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超過一個孩子的父母都會說:我們從來沒有偏心!就像五個指頭都是自己的,有長有短,但是,我可沒有愛誰比較多!
真的嗎?
現(xiàn)實看來不是。
1
李老漢有兩個兒子,相差兩歲,因為年齡接近,自然,大兒子從小就跟鄉(xiāng)下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直到大兒子上學(xué)才接回城里。即便這樣,每到周末或假期,大兒子也都回鄉(xiāng)下和爺爺奶奶一起。久而久之,在孩子的記憶里除了慈祥年邁的爺爺奶奶,就是陪伴自己一起長大的姑姑、叔叔,還有就是鄉(xiāng)下的小伙伴們,對于城里生活的記憶,也只有點滴。但在他模糊的記憶中卻清楚地記得爸媽那句重復(fù)了千萬遍的話,“你是哥哥,要讓著弟弟,要保護弟弟”。
漸漸地,“讓著弟弟,保護弟弟”成了哥哥無形的職責(zé),成了哥哥的義務(wù),或許可以說成了哥哥的習(xí)慣。無論是誰的錯,理所當(dāng)然,被懲罰的一定是哥哥,被父母責(zé)怪的也總是哥哥。弟弟成了家里的“核心”,成了父母心中神圣不可侵的寶。而哥哥,同樣是孩子,卻要飽受一種想跟爸媽接近,卻又不敢接近,想在媽媽懷里撒個嬌,卻又多少有種陌生感,小小的心靈越發(fā)的與這個家疏遠著,隔閡著。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哥倆都紛紛上了大學(xué),但弟弟對于生活費的索要,總是那么趾高氣昂,爸媽也從不會拒絕。哥哥呢,卻早早過上了半工半讀的生活,用自己的兼職所得來供養(yǎng)著自己簡單而簡樸的大學(xué)生活。畢業(yè)后,弟弟領(lǐng)回了女朋友,使原本不大的三居室,又多了一口,種種不便與不斷的口角讓哥哥不得不搬離家,住進了單位宿舍。而對于這一切,李老漢夫婦卻沒有絲毫的反對或阻止。
弟弟的女朋友在家里一住就是三年,在這三年,哥哥與這個家再次脫節(jié)。之前的沒有愛,沒有關(guān)心,不被重視,如今連在家睡覺的地都沒有了。
稀里糊涂的日子一晃而過,哥倆都到了成家的年齡,弟弟呢,眾所周知,女朋友早已成了家里一員。哥哥呢,也找到了心儀之人,步入婚姻。結(jié)婚當(dāng)天,哥哥滿心歡喜,對著自己的妻子說的第一句話,“老婆,我終于有家了?!?/span>
瞬間雙眶濕潤……
2
日子還在繼續(xù),哥哥夫婦婚后搬進了早已備好的一居老房子,又喜添一女兒,小兩口原本不高的收入,勉強支撐著。弟弟成家后和父母一起生活,小兩口一直沒有穩(wěn)定工作,啃老成了自然。一個機會,李老漢通過關(guān)系為二兒媳買了份工作,來減輕老倆口的負擔(dān)。但對于來之不易的工作,二兒媳顯得并不那么滿意,卻埋怨重重,小倆口吵得不可開交,為此,二兒子還跟李老漢頂撞多次。李老漢時常戒酒消愁但又無可奈何。
大兒子家的女兒生病住院了,面對高額的住院費,大兒子不得不像李老漢求助,“爸,孩子住院,先從您這拿3000,等報銷后還您,行嗎?”李老漢短暫的遲疑后,“我沒有那么多”這一句如同一瓢冰水,激痛著這對小夫妻的心。沒過多久,二兒子家的孩子也生病了,凌晨一點多,李老漢的電話驚醒了已經(jīng)熟睡的大兒子一家。電話里的急促聲,讓這個夜變得緊張起來。
“快起,你弟弟家孩子嘔吐不止,趕緊開車,送他們?nèi)メt(yī)院?!边€在睡夢恍惚中的大兒子被妻子一下推醒,“快去吧,弟弟家孩子病了,救孩子要緊,你快去,有事給我打電話?!薄班?,知道了?!?/span>
一個小時后,大兒子回來,妻子沒敢睡,一進門就問“孩子怎樣了?”
“沒事了,急診檢查了,開了點藥,給孩子吃壞了,不想給孩子做飯,帶去外面吃了米線,不衛(wèi)生了,吃的孩子嘔吐不止。”“好吧,沒事就行,睡吧。”“但是,老婆,我心里不舒服。”大兒子遲疑了?!霸趺戳耍俊逼拮泳o接著問,“老爸一上車就給我一個信封,里面少說也有2000,說是給孩子看病用?!薄巴瑯邮菭敔敚瑯邮菍O子,一個住院借錢借不出,一個是去醫(yī)院全是爺爺拿錢。”大兒子再次遲疑了……
3
大兒媳的單位分房子,小兩口掐算著要選個合適的房子,但怎么算,錢都差一些。面對30多萬的房子,這對80后的小夫妻確實有些艱難。小兩口不得不跟李老漢開口,想從父親那先借點,以后慢慢還。卻再一次碰壁,對于大兒子買房提出的借錢,李老漢的態(tài)度堅定甚至堅決。
沒過多久,李老漢為二兒子選中一套百十平米的精裝房,還慷慨拿出近乎一生的積蓄作為貼補,但問題是二兒子夫婦并不領(lǐng)情,還埋怨房子并不中意。“咳,管他呢,反正有人花錢,咱管住就行”二兒子這樣說。
4
古有明證,也總是如此。父母偏疼“弱子”。那些堅韌不拔的,有能力的,父母覺得“反正你有辦法,我就不必?zé)馈?,使原本該對等的愛,變得不對等,甚至更加傷心?/span>
他們不是故意的。
就像手上的五個指頭,她都疼。不過,偏疼哪一個,是父母的偏好,也是一種習(xí)慣。是的,強者要想開一點,認清原因就無心結(jié)。
父母總是要大的讓小的,因為孩童時期,年紀(jì)大當(dāng)然比較強壯;長大后,要能謀生的扶助不能謀生的,這是父母的濟弱扶傾的本能。他們還會把這種“通財之義”發(fā)揮在處理金錢上。
從理性思考,這并不好。弱的有恃無恐,常常更加失功能,或恃寵而驕,一失控就會變成全家人的負擔(dān),反正怎么樣都有人救,一切都來得那么隨心所欲。
被愛“照顧”得比較多的那個未必會感謝,但是被愛“照顧”得比較少的那個一定有感覺。
濟弱扶傾,要適可而止。不能讓弱者失能,強者有怨。指連手,手連心,然而愛的分配,從來難以公平。
如今二胎政策已經(jīng)全面放開,二胎家庭陸續(xù)登場成為當(dāng)下社會的主流。都為父母所生,不可能不親,不可能不疼,但懷其十月,已經(jīng)飽受了生產(chǎn)之痛的媽媽,一定盡可能的讓孩子在自己的照顧下長大,最好不要甩手丟給老人,孩子是幼小的,但孩子的內(nèi)心是不能忽視的,否則你忽視的不只是孩子,而是孩子內(nèi)心成長的過程以及你同孩子最初建立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