè)端與肱骨外上髁之間)穴,兩手腕骨穴,兩膝眼穴。心胃氣痛,肚腹飽脹貼膻中(位于胸正中線上,平第四肋間隙,當兩乳之間)穴,中脘穴。鼻塞腦漏,便正頭風貼太陽穴,風門穴。冷哮咳嗽,痰鳴氣急貼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膻中(位于胸正中線上,平第四肋間隙,當兩乳之間)穴。遺精白濁,淋滑不固貼丹田穴,腎俞穴。經(jīng)血不調(diào),赤白帶下貼關(guān)元、長強穴。滿身走氣,閃挫疼痛貼章門穴。寒濕腳氣,鶴膝酸軟貼膝眼穴。小腸疝氣,偏墜木子貼氣海穴。脾虛泄瀉,久滲痢疾,受寒腹痛貼神闕穴。一切損傷,風濕積聚。流注等。不必按穴各貼患處。
   備注:此膏藥治五勞七傷,中風偏癱,氣痛痰嗽,疝氣遺精,婦人經(jīng)事,淋帶,一切跌打損傷,風濕風寒積聚。痞塊流注,瘰疬等癥功效之大,難以盡述。各癥須按穴貼之。此為主治內(nèi)傷膏。
   處方:生地9g,蒼術(shù)(炒)9g,五加皮9g,枳殼(炒)9g,莪術(shù)9g,桃仁(去皮)9g,三萘9g,當歸9g, 川烏(制)9g,陳皮9g,臺烏9g,三棱9g,大黃9g,首烏(制)9g,草烏(制)9g,柴胡(制)9g,防術(shù)9g,劉寄奴9g,牙皂9g,川芎9g,肉桂9g,羌活9g,靈仙9g,赤芍9g(制),天南星9g,香附(制)9g,荊芥9g,白芷9g,海風藤、藁本各9g,川斷9g,良姜9g,獨活9g,麻黃(去節(jié))9g,干松9g,連翹9g,血余60g,黃丹900g(炒),肉桂6g,射香6g,木香6g,附子6g(去皮制),冰片9g,小茴香9g,樟腦9g,乳香9g(制),沒藥9g(制),阿魏9g,細辛9g。
   用法:用棉子油2000g將生地以下37味煎枯去渣濾清,加入血余黃丹熬成膏,再將肉桂下11味研細末攪入膏藥內(nèi)推在紗布上,大號用膏15g,中號9g,小號7.5g貼患處。
   新法制作:A、川烏9g,草烏9g,牙皂9g,肉桂9g,天南星9g,小茴香9g,乳香9g,沒藥9g,細辛9g,血余60g。
   生地9g,蒼術(shù)9g,枳殼9g,五加皮9g,莪術(shù)9g,桃仁9g,山奈9g,當歸9g,陳皮9g,臺烏9g,三棱9g,大黃9g,首烏9g,柴胡9g,防風9g,劉寄奴9g,川芎9g,二活各9g,靈仙9g,赤芍9g,香附9g,荊芥9g,白芷9g,海風騰9g,藁本9g,川斷9g,良姜9g,麻黃9g,干松9g,連翹9g,木香6g,附子6g。
   麝香6g,冰片9g,樟腦9g,阿魏9g,麻油2000ml,鉛丹800g?;蛉』|(zhì)2800g,將A藥B藥按先后各取細粉或流浸膏攪入基質(zhì)均勻收膏,待冷后再加溫至70度左右再入C藥均勻攪拌,再加月桂氮酮28g攪拌攤膏。
   備注:膏藥規(guī)格重量按原配制法
骨靈膏藥處方:細辛10g、徐長卿20g、生川烏10g、木瓜20g、透骨草20g、紅花15g、乳香10g、土元10g、梔子10g、靈仙10g、生大黃5g、赤芍15g、紅藤10g、冰片5g、麻油240g、松香120g。
   骨靈膏藥制法:將麻油加溫至40-80度時,入松香煎熬至滴水成珠后,離火降溫至240-260度入乳香熔化后離火降溫70度時,將藥末倒入鍋入攪拌,約溫降至40度時加冰片。
   骨靈膏藥功效適應(yīng)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適應(yīng)骨質(zhì)增生、腰突癥、股骨頭壞死、肩周炎、腰肌勞損、坐骨神經(jīng)痛。
   備注:按以上工藝制作后,膏藥貼于患處時,有僵硬感,若脫落、需用膠布固定,此方法不可取,若需配制,可按新法制作
處方:A:生馬錢子60g,生草川烏各50g,蜈蚣30g,全蟲30g,肉桂30g,生南星50g,生旱半夏50g,粉甘遂30g,洋金花50g,蠐螬30g,生白芥子30g,土蟲50g,血竭30g,生乳沒各45g,三七粉30g,炮山甲45g,遼細辛45g,七葉一枝花50g,樟腦45g,冰片20g,麝香1g,撲爾敏100片,炎痛喜康150片,氮酮32毫升。(撲爾敏、炎痛喜康、氮酮不計量)
   上列諸藥各取細粉(約100目篩)稱量混合均勻共896g。
   B:烏蛇60g,威靈仙90g,麻黃 60g,桂枝90g,雞血藤90g,桃仁45g,紅花45g,當歸45g,川芎50g,姜黃50g,生地50g,羌活40g,獨活40g,蓁艽45g,防風30g,地龍45g,透骨草60g,三棱60g,莪術(shù)60g,丹參50g,米殼40g,木瓜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風藤60g,尋骨風60g,干姜120g。
  制作工藝: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時以上,二次藥液混合后用100目篩過濾,將濾液濃縮成流浸膏備用。稱取膏藥基質(zhì)3200g,以文火熔化后離火,冷卻到約70度在不斷攪攔下緩緩加入流浸膏,完全攪拌均勻后,繼續(xù)以文火加熱使水氣去盡,再離火冷卻到70度時入A,攪拌均勻后即可進行攤膏。
   上述藥料可制成每貼重45g的靈仙膏100貼。做好的膏藥要裝袋置于陰涼處保存。主治:頸、肩、腰、腿痛,骨質(zhì)增生,急性扭挫傷,風濕類風濕,股骨頭壞死
 處方:A、生馬錢子60g,生川草烏各50g,甘遂30g,洋金花50g,七葉一枝花60g,蠐螬30g,生白芥子30g,生乳沒各45g,三七粉30g,血竭30g,公丁香30g,遼細辛45g,紫硇砂30g,生南星60g,生旱半夏50g,雄黃45g,蜈蚣10g,全蟲30克,蟾酴20g,樟腦20g,冰片45g,麝香3g。
   上列諸藥各取細粉(約100目篩)稱量混合均勻,共888g。
   B、白芷50g,姜黃50g,米殼60g,烏蛇60g,靈仙60g,皂刺60g,丹參60g,三棱90g,莪術(shù)90g,八月札60g,麻黃60g,桂枝60g,雞血藤60g,桃仁60g,紅花45g,當歸50g,川芎50g,生地50g,枳殼50g,地龍60g,透骨草60g,花粉90g,黃柏60g,山奈60g,生元胡30g,天龍45g(壁虎)。
     工藝:水煎二次,每次1小時以上,2次藥液混合后用100目篩過濾,將濾液濃縮成流浸膏備用,稱取膏藥基質(zhì)3200g,以文火熔化后離火,冷卻到約70攝氏度時在不斷攪拌下緩緩加入流浸膏,完全攪拌均勻后,繼續(xù)以文火加熱使水氣去盡,再離火冷卻到70度左右入A,攪拌均勻后,即可進行攤膏。
   上述藥料可制成每貼重45g的蠲癌靈100貼,做好的膏藥要裝袋密封置于陰涼處保存。
   主治:肝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等,對肝硬化亦有顯著療效。

枳殼、青皮、大風子、赤石脂、赤芍、天麻、甘草、烏藥、牛膝、羌活、黃檗、補骨脂、威靈仙、生川烏、續(xù)斷、白薇、桃仁、生附子、生草烏、川芎、杜仲、遠志、穿山甲、香附、白術(shù)、川楝子、僵蠶、小茴香、蛇床子、當歸、細辛、菟絲子、陳皮、青風藤、木香、肉桂各10g,輕粉、兒茶、丁香、乳香、沒藥、血竭、樟腦各5g.
【制法】以上四十三味,樟腦、木香、肉桂、輕粉、兒茶、丁香、乳香、沒藥和血竭粉碎成120目細粉,混勻。其余三十四味,酌情碎斷,與食用植物油2400g同入鍋內(nèi)炸枯,去渣,過濾,煉至滴水成珠。另取鉛丹750~1050g,加入煉油中,收膏,將膏浸于冷水中。
 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樟腦等細粉,混勻,分灘涂于狗皮(或其他獸皮)上,即得。
【功能與主治】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用于痹證和跌打損傷。
【用法與用量】加溫軟化,貼于患處。
【規(guī)格】15~30g/貼。

主治:癤腫瘡瘍(癤、膿腫、潰瘍)
   處方:甲方:獨角蓮根60g,三棱30g,莪術(shù)30g,杏仁30g,透骨草30g,萊菔子30g,穿山甲30g,木鱉子30g,獨蒜120g,大黃30g。
   乙方:乳香30g,沒藥30g,阿魏30g,麝香0.9g。
   制法及用法;以香油2500g同甲項藥入鍋慢火熬至枯黑,濾去渣,酌加適量黃丹,再入鍋熬,時時搗拌膏成,離火,加入乙項藥末和勻攤于油紙上,貼敷患處。
   新法制作:獨角蓮60g,穿山甲30g,木憋子30g,乳香30g,沒藥30g,阿魏30g,麝香0.9g。
   三棱30g,莪術(shù)30g,杏仁30g,透骨草30g,萊菔子30g,大蒜120g,大黃30g。取基質(zhì)3500g配成膏。月桂氮酮35g。或甲方為流浸膏,乙方為細粉。加入基質(zhì)成膏。
處方:天竺黃6g,石膏6g,牙硝3g,甘草3g,雄黃6g。
   制用法:研細和勻,敷患部。
   改良方:1方:天竺黃60g,石膏60g,牙硝30g,甘草30g,雄黃60g,明礬60g,冰片5g。取基質(zhì)1000g將上藥研細末后調(diào)勻成膏。
   處方:肉桂30g,白芷30g,赤芍30g,元參30g,獨角蓮15g,乳香20g,沒藥30g,當歸30g,生地45g,麝香1.5g,黃丹1000g,連翹24g,輕粉6g,大黃15g。
   制法:除乳香、沒藥、麝香、輕粉分別研成細粉之外,其余群藥用香油2000g炸枯,取凈渣,加樟丹法收膏。
   用法:貼患處。
   主治:瘡癤(腮腺炎)(獨角膏)。
   改良法:A、肉桂30g,獨角蓮15g,乳香20g,沒藥30g,麝香1.5g,輕粉6g。
    白芷30g,赤芍30g,元參30g,當歸30g,生地45g,連翹24g,大黃15g。取基質(zhì)3000g成膏。
輸卵管阻塞膏藥
處方:炮山甲、乳香、沒藥、肉桂、兩頭尖各30g,生川烏、生草烏各30g。
      三棱、莪術(shù)、紅花、大黃、地丁、公英、紅藤、羌活、木通、皂角刺、透骨草、雞血藤、路路通、王不留、香附、川楝子各30g。
   按新工藝制作,上藥各取細粉和流浸膏入基質(zhì)2600g,成膏。
   用法:外貼兩側(cè)少腹,1貼藥可貼5天,連貼6貼為一療程。

治療頸椎、腰椎病的膏藥,其特征是它的原料配方為:力參60-70克,杜仲60-70克,狗脊60-70克,川羌60-70克,獨活60-70克,穿山甲60-70克,紅花45-55克,當歸45-55克,川烏45-55克,三棱45-55克,莪術(shù)45-55克,天麻60-70克,牛膝60-70克,皂刺60-70克,地龍45-55克,秦艽45-55克,茜草45-55克,玄胡45-55克,防風45-55克,防己45-55克,五加皮60-70克,荊芥45-55克,三七60-70克,桑寄生60-70克,伸筋草45-55克,乳香45-55克,沒藥45-55克,龍骨45-55克,珍珠45-55克,血竭45-55克,樟腦45-55克,蟲草45-55克。本發(fā)明可直接貼于患處,通過透皮吸收,藥物直達病所,直接發(fā)揮藥效,作用強、療效顯著、使用方便、用藥安全
如意金黃散膏藥
組成:南星、陳皮、蒼術(shù)各600g,黃柏1500g,甘草60s,白芷1500g,天花粉3000g,厚樸600g,大黃1500g,研細末,加水調(diào)敷。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一切熱毒瘡病及跌撲損傷等
生肌玉紅膏藥                                                                          
功效:活血養(yǎng)血,斂瘡生肌。
主治:瘡瘍潰爛,久不斂口
處方:紫草90g,血竭180g,當歸90g,甘草54g,麻子油40ml,輕粉180g,白蠟90g。

頭痛膏藥配方                                    
功效:散寒祛風,溫陽止痛。
主治:各種原因引起的頭痛,偏頭痛。   
處方:細辛、白芷、川芎、生南星、蒿本、牙皂、生乳香、生沒藥、防風、羌活、蔓荊子、當歸、甘草、冰片各30g,基質(zhì)1600g。

 回春益壽膏藥
功效:益氣養(yǎng)血,溫腎KCB系列齒輪油泵生精。
主治:男女虛弱百損,男性陽痿早泄,精子減少,死精,性功能低下。女性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宮寒不孕,性冷淡。                                                       
處方:制附片30g,小茴香30g,馬錢子30g,菟絲子30g,蛇床子30g;川芎30g,川椒30g,廣木香30g,火麻仁30g,吳茱萸15g,生川烏15g,生草烏5g 白及30g,公丁香30g,干姜30g,基質(zhì)1300g。

寶寶靈膏藥
功效:溫陽健脾,益氣強身。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引起的消GZYB系列渣油泵瘦,免疫力低下,反復感冒,腹瀉,遺尿,流涎等。                       
  處方
1:丁香20g,吳茱萸30g,白胡椒30g,小茴香30g,木香20g,九香蟲30g,益智仁30g,砂仁20g,雞內(nèi)金30g,月桂氮酮15ml。                                                                       
2:黃芪60g,當歸30g,防風30g,黨參40g,白術(shù)30g,茯苓30g,甘草20g,陳皮20g,附片30g,干姜30g,山藥30g,白扁豆40g。
3:香油1公斤,黃丹500 g   
牽正膏藥
    功效:祛風通絡(luò)。
   主治:面部神經(jīng)麻痹。
    處方
1:肉桂100g,細辛150g,馬錢子300g,月桂氮酮20ml。
2:川芎150g,荊芥200g,防風200g,蓖麻子300g。
3:香油1500g,黃丹750g。

金不換膏藥用于跌打損傷,氣血凝滯,筋骨傷痛。
      金不換膏藥處方:川烏18g,草烏18g,苦參15g,皂角15g,大黃3g,當歸24g,白芷24g,赤芍24g,連翹24g,白及24g,白蘞24g,木鱉子24g,烏藥24g,肉桂24g,五靈脂24g,穿山甲24g,兩頭尖24g,羌活24g,透骨草24g,槐枝12厘米,桃枝12厘米,桑枝12厘米,柳枝12厘米,香油1240g,炒黃丹620g,乳香30g,沒藥30g,麝香0.5g,蘇合香油6g。
       金不換膏藥制作方法:制成膏藥。
       金不換膏藥功能主治:跌打損傷,氣血凝滯,筋骨傷痛。
        金不換膏藥用法用量:貼患處。

瘋氣膏藥用于瘋氣。
       瘋氣膏藥處方:川烏8兩,鬧洋花8兩,川山甲4兩,草烏8兩,血余4兩。
      瘋氣膏藥制作:上藥用香油3斤,春秋浸7日,冬10日,夏3日,用槐柳條不住手攪,火熬枯油至黑色,用棕濾去滓,凈油聽用;每藥油6兩,下松香1斤(其松香先日熔化,濾去滓物,待冷打碎,用蔥、姜湯拌,曬干),共熬滴水成珠,倒入水缸內(nèi),拔去火毒,將瓷物盛了,用清水浸之。
      瘋氣膏藥 功能主治:瘋氣。
      瘋氣膏藥 用法用量:用時,先用鴿糞、麥麩炒干,將熱醋調(diào)敷患處,候干,再去前藥,貼膏藥。 
骨髓炎膏藥,其特征是它的原料配方為:全當歸20克、正川芎15克、大生地20克、杭白芍15克、廣木香20克、沒藥20克、川紅花20克、川桃仁20克、乳香20克、全蝎15克、蜈蚣蟲15條、硇砂15克、金銀花20克、白斂20克、白芨20克、連翹20克、大黃20克、制川烏20克、上安桂20克、香白芷20克、黑元參20克、血余炭15克、斑蝥15克、川牛膝20克、川田七20克、廣丹1公斤,將其制成膏藥。本發(fā)明主要治療骨髓炎、腫瘤,它療效顯著,無副作用。

治療風濕病膏藥,是取馬錢子500g、炮甲500g、川烏500g、草烏250g、防風1000g、透骨草1000g、貫筋1000g、柳枝1000g 經(jīng)粉碎、混合放入豆油1000g 浸泡24小時,將浸泡后的藥放入2000g香油中炸成炭狀后,撈出,再在剩下的藥液中放入蜈蚣30條、全蝎40個、紅花500g、樟丹1000g,用紋火熬成膏狀,即為成品藥膏。本發(fā)明具有溫經(jīng)散寒、祛風除濕、活血通絡(luò)、消腫止痛等功效,本發(fā)明不僅治療風濕病有良好療效,而且對治療帶狀泡疹效果顯著。
治療頸肩腰腿痛膏藥——活絡(luò)祛痛膏。該方劑是由多味中藥經(jīng)香油浸泡后煎熬制成一種貼敷痛點和穴位的膏藥。其中中藥組方比(重量%):川烏2.05-4.25、天麻2.05-4.25、牛膝2.05-4.25、木瓜2.05-4.25、首烏2.05-4.25、當歸2.05-4.25、川芎2.05-4.25、尋骨風2.05-4.25、青風藤2.75-5.05、細辛2.05-4.25、紅花1.25-3.25、補骨脂2.05-4.25、馬錢子5.75-8.50、海桐皮2.05-4.25、桑枝2.05-4.25、乳香3.15-5.60、沒藥3.05-5.55、羌活2.05-4.25、獨活2.05-4.25、全蝎1.25-3.25、海風藤2.75-5.05、杜仲2.05-4.25。該秘方對頸肩腰腿痛諸多病癥有獨特療效,療程短,療效好,治愈率高(總有效率99%以上),使用方便,適用范圍廣,費用低廉,無毒副作用,便于推廣普及。 
五龍膏藥
  組成;五龍草、金銀YHB軸頭油泵花、豨薟草、車前草、陳小粉,前4味用鮮草,另加鹽0.6g~0.9g,共搗成稠糊狀外敷。如用干草研末,則用陳醋凋敷。
功用:清熱拔膿。
主治;癰疽陽證,瘡瘍腫毒,腫病未潰破時。

四虎散膏藥
組成:草烏、狼毒、半夏、南星合等份,共研細末,同豬腦一同搗勻,外敷。
功用;化痰散結(jié),活血化瘀,消RYB系列燃油泵腫止痛。
主治;瘟疫陰證。

保胎膏藥                                                                         
功效:益氣補血,保育胎元。
主治:妊娠虛弱氣血不全鑄鋼瀝青泵足引起的胎元不固,習慣性流產(chǎn)。                                              
處方:當歸30g,益母草30g,黃芩30g,生地240g,白術(shù)20g,川斷20g,甘草10g,白芍15g,黃芪15 g,大云18g,龍骨30g,香油1000ml,黃丹500 g。 

如意金黃散膏藥
組成:南星、陳皮、蒼術(shù)各600g,黃YCB圓弧齒輪油泵柏1500g,甘草60s,白芷1500g,天花粉3000g,厚樸600g,大黃1500g,研細末,加水調(diào)敷。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一切熱毒瘡病及跌撲損傷等
戒煙膏藥,它由如下重量組份的原料制成:白人參:5-25份,魚腥草:15-30份,丁香:1-3份,遠志:5-15份,土地龍:5-15份,肉桂:2-5份。上述多味藥材經(jīng)烘干、粉碎過篩,以5倍于藥量的黑膏藥胚加熱溶化,再摻入粉碎過的藥沫攤于3cm 見方的紙上即可。使用本發(fā)明時,將藥膏加溫使之變軟,貼敷于手腕背部的甜味穴,24小時換藥一次,3天為一個療程。它使用方便,成本低,且療效好,適宜取代現(xiàn)有的傳統(tǒng)戒煙藥物廣為使用。
復骨膏藥                                                                                    
 功效:活血通絡(luò),補腎壯骨。
主治:股骨頭壞死
處方
1:生草烏、生川烏、CLB瀝青泵生半夏、生南星各10g,生白附、土元、馬錢子各50g,肉桂、炮姜、細辛、生乳香、 生沒藥、阿魏、守宮、血竭、兒茶、樟腦、冰片、各30g,炮山甲、元胡各45g。             
2:當歸、丹參、雞血藤、獨活各100g,甘草、香附、地龍各30g,威靈仙、川續(xù)斷、骨碎補、生地、千年健、川牛膝各60g,桂枝90g,香油4斤,黃丹1000g
乳腺增生膏藥
功效:活血化瘀、軟堅散結(jié)。
主治:乳腺增生                                                                              
處方:當歸120g,三棱50g,莪術(shù)50g,生乳香50g,生沒藥50g,肉桂30g,白芷50g,生川烏50g,細辛50g,生馬錢子60g,生白芥子60g,貝母50g,炮ZYB-B可調(diào)壓渣油泵系列山甲50g,冰片30g,樟腦50g,基質(zhì)3200g。
健牌和胃膏藥
功效:溫陽健脾
主治:胃炎,胃十二指KCB系列齒輪泵腸潰瘍、胃神經(jīng)官能癥、慢性腸炎。             
 處方:當歸125g,乳香31g,白芷125g,沒藥31g,烏藥125g,肉桂31g,小茴香125g,母丁香31g,木香125g,大茴香125g,香附子125g,基質(zhì)3000g。        

固經(jīng)膏藥
功效:疏肝養(yǎng)血,益ZYB渣油泵氣補腎,涼血止血。
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痛經(jīng)等。
處方
1:三七30g,元胡30g,阿膠30g,樟腦20g,冰片20g,月桂氮酮5ml。                                    
2:柴胡20g,赤白芍40g,香附20g,甘草10g,當歸30g,黃芪45g,川芎20g,白及30g,生地40g,熟ZYB硬齒面渣油泵地40g,黨參45g,白術(shù)30g,茯苓30g,枳殼20g,川斷30g,杜仲30g,菟絲子40g。桑寄生90g,巴戟天30g,丹皮30g,山桅20g,知母30g,黃柏30g,麥冬30g,地骨皮30g,地榆45g。
3:香油2斤,黃丹500g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膏藥的常用藥材分兩種制方:
    一、馬前子、木鱉子、靈仙、雪上一枝蒿、生川烏、生草烏、兩頭尖、生南星、祁蛇、烏蛇、穿山甲、穿山龍、土鱉蟲、全蝎、延胡索、躲紅花、當回、赤芍、熟地、骨碎補、肉桂、川牛膝、川羌、大活、三棱、文術(shù)、蘇木、片姜黃、桑枝、槐枝;
    二、乳香、沒藥、虎仗、川軍、木鱉子、甘遂、自然酮、騰黃浸泡在所述重量的油鍋內(nèi),置于爐火上,表面呈深褐色,撈出藥渣過濾,將藥油鍋離火稍放后,把黃丹篩進鍋中,文火,在加進乳香、沒藥、虎仗、川軍、木鱉子、甘遂、自然酮、騰黃,攤成膏,撒上三七、冰片、樟腦、鬧洋花、血竭、撲爾敏,外貼腰椎間盤突出部位即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各種膏藥的配方(一)
各種膏藥配方集成
膏藥配方
藥膏
特色膏藥配方(適用熱熔膠和白膠香膏藥)
87味膏藥制作工藝及配方制作大全(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