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以為,拒絕會傷害或侮辱朋友,以至于我們總是很欣然地接受一些幫助、鼓勵和獎項。莫言的獲獎感言,對我感觸很深,他說,“獲獎是文學的勝利,而不是政治的勝利。”這種真誠、詼諧的語言與魯迅的筆鋒很相似,早在幾年前就有網友說莫言的作品是最接近魯迅的。
關于諾貝爾獎,在三十年代魯迅曾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在當時曾經引起轟動,連魯迅的一些友人都有所不解。但是魯迅截然地說,“目前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后能否創(chuàng)作,尚在不可知之數?!濒斞傅膽B(tài)度很認真,毫不曖昧,不知道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在接到這樣的答復之后是什么感想。我們不妨來聽聽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埃斯普馬克的話吧,“在1930年代中期,學院曾經派人給魯迅帶話,傳給他一個訊息,就是想提名他。但是魯迅自己認為他不配,他謝絕了?!卑K蛊振R克擔任諾獎評委會主席長達十七年之久,鮮有遇到拒絕諾獎提名的,魯迅最起碼在中國是第一人。此后,胡適拒絕諾獎,沈從文早逝惜別諾獎,如今莫言獲獎,誰都無法淡定,他叫莫言,下筆卻千言萬言。
魯迅拒絕諾獎顯然是從中國國情來考慮的,文學沒有能力改變當時黑暗的時局,自慚愧疚地拒絕了。這種拒絕所產生的效應,當然會激勵中國文學界,在第二年,胡適也同樣一口拒絕了諾獎的提名。其實拒絕別人并不難,難的是忘卻自身的身心健康,去盡量照顧別人的權益和情緒,大到文學和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相關聯(lián),這種拒絕的行為完全超乎了自然。魯迅并不是要表明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是這種自我維護的改變,激發(fā)了國民意識的警醒,我想這也是魯迅被稱之為”民族魂”的原因吧。
如今文學好像不向政治這方面發(fā)展,原因無非是現(xiàn)實型的作家太多了,作品走向了市場經濟。莫言獲獎開了先河,他的作品早已突破階級和政治的界限,讓我們來聽聽莫言所言:“誰都別去釣魚島,魚會感謝你!”這難道不是魯迅拒絕諾獎的效應嗎,責任與品質盡在其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