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莫高窟
——情歸西部之十二
作者: 寅公
大漠駝鈴吟詠的敦煌,熏沐在漢唐雄風中。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小千佛洞,恰如顆顆明珠般,點綴在茫茫大漠中。莫高窟是敦煌文化和藝術的中心,是古絲綢路上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是世界罕見的佛教藝術寶藏之一,也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奇跡。在神秘的三危山下的峭壁上,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懷抱中,閃爍著絢麗的光彩。
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東南大泉河谷里,南北長1680米。那鱗次櫛比、重重疊疊的洞窟猶如蜂巢嵌在高15至30多米刀削斧劈的斷崖上,上下相連,形成規(guī)模宏偉的石窟群。窟前棧道蜿蜒曲折,樓閣巍峨兀立,鐵馬風鐸懸響,氣勢宏偉壯觀?! ?br>
中國石窟藝術源于印度,印度傳統(tǒng)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為主,而敦煌莫高窟所在的鳴沙山,巖體質地松軟,不適宜鑿制雕刻大型的圓雕和浮雕,于是古代的藝術家因地制宜地發(fā)展了石窟建筑的形式,造像以壁畫和敷彩泥塑為主要手段,制作出風格獨特的藝術珍品。整個洞窟一般前為圓塑,而后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則以壁畫為背景,把塑、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這也使莫高窟與中國三大石窟中的另兩處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有著明顯的不同。
隨著游人向莫高窟走去,我這個一向不信佛的人竟變得莫名地虔誠起來,也許是對它的神秘渴望已久,才使得我有如此心境吧。遠遠望去,莫高窟只是鑿在鳴沙山東麓的懸崖峭壁上的一個佛教勝地,由于每個洞窟被一扇扇鐵門緊鎖著,外面看來沒什么特色,真正讓你驚嘆的,自然是洞窟內(nèi)的景象了。
跟隨導游員,我們亦步亦趨,拾級而上,在洞窟里穿梭,象趕場子般擠擠搡搡地參觀著。我們首先參觀的是一個“大佛窟”。待窟門洞開,一股陰風徐徐吹來,只感覺一股涼意撲面而來,好不涼快,先前的燥熱被涌出來的地氣給滌蕩得無影無蹤。據(jù)說,洞窟里都是冬暖夏涼的,比開空調還舒服。怪不得,那些佛祖在里面呆了上千年還舍不得出來呢!這個大佛窟外面已經(jīng)建設了九層樓,就是我們經(jīng)??吹降模砟呖咝蜗蟮木艑訕?。里面的大佛是世界上的第三大佛。進得窟來,里面一片黑暗,隨著手電筒的照射,立時就把我?guī)нM了一個佛教勝境里。眼中所看到的一切,都使我晃若夢中。那神態(tài)自若的佛像,那色彩斑斕的壁畫,驚得我沒了言語。面對它們,被俗世紛亂了的心境暫時得到一些平靜。于是,懷著“洗心游勝境,從此去塵蒙”的平和去仰望它們,我知道,它之所以會響徹世界,都只因了它的神秘和精湛的藝術。于是,心中發(fā)出一陣陣感慨。我慨嘆中國文化之博大,贊賞古人之智慧,感念佛法之無邊……
由于參觀人數(shù)日益增多,洞窟內(nèi)氧氣過重導致壁畫的彩料剝落嚴重。出于對文物的保護,莫高窟的洞窟并不是全部而是有限制地向游客開放。通常游人只能參觀到十個最具代表性的洞窟,其余的每個洞窟一律都用鐵門鎖著,保護起來了。莫高窟的導游員按一定人數(shù)分好隊,然后手挎一吊重重的鑰匙領隊進窟參觀。由陽光中入窟,黑暗席卷而來。一種潮濕的氣息彌漫開來。走進一個個洞窟,博大和精深的華夏文明給了我們謎一般的歷史。先后看了北魏、初唐、盛唐、宋代等不同時期的洞窟。
洞里很黑,沒有絲毫光亮,解說員用手電筒微弱的光亮來晃釋這些藝術珍品。眼睛跟著導游手中電筒的光線圈移動,所看到的是一些古老印象的壁畫、彩塑,飄渺不定。隨著人流前行,導游一個一個窟開門、講解、鎖門……,佛教故事很動聽,壁畫很具有想象力,飛天舞動的腰姿很誘人……
導游說,別看這些色彩如此鮮艷,其實它們正在不斷地褪色,幾十年前看過這些洞窟的人現(xiàn)在回來再看時,都說色彩褪了不少。為防止強光對洞內(nèi)壁畫可能造成的損壞,相機是禁止帶入的,電筒的光也相當昏暗?;椟S的電筒下,看見了千年前靜坐的菩薩,彩色的壁畫,盡管已褪色已斑駁,形象依舊栩栩如生。在其中一個洞內(nèi)還發(fā)現(xiàn)測試二氧化碳濃度的儀器,看來管理部門已經(jīng)意識到參觀人數(shù)太多可能帶來的問題,說不定過幾年只能站在門口遠觀。借著手電的光可以看出壁畫氧化的利害。倒是幾尊大佛、菩薩,安祥中透露出盛唐的風韻,還讓人看了個真切。
參觀過的每個洞窟的頂上,都是一個個慈眉善目的佛像,這些佛像自下而上、由大到小,如果用肉眼去數(shù)它,也許是數(shù)不完的。置身洞窟中,不論面向何處,都會有一雙雙佛眼在看著你,不論你是否是個信佛之人,當你置身在這樣一個滿目都是佛像的境地里時,至少在那一刻,你的心里是有佛的。與此同時,每個洞窟的四壁上,都有絢麗多彩的壁畫,這些壁畫或是一個傳說,或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人們所熟知的九色鹿的傳說就出自這里。無論是傳說還是真實,所有的故事都貫徹和體現(xiàn)了佛經(jīng)里禪述的因果報因。有的洞窟的四壁上還繪出了當年捐資的達官貴人和他的家族成員。當然,最享譽世界的,還是飛天了,它揮著飄飛的衣袂,擺動纖細的腰肢,優(yōu)美的在寂靜的洞窟內(nèi)飛舞了千年,尤其它反彈琵琶的舞姿,竟是世界的絕筆!沒有人能夠實現(xiàn)它在現(xiàn)實中的存在,無數(shù)的舞蹈家反復的演練,終究學不會它的反彈琵琶。它的存在,也是世界的奇跡啊!
如果用泥巴和麥草可以做出絲綢質感的衣服穿在佛像身上的話,那么古時工匠們的藝術水平可謂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這是唐朝佛教盛行時期的作品。到了青代,一些被修補過的佛像,已經(jīng)是敗筆了。一眼就可看出哪些是唐時哪些是青代的了。當你看到那截然不同的藝術手法時,你的內(nèi)心不得不涌出一絲的恐慌,若干年后,若還有人來修整這些破損了佛像,還會有哪個神工巧匠能夠保持它原來的模樣?
旅游看景與看書一樣,只能看它最精彩的地方。莫高窟藝術的特點表現(xiàn)在石窟建筑、塑像和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上。莫高石窟大小懸殊,大的高達幾十米,小的僅能伸進人頭。從建筑形式的演變,反映了古代藝術家在接受外來藝術的同時,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加以融化吸收,使它發(fā)展成為中華民族的形式。石窟的建筑藝術完整地保存了千百年來的建筑形式,其中不少是我國絕無僅有的古建筑杰作,表現(xiàn)為古建筑實物和壁畫中的古建筑圖兩大部分,分窟形、窟檐、古塔和建筑畫四個方面?,F(xiàn)在的洞窟中,有形式多樣的禪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塔廟窟、影窟等形制,它是設置宗教雕塑和壁畫的神殿,是僧侶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
禪窟源自印度“毗河羅”,意為寺廟,是供僧人禪行的洞窟。主室呈矩或方形;正壁鑿佛龕、塑佛像,四周繪壁畫;頂部為覆斗藻井,主室兩側有僧侶打坐修行的禪室。中心塔柱窟源于印度“支提”,意為塔廟,窟面呈矩形,前部為傳統(tǒng)的仿木構建筑人字坡窟頂,后部中心有貫通窟形的類塔形中心柱,柱的四面開龕造像,它象征著佛塔的內(nèi)部空間,后部平頂。這種窟形是從古印度的殿堂窟發(fā)展而來的。以上兩形制是北朝時期、隋以前的基本窟形。相比之下,敦煌的中心柱窟各壁間出現(xiàn)的漢民族特有的闕形建筑、塔柱前的人字披形的窟頂?shù)龋颊故境隽硕鼗偷姆鸾痰钐梦樟酥袊拿褡褰ㄖ攸c,這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必然結果,是這時期流行的主要窟形。將石窟內(nèi)部空間裝扮成佛塔的內(nèi)部樣子,還與北朝時期的佛教特點有著密切關系。殿堂窟則是修行者禮佛的場所,平面方形,是在里端雕出一座覆缽形的佛塔,窟內(nèi)的兩側環(huán)燒著廊柱,正壁開龕造像或僅造像,覆斗形頂或人字坡形頂,是北朝時期的另一種石窟形制,更是隋、唐時期石窟典型形制。由于隋、唐時期石窟建筑有多樣化、民族化、世俗化趨勢,不僅殿堂窟數(shù)量多,長盛不衰,且不斷發(fā)展、演衍變出另一種主窟正壁和兩側壁均開佛龕、龕內(nèi)造型的形式,用以表現(xiàn)三世佛或三身佛。
中國的歷史上,漢、唐是吸收外來文化最為積極最有氣魄的時代,同時也是中華民族主體意識高揚、中華民族文化蓬勃發(fā)展的時代。這一論斷,在敦煌歷史、在敦煌莫高窟可以得到有力的印證。唐代后期以至宋元,壁畫佛龕又被洞窟中央的佛壇所代替,騰出一整塊石壁繪制大型壁畫。佛壇窟是新出現(xiàn)的窟形,有涅般木窟、七佛窟等,如莫高窟第158窟。五代、宋、西夏、元時期的石窟繼承晚唐舊式,主要流行主室正壁開龕和中心設方形壇的殿堂窟,五代、宋時期中心佛壇窟規(guī)模超過前代。
覆斗頂是隋唐時期的基本窟形,也是莫高窟最多的窟形,約在300個以上。背屏式是晚唐、五代、宋時期的基本窟形,系中西結合式,一般在室中心的佛壇后面有大型通頂?shù)谋称?,其佛壇源自中國廟宇殿堂的佛壇,而背屏則由中心培演化而來。這類洞窟面積都在200平方米左右。涅槃窟和大佛窟是唐代根據(jù)造像規(guī)模和造像形態(tài)的特定需要而開鑿的特殊窟形。涅槃窟俗稱臥佛殿,莫高窟中有唐代的148、158兩座,平面呈橫長方形,窟中再造一橫長方形高臺,形如平床,上塑臥佛??唔斪魉黜?,外形像殿堂,內(nèi)形似棺材。大佛窟是根據(jù)容納巨大立佛或倚坐佛之需而開鑿的,下大上小,下部平面呈方形,上部逐漸縮小,呈錐體,頂呈覆斗形或圓穹形。莫高窟中有初唐96窟和盛唐130窟兩處大佛窟。
總而言之,莫高窟的壁畫、塑像及建筑在造型、構圖、線描、賦彩、氣韻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了中國氣派的民族風格,充分顯示了佛教和佛教藝術不斷中國化的特色。
在離開的時候,看見路邊有很多的墳墓,在荒漠上用石塊壘起的灰色墳墓,一種無法表達的復雜感覺在心中蔓延。
如果可能的話,我真的愿意,一輩子守候著這無價的美麗。
有著悠久歷史的敦煌,有著燦爛文化的莫高窟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它需要我們用心去解讀,如果你有機會,請你別放過,一定要去敦煌,一定要到莫高窟神游,興許你會另一番感慨!
2006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