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中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
河南安陽幼兒師范學校 魏常生
寫作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一篇文章,往往是學生思想、生活、知識和能力及個性品行氣質各方面水平的綜合運用和集中反映。因此,作文教學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過程。也是一個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過程。
何謂素質教育,簡言之,素質教育是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素質的教育。而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則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
心理學認為,個性即個體具有的一定傾向的,比較穩(wěn)定的和獨特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個性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在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的影響下,在個體的生活實踐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先天素質的差異,給心理差異提供了可能性,而把這種可能性變?yōu)楝F(xiàn)實性的,則是后天的生活和教育條件。也就是說,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在形成人的心理差異上起著決定作用。
同時我們還必須承認,學生心理的個別差異既是教育的結果,也是教育的前提,只有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差異,進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才能保證每個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fā)展,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和潛能。這也就是教育學上所說的“因材施教”。
寫作是全面展示學生個性的過程,而培養(yǎng)學生個性又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所以,在作文教學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最終是以素質教育為旨歸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呢?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以下幾點是切實可行的。
一、改變命題方式,解脫束縛
傳統(tǒng)教學中,在單純追求升學率的大棒指揮下,為了完成應試任務,作文訓練中,教師就人為的制定了一套作文模式,學生生搬硬套。學生即使對題材不感興趣,也只能臨時培養(yǎng),實在沒有辦法就只好應湊以敷衍交差。因而學生怕寫作,寫出的文章也是千人一面,單調呆板。這種訓練方法,阻礙了學生的形象思維,抑制了學生的寫作個性,嚴重違背了教學規(guī)律和原則,文章也失去了真實可感的內容,失去了生命。針對這種情況,我的作文教學的第一步,技術打破教師命題或半命題的訓練方法,讓學生自由命題,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把學生從“作文模式”的束縛下解放出來,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這樣,前臺戲讓學生來唱,教師在幕后當指導,只須適時指示方向,依據(jù)大綱要求對作為訓練加以規(guī)范,使之系統(tǒng)化。
這樣一來,學生思想上沒有了壓力,作為成了一種自覺的行為,能夠更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知識水平及價值取向,把作文與做人密切結合起來,給教師的施教提供了條件。
二、注重寫作指導,因材施教
寫作中的指導,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遺憾的是,許多教師都忽略了指導這個環(huán)節(jié),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批改上,不是把學生的文章批得一無是處,就是改得面目全非,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其實,學生文章中的許多不足或失誤,是可以在寫作時避免的,這就是靠教師的精心指導?!抖Y記》上說:“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學生因社會生活條件不同,其個性也千差萬別,在指導時就要區(qū)別對待。例如,一個學生對自己比較自信,勇敢,有毅力,但又比較任性和粗暴,另一個學生缺乏自信,沒有主見,易受暗示,但卻有一股韌勁。面對同樣的 寫作的態(tài)度和完成作業(yè)的行動會有怎樣的不同,在指導時對前者就應叮囑他注意方法,對后者則應予更多的鼓勵,更具體 的幫助。悉心指導,可以使學生少走彎路,少犯錯誤,避免在批改時被過多地否定。
三、抓住評改契機,取長補短
心理學認為,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在形成人的心理差異上起著決定作用,這種決定作用是通過個體生活實踐實現(xiàn)的。個體生活實踐,是個體和周圍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也是個體的社會交往過程。這里的所謂交往就是由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達到 心理上的接觸,產(chǎn)生信息交流。在作文訓練中 ,作文評改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學中最費力的一環(huán),不少教師為此而頭疼。全批全改忙不過來,少批少改又怕遭議論,受批評,只好走馬關花,難于深入細致,達不到心理學上所說的心理上的接觸。
我認為,寫一篇文章從觀察、思考成文到修改都應是學生自己所進行的實踐和認識活動,而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寫, 老師改的方法,恰恰違背了這一規(guī)律。教師按自己的標準對學生智力的開發(fā)和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因此,在作文訓練中,我采取學生改,教師評的方法。
學生改可以是學生自己改,也可以交換互改。學生之間,年齡相當,經(jīng)歷相似,更容易溝通,改起來比較容易,還能把教師從改作文的重壓下解放出來,使教師能把主要經(jīng)歷放在評上,更好地發(fā)揮主導作用。
教師在學生修改的基礎上進行評,對于文章中反映的共性的問題,可以在課堂上討論,以提高認識;個人的問題則以評語的形式個別輔導。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的評語不能再局限于對材料、主題、寫法的評判,還應包括文章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思想動態(tài)、能力水平、性格特點等各個方面,而且應充分注意個體因素,比如對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嚴格要求,對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要盡量給以鼓勵、表揚等。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用評語架起教師與學生心靈相通的橋梁,對學生在文章中所表現(xiàn)的每一個細微的心理變化,教師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教育,從而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使素質教育的目標得以順利實現(xià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