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菲和她的“詩意語文”
編導:孫宇
她既是國內“詩意語文”的倡導者,又是中學教壇上的一名普通教師;她既是全國中語界高度認可的名師,又是一群孩子眼中的良師益友。
談讀書、談語文,談詩意語文的天空,“教育訪談”《董一菲和她的詩意語文(下)》正在播出……
主持人:觀眾朋友,你好!歡迎收看“教育訪談”,上期中牡丹江市第二高級中學語文特級教師董一菲告訴我們讀書給她的人生鋪就了詩意的底色,由此領悟出生命的生、心靈的善、教師的愛、語文的美。身為語文教師,她更想做的是讓更多的學生都從文字的土壤里生長出心靈之樹。(轉向嘉賓)
主持人:
董一菲:我編的選修教材以詩歌的專題教學、以中國古典詩歌為主,也有一些現(xiàn)當代詩歌和外國詩歌,以作家為專題,比如:《斑斕李賀》,也有的以詩歌的藝術手法為題,比如《“比”在詩歌中》《詩的色彩與民族審美》,大約有二十二個專題。
主持人:您為什么從詩歌專題作為切入點呢?
董一菲:記得是
主持人:效果怎么樣?遇到什么樣棘手的問題沒有?
董一菲:經(jīng)過幾年幾屆學生的實驗,效果還不錯。孩子們有了底氣有了見識有了審美的品味。
要說棘手的問題也是有的,比如課堂容量大,背誦量大了,鑒賞量大,教師要堅持堅守,孩子們要有足夠的毅力和決心;再比如,編教材上選修課我沒有太多的理論依據(jù),很多時候靠的是自己學語文的經(jīng)驗和感受。
短片:在教學中她引領學生一同“詩意的棲居”,嘗試自編校本教材,以古詩詞為切入,嘗試以作家、流派、題材為專題的詩歌教學,將學生引入一個個性化的語文天地,老師、學生和文本,平等的對話,詩意的匯融……,2000年,董一菲成為首批國家級骨干教師,十幾年的教學嘗試在心底形成新的困惑,自己所追求的“唯美與詩意,尋找創(chuàng)造與感動,弘揚浪漫與理想”該用什么樣的理念來概括它呢?在東北師大為期三個月培訓中,東北師大最有名望的專家學者不遺余力地傾倒學術精華,與國內其它省份同樣有才華詩情同行的交流、碰撞,使她豁然開朗,就這樣,對自己摯愛的語文教學,她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模式-----“詩意語文”。
主持人:您心目中的“詩意語文”教學應該教會學生些什么?
董一菲:首先漢語言就是充滿詩性的。漢字是會意的,像一幅畫,充滿了象征性和暗示性,充滿了聲音表情和色彩,語法也充滿彈性和韌性,形容詞不可以帶賓語,于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卻是最美的詩,充滿了煉字之美,修辭無處不在。我們是詩的國度,幾千年的文學史就是一部詩歌史,我們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核心是“詩”。
語文課的內核應該是詩,詩意語文不是把詩歌簡單的植入,而是滲透,渾融,彌漫,語文課要有詩的意境,讓學生成為詩意地棲居的的人。
董一菲:詩意語文不僅應該給學生“語文”這把“安身立命”的利器,還應該給學生一個精神的家園,讓孩子們有生命的尊嚴,精神的氣象,讓他們敏感,優(yōu)美,雅致,有人格的高位。
董一菲:詩意語文給學生一個文學的世界,給學生一個悲天憫人的情懷,給學生最美最純凈的母語,給學生善感的心靈,給學生一個溫暖的愛與善的信念,給學生一個感性嗯哼理性豐美的世界,給學生一個內儒外道、中西合璧的人生智慧。
主持人:具體方法呢?
董一菲:閱讀——積累——感悟
吸納——感悟——思辨
教師用元氣淋漓色彩瑰麗的語言講出詩意盎然的語言。
以教材為載體思接千載視通萬里。
學生大量地背誦閱讀,經(jīng)過融入情感和心靈,以期抵達“六經(jīng)沅 我”的境界。
課堂的實質是對話,是教師學生,文本的生命的美的詩意的對話。
(同期聲:《鄉(xiāng)關何處----鄉(xiāng)愁詩鑒賞》視頻)
短片:凡是聽過董一菲語文課的人,都會被她豐厚的知識儲備、語文素養(yǎng)和睿智的課堂點評語言所折服,她常常用極富詩意的長句,噴薄泉涌般的鋪陳排比,創(chuàng)設一種美的意境,讓學生深受感染,繼而激活思維,產生個性化頓悟,讓我們更加具體地領略了“詩意語文”文學、文化、審美疊加形成的“語文味”。師生通過對話不斷深化對文本的解讀,教學與學生,師生與文本,知識與情感,就這么自然地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了。甚至下課是另一種開始,而不是結束……
主持人:2009年,國家教育部語文出版社在國內精選二十位新生代語文名師的經(jīng)典課例和教育理念,
董一菲:我一向缺乏理性邏輯推理的能力,我很缺少精神的某種“鈣質”,做科研實質上是學做科研,把很多感性的東西升華提煉一下,喜歡《易經(jīng)》中的“師卦”,厚德載物的大地覆蓋著無窮無盡的水,那是上善的水,至柔而又至剛的象征著智慧的水,純凈恣肆,“師”就是“地水”,師,教師活到老學到老,清代大儒曾國藩不是說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骨相嗎?我渴望著改變。(笑)
主持人:您不但是學生的老師,也是學生的老
董一菲:二中語文組有十幾個年輕教師是正式拜過師的。
支持人:您選徒弟有什么條件嗎?
董一菲:只要和我有著共同的語文價值觀就好了,不是說“云從龍”“風從虎”嘛,同聲相應,同物相求,惺惺相惜吧。
主持人:2006年,“全國語文特級教師精品課展示會”在我市二中舉行,這是黑龍江省中學語文界的盛會,也是二中乃至牡丹江語文人難忘的記憶,這是否圓了您“讓更多的人詩意的生活著”的夢想?
董一菲:在家鄉(xiāng)在母校辦一個語文的盛會是我的諸多綺麗的夢之一,人生就是一個圓夢的過程,借用海子的詩句就是“以夢為馬”“語文教師是我的名字”“語文教師是我的一生”。
努力“圓夢”直至“夢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嘛。
短片:教而無研,行之不遠,她堅持用科學研究的方法“詩意語文”理念化,形成可以普推廣的“科研成果”從而使更多的人受益。從“名師教學點滴”到“名師講語文”再到“帶領教師成長”近年來,她在全國各地講學,并將其它先進的教學理念引進牡丹江,注重新老傳承,培養(yǎng)了一大批理念超群、教學個性分明的“徒弟們”,她所在的二中語文教學團隊中有市級學科帶頭人2人。高級教師20人、教學能手13人、教學新秀6人,先后有3人獲得全國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 1 人獲得全國首屆“十佳教改新星,2人獲得東北三省“十佳語文教師”。2010年,她應邀在中語界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網(wǎng)站――中華語文網(wǎng)開設名師博客,三年來,她發(fā)表原創(chuàng)博文317篇,點擊率已超過70萬。被稱譽為“中華語文網(wǎng)名師第一人”。
主持人:
董一菲:牡丹江是我的父老家園,我生于斯長于斯,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讀過“詩書”的人非??粗剡@一點,莫言永遠寫他的高密東北鄉(xiāng),遲子建永遠寫她的漠河北極村,沈從文的筆下是永遠的鳳凰古城。
牡丹江也是“邊城”,是多種文化的交匯地:滿蒙文化、流人文化、薩滿文化、江南文化、貶官文化、朝鮮族文化、日本文化、俄羅斯文化,多元生動,生生不息。
牡丹江有異域風俗,有浪漫風流,有清麗婉轉,有慷慨豪放,也不失詩書教育。
另外我的歷任校長給我搭建了難得一遇的平臺,于秋蓮校長在我初為人師時讓我上了大量的公開課,對我千錘百煉;劉云川校長把破格高級教師和破格特級教師的機會全都給了我;趙國俊校長提供資金讓我著書立傳,讓我走遍三十幾個省市傳播我的詩意語文之道;我的現(xiàn)任校長陳彥存校長為我建立名師工作室,讓我再次返回“書齋”,潛心我的“詩意語文”。
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小城,有這樣一個工作環(huán)境,當然還有我的父母家人,我沒有任何“出走”的理由。
短片:2011年,
主持人:著名學者北大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