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培養(yǎng)信息時代的新一代優(yōu)秀教師

  柳棟也是我多年的朋友了。他請我來談談。我想談什么呢,就選擇了這樣一個題目,《培養(yǎng)信息時代的新一代優(yōu)秀教師》。我想圍繞三個問題來談談。第一個呢,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現(xiàn)狀和反思,就是怎么看待當前教育信息化,特別它還存在哪些問題,取得的最主要成果是什么。第二個問題呢,看看趨勢,包括世界上的發(fā)展趨勢,而且不僅是基礎教育,今天我想特別談談高等教育的趨勢,因為高等教育如果不改的話,它對基礎教育是個瓶頸。最后呢再討論一下教師怎么適應信息時代的這種新的生存方式。

  第一個問題,我們想討論一下我國教育信息化現(xiàn)狀和反思。教育信息化,我覺得我們應該放在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大背景下來討論,至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們國家基礎教育的改革發(fā)展進入了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15年基礎教育變化非???,但歸結起來,我覺得是這三大主題,一個是素質教育,一個是課程改革特別是現(xiàn)在的新課改,第三個是教育信息化。在這三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這三者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協(xié)調發(fā)展還遠遠不夠。所以我注意到這個新教育實驗是把這幾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了。那我今天重點談談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真正的推動是在2000年那次教育部開的教育信息化的動員會、誓師會之后,因為那次會議教育部做了一個重大決策,就是要用5到10年的時間,用信息化帶動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中國基礎教育的第二次跳躍式發(fā)展。第一次跳躍式發(fā)展是普九,用了15年時間。普九完成以后,到底抓什么,當時爭論很大。最后教育部堅定不移地決策要抓教育信息化,而且出臺了兩項政策,校校通工程和普及信息技術教育而且作為必修課。當時由我來做的專家報告。在我聽了陳至立報告后,很感慨。陳至立說了這樣一句話,信息技術要不要成為必修課,這個問題爭論很大。這個問題不要爭論了,就是必修課。有人說基本條件都不具備,怎么上。她說現(xiàn)在不是上不上的問題,是必須列為必修課。為什么,她講了個道理,現(xiàn)在全世界都在走向信息化,再過5年到10年,當我們學校的畢業(yè)生走上社會上時候,他身處是信息化的環(huán)境,如果他在學校沒有學過,那他走到社會以后,還要象下崗工人接受培訓那樣接受培訓,如果這種情況發(fā)生,那么整個社會就會質疑我們的教育,你們5年10年干什么去了,到時候我們要負歷史的責任。聽了當時我很感慨,接著我做專家報告的時候就講,我說教育部的部長能有這樣的一種未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因為當時參加會議的是各省的主管教育的副廳長,基教處處長,電教館館長。所以我說,怎么使得各級領導都能有這樣一個對未來的責任感,所以那次會議以后,全國教育信息化推動非???,而且當時估計有些省份沒有條件搞信息化的,象貴州等等,但是一年以后,他們用各種方式都籌集了資金,在很多學校里投入了大量的信息化的基礎設施。所以這五年發(fā)展起來確實是驚人的,那概括起來,到目前為此,基礎教育信息化主要成果是什么?我概括了四個方面。第一是各級教育決策管理部門對教育信息化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第二是硬件軟件資源建設超常規(guī)發(fā)展,第三是新型學習與教學模式的探索猶如雨后春筍,第四是新一代教師和教育管理者迅速成長。但是同時各種矛盾問題也逐漸產生和暴露出來。教育信息化現(xiàn)在存在的問題我也總結了四點,第一是教育信息化目標評價體系需要進一步明確和調整,第二是投資和管理體制亟待健全、改革和完善。很多都沒有制度化,都是隨機性的,臨時性的,找到一筆投資就投進去了。而且這些投資下去以后,它的日常費用增加了。也就是說學校的教育成本大大增加了,這對于貧困地區(qū)很難承受的一個東西。另外更大的一個問題,誰來管這些?,F(xiàn)在學??梢詭资f上百萬建這校園網(wǎng),但是誰來管這校園網(wǎng),沒有編制。一般都只好從信息技術教育教師里面抽出來去管校園網(wǎng),所以這就造成了非常大的設備的浪費,資源的浪費。另外呢,教師和教育管理的培訓現(xiàn)在很重視,也抓,但培訓的形式主義,培訓內容的不切合實際非常嚴重,所以應該更加求實和不斷深化。再有呢信息化與素質教育新課改的內在聯(lián)系和協(xié)調發(fā)展必須加強。

  對我們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呢,我們可以從一個外國人的眼來看一看,這位戴維是英國很著名的一個培訓專家。他專門給非英語國家的中小學老師培訓信息技術下的英語學習。所以在世界30幾個國家很有影響,他四年前到廣東做了三次考察,最后寫了一個報告,我概括了一下抽出了幾個觀點。他說廣東信息化的硬件設備配備相當出色,上網(wǎng)快速可靠,而且學校還有大量軟件。還有教師和學生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熱情和意愿,他很吃驚,他說這個在英國做不到。他看到在學校里老師花大量時間做了好多課件,而且一看好多是業(yè)余時間,他說這件事要在英國這么做的話,老師早就罷工了。他說中國的老師非常難能可貴。但是呢老師做出來的課件他感覺到低層次重復的太多。然后呢教師培訓他也進行評價,他說教師都受過二級培訓,但是從培訓的內容來看,僅僅集中技術而非教學,而且大部分培訓似乎是以技術為導向的。這點我們原來感受到但是不強烈,后來他來做培訓,英國使館文化處和廣東省教育廳合作搞了一個項目,英語教育和互聯(lián)網(wǎng),戴維來培訓,邀請我做中方的首席顧問。所以我們看他要培訓什么內容,因為我們主要是尊重他的意見,當時他想搞的范圍小一點兒,深入一點兒。但教育廳跟他講,中國的情況不一樣,中國那么大,那么多人少了哪兒行啊。所以一定要求他增大培訓量,爭來爭去,最后達到一個妥協(xié),就是22個省重點中學,每個中學派一個既英語好,信息技術又好的英語老師來跟他培訓,都是高中老師22個學員。我一看他的培訓計劃,培訓什么?怎么用WORD。我說這個還用培訓嗎,我們老師都很熟練的。但是他開題了,我也不好說不讓培訓。那我們看看吧。所以第一次呢,我?guī)е业闹?,帶著研究生跟他談,看完我很感慨。我沒想到WORD有那么多功能,而且在英語教學中怎么用WORD。這些我個從來不知道啊。再有搜索引擎,我們老師都會用啊。最后他來講,搜索引擎怎么搜索,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中的英語教學資源,我們看了大為吃驚。下面他還講了一個問題,軟件不少,但是缺乏標準。很多是現(xiàn)行教科書多媒體化版本,用我們的話說就是黑板搬家,教科書搬家。他尤其吃驚的是資源不能共享。一個是資源不能共享,另外一個學校不僅買硬件還買軟件資源呢。好多學花錢買資源庫,但是你看看資源庫里面,多少東西?大量的是垃圾,而且好多是把第一線教師網(wǎng)上東西拿來了。很資源庫都互相重復,反過來怎么提煉這些東西。另外呢以買了之后,學校之間不能共享,我買的我怎么能給你。這些內容他覺得不可理解,最不可理解的是花錢買了這么多東西,但是最好用的東西沒有。比如他在全世界30多個國家培訓,全世界英語老師最喜歡用的那些東西,比如說工具,比如說英文雜志,電子雜志,比如很多網(wǎng)站。他選了幾個典型的,最受全世界歡迎,而且是免費的,老師上網(wǎng)什么都好的,搜索也會,但一問,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問的那些東西。他更不可理解了。所以后來他說,我來培訓。那培訓下來以后,30天的培訓以后,英語老師非常感慨,非常適用。比如說,出英語的考題,他介紹一個HOT POTATO熱土豆,這個拿回去老師馬上就都用起來了,回去出題全用這個。那很多很非常好的東西。另外呢專門訓練聽力的網(wǎng)站,閱讀的網(wǎng)站,寫作的網(wǎng)站,大把大把的。這就是網(wǎng)站已經先成的各種各樣的教育社區(qū)啊。

  所以通過這樣的培訓以后,我感受到與發(fā)達國家差距,不是在硬件上,也不是在我們理解的軟件上,而是對資源的掌握和駕馭。所以我覺得現(xiàn)在在發(fā)達國家教育改革中已經把教育信息化程度,已經作為衡量教育現(xiàn)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了。還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好啊,他說(最后一句話)。本人所遇到所有教師,專業(yè)能力都很強,數(shù)學老師教數(shù)學很好,英語老師英語也很好。但是卻面臨著方法論和教學法的難題。這話當時不太理解,后來他舉了例子,例如說怎樣最佳地利用網(wǎng)站。特別是后面一句,如何在滿足學生興趣和達到考試要求之間找到平衡。這個問題轉化成我們的問題就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關系問題。他要應付考試,考試是很枯燥的?;ヂ?lián)網(wǎng)上的學習要讓學生充滿樂趣,這兩者怎么平衡?這都是有深度的問題。其實發(fā)達國家都在探索。所以我覺得教育信息化決不能游離于現(xiàn)行教育教學過程之外的一種投資行為和硬件設施建設。而必須能夠用信息技術對現(xiàn)行教育系統(tǒng)進行全方位改造,從而大大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所以教育信息化是整個教育現(xiàn)代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最根本的目標是什么?(中間紅的那段話,這是4年前文章里寫的)我說最根本的目標,應該能夠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現(xiàn)行教育系統(tǒng)進行全方位改造,從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益。培養(yǎng)出能夠適應數(shù)字化生存環(huán)境的新一代公民,并且盡可能縮小發(fā)達地區(qū)和貧困地區(qū),重點學校和基礎薄弱學校之間的數(shù)字鴻溝。這樣的教育理念,我覺得不能僅停留在理論上。而且必須轉化為可操作可檢測的政策導向和大量的個案。所以這幾年,我原來在北師大,在北師大20年,后來到97年到華南師大,轉而搞教育技術,在廣東6年,去年回到江蘇,回到老家,到南京大學,在南京大學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教育系而且就一個專業(yè),教育技術專業(yè)。在南大創(chuàng)的教育技術專業(yè)決不同于目前師范院校的教育技術專業(yè)。應該反映教育技術的前沿和趨勢,所以我們括號叫數(shù)字媒體與知識工程專業(yè)。就是要培養(yǎng)新一代教育家。新一代教育家是什么,他不僅在大學里培養(yǎng),更在實踐中培養(yǎng)。所以我在廣東的6年,就在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指導這樣的人才傾注了我全部的精力。但這個過程中我與大量第一線的老師交流聯(lián)系,把他請到我的實驗室來,請到我的研究生課堂上來,請到我的培訓班來,因為全國的園丁工程培訓,國家出錢培訓一萬名學科帶頭人,分到各個學科以后,分到信息技術教育這個學科,當時不叫信息技術教育叫中學計算機教學,只有一個培訓班,是師范司給我做的。所以全國選的最優(yōu)秀的中學計算機老師,每個省一到三名,三名的很少,一共是43個學員,31個省市自治區(qū),都是最厲害的。到我那兒集中培訓三個月,然后遠程網(wǎng)絡化的培訓9個月,然后回來以后答辯。一年國家一個人出一萬元,這一年的培訓,使我面向活躍在第一線的教師,因為都是各省選出的尖子,你比如北京就一個北大附中的李冬梅,天津也一個,都是最優(yōu)秀的人。這些人來讓我培訓,我怎么去培訓他們?所以我們就開發(fā)了全新的一套課程,而且全部是用新模式,而且讓他們本身,他們有豐富的經驗和資源,他們相互之間的共同學習和交流,所以43個學員最后難舍難分,現(xiàn)在在網(wǎng)絡上我們QQ群組還非常活躍。反過來他們回去以后,因為學習了三個月,回去9個月,遠程的學習交流把當?shù)貛悠饋恚窃谶@個過程中怎么樣去培訓他們,我就覺得不單是教授講課,當然我們會請國內最有影響的專家來講課,從北京從各處,在另一方面我這個培訓班專門請了一批第一線的教師來給他們上課,這些教師大多都是高級教師,甚至還請中學一級教師給他們講(還有沒有提到高級教師,后來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到高級教師的),因為信息技術涌現(xiàn)出來的很多優(yōu)秀教師,學校里面還不一定認,我就把這些人請到課上來,給他們講。開始他們覺得我們是高級教師,你找一個不是高級教師來給我們講,最后講完都服了。哎呀,覺得這才是趨勢,所以我就告訴他們,在信息時代不要論資排輩,我們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但是呢,我也深感,這些一線的優(yōu)秀教師眼前障礙重重。在信息化中脫穎而出,但很多方面得不到支持,甚至得不到理解,所以我就用各種辦法來支持他們。而且有的人,有一段時間曾經搞得很好,但是后來越搞越搞不下去,他覺得受不了,精神上的壓抑,各方面的障礙,后來有的是揮淚而去呀。再也不搞了。所以你們搞實驗不容易啊,你一定要有思想準備,你闖這步路是很艱難的,你能不能堅持到底?所以總的來說,我作為一個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者,參與者,推動者,既濟身其中,又要需要保持一種研究者的客觀和清醒。這使我獲得的感受是驚喜、興奮和苦澀。為什么苦澀,因為我看到一批在信息化中優(yōu)秀校長、教師甚至教育局長,是戴著種種枷鎖在跳教育改革之舞。很幸苦很累。很多人跟我說,我堅持不了多久了。另一方面,大量的教育信息化的投資,并沒有取得就有的效益,不僅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浪費,而且助長了各種各樣的形式主義。好在越來越多的教育決策者,管理者和廣大教師在這一點已經有了越來越深刻的反思共識和對策。最近我一篇文章,發(fā)表在《中國電化教育研究》今年第3期,剛剛發(fā)出來。是廣東的一個課題的總結叫《區(qū)域教育信息化的戰(zhàn)略思考》,這里面我提出,當今教育信息化的目標評價體系和游戲規(guī)則必須實現(xiàn)四個方面的轉變。提出教育信息化的立足點必須提升,由學校向區(qū)域提升,而且具體提了三點對策。

  另外呢,從區(qū)域教育信息化規(guī)劃的理念、方法論的高度,倡導、提出區(qū)域教育信息化規(guī)劃的對話觀、整體觀、過程觀和績效觀。具體可去看這個文章,我就不講了。而且我覺得現(xiàn)在應該保持一種清醒,特別是需要對目標的反思,我們教育信息化搞了到底是為了什么?我們教育改革,教育現(xiàn)代化到底是為了什么?現(xiàn)在教育界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教師、校長承擔的各種壓力越來越難以承受。很多校長都跟我談,我們到底追求什么?好象離和諧美好的理想越來越遠了。教育的真諦是什么?教師的自尊與自信何在?所以我看了這個新教育實驗的理念,我很興奮,盡管我還沒有與第一線的教師,但從這些理念來說,我覺得恰恰是和目前的這些異化完全不同的一種聲音。好在現(xiàn)在中央全會在倡導一種新的戰(zhàn)略,就是構建和諧社會。所以最近我到處講的時候都強調一個觀點,我說構建和諧社會,學校怎么教育怎么辦?我覺得應該提出一個口號,就是緩解過于激烈的教育競爭和社會競爭。四個轉變是什么?首先,我覺得基礎教育信息化這場新的競爭序幕已經拉開。這場競爭的重點正在從根本上改變游戲規(guī)則。這游戲規(guī)則的改變最主要的我認為有4個方面,一個是從資金和硬件投入的競爭轉向投資效益的競爭;第二從教師做課件的個體行為,提升為新一代優(yōu)秀教師跨學??鐚W科,共同創(chuàng)建科研、教學網(wǎng)站和教學資源的群體行為。第三,從教師閉門設計教學提升為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新型學習模式。第四從學校各自為政的封閉競爭,轉向以區(qū)域為基礎的資源整合、和教師跨時空協(xié)作研究、和專題網(wǎng)站開發(fā)為基礎的校際聯(lián)盟。由此必須導致教育信息化投資、管理、教師培訓、乃至區(qū)域教育管理體制機制的一系列相應變革。那這些變革具體怎么做,下面我舉幾個例子。我覺得這幾年,最值得回顧的是在廣東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了一批數(shù)字化生存、應用的新一代教師。他們闖出了一條新路。

  我舉幾個例子,一個是潘華東。他是先得化學聯(lián)盟的創(chuàng)始人。他本是順德一中的一個普通的一個中學老師,開始他是應試教育的姣姣者,他從初中到高三都教了幾輪,然后讓他集中搞高二高三,他帶出的幾屆學生高考成績很好,后來又搞化學競賽,化學競賽培養(yǎng)出了一些尖子,而且得獎了。但是他搞了這些以后,覺得不是想搞下去了,后來他搞CAI,搞信息技術。通過這樣搞呢,因為順德一中有一個非常好的教師培養(yǎng)模式,就是在第一線優(yōu)秀和選拔出的能夠作為學校,作為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的年青教師,給他一個特殊政策,你每個作為選拔出來的教師可以自己去找兩位導師。而后學校出錢,每年爭取能把這導師請到學校來,給大家做報告,然后具體指導你。所以他第一位老師是請的搞化學競賽的、我們國家的第一把交椅、北師大的化學競賽的首席專家,請的是他。后來他又要請我。當時我在北師大,我說我又不懂化學,他說我是想跟你學你的教育哲學、未來教育和教育技術。后來我就讓他到北師大參加我們?yōu)楸睅煷笕齻€附中老師搞的暑假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了兩門課。從那以后,他開始關注教育理念的學習。后來他開始辦起了化學教育資源網(wǎng),辦完以后,我覺得當時他要再往下搞的話,他就必須要脫離學校環(huán)境有一段培訓,才能超越得了,我請他到未來中心來,做一年高訪學者。高訪學者,都是給大學副教授以上培養(yǎng),然后升教授的一個培訓。我破格吸收,他當時是高級教師,他學校不放,我跟校長說他的培訓費我出,不要你出,一年的培訓費,你就請他來就行了。后來副校長說,這么好的事兒,你還不讓他去,最后就支持他去了。到我那兒去,我提出了兩條,我說你現(xiàn)在網(wǎng)絡資源搞得很不錯了,但你到這兒培訓一年你得有兩個超越,一個是超越化學老師,一個是超越中學老師。最后一年下來,他最感慨的就是這兩個超越。后來,他這幾年在虛擬教研中心的創(chuàng)建中,因為他在我們那兒時候,我們一起提出虛擬教研中心的概念。后來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這幾年他的虛擬中心邁了幾大步。開始是先得化學教育聯(lián)盟,后來在順德區(qū)主持虛擬教研中心,后來他調到深圳南山區(qū),他在南山區(qū)創(chuàng)建南山的虛擬教研中心,現(xiàn)在他在主持整個廣東省的虛擬教研中心,四年邁了四大步。而且提出了很多理念,虛擬教育研究中心最根本的就是跨時空,低成本,高效益,這是他們提出的口號,所以潘華東應該說是影響很多在網(wǎng)絡上第一線的教師。而且創(chuàng)建很多新的理念,闖出了很多新路,比如說,他最大的成功,我覺得是他能夠在網(wǎng)上把全國各地最優(yōu)秀的這種信息化的化學老師,吸引到這個網(wǎng)站上來,他靠什么?他靠自己的,把自己的所有資源拿出來共建共享,另外一個給這些教師提供支持服務,他是自己一個人搞的網(wǎng)站啊,開始很多年沒有任何人支持他,沒有任何人投入,他還教著很繁重的教學任務,包括帶高三,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辦起了網(wǎng)站,吸引了那么多的老師參加。其中有一個故事很有意思,當時他幾個版塊,因為他要辦好,一定是第一線老師最愛看的東西,比如高考,老師關心高考,所以他首先第一批加盟的是浙江省的一個中學化學老師,他把一輩子積累應付高考的資源,全部放給潘華東了,從52年到99年的(當時是99年)每年的高考試題和試題分析。但這個人在當?shù)匾恢钡貌坏嚼斫夂徒邮埽?年以后還不被理解和接受。所以我到浙江去開三級教研室主任會,我說你要請我來做報告,我有一個要求,你給我把這位老師請來。后來他們說,這位老師是挺不錯的,但這位老師太傻了,他把他所有的東西都給廣東了,我說你錯了,我說你把他請來,報告開始,浙江省三級教研室主任會上我介紹他了,他是網(wǎng)上知名度極高,而且正是他的這種共享,減少了很多老師這種重復性勞動。第二個例子,后來搞化學競賽,化學競賽版塊,競賽題,競賽的分析,競賽怎么分析,競賽怎么訓練,這一套東西也很受化學老師歡迎?;瘜W競賽搞得最好的是哪兒?是長沙一中,潘華東就將這版塊交給長沙一中的這批老師組織,辦得有聲有色,后來呢,學校領導有意見了,說,我們學校的東西,你給擱到潘華東的網(wǎng)站上,不行全部撤回來,我們自己辦。撤回來了。自己辦了,結果又投資,又弄。費了很大勁兒還辦不好。后來他們明白了,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上,放在哪兒不重要,放在潘華東的網(wǎng)上,還是你的不是潘華東的。當然潘華東網(wǎng)站人氣就旺了,這就叫雙贏。但是宣傳的是長沙一中,是這些老師啊,反過來,你拿回來,一個原來學校一分錢都不要投入,另外這些老師省事,他不要管理,管理潘華東網(wǎng)站把它管理得好好的,你只要把這個版塊放進來。他們都熟了。一點兒不費事,反過來因為那個網(wǎng)站大量的凝聚了化學教師都來看了,大家碰撞交流很多,那是一個大家最便于交流共享的一個舞臺,你要撤出,自己來搞,所有的這些工作都要自己重新起步,那么容易???所以后來呢,他們說服了校長,最后又放回去了。這就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精神,放在哪兒,第一個網(wǎng)速一定要快,你這個訪問的群體應該是最快的。另外一個呢是管理要好,包括周邊的這種信息管理要能夠搭配得好。所以要選擇這樣的地方,所以這就是虛擬教育社區(qū)創(chuàng)建的很多新的經驗和原則,規(guī)律。這是一個例子。第二個是曾惠蘋,他也是順德一中的地理老師,他開始搞CEI,他要比潘華東年輕7-8歲。所以后來看到潘華東的路子對他啟發(fā)很大,就從搞CEI轉成搞中學地理教學資源網(wǎng),他也率先把他做的大量資源放出去,最后就凝聚了一批這樣優(yōu)秀的老師。他也是被評為學科帶頭人的培養(yǎng)對象,原來請的一個地理老師,是首師大的一個非常有名的地理教育的教授做他的指導。后來,他看了潘華東看了潘華東在我這兒學習了以后,他也來找我,說我也要到你這兒來學一年。學校校長不同意,他對校長說我辭職也得去。后來就跟我學了一年。

  所以中小學第一線的老師,到一定時候,確實要創(chuàng)造一種條件,就是脫離開你的工作環(huán)境,這樣靜下心來,有一個大的提升,所以我們各級教研部門,包括校長應該給他們創(chuàng)造這種條件。這幾年我搞一些區(qū)域的信息化的研究,我就說服局長包括進修學校的校長,在體制上做文章,比如海州區(qū)的,我們就動了體制?,F(xiàn)在最大的體制的問題就是基層的基教、教研、科研、電教、教師培訓、教師進修學校這幾塊是各自為政。這很不利于校長的工作,學校的工作,教師的發(fā)展。怎么合?現(xiàn)在很多地方開始合了,明合實不合。我們這幾年在海州區(qū)教師進修學校就探討了一個實質性結合的辦法。而且搞了很多機制創(chuàng)新。我說我們進修學校的老師不要鐵飯碗,因為很多第一線優(yōu)秀老師,一到進修學校去,他屁股坐到進修學校以后他就不愿到基層去了,因為基層很辛苦啊。反過來,他脫離第一線以后,他就越來越沒有活力,馬上他進了那條評價體系,要發(fā)表文章要什么這樣那樣的。他就在那條軌道上走。異化得就很厲害。所以我就提出了,進修學校要有三分之一的體制是流動的。第一線的教師做得好了,到這兒來搞課題,搞半年甚至一年。反過來,進修學校的老師應該下去。創(chuàng)造一個流動的這樣一個體系,包括信息技術的教師,包括網(wǎng)管,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資源奇缺。一個學校沒有幾個,承擔的任務重,所以如果以區(qū)域為中心建立的體制呢,他們就可以共享人才資源。

  所以曾惠蘋做了這些以后呢。當時他的網(wǎng)站主要是面對教師的。后來在我那兒一年以后,一個是理論上的提升和經驗總結以后,后來就創(chuàng)造了地理家園。我說你的網(wǎng)絡一定要把學生帶進來,因為老師都非常忙,這個網(wǎng)站老師來建老師管,沒有生命力。而且長不了,他想他本身工作壓力那么大,但是一但把學生帶進來 以后就全活了啊。所以他地理家園的成功,對地理教學資源網(wǎng)的超越是學生的家園,是師生共建共創(chuàng)的家園。那就大不一樣,所以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反過來學生的精力,他只要感興趣,你想像不到的他的創(chuàng)造。這是曾惠蘋做的。

  再有呢,這位是李軼濤,他是初中的生物老師。他當時是比較少第一批上網(wǎng)的,跟柳棟他們都熟悉。李軼濤當時做得最成功的就是他做的一個課件,網(wǎng)絡課件,叫“芽”。后來,在香港的一個交流會上獲獎,所以馬上在全國影響很大。后來他到我們那兒以后就提出要把三個世界的學習整合起來。這三個世界呢,因為很多人認為,將來的方向就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在屏幕上來學。我不贊成這個觀點。人類學習首先是經驗中,生活中的學習這個永遠不能替代。不管科學還是人文。后來,發(fā)展出書本知識,語言文字世界中的學習;語言文字世界中的學習其實也是虛擬的學習啊,現(xiàn)在老是說虛擬學習。語言文字世界也是虛擬世界。不是真實世界,所以書本知識學習是間接經驗。而后來,學校教育發(fā)展以后,就出現(xiàn)了理論脫離實際,讓學生光學書本,這就是現(xiàn)在學校的異化?,F(xiàn)在又出現(xiàn)第三種學習形式,虛擬現(xiàn)實中的,就是屏幕上的網(wǎng)上的學習。很多人認為將來屏幕上風上的學習會代替前兩者,不可能。他代替不了經驗中,生活中的學習,這個大家都能理解。也代替不了語言文字世界中的學習。我們做過大量研究,學生做看屏幕上的文字很煩,不愿意看,老想跳過去,一上屏幕就愛看視頻、看動畫。但是語言文字是要細細的嚼的啊。細細的品味的,而且很多抽象思維發(fā)展是在語言文字世界發(fā)展出來的啊。所以它不能代替的。所以他后來搞了以后呢,他接受我的觀點以后,他就征得校長的支持,就做了一個現(xiàn)實的海洋實驗室。因為他有機會到西沙群島做了一次考察,帶回了很多標本。就在學校一個不大的一塊天地,做了一個海洋實驗室。什么孵化小鯊魚啊,等等。非常受學生歡迎,然后他用視頻隨時隨地采集這些變化,做了網(wǎng)站。所以又有海洋實驗室現(xiàn)實的活動,又有網(wǎng)絡的活動。所以后來就發(fā)展得非常好。而語文教育也是一大批第一線的教師,這個時間關系我就不說了。

  我特別想介紹一下,一位小學的英語教師,就是這位中間的叫吳秉健。吳秉健是一個中師畢業(yè)生,一直在廣東的貧困山區(qū)教英語,教小學英語,在韶關。但是這幾年吳秉健在網(wǎng)上的名聲非常大,尤其是在國外,那他怎么發(fā)展起來的呢。因為英語的本質是交流,他中師畢業(yè),英語水平也不高,但是韶關雖然是貧困山區(qū),但它旅游資源比較豐富,有一次一個美國的小學校長帶著一個旅游團,到韶關旅游,他就要求看看中國的小學,因為這個美國校長用互聯(lián)網(wǎng)做國際化交流的一個美國的典型。他是三十幾個國家的小學在網(wǎng)上共同學習。所以他很想把中國也發(fā)展進來。所以到韶關以后呢,他說要看小學。到小學一看以后呢,小學校長一看美國人來了,只好讓英語老師來做翻譯啊,吳秉健結結巴巴也做不好,但是建立了聯(lián)系?;厝ヒ院竽兀iL就建立班級之間的交流,就寄了一些他們小學生的各種作品,還有禮物。那寄來以后,這校長說這怎么辦?吳秉健就說,這樣就交給他帶的這個班,5年級的小學生,但有一條,這禮物給誰,一定那個學生能夠看懂這信,然后寫好回信,我才給你。這一條很靈,小學生農村的孩子不愛學外語的,外語水平也低啊。一看美國來信啦,然后他就來看了,來看老師指導他們看懂了,然后結結巴巴寫了回信。這樣他就獲得禮物。這還是90年代初期什么互聯(lián)網(wǎng),那時剛剛進來,貧困山區(qū)什么都沒有啊。然后就把這些信收集好用傳統(tǒng)的交流,他也寫了信,然后給美國寄過去了。寄過去以后呢,美國也很高興啊,然后又寄回來,這樣一種交流吳秉健全是他自己出錢。他工資很低的,但是他找到了感覺,就是跨文化交流的對他英語課堂影響非常大,培養(yǎng)了孩子的興趣,后來他就發(fā)現(xiàn)了郵寄這個太慢,所以他就自己花錢買了電腦,學校什么都沒有的。山區(qū)啊,買了電腦,然后電話線撥號上網(wǎng),啊呀他感覺到插上了翅膀。后來他就全部用E-mail來交流,后來他發(fā)現(xiàn)E-mail不行,得建網(wǎng)站。所以他在99年,就在美國建了兩個英語的網(wǎng)站,帶著他的班級,其實開始就是加入到美國的網(wǎng)站里面,美國國際化的網(wǎng)站,然后他加到里面,后來他自己獨立地辦了一個網(wǎng)站,他辦了三個網(wǎng)站,兩個是放在美國的,全英文的,一個是中英文的。而且他都是申請免費空間的,這樣交流以后呢,他的名氣就越來越大。后來他就在網(wǎng)上加入了很多國際的課題,我們現(xiàn)在在國內申請一個課題不容易啊。他在網(wǎng)上申請了很多國際化的課題。一般老師都不知道的。你看他們做的。這是山區(qū)的小學老師,帶著孩子們的來做的。參加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的協(xié)作學習項目。而且,他們開始辦中外文化主題的協(xié)作學習項目。比如說美國圣誕節(jié)和中國春節(jié)的比較,都是帶著孩子在做的。參加包括美國、歐洲、以色列,他還吸引國內的老師參加,遠程指導了很多老師,包括成都的滄州的寧波的,等等。小學很多教師參加到他的活動里面來。然后就是這樣一些活動。到03年他的學校才建第一個計算機教室,那時候他已經用電腦交流很多年了,網(wǎng)站做得很好了。后來他進修完了??频恼n程,最近已經進修完本科課程。就是在這種過程中他的英語提高非常快。但是他感覺到學歷教育給他英語的提高,遠不如現(xiàn)場教育。所以后來他一口流利的英語啊,我們很多國際會議上都是他來做翻譯,交流的水平非常高。我辦22個中學優(yōu)秀英語老師培訓班,請戴維來培訓,培訓完教師覺得收獲得大,但是跟我說,說桑教授,回去以后用不上。為什么呢,回去還是應試教育模式啊,后來我說應試教育模式同樣能用上,但是他們半信半疑。另外,特別是這種研究性學習、網(wǎng)絡化的交流這些東西,他們覺得用不上。但是我這個項目第二期擴大了,擴大到初中和小學的老師,就把吳秉健擴大進來了。吳秉健來了一講,所有高中老師都服了。你們做不到,小學山區(qū)的老師都做得到,為什么?而且吳秉健的英語把他們都鎮(zhèn)了。最后我們項目檢查,英國使館文化處的專家,專門從北京過來驗收這個項目。他聽完吳秉健的介紹,非常激動,當時他就邀請你能不能到北京,我們的文化處工作一段時間。英語水平地道的英語交流,反過來,他培養(yǎng)了幾個英語老師。你看這位老師原來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學英語老師,一直跟著吳秉健做課題,現(xiàn)在她特別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特別強,而且他們的孩子都特別厲害,你看他們辦網(wǎng)站,寫信也好都是用英語在那兒交流的。而且吳秉健很會抓各種機會。后來美國的那位校長因為跨文化交流成果顯著,獲得了美國的總統(tǒng)獎,當時小布什剛上臺頒發(fā)的獎。頒發(fā)完了以后,授獎儀式上,他就介紹,我這個項目不是我個人的成功。而是全世界小學老師的參與,而且只有信息時代才有這個機會,才有可能。還專門向美國總統(tǒng)介紹,這里還有中國的,然后授獎以后就把這些情況發(fā)給了吳秉健,而且在網(wǎng)上都說了,吳秉健就馬上組織他5年級班級的學生給小布什發(fā)了一封E-mail,匯報他們參與的情況,感謝美國校長跟他們的交流,小布什馬上就回E-mail了,而且當時就派美國住廣州的總領事,親自到韶關去看望吳秉健和他的班級。這樣一來,學校是支持的,但是上面教育局都不知道,都無所謂,這回美國總領事來了,那就大不一樣了,不僅教育局長,而且副市長都出來了。所以他們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有這么一個驚人的典型,各個報社都來采訪,發(fā)現(xiàn)大批的資料,所以那段時間報社大量報道它這個典型。后來,03年1月,美國這個學校的校長就組織了一個代表團,專門到它這個學校舉行一周的活動,這個代表團有教師有家長有孩子20多人的代表團。到執(zhí)信小學舉行一周的交流,其中有一個家長呢是聯(lián)合國的官員,所以他專門爭取了在執(zhí)信小學立一個和平柱,和平柱是聯(lián)合國的一種標志,就是獎勵和表彰在跨文化交流和和平中做出貢獻的地方,在廣東這是第一個。所以這就引起了當時很大轟動,因為授獎啊,授儀式,都是授給吳秉健的,實際上一式兩份也授給領導,所以是韶關市副市長接受的了,所以這個儀式是搞得很大的。而且甚至到這種程度,美國和歐洲很多國家,都誤認為這個韶關是中國的一個省。他對中國不了解。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我們老師這樣一種對弘揚中國文化,傳播中國的教育的貢獻在網(wǎng)絡時代,這絕不是一種神話。你看后來,這個活動以后,他們這個項目就發(fā)展得越來越快,特別是最近一年進展非???。你看這是他們做的東西。參加了很多項目,和日本和比利時和以色列、奧地利、愛沙尼亞、斯洛文尼亞。等等。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綜合能力,不僅外語水平,這個學校小學的外語水平非常高,就是通過這些活動,而且網(wǎng)絡的技能,信息素養(yǎng),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包括對世界和平的關注。你比如說,發(fā)生海嘯了,海嘯以后,當時斯里蘭卡的學校的孩子們感到非常困惑,為什么會發(fā)生海嘯呢?然后全世界都幫他們找原因,直行小學也做了一個網(wǎng)頁,馬上從網(wǎng)上找資料,中國的學生給他們解惑。又促進了他們的地理的學習,科學的學習,而且對人文的關懷。最近我們這個課題結題,這是廣東的課題的一個結題。他執(zhí)信小學結題的弄出的五摞資料。很驚人,而且大量的是外文資料,沒有別的人幫助,我們研究生去指導指導,基本上是一線老師搞出來的,而且結題非常規(guī)范。很多事誰培養(yǎng)的?是世界各國的研究者培養(yǎng)的。所以小學生在吳秉健和一批年輕老師帶領下,真正創(chuàng)建了WEB課堂,走向了世界。他最感慨的是以色列的一個研究者的一段話。這段話有個背景,蝴蝶扇翅膀。蝴蝶扇翅膀是最前沿的一個非線性科學的一個理論,就是混沌學里面的一個理論,就是說太平洋那邊的蝴蝶扇一下翅膀就會引起這邊的颶風。它就是這種遠程信息的傳遞放大效應。所以以色列學者就用了這個典故,說如果一只蝴蝶扇動時所發(fā)動的力量能使另一個國度產生颶風般的驟雨,那么這股力量就是世界各民族孩子們之間的協(xié)作式學習。這種全球協(xié)作式學習具備共創(chuàng)我們美好世界的潛力。所以吳秉健這件事確實是很讓人感動的。這就是當時我們搞的ETIP項目,就是英語教學和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項目吳秉健參與以后,使得很多中學的英語老師為之感動,重新思考自己的水平,自己的教學,自己的發(fā)展,打破原來的思維定勢。

  再一個例子,就是跨學校的這種合作,我們辦省培訓班時,汕頭來了6位老師,來自不同的學校。我們在省培訓班里就非常強調團隊學習的理念,后來他們就深感到,他們最大的困惑是回到學校里以后壓力太大,什么事都是他一個人做。后來怎么辦呢,他們就商量,說我們能不能組成一個團隊,但他們又顧慮團隊活動校長支持不支持?所以回去以后這6所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就組成了一個汕頭教育信息化聯(lián)盟,組織了很多活動,包括培訓所有信息技術的老師和學科老師。開始校長有點顧慮,說我們的老師給別的學校干活兒這都劃不來?后來他們設計好了,每次活動,比如半個月活動一次,今天在這學校,明天在那學校,后來校長說這好,到培訓的時候,別的學校的老師都來幫他干活,他這才體會到這種共建共共享的價值。但是怎么更深刻地推動這件事兒,所以我就抓住一個機會,在汕頭教育城域網(wǎng)開通的儀式上,因為城域網(wǎng)開通的時候,汕頭的副市長參加的,教育局局長請我去一場報告。做報告的時候,我就專門介紹了這6位老師,并且把他們請上臺,讓他們在臺上匯報他們的做法和價值,然后我就說,這就是在信息技術教育老師奇缺的情況下,充分發(fā)掘人才資源的一個有效的體制和機制。我說校長們、局長們你們應該支持他們,還有企業(yè),我說企業(yè)你們也投資支持他們一下,這種投資會帶來巨大的回報。正是那次活動之后,這6位老師的聯(lián)盟得到了很大的支持。過了一段時間,又遇到很多很多問題。所以我就感覺到,很多的體制不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的很多很好的發(fā)出的芽就會被扼殺掉。

  總之呢我剛才是舉了這些例子,這是在信息化發(fā)展中生長出來的一些很難能可貴的典型。但是要想保證教育信息化沿著科學的道路發(fā)展的話,必須確立正確的科學的目標和方向?,F(xiàn)在不少教育行政領導,學校領導還是在片面追求信息化評價體系中的硬件指標,結果就是教育信息化變成游離于現(xiàn)行教育教學過程之外的投資行為,而且造成大量的浪費和低效。解決這個的根本出路,我們提出要提升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立足點。從以學校為單位,封閉、孤立的進行教育信息化建設體制,提升成為以區(qū)域為立足點的教育信息化的新體制和新機制。但是真要實現(xiàn)這種轉變不是一件簡單事,因為教育信息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變革的過程,變革不僅要打破成規(guī),而且勢必涉及到對現(xiàn)行利益格局的調整。而且變革要求人們超越各種習慣勢力和熟悉的行為,因此存在風險,而現(xiàn)行教育系統(tǒng)對變革的抵抗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領導者,包括我們校長,你們搞新教育實驗,你要充分估計到你的阻力,你的風險。尤其要對變革的阻力做出必要的預測和準備,而且變革需要時間,需要資源,變革者更需要學習,適應、調整和反思。那出路還是要學習,學習才能實驗,因為傳統(tǒng)學校的管理主要表現(xiàn)在學校的各種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這個是和以學校為基礎的管理體制是基本適應的。我們現(xiàn)在的學校為什么是以學校為單位管,因為管的人財物比較簡單。而教育信息化不僅需要對物質資源和學科教師資源合理配置,更需要對信息資源和網(wǎng)絡管理技術人員的合理配置。而信息資源和物質資源最根本區(qū)別在于,物質資源是不斷消耗不可再生復制的,而信息資源不僅可以復制,而且只有在共建共享中才能帶來最大的效益。而且網(wǎng)絡管理技術人員如果以學校為基礎配置,不僅沒有專門的編制,而且按現(xiàn)行教育體制政策,也很難聘請到高水平的人才。這些都是以學校為基礎,激烈競爭的管理體制根本沖突的。而現(xiàn)在中小學校園網(wǎng)投資不斷加大,學校辦學成本越來越高,既缺乏資金和網(wǎng)絡管理人才,更難以建立豐富的網(wǎng)絡教學資源。而且地區(qū)學校之間互相攀比、又互相封鎖,設備、信息、人才、資源又不能共享,這種造的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的產生極大的浪費。出路何在?出路就是必須改變以學校為單位孤立進行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局面,提升決策管理層次,推動區(qū)域教育信息化整體協(xié)調發(fā)展。我覺得現(xiàn)在已經成為全國教育信息化戰(zhàn)略重點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或者說成為瓶頸。還有另外一種合作的格局,就是你們的課題組這樣一種合作。這種合作有它的特殊的好處。因為以區(qū)域為基礎合作,我這幾年分析下來有障礙,什么障礙?就是學校要評比的,就是一個區(qū)域,同類學校絕對不愿合作。合作了以后,誰上去了我就下來了,你死我活的競爭。所以你看校長們在一塊兒開會,好象很親熱,但是一到關鍵地方,就不說真話了。是不是?但你要跨區(qū)域,競爭就不那么激烈,所以我覺得網(wǎng)絡的這種虛擬的合作有一種特殊的好處。所以怎么把這種最有利的體制機制把它調動起來,創(chuàng)建一種新的體制。我覺得課題組下一步完全可以在體制上做很多新的創(chuàng)新。而且我覺得教育信息化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隨著我們國家信息化實踐迅速發(fā)展,教育系統(tǒng)中的信息技術含量在不斷增加,教育行業(yè)正在由過去的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智力密集型轉化。所以教育系統(tǒng)中的投資、成本、技術、知識含量迅速增加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教育中的生產力在發(fā)展。那生產力發(fā)展了,它必然和原來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筑產生矛盾。這是最基本的有中國歷史唯物主義的常識,這種矛盾它將推動我們沖破原有的體制,所以,我們這種課題研究,應該在更廣闊的改革事業(yè)上來尋找出路,尋求發(fā)展的目標。這是我想談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我們來看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趨勢。

  這趨勢,我想介紹兩個大學的例子。因為從世界范圍來看,大學的改革發(fā)展對中小學影響是非常大的?,F(xiàn)在大家討論最多的還是高考的瓶頸,所以為什么這種實驗在小學里發(fā)展可以很快,到高中就不好搞了。那我們看看大學發(fā)展的趨勢是什么?我舉兩個例子。一個是MIT麻省理工學院的例子。麻省理學院2001年一個大的舉措引起世界反響很大。他和微軟合作,微軟投資一個億美元,再加上比一個億美元更大的就是技術的支撐。然后但準備用10年的時間,把MIT的所有課程,都變成網(wǎng)絡課程。網(wǎng)絡課程要干什么?是不是想賺錢?他不是他放在網(wǎng)上免費讓全世界共享。這引起很大的轟動。很多人不明白他想干什么,后來呢很多戰(zhàn)略家分析,這兩家做了一件最聰明的事兒。(出示投影圖片,然后對著圖片講)這是MIT院長和他的理念,這是項目的總負責人,雖然是個女的,但是很有氣魄。這是第一批放出的課程的院長教授,你可看到它涵了各個不同學科。怎么看待這個事?MIT這個舉措,大拓展了高校的教學的時空舞臺,而且更深刻的變革在于哪兒呢?他使大學教學從教授的個體行為轉變成真正的群體合作。這個建設的實質是什么?大學在信息時代的激烈競爭的基礎是課程,而過去課程的設計和實施是教授的個體行為,你們想像一下,在同一個時間,不算時差,比如早上8點,在全世界大學里都在同一門課,比如高等數(shù)學的有多少個課堂?很多。但是沒有關系,沒有競爭。你別說全世界,就同一個學校,比如我南京大學,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系開高等數(shù)學的肯定不止一個教授。但是幾天下來以后,大家反應這個教授講得好,那個教授講得不好。但是對不起,你只能聽那個教授的,你沒有選擇。所以沒有競爭了,但現(xiàn)在MIT把他的課程扔出來,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他要向全世界同類課堂宣戰(zhàn)。怎么才能獲勝,它就在改變大學細胞,那大學細胞原來是什么樣兒的?現(xiàn)在大學的細胞是或者是大學的教師的行為方式是兩個模式,一個是小農經濟的模式,一個是工業(yè)流水線模式。老師從備課到上課到寫教材、教案到看作業(yè),頂多有助教管管,個體行為。尤其是現(xiàn)在,包括中小學也是這樣,個體行為。比如說教研室、教研組有活動吧。原來,教研室教研組在15年前活動得還不錯。現(xiàn)在因為教師工資管理的改革啊,都要進工作量,而且要評優(yōu)。這種體制使教研室只有行政功能了。為什么,同類的教師競爭很激烈,這樣一來就強化了教師的個體行為。包括為什么不愿意共享啊,我花了那么東西做了,給你?所以這樣一種教師管理體制,就不利于共享的,共建的。這是一種小農經濟的管理體制,再有呢就是機械化灌輸加標準化考試的這個模式,這是工業(yè)流水線的模式。而這種教師的行為越來越不適合信息時代的要求,那信息時代要求,真正要在網(wǎng)絡上拿出高水平的課程。包括課程的資源,靠什么,靠高水平教授的團隊。而且光是同行專家還不行,還要有高水平的網(wǎng)絡教學設計專家指導。還要有技術的支撐,藝術的支撐,所以已經變成一個多學科的團隊。所以現(xiàn)在大學的課程正在經歷一種深刻的數(shù)字化的變革。那個大學這種變化完成得快,它就在將來的全球范圍的課程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但要想競爭,拿出高水平的課程,而且不是拿出一次就完啦,他得不斷更新。因為他一拿出的,就公開了,是免費的,那全世界都看到你做到什么程度。那別人也可能拿過來,然后別人又可以超過你,這是一個公開的競爭。所以MIT它院長的這個舉措就是把他的教授行為方式促使他們改變,大學的細胞開始改變。大學再不是小農經濟的也不是工業(yè)流水線的。而是,一個同行的專家群體,而且誰不愿意合作就會被開除出局。再也不是一個人能夠打天下的時候了,同時一定要和技術的合作,網(wǎng)絡設計人員的合作,所以這就意味著大學的細胞在變化,那么同樣中小學的課程如果進入網(wǎng)絡化的時代以后,要不要發(fā)生變化?接著就是學校的管理服務體系的變化,教務管理,科研管理,學生管理以及網(wǎng)絡管理,電教管理,圖書資料的管理。而且,管理的整合以及管理的服務化。這就是大學正在發(fā)生的變化。

  第二個例子,現(xiàn)在另一個大的趨勢和潮流就是創(chuàng)建學習型學校。而這場變革的推動者不是教育家是企業(yè)家,(出示圖片)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彼得.圣吉。彼得.圣吉是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的專家。他在世界的最大成就就是創(chuàng)建了一個全新的企業(yè)管理模式。這都怎么創(chuàng)造好起來的呢,因為他發(fā)現(xiàn),20世紀的世界的企業(yè)處于激烈的競爭之中,在這場競爭中每天都有大量企業(yè)倒閉。所以他就研究一個問題,就是怎么能使企業(yè)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他就開展了一項研究,研究什么?專門研究長命的企業(yè)。壽命在100年以上,還有競爭活力的企業(yè)他來研究,這些企業(yè)長壽的奧秘是什么?最后研究以后就發(fā)現(xiàn)一個奧秘。凡是百年以上還有活力的企業(yè),都是學習型組織。學習本來是教育的概念,他拿來研究企業(yè)發(fā)現(xiàn),他是學習型組織。但他這個學習的概念和我們有點兒不一樣,我們理解的學習有很大的異化,我們的學習就是知識的學習。他的學習更還原到學習原來的本意。他的學習是什么概念?就是通過學習獲得自我意識和自我超越。學習型組織就是企業(yè)的核心層,企業(yè)的上上下下都在學習中認識自我,認識面臨的挑戰(zhàn),然后超越自我,取得共認超越自我。凡是這樣的企業(yè)他就能生存發(fā)展,因為他能不斷地適應變化的環(huán)境,迎接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然后超越自我。相反不是學習型組織的企業(yè),就是不能認識自我,不能超越自我的,那肯定就要被淘汰,就是恐龍模式了。對不對??铸埬J剿蛔?,那當然被淘汰了,現(xiàn)在社會變化多快啊。所以適應激烈的競爭,適應高速發(fā)展的時代,需要的是什么?需要是這種自我意識和自我超越的學習能力。而這種學習能力,不是一個個體能夠完成的必須是一個團隊。所以他就提出了團隊學習的理念,學習型組織的理念。他用這套理念來進行企業(yè)培訓,改造企業(yè)取得了驚人的成效。很多企業(yè)要跨臺了,他來組織管理改造以后再生了。一個最有典型的例子,就是殼牌企業(yè)。荷蘭的一個百年的老企業(yè)。當時面臨很多危機,最后用學習組織的理念來重新創(chuàng)建,煥發(fā)了生命活力。在全世界引起很大反響。所以后來,彼得.圣吉就概括總結出了,怎么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的經驗,他概括為五項修煉。所的他的那本《第五項修煉》書風靡世界。成為當代企業(yè)管理企業(yè)培訓的圣經。后來,他又寫了兩本書,一個是《第五項修煉的實踐篇》,一個是《變革之舞》企業(yè)改造的經驗。這三本書現(xiàn)在風靡世界,而且風靡中國。中國的企業(yè)家是必讀的書。但是遺憾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校長們很不關注這些。我把他介紹給很多校長,他們讀了以后很有感觸。而彼得.圣吉做的最新的一項工作,第四部著作是什么?臺灣翻譯過去了,大陸沒有翻譯過來,叫《學習型學?!?。這是他正在推動的一項大的工作,就是對學校的改造。他提出,現(xiàn)在的學校不是學習型學校。甚至是從根本上違背學習規(guī)律的。是扼殺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所以他的觀念提出后,引起非常大的爭論和轟動。他是把學校的學習理念拿來改造企業(yè),現(xiàn)在又把變革企業(yè)的成功經驗的反過來改造學校。推動了全球范圍的學習型學校的創(chuàng)建的運動。什么是學習型學校???他說學習型學校應該使學生具有健康的體魄。能夠自主的建構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靈活運用的概念,并且形成帶得走的能力。我特別用練字標出來。我們現(xiàn)在學校給學生的知識是帶不走的呀??纪暝嚲瓦€給老師了,而社會上激烈競爭生存需要的這種能力,學校沒有給他。尤其是終身學習的能力,自我超越的能力,團隊化合作的能力,這些能力都太缺乏了。所以我看到我們這個實驗學校里,大量在培養(yǎng)這種能力,我覺得這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實際上我們也在參與著這種學習型學校的創(chuàng)建,而這個背景是越來越加快的信息化,所以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那信息化的進一步趨勢是什么?我們看看專家的觀點。這位是汪成為院士,他是錢學森的助手,國防科工委的,他這十年對中國信息化影響非常大。他最近的幾個報告講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新趨勢。他講有四個轉變。一個是從人圍著計算機轉,到計算機圍著人轉;從計算具有聯(lián)網(wǎng)功能,到網(wǎng)絡具有計算功能;從源于符號獲取信息,到源于信息獲取知識;從人應用計算機增長了人的知識,到計算環(huán)境被人應用的同時也優(yōu)化了計算環(huán)境的功能。這是他分析的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四個趨勢。然后他講中國怎么跨越式發(fā)展,他總結出了跨越式發(fā)展的絕竅。他整個兒概括了這40年來,信息技術發(fā)展的階段和瓶頸,發(fā)現(xiàn)基本上每十年是一個階段,從70年代到80年代,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瓶頸是處理器的速度,所以當時你們看奔騰一代一代的發(fā)展,就超越了處理器速度的瓶頸;但到80年代處理器速度已經達到一個高度了,所以瓶頸轉化為存儲器的容量,所以80年代到90年代,你們看計算機的內存硬盤容量越來越大,現(xiàn)在256兆是很普遍的了,95年我到韓國三星參觀,256兆剛剛出來,當作試驗品。當時流行就是32兆,現(xiàn)在256兆是很普通的,一個G的優(yōu)盤都有了嗎,也不貴;到90年代到2000年是網(wǎng)絡的帶寬,而2000年前后網(wǎng)絡帶寬基本解決,就是基本夠用了。我們國家的問題不是出在技術上,是出在體制上。因為我們的體制是分割的,所以我們的網(wǎng)就又有教育科研網(wǎng),又有郵電網(wǎng),又有廣電網(wǎng),又是鐵通網(wǎng)。各個網(wǎng)內部都特別快,而網(wǎng)間通不暢。這個是中國體制造成的。國外沒這問題,到了美國,我們問問你是上哪個網(wǎng),他就奇怪,還有哪個網(wǎng)?就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而21世紀前10年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瓶頸是什么?是海量信息處理。怎么在知識的海洋里迅速地處理信息加工信息。為人的需要服務,所以人工智能和知識工程成為突破點。所以我們在南大建的這個專業(yè)就叫數(shù)字媒體與知識工程。這是教育技術下一個生長點。這是技術發(fā)展,而中國要跳躍式發(fā)展就得把握這個規(guī)律。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開展研究,不然你只能跟在別人后面爬行??傊谛畔⒓夹g迅速發(fā)展的這樣一個時代,各種高效益的學習和教育的形式正在世界各地被創(chuàng)造出來。

  最后一個問題,這樣一個背景下,對教師提出了一個什么樣的要求?怎么創(chuàng)造高水平,高績效教師學習發(fā)展新模式?課題組總結了很多經驗,我覺得最主要的,要討論數(shù)字化生存環(huán)境對教師素質提出哪些新要求??偟囊缶褪且岣咝畔⑺仞B(yǎng)。這個大家很熟悉的,我不多說。因為00年的時候,提出了一個信息素養(yǎng)的內在結構。三個字十五個方面的,這個網(wǎng)上都有。大家都比較熟悉了,被認同的比較高。我不說了。那么把這個理論轉化為現(xiàn)實?促成教師教育的課程結構,教學內容的變革,所以我化了三個層次十六個圓圈,就是新一代教師需要具有什么樣的素質,開設哪些教師培訓的課程。我覺得,首先第一個層次,他總體結構上應該有教育理論基礎,應該有技術基礎,應該有藝術基礎。而把這三大基礎整合起來的是什么?是網(wǎng)絡教學的設計與管理,所以新一代教師一定要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駕馭網(wǎng)絡教學的設計與管理,當然可以加上網(wǎng)絡課程與教學。這是新一代教師必備的技能,那我們再分別到三個基礎里去看看。新一代教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教育理論基礎,現(xiàn)在培訓教育學、心理學,我說光是傳統(tǒng)教育學、心理學是遠遠不行的。應該也有三個新的結構,一個是網(wǎng)絡學習論,一個是網(wǎng)絡課程與教學論,一個是網(wǎng)絡教育傳播理論。這些都是現(xiàn)在教師繼續(xù)教育里面非常缺乏的。而反過來,第一線教師大家搞實驗的時候,涉及的都是這問題。所以師范教育滯后,教師培訓滯后,因此實驗的現(xiàn)場可能是培訓的前沿。你看柳棟老師他們那些,都是很超前的,所以請他們那些老師來去做培訓是最受歡迎也最有效的。而把這三者整合起來的,需要新的方法論,就是系統(tǒng)科學方法論。我們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訓,我始終是不以為然,好多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訓陳舊落后,而且是不科學的。貌似科學,你們這不算科學,實驗得要嚴格控制,實驗班,對照班,我80年代搞過實驗,我就感到不行,為什么,你親自下去搞搞你就知道了。搞實驗班,對照班矛盾就在了呀,實驗班的高興,我是實驗班,那對照班?你叫我當對照班,老師也不愿意,學生也不愿意,家長也不愿意,那你不就是讓我出丑嗎?你不要證明我是錯的是失敗的嗎?所以有的當對照班的老師啊,他別著勁兒,我也要搞實驗,他就看他怎么搞。所以你根本沒法控制呀,對不對?你控制得了嗎,而且你什么必要控制?你有什么權利來控制?你既然你說這個好,你怎么不讓他搞?你讓他嚴格按照舊模式搞,這不是害人嗎。學生是當實驗品,做犧牲品能行嗎?所以覺得這套不行的。你這樣一搞就出問題了,而且我覺得不需要,為什么,你不要人為地去搞個對照班,你可以和任何一個班級的常模對照。干嗎非要人為地去搞個對照班呢?反過來這套理論是怎么來的,是心理學里的。心理學的實驗,它在實驗室里做的,而且它好多是用動物做實驗的。所以它控制條件沒問題,反過來他實驗目的是什么?是驗證他的心理學假說,他是為理論的需要來做的,所以是這樣一條方式,他嚴格地控制被試條件,但是教育實驗是什么?教育實驗是現(xiàn)實的學生,現(xiàn)實的學生怎么能象動物一樣來控制呢,不行啊,所以全世界的教育家們,真正搞實驗的都倡導自然的實驗,而且實驗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他不是為了證明你某一個學術,某一個理論啊。另外呢,教育系統(tǒng)是復雜的巨系統(tǒng),復雜的巨系統(tǒng)現(xiàn)行的最前沿的方法論是復雜性理論,是非線性科學,所以現(xiàn)在應該讓第一線的老師更多的接受這些,復雜性理論,非線性科學的教育,分析混沌,超循環(huán)。這些恰恰能解決很多復雜的教育問題,而我發(fā)現(xiàn)第一線老師對這些是基本不了解,分形了解嗎?混沌了解嗎?超循環(huán)了解嗎?不僅教師們不了解。教育的專家們,有的都不了解,因為這是系統(tǒng)科學的前沿。反過來,前沿不等于第一線老師不能理解接受,越是前沿的東西,越貼近生活貼近現(xiàn)實,反過來,越是原來那種東西越抽象,所以我覺得教育科研方法論亟待更新。另外呢,學習理論,我覺得我們教師培訓的最缺的是新一代學習理論,原來的學習在哪兒呢,在心理學里面,講學習理論,但是都是講的各種流派。而現(xiàn)在需要的學習理論,是信息時代的學習理論,所以這7年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大學開了一門課,后來這門課給教師培訓開。開始叫步入信息時代的學習理論。這本藍的書是01年出的?!恫饺胄畔r代學習理論實踐》我就光講心理學那些學習理論,流派不行太抽象,反過來,要講信息時代學習發(fā)生什么變化,而且不能光講理論,還要講實踐,所以開了這門課,后來這門課變成網(wǎng)絡課程。去年這門課總結了7年成果再版了,是高考出版社出的,叫《學習科學與技術》。這門課是首批國家精品課程,有一本書,有個光盤,光盤里我的報告全在里邊。視頻的都有。還有大量學生學習的案例。另外還有個上網(wǎng)卡。現(xiàn)在全國好多學校在開這門課。我們這門課是講授學習科學前沿的最新進展,改變很多觀念,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大量學習其實還是受行為主義的影響,雖然說建構主義,但實質上骨子里都是行為主義。而且對建構主義的理解又有很大的誤區(qū)?,F(xiàn)在建構主義深層的理論他沒有理解,就是照貓畫虎,去什么拋錨啊,什么什么弄的這些東西,一套一套的。結果就導致了很多誤區(qū),臺灣就嘗到苦頭哪,開始都搞建構主義。其實建構主義就是教學理論的一個流派,他某些地方能適應,某些地方不適應啊,比如說,大記憶訓練性的死記硬背的東西,建構主義就不適應。大量的知識要進來不適應。研究性學習學比較適應,所以每個學習理論流派都有它適應的舞臺,行為主義沒有過時,行為主義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而且各種理論都有它的所用的地方,所以臺灣他們就說開始就搞建構主義,我們大陸現(xiàn)在也是,后來好多第一線老師就跟我說,校長尤其有意見,原來是滿堂灌,現(xiàn)在變成滿堂問,他說這滿堂問比滿堂灌還糟糕。為什么,滿堂灌灌的都是科學的概念啊,滿堂問,學生亂七八糟說的好多是錯的,結果把孩子們的腦子弄得很混亂。而且浪費很多時間,就追求課堂的活躍。所以很多人已經認識到這個的誤區(qū)了,而根源呢還是對建構主義沒有搞清楚。前年我在華東師大那個建構主義的國際討論會上我有一個報告講了這些觀點,后來他們一直讓我寫出來,兩年沒時間寫,最近寫出來了。第四期華東師大的全球教育展望第四期有我一篇建構主義的文章,我這篇文章寫了20年實踐嘗試,叫做《建構主義的歷史哲學文化教育解讀》。所以我們學習科學與技術里就介紹大量的學習科學的新進展,最后呢我們概括成,幾項學習技術,因為學習呢,不僅需要理論方法。開始我們上這門課的時候,講學習理論,然后講學習方法,學生覺得學習理論太抽象,學習方法又太鎖碎,都比較難掌握。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哪兒啦,缺乏從理論到實踐的一個中介和橋梁。就是學習技術。這學習技術不是我們理解的用計算機網(wǎng)絡,不是這個概念,而是從學習理論向學習實踐轉化的技能。這個技能我們概括為五項,一個是目標導向技術,教會學生怎么設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而且怎么修定目標,怎么用目標來指導自己的學習。有目標,有計劃的學習者才可能是高效的學習者,這要教的。有的是訂的計劃很高,脫離實際,最后就扔了。所以怎么教會學生確立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然后用這個目標指導自己的學習。第二是自主學習技術,第三是團隊學習技術,這兩個都是我們原來教學里缺的。我們只會應付考試的,死記硬背技術。還有第四個動力激發(fā)技術,現(xiàn)在學生最大的問題是學習動力不足,厭學嚴重。所以怎么培養(yǎng)他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習動力。還有反饋調節(jié)技術,其實就是學習評價技術。包括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所以這五個是最重要的學習技能。而指導這五項的是系統(tǒng)思考,是思維技術。這是我們這幾年概括出的學習技術。讓學生掌握了這些學習技術會大大提高他的學習能力和效率。包括老師,老師的學習技能也不高的??傊?,變革學習,比變革技術更重要更困難。第二個層次是老師必須掌握技術基礎,那給老師用的技術不能太復雜啊,我最重要的也是三個圈,一個是多媒體技術,這是網(wǎng)絡教育的前臺技術。第二是數(shù)據(jù)庫技術,你的資源怎么整理,怎么存儲、提取。第三是通訊技術,通訊技術其實很簡單,是應用的的程序技術,天網(wǎng)怎么用,地網(wǎng)怎么用,最簡單的你得會用計算機吧。會用計算機就是人機通訊啊,找到最適合你的用計算機的方法。比如說我開始打字都慢,所以我是第一批用語音輸入的,我現(xiàn)在寫東西還都是說話。我用語音輸入七年了,用得非常好,這個計算機很聽我話的。因為我是標準的普通話,另一個我有很多技巧,它識別率在90%以上。我就這話的速度它都能認識。而把這些技術都整合起來的是什么?因為給老師的技術不能太復雜,太復雜他就不愿意用了。這就是教育人工技能技術。所以教育人工技能不是單是技術專家發(fā)展出來的,而是技術專家和教育工作者共同開發(fā)出來的。而且我覺得現(xiàn)在教師培訓技術的內容確實需要探索。給教師學什么?我一直就反對大量的時間培訓Authorware。Authorware不是給教育設計的軟件。所以搞技術的人學習有用。教師學一個太復雜了,另外一個它哪有那么多的時間,還有做出來以后在網(wǎng)絡上也跑不動。反過來,給老師用的應該技能化程度很高的技術,也就是傻瓜化的技術。傻瓜化的技術是智能化的技術。而且要篩選,比如說我們這幾年比較受歡迎的就是腦圖。腦圖現(xiàn)在網(wǎng)上大量的,今天我在這兒碰到專門研究這個的老師。我們這幾年在老師學生里介紹腦圖,非常受歡迎。這是學習科學技術這門課的腦圖。這個工具半個小時全部學得很好。然后,你把要用的東西都放進去,然后你把你要用的東西都放進去,可以放視頻,可以放圖片,可以放文字。你說這太復雜了,太復雜了你可以收起來,一直到收成一本書。既可以備課,又可以整理你的資源,而且半個小時就可以學會,而且腦圖有好多種版本。反過來,這是一種新的記筆記的方法,整理資源的方法。你看這是另外一幅腦圖,每一章的提要,它就把抽象的概念范疇形象化了,結構化了。腦圖的這個理念是誰提出來的呢,是一個著名的大腦先生托尼普贊。他搞這樣研究30年了,風靡世界。他認人腦的結構是網(wǎng)狀的,而現(xiàn)在的印刷時代印刷體的書籍和形成的記筆記寫字的習慣,都是線性的。而且這種線性習慣與大腦結構是相悖的。如果大腦按線性來排列,我們腦子里裝不了多少東西。反過來由于大腦是網(wǎng)狀的,錯綜復雜的網(wǎng)狀,大腦皮層打開以后跟一個籃球場一樣大,容量會很大,但是我們的寫字的習慣,我們看書的習慣,我們整理資源的習慣都是線性的。所以說容量太小,由此他看到一個人類潛能開發(fā)的大的契機。所以他的記筆記的方法就是用這個網(wǎng)狀的腦圖,當時沒有計算機。后來成效非常明顯,當時波音公司培訓本來用傳統(tǒng)的方法,用他這方法以后,就這一項節(jié)約一千萬美元。所以在世界上影響非常大,英國BBC廣播公司電視臺跟他合作30年,把他的這個推向全世界,后來到計算機時代,網(wǎng)絡時代又把它擴展了。去年英國才第一次到中國來,30年他的足跡沒有踏上中國,去年他到中國來,走了三個城市,在廣東的時候,他們請我去主持他的報告會。后來我們交流以后,他很興奮。所以我這本書里大量介紹他們的成果,包括新的計算機的進展,而且讓學生用,而且我們這本書每一章和總體都是有腦圖。他看了以后,非常興奮,我講這個圖給他看的時候,他說你停下來,我要跟你照個像。今年他還會來的,那腦圖有什么用呢,有大量的用途。所以選擇這樣的工具來給第一線老師??梢杂浌P記,可以復習,可以教學設計,可以評價,可以小組討論,可以整理資源等等。從理論上我們也有很多介紹,這是各個學科老師用這個做的。很成功,這是腦圖的網(wǎng)站,現(xiàn)在的網(wǎng)站很多,國外的網(wǎng)站,工具也很多,模板也很多。另外呢,這幾年比較流行的受老師歡迎的社會型軟件。最典型的一個是blog 一個wiki。這大家都很熟悉了,用得很方便。就這種給老師提供最簡潔的平臺,最快的就能掌握,然后讓他超越技術的瓶頸,直接用,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這才是最好的。最后呢我覺得,新一代教師還必須具備藝術修養(yǎng),因為教師的教學不僅是科學、技術而且是藝術。傳統(tǒng)教師的藝術修養(yǎng)是什么?是語言文字藝術。當一個好的老師,口才首先得好,然后文筆得好??诓挪缓卯敳涣撕美蠋?,學生這一開學了,聽老師的課,一聽,這個老師口才特別好,聽他的課是一種享受。那個老師結結巴巴說不清楚,學生覺得這學期倒霉了,所以語言文字藝術啊,是老師必須下大功夫,提煉的培養(yǎng)的能力。藝術修養(yǎng)和藝術基礎,但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多媒體時代光語言文字藝術不夠用了,要增加兩個基礎,一個是數(shù)字視覺藝術,一個是數(shù)字聽覺藝術。而把這三個概念整合起來缺一個概念。所以我三年前倡導了一個概念叫數(shù)字文化藝術。現(xiàn)在慢慢被接受了。我說數(shù)字文化藝術,就是新一代優(yōu)秀教師必須培養(yǎng)和具備的藝術修養(yǎng)和藝術基礎。為了提高我自己的文化藝術,2000年在網(wǎng)上我做了一個數(shù)字攝影作品展覽。我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放在網(wǎng)上隨便下載的。我當時把照的好多數(shù)字照片,分類,其中一類用色彩做主題的。這是紅的輝煌,是21世紀第一個日出,當時我在廣東六祖惠能的誕生地國恩寺。00年元旦,我就一早在那兒等著太陽出來,在那寶塔頂兒上風鈴邊上照的日出,叫紅的輝煌。這綠的朦朧是都江堰的夜景。黑的俊秀,峨嵋山照的一個剪影照,逆光的。另一個名字叫懸崖的對話。白的圣潔,新疆的塔爾寺,早上照得非常神秘和虛幻。還有沙之魂,草之夢。這沙之魂是在敦煌的鳴沙山,一陣風吹過之后,把沙丘吹得象一個中國的太極圖,所以取名為沙之魂。我把一些照片結合起來做了一個FLASH,而且寫了一個哲理散文,叫《心靈自然與數(shù)字》,把它編輯起來,用一個FLASH整理由我來朗誦。(下面一段是播放的這個FLASH)這段散文是21世紀降臨的時候寫的一段哲理斯文,它表現(xiàn)了我對數(shù)字化生存時代的一種感悟與各位老師同仁和朋友共享,謝謝各位。

  我從教25年了,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概括起來就是什么是最好的學習,什么是最好教學,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我覺得最好的學習是個性化學習,因為在以講授灌輸為主的課堂里面,倒霉的肯定是兩頭的學生,好學生肯定吃不飽,差的學生肯定跟不上,但你只能適應大多數(shù)。而數(shù)字化生存的新環(huán)境就給個性化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越來越有利的條件。那什么是最好的教學,我覺得最好的教學是對話式的教學,古今中外大教育家都倡導對話,孔夫子各蘇格拉底都沒有留下自己的著作,留下的是他的學生記載的和老師的對話。但是對話不要形式主義的理解,現(xiàn)在好多研究性學習,就老倡導師生對話。結果浪費的時間很多,效率也不高。而現(xiàn)在呢,什么叫對話?所以我提出虛擬對話。比如今天講的報告,我一個人講的。但是呢,我實際上,我在來之前,我就在準備怎么給你們講,選擇哪些你們感興趣的問題,你們有困惑的問題。所以實際上我是在跟你們進行著對話,因此好的教師的對話,就是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概括出學生最想了解的這些東西。而學生不愛聽的就可以不講或者少講。當然我今天的對話做得還不是很好。另外呢,還有非實時的對話,互聯(lián)網(wǎng)有非實時的對話。所以各種新的對話形式都在出現(xiàn),所以,最好的教學是對話式教學。那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幫助學生獲得自我意識和自我超越??傊矣X得教育信息化時代使命,就是要推動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普及,徹底改變千百年來,以教師講授,課堂灌輸為基礎,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的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實現(xiàn)教育人力資源的多層開發(fā)與合理配置。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放教師的生產力和師生的創(chuàng)造力,真正實現(xiàn)教育的現(xiàn)代化。這是我們的網(wǎng)址,謝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當前學校推進教育信息化困難的分析——與D校長交流
人工智能取代不了教師,但不會使用科技的教師會被取代!
2015全國推進教學信息化校長論壇發(fā)言選登(中)
校長提升信息化領導力的幾個關鍵
中小學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標準
校長信息化教學領導力的內涵與結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