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五大挑戰(zhàn)考驗在線訂餐網站未來》一文,感覺是槽點太多以至于我都不知道應該從哪開始吐槽了。文中很多判斷過于主觀經不起推敲,提出的“五大挑戰(zhàn)”也基本都沒切中要害,大多只是小問題稱不上大挑戰(zhàn),有些甚至和網站都沒什么關系。所以我大概整理了一下思路之后,決定好好對原文吐個槽。
原文:
其一、餐館硬件設施準備不足
不論線上訂餐網站能為餐館帶來多少收入,如果餐館里面沒有一臺電腦,這些無疑都是空談。而在線下絕大多數餐館都是沒有電腦的,甚至于像永和大王這種比較有 實力的連鎖店,我都沒在店里面看見電腦的存在。如何說服線下商家能夠投入幾千元購買一臺電腦,這對急于拓展線下商家的線上訂餐網站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 戰(zhàn)。對于消費者來說,網絡訂餐可以查詢到更多的餐館外送服務,擁有更多不同的選擇。但如果只是極少數的餐館能夠和線上訂餐網站合作,那么對于消費者來說, 他們還有什么熱情去使用網絡訂餐?
關于這一段,主要的槽點在兩個地方。
第一,關于餐廳有沒有電腦。誠如作者所說,大多數餐廳是沒有電腦的。但是如果作者因此就認為“讓商家購買一臺幾千塊的電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那 就有些太想當然了??梢韵胂肴ツ暧卸嗌偕碳覟榱伺浜蠄F購網站購置了電腦,再想想為了接打車app的單子一個的哥配2、3部手機的情況。任何一項投資都是要 計算回報的,餐廳沒有電腦是因為沒有網絡的訂單所以“不需要”電腦。核心問題并不是現在餐廳有沒有電腦,而是如何讓餐廳了解他需要配置一臺電腦用來接收網 絡訂單。配一臺可以接單的電腦撐死2500塊,對于大點的餐廳只是一個小時的營收,對于小餐廳也不過是幾天而已。說服商家讓他相信你至少能帶來2500元 的回報,這也能算是個挑戰(zhàn)?
第二個槽點其實更關鍵,電腦對于餐廳來說到底是不是必要的?雖然在線訂餐是讓用戶通過網站進行下單動作,但這并不表示餐廳也只有上電腦接單這一種方 式。沒有電腦餐廳就不能接單了?網站可以做個餐廳端的手機app不?網站可以把做個短信接口直接把訂單發(fā)過去不?最原始的辦法人工呼叫總行吧?所以討論餐 廳有沒有電腦從本質上來說就沒多大意義。
原文:
其二、消費者享受的服務高度同質化
就拿中關村來說,偶爾為了換口味,可能會做出一些新的嘗試,但在這里上班的人無論是叫外賣還是直接去實體店點餐,大多都有著固定的就餐場所。中關村 附近能提供外賣的餐館,其所提供的菜單,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對于線上訂餐網站來說是非常大的硬傷,他們所能為消費者提供的餐館都基本相同, 對用戶來說在這家訂餐和去那家訂餐,實際上吃到的外賣沒有多少區(qū)別。
而線上訂餐網站是不參與物流這個過程的,送外賣的人還是來自于線下的實體店。消費者在不同的外賣網站訂餐后,餐館的反應時 間基本上也不會相差太多。一句話,在不同的線上訂餐網站訂餐,所能夠享受到的服務可以說是完全一致。這直接導致線上訂餐網站進入到價格戰(zhàn)的怪圈,哪一家更 加便宜,隨單贈送的物品價值更高,可能消費者就會去哪一家線上訂餐網站訂餐。通過價格驅動的消費者很難形成固定去某一家線上訂餐網站訂餐的消費習慣。
這段我覺得至少也有三個點值得商榷:
第一、大多數人是否固定就餐場所?
關于這個問題,我以前做的一次抽樣調查中。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用戶對于餐廳的選擇,比如公司人數、午休時間、位置、周邊環(huán)境、甚至公司所在的樓層等。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就餐文化,這事總的來說是沒什么特定的規(guī)律,比如我就聽說過有個公司是用個10面骰子來決定午餐的,后來骰子丟了改用抽簽了。反正從調查結果來看,經常換餐廳的人并不一定比固定就餐場所的人少。因此對于能提供多樣化選擇的訂餐網站來說,這一點的影響要遠遠小于作者的預估,絕對算不上硬傷。
第二、原文認為訂餐網站之間最終都會通過價格戰(zhàn)定勝負。
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先上一部分調研結果。
第三、原文認為由于配送不受網站影響,所以在這一點上大家都不用比了。
雖然現在主流的訂餐網站,餓了么也好、易淘食也好,很少有自己配送的,但這既不能代表這么做行不通,也不能代表他們以后一定不會這么做。很難做到像 京東這樣對整個城市全區(qū)域的配送(事實上也沒有這個必要),但對于訂單比較集中的區(qū)域和商圈,組織地面配送團隊也未嘗不可。這樣做一可以提高配送速度,二 可以拿下一些本身不提供送餐服務的餐廳擴充網站內容,三可以加深餐廳的依賴度更好地把控餐廳。所以外賣配送是不是會受到網站的影響,只能說是未知數,或許當市場飽和度升高后,誰做好了這一塊就能一舉建立優(yōu)勢。
原文:
其三、餐館服務能力準備不足
線上訂餐網站能不能為線下餐館帶來訂單,這是肯定的。據筆者調查,在工作日期間,一家線上訂餐網站能夠為合作的餐館帶來50~100單訂單,按照每 一單有5元錢的利潤來算,其實每天就至少有幾百元的收入。線上訂餐網站幫助合作餐館帶來了額外的收入,看似形成了一種雙贏,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卻并不如此。
拿中關村蘇州街大河莊苑旁邊的幾家餐館來說,每天中午來吃飯的消費者可以說是絡繹不絕。當線上訂餐網站為他們帶來更多訂單時,與來店消費的顧客之間 就形成了很大的沖突。餐館的廚師數量是固定的,一定時間內能夠作出的飯菜數量也是確定的。就餐時間大概是12點~13點,很多餐館和一些公司合作提供一些 固定的外賣服務,可以提前準備好所需的盒飯數量,然后在就餐時間由外賣員送到,中午絕大多數時間主要都是服務到店來的消費者。
而當線上訂餐網站為他們帶來50~100份新的訂單時,勢必會與到店來的消費者產生沖突。就拿筆者來說,經常就餐的那家餐館,之前等待時間可能只有 10分鐘,但是現在經常都在30分鐘以上。雖然照顧了線上訂單用戶,但卻給線下去實體店消費的顧客帶來極其不好的服務體驗,而線下顧客大多是一些忠實客 戶,所以這里有點顧此失彼。
此外,不同于公司統一訂餐的外賣服務,網上的訂單用戶地點相對來說更為分散,這無疑又會造成人力成本的上升。線下餐館面對來勢洶洶的互聯網,其實絕大多數并沒有做好準備。
我先不談原文作者認為大多數餐廳都是做公司統一訂餐業(yè)務這個概念性錯誤,也不談“每單5元利潤”這種明顯缺乏財務知識的利潤計算方法。就單看這一段的標題,我都想問一句“餐館服務能力準備不足”和在線訂餐網站有半毛錢關系?
餐廳的服務能力和顧客數量是掛鉤的,只要顧客增長,餐廳的服務壓力就必然會增大,難道沒有訂餐網站,餐廳的顧客就不會增長了?
超過了現有服務能力的臨界值仍然想不降低服務質量的話,要么就停止接新客,還要么就盡快增加人手。到底怎么辦,這只和餐廳的經營策略有關系。如果騰訊樓下 的餐廳老板印了一些傳單讓服務員去騰訊門口發(fā),恰巧小馬哥收到傳單在餐廳吃了頓飯覺得不錯,第二天開始騰訊全公司都改定這家的盒飯。那照作者的邏輯,因為 餐廳服務能力準備不足,所以如何發(fā)傳單也是服務員的一大挑戰(zhàn)咯?
我不知道作者所謂的50~100份新訂單是怎么統計的,估計是在吃飯時隨口一問的。但依靠這個數字作為立足點推導餐廳的服務能力有限,這也有兩個問題:
①
② 50~100份網絡訂單不是一個恒定值,隨著平臺的成長,這個數字可能會增長也可能會下降,并不是說這些訂單就一定是你的。要知道餓了么上一個月不到20張訂單的餐廳和一天就接超過200張訂單的餐廳都是不少的。
有人可能奇怪為什么平臺成長反而會使得餐廳的訂單下降,這里我要順便解釋一個常見的認知錯誤。很多人——主要是一部分新進入這個行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者、從業(yè)人員、餐廳老板、甚至一些行業(yè)評論人,都以為訂餐網站可以幫餐廳增加訂單,仔細想想就會發(fā)現這完全是個偽邏輯。
為什么?
因為需求總量沒有擴大,顧客不會因為有了訂餐網站而多吃一頓飯。受益于訂餐網站這個渠道自身的擴張,以及附近的同行在是否和網站這個新渠道合作的選擇上做 了錯誤的判斷,優(yōu)先與網站合作的餐廳確實會獲得了訂單增長。但在要注意區(qū)域性很強的外賣網站可不是淘寶這種理論上可以無限擴張的大平臺,賣家飽和度會很快 升高,所以這部分流入的訂單也是有可能再次從餐廳流出。如果某家餐廳竟然出現服務不過來的問題,只要把這事告訴他其他能提供服務的餐廳就行了,他們肯定會 很樂意加入這個平臺。
我上面扯了這么多就是想說明一件事:餐廳服務能力就讓市場自動調節(jié)就行,這件事和訂餐網站真心沒有半毛錢關系。
原文
其四、外賣網站服務監(jiān)管能力不足
外送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很難保障,這是一個很難標準化的領域。同一個餐館可能會因為突發(fā)因素導致送餐到達時間不同,例如某天中午所接收到的訂單數突然暴增,又或者因為天氣狀況比較惡劣訂單陡然下降等,這就導致不同的餐館送餐到達時間差異可能就很大。
筆者從一個線上訂餐網站的創(chuàng)業(yè)者那里得到證實,一些能夠提供高品質外賣產品的商戶,像KFC、麥當勞、永和大王這些連鎖店,大部分都有一套自己的訂 餐體系,很少會與在線訂餐網站合作。對于線上訂餐來說,時效性對于消費者來說非常重要,雖然網站可以把消費者的訂單很快的反饋給線下商家,但是物流這個過 程卻存在著太多的偶然因素。而這些問題給消費者帶來的不良體驗,可能都會算到外賣網站的頭上。而線上訂餐網站如果自己建立外送隊伍的話,所花費的成本會呈 幾何數上升,這顯然更不現實。
對于在線訂餐網站來說其服務主要在于商戶,這是網站很難有效控制的,這就要求在商戶的選擇上有一定的標準,可以根據商戶的承載能力做一個限制,比如 一天只能接受50單。此外還需要給商戶一定的準備時間和送達時間,比如在10點下單的時候,系統中送達的時間點從11點開始。用戶訂餐后的反饋可以一定程 度上約束商戶,在線訂餐網站必須具備一定激勵機制,讓用戶提供更多反饋。
這一段和前兩段其實講的是同一回事,無非是說餐廳生產和配送能力的問題,不知為何還單列出來作為一項。除了是否要自建配送還值得商榷,其他都不是什么緊迫的或者難以解決的問題,不再贅述。
原文:
其五、習慣問題
這是O2O創(chuàng) 業(yè)都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傳統行業(yè)觸網率較低,絕大多數人都沒有使用網絡的習慣,同樣的訂餐網站也存在這個問題。對于用戶來說,通過電話訂餐與網上訂餐, 哪個更加方便,這里不好判斷,但是我相信絕大多數用戶卻更加習慣使用前者。此外一些商戶還提供QQ訂餐服務,這對于在線訂餐網站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競爭。 對于商戶來說,很多也都沒有通過網站獲取訂單的習慣。要改變用戶和商戶多年來形成的習慣,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一個長期的市場教育過程。區(qū) 域性可能也是一個非常大問題,像軟件園、學校這些地區(qū),用戶使用在線訂餐網站的頻次可能比較高,但是對于其他地區(qū)的用戶來說,可能就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一、網上訂餐是不是比電話訂餐方便?
這應該是對一個訂餐產品的基本要求,如果這點最基本的都做不好就別在這個行業(yè)混了。
二、商戶提供QQ訂餐和訂餐網站是不是競爭?
槽點太大了,訂餐網站對商戶來說是可以提升幫助的營銷工具,難道找人在街上拉客人和坐著店里等客人進門兩種方式是競爭關系?
三、對于商戶/用戶來說,很多都沒有通過網站獲取訂單的習慣?
以前沒有當然不可能有習慣,關鍵看你網站到底能不能提供對用戶有價值的服務。
四、需要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
一般來說,如果有用戶通過餓了么訂餐一周,那他估計再也不高興打電話了。還是你產品做的好不好的問題。
五、區(qū)域性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正相反,區(qū)域性反而該說是訂餐網站一個很大的機會。因為只需要精確地拿下這些用戶,就等于基本占領了整個城市。
綜上所述,原文的“五大考驗”實在不具有多少參考價值。從行業(yè)的角度來看,雖然餓了么、易淘食、美餐網等訂餐網站都在迅速擴張,但就整個行業(yè)來看還沒有進入爆發(fā)期,依舊充滿了機會。
訂餐網站比起現在火熱的打車app,盈利模式和機會要好地多,從這個行業(yè)誕生一家上市公司的可能性很大,與其擔心這些不難處理的細節(jié)問題,還不如先盡快搶 占市場拿到先發(fā)優(yōu)勢。還不如先盡快搶占市場拿到先發(fā)優(yōu)勢。至于真正的挑戰(zhàn),在1~2年半內進入行業(yè)爆發(fā)期后自然會出現。/原載:鈦媒體 作者:@黑焰十字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