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即是,
不取諸鄰。
俱道適往,
著手成春。
如逢花開,
如瞻歲新。
真予不奪,
強得易貧。
幽人空山,
過雨采頻。
薄言情悟,
悠悠天鈞。
●語譯
自然天成,這是詩歌的靈魂。猶如你想要得到的靈感,本來遍地皆是,俯拾而得,既沒有尋尋覓覓的勉為其難,也沒有向鄰里求取的捉襟見肘。借物抒懷,妙手偶得,都是直致所取,決不間接而為。詩格的自然,往往出自詩人主體對自然之趣的深刻認識,只有物我統(tǒng)一,才能無往而不適。這就如同春天的腳步在不經(jīng)意中姍姍而來,決沒有千呼萬喚的勉強。詩人取物,情篤而景至;詩人臨箋,意興而句出。都因機杼自成,來不得半點矯飾。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冷暖炎涼,似有段落。然而,它們并非乍冷乍熱,是在漸變中那么寒燠交替,界限不甚不分明。一場冬雪過后,春光不期而至;蓓蕾默默舒展,花朵悄悄綻放。一切顯得那么自然流暢,又那么生機盎然。讓你在不知不覺中看到了一年的新氣象。詩人有了這樣的感覺,然后即景生情,他賦就的詩篇,自然如風行水上,決不會有任何的人為斧鑿之痕。因為他從客觀物態(tài)的率真之形而來,又回歸詩人主體率真之情之中。倘若詩人在思想情感上原本不具備自然之趣,卻要勉強地為文而造情,那就會顯出拘攣補衲的寒傖相來。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幽居于深山中的隱士,無車馬之喧,無庶務之擾,無欲無求,不厭空山,這就是一種自然的瀟灑。雨后物潤,頻生遍地,隨手就可以采之盈掬,這也是一種直致得奇的自然。因此,自然的韻致,歸根結(jié)蒂還是詩人情感的具體體現(xiàn)。外物與內(nèi)情相晤,詩句與志道相期,所謂“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毛詩序》)就是這種外景與內(nèi)心的高度統(tǒng)一。愈是自然的詩格,愈來不得半分勉強?!叭碎g聽得霓裳慣,猶恐鈞天是夢中?!保ㄔ脝枴恫教撛~》)自然的詩章正如悠悠仙樂一樣渾涵無涯,發(fā)自肺腑,毫無人為的工巧,所以才能深味其中的自然之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