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大家都非常愛學生
每當觀摩研究課、公開課,心里總有些不是滋味。望著同行們專心的做著聽課筆記,不忍打擾他們,我心中感到莫名郁悶,也許自己太關注課堂上的孩子的一舉一動了。
每當看到孩子們在教師的組織下展開活動,我總是關心孩子們有沒有真正的理解,教師是如何關注他們的,令我遺憾的是,大多數(shù)教師更多的關注自己的教學進度,至于學生的知識掌握與否,我很少看到。
記得有一則故事,有一名老師面向全市上一堂公開課,在教學進行當中,有一個問題,該老師喊一名孩子回答,沒想到那孩子愣在那兒,其他孩子踴躍舉手,面對全市上千名的聽課教師,他只是示意孩子們安靜下來,給這個孩子思考的時間,在他的鼓勵下,孩子終于開口講出了并不十分完美的答案,全場所有的師生給以熱烈的掌聲,我不知道這堂課有沒有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只不過在這個孩子的心中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是老師讓他擁有了自尊,給他挑戰(zhàn)困難的勇氣。我忘記了這位老師是誰,但他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人敬佩,他的學生一定很幸福,因為他們都有收獲,都能茁壯成長。
我們有很多老師見面時經(jīng)常是你講到哪兒了,至于講得好不好,學生收獲怎么樣,很少有人涉及到,甚至研討課,整個教研組都在討論趕進度的問題,這不能不令人感到無奈、遺憾。如果在課堂上,您做一名細心的觀察者,您就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研討課,示范課,老師給學生活動的時間非常有限,甚至沒有三分鐘,在這個過程中,極少數(shù)學生壓根兒不知道怎么回事,老師就開始展示成果,尤其是語文課,教學生用對子、詩歌的形式回答問題,展示反饋時人人舉手,回答時精彩紛呈,聽課者頻頻點頭,上課者滿面春風,也許我腦子愚笨,像我至少需要十分鐘才能達到學生回答的水準,是演戲,更多的卻是教育的悲哀。跟“舉左手、舉右手”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面對這樣的樣板課,我無話可說,我一直在思索,建國以來,中國教育改革一直在深入進行著,然學生的素質依然沒有快速的提高,尤其在素質教育大聲疾呼的今天,“失去了熱鬧就不是課改”,也許我們太關注教育課堂表面的轟轟烈烈,這似乎阻礙了教育更快的前進。
“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講這句話,我們應該跟三個糖果的故事結合起來思考,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都注意不到每一學生,他又何談真正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中去呢?
其實,真正的教育家都非常愛學生,否則,魏書生先生的《班主任漫談》不會真實生動,于漪老師的《往事依依》不會貯滿深情,蔡云芝老師不會讓魏巍作家終身難忘,藤野先生更不會激勵魯迅戰(zhàn)斗一生。(錢永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