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生,從來不是由考試分數(shù)定義。
——鹿媽
作者 | 李核桃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是好媽媽沒錯了!
成都一位媽媽接孩子時,女兒一路小跑到她跟前,故弄玄虛道:“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先聽哪個?”
看孩子樂成那樣,媽媽干脆地回了一個字:“說!”
“(好消息是)我考了倒數(shù)第二名!”
說到“倒數(shù)第二名”時還狠狠跺了一下腳,毫不掩飾內(nèi)心的欣喜。
What?我是不是對“好消息”有什么誤解?
那壞消息呢?
“我沒考及格……”
她故作夸張地哭喪著臉,眼睛和嘴角還有笑意呢。
兩個消息一個比一個糟,虧她匯報得這么歡快。
媽媽的反應(yīng)很暖心:沒批評,沒責罵,只是輕輕笑了笑。
即使沒考好,也不必擔心被責罵,這大概是女孩陽光開朗的根本原因吧。
有網(wǎng)友評論說:
“這個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極強,已經(jīng)遠超普通小孩。等哪一天她開竅,成績很快就能竄上去,如果不開竅,她也能在以后工作中混得風生水起?!?/strong>
是啊,在注重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分數(shù)雖然仍然重要,但已經(jīng)不是評判一個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了。
林清玄說:
“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就像種植物一樣,山坡地種竹筍、香蕉,沙地種西瓜和哈密瓜,爛泥巴里種芋頭,不同植物適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個樣子的。好孩子就是被喚醒了內(nèi)心的種子?!?/strong>
深以為然。
好孩子,一定不是只懂考試的書呆子。
“唯分數(shù)論”會毀了孩子
家長太在意孩子的分數(shù),會怎么樣?
大家可能看過下面一組對比圖:
考100分,回家趾高氣揚,用腳踹門也不擔心受罰。
考95分,雖有忐忑,倒也坦然,回家敲門不卑不亢。
才考60分?啥也別想了!
垂頭喪氣的孩子連敲門都小心翼翼的,好像上門推銷的業(yè)務(wù)員對自己的產(chǎn)品沒有信心。
“被成績支配”的恐懼,相信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
考好了皆大歡喜,考差了惴惴不安,多少成年人至今仍然擺脫不了考試的陰影,常常夢見高考。
家長太在意成績,只會培養(yǎng)出一批“壓力山大”的孩子,甚至制造悲劇。
比如《最好的我們》中的余淮,目標清華大學。
為了讓他安心學習考高分,媽媽求老師調(diào)換座位,拜托余淮朋友監(jiān)督匯報,還經(jīng)常對余淮“情感綁架”,哭訴父母培養(yǎng)他的種種艱辛。
余淮是父母的全部期望,分數(shù)就是余淮的全部指望。
重壓之下的余淮,一遇到重大考試就憂心忡忡,發(fā)揮失常。本是聰明的學霸,最后連高考都沒考好,只能復讀。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你越怕什么,就越來什么。
越把分數(shù)當回事,孩子的壓力就越大,考試時反而越緊張,越考不好。
如果遇到心里脆弱的孩子,甚至會引發(fā)悲劇。
哈爾濱有個小女孩,有一次沒考好,從前三名跌至20名,父母說了她幾句。她一氣之下吞服了350片阿托品,送醫(yī)時已經(jīng)意識不清,險些喪命。
分數(shù)只是衡量成績的標準,本身沒有“喜怒哀樂”屬性。
當家長把分數(shù)看得過重,分數(shù)就變成了孩子的“命根”,一切唯“分數(shù)”是從,命運被分數(shù)掌控。
俞敏洪說,教育的目的不是教孩子讀書、認字、做習題,而是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人格,讓孩子塑造自己的思想并與世界對話。
頂尖的人格比頂尖的成績更重要。
知識是武裝孩子的工具,考試是檢驗知識獲取情況的手段。
讓知識融入孩子的生命,使他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然后有尊嚴地生活,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讓分數(shù)凌駕于一切之上,是本末倒置。
“看見”孩子的進步,孩子才會越來越好
TED演講《每個孩子都是冠軍》曾引起全球轟動。
演講者麗塔·皮爾斯老師曾在一個特別差的班級任教,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她想盡一切辦法激勵他們。
有一次,她用20道題測驗大家,有位學生竟然錯了18道!
她在這個學生的試卷上寫了個“+2”,還在旁邊畫了個笑臉。
學生問:“你為什么要在我的卷子上畫個笑臉?”
她回答說:“因為你在進步啊!還做對了2道呢?!?/p>
接著又循循善誘地問:“現(xiàn)在你再看看卷子,是不是可以少錯幾道呢?”
學生特別同意,并且保證道:“老師,我下次一定會考得更好?!?/p>
“錯了18道”,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打擊;“對了2道”,這意味著他還有可取之處,令人心生希望。
同樣的成績,站在不同的角度審視,對孩子就有截然不同的影響。
曾有一則“孩子考了7分,爸爸放一車煙花慶祝”的新聞刷爆全網(wǎng)。
很多人對此啼笑皆非,才7分而已,家長就買了1000多塊錢的煙花慶祝,這家長的心得多大呀!
可聽了爸爸的解釋,又覺得很暖心。
這個孩子平常不太認真,考試經(jīng)常得0分,這次竟然考了7分,進步了呢。
為了激勵孩子,爸爸便買了一車煙花燃放。
激勵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孩子下一次就考了57分。
57分仍然不高,但跟0分相比已經(jīng)是質(zhì)的突破,進步不小了。
兒童教育之父陳鶴琴說:
“無論什么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是不太容易的?!?/strong>
肯定孩子努力的過程,比肯定結(jié)果,更能帶給孩子進步的力量。
與其將我們的孩子與“別人家孩子”橫向?qū)Ρ榷蛊浣箲],不如與他自己縱向?qū)Ρ龋纯此茸蛱爝M步了多少,比從前進步了多少。
看見孩子的進步,才能看見孩子的好。
那個不斷被認可、被鼓勵的好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好孩子不是第一名,而是被激發(fā)了潛能
杭州有個叫亮亮的小學生,寫了一篇題為《謝謝您,大仙》的作文,火爆全網(wǎng)。
他在作文里寫到:
“我是一個要長相沒長相,要紀律沒紀律,要成績沒成績的一個令人討厭的差生,誰都討厭我,連我自己也討厭自己。突然有一天,天神下降了一個‘大仙’到我們班,命運也因此而改變……”
亮亮口中的“大仙”,就是他的班主任劉老師。
原來,亮亮從上一年級開始,就是一個“小學渣”:上課常走神,學習不積極,經(jīng)常不交作業(yè),還頂撞老師。
劉老師帶了他才三個月,亮亮就完全變了一個人,不但積極交作業(yè),還會在日記里反省自己的錯誤,積極改正錯題。
談及亮亮的改變,劉老師說:“我不是什么大仙,也吹不出什么仙氣。只是從孩子閃亮的眸子里,看到了他對信任,成長和愛的渴望。”
看看他對作文的批語,總是適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
“雖有些習慣不太好,但你很可愛,因為你很誠實?!?/strong>
“太好了!你的改變還會越來越好呢!”
“你這可愛的孩子,讀你的作文,是劉老師最幸福的事情,你原本就是一個天使,過去是一只折翼的天使,將來定是一只發(fā)光的天使!”
從前大家都覺得亮亮是“差生”,父母吵他,別的老師不信任他,只有劉老師覺得“他只是好奇心和好動性很強,再加上思維非?;钴S,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乖’孩子。”
看見孩子的好,才能挖掘孩子的潛力,激發(fā)孩子的潛能。
電影《地球上的星星》說:
“孩子,你不用所有事都做得跟別人一樣好,只需要發(fā)現(xiàn)自己最閃光的一面,你就是這個地球上獨一無二的一顆星星。”
每個孩子,都是夜空中一顆星。
他也許成績不夠好,不夠聽話,不夠璀璨。
但他有自己的獨特光芒,他的美麗是需要機會才能綻放出來的。
愿每個孩子都被允許發(fā)出自己的光芒,在碩大的星空,自信地照亮前方。
每一個男孩,都是媽媽的軟肋,也是鎧甲。
養(yǎng)得好聰明又紳士,養(yǎng)不好費心又勞神。
關(guān)于養(yǎng)育男孩的干貨,這里都有;
關(guān)于養(yǎng)育男孩的苦甜,我們都懂。
家有男孩,關(guān)注,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