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像
潘玉良是我國旅法最早最著名的女畫家,曾兩次遠渡重洋,在巴黎從事藝術活動達50多個春秋,一生留下四千多件藝術作品和許許多多的傳奇故事。在巴黎一座安眠著許多杰出藝術家的墓地,一塊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鑲嵌著一位長眠者的白色大理石浮雕像。雕像的下方,懸掛著幾十枚造型各異而又美觀的獎章,右邊是一行用中文鐫刻的碑文:世界藝術家潘玉良之墓(1895~1977)。
潘玉良傾畢生心血和精力,經(jīng)歷困苦的磨練,創(chuàng)造了“融中西畫藝術于一體”的獨特風格。她的油畫借鑒了現(xiàn)實主義、印象主義及野獸派等眾多西方繪畫流派的風格和韻味,融入中國傳統(tǒng)的線描手法,既豐富了西畫的表現(xiàn)手法,又將中國藝術的意境、韻律、詩意蘊藏其中。構圖大膽而夸張,畫面奔放而深沉,色彩絢麗而寧靜,有著強烈的動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她的彩墨畫充分發(fā)揮西畫背景烘染和后印象派的點彩手法,同時又吸收了中國民間藝術的質樸、渾厚、沉靜的氣韻,成功地將中國的筆墨精神和西畫的實體質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呈現(xiàn)出既秀美靈逸又堅實飽滿的獨特的審美情趣。
潘玉良的繪畫道路從西畫開始,但從未放棄民族藝術的根基。她筆下的人物的裝束和服裝大多是中式的,晚年的《面具扇舞》《歌舞燕聲圖》等更完全是中國傳統(tǒng)民間年畫的場景。她以一個畫家的執(zhí)著實踐,在流派紛呈、交替更迭的西方現(xiàn)代畫壇中堅守陣地,始終沒有丟棄寫實主義的畫風,實踐著中西融合的理想。她以女性的細膩體察和感悟生活,描繪了眾多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以鮮明的繪畫風格和獨立的人格魅力而立足于畫壇,受到世人景仰。
1939年作-樞真巴黎肖像-油畫
1942年作-小女孩-油畫
1944年作-窗前女郞-油畫
1950年(約)作-月夜琴聲-油畫
1954年作-花鼓燈——袖舞-油畫
1955年作-雙人扇舞-油畫
1955年作-舞春風-油畫
北國風情-油畫
穿紅靴的女郎-油畫
戴花的執(zhí)扇女-油畫
戴帽子的婦女-油畫
公園內-油畫
花攤-油畫
街景-油畫
金發(fā)女郎像-油畫
聊天-油畫
母女圖-油畫
人物-油畫
少女與鮮花-油畫
樹陰下女郎-油畫
嬰戲-油畫
嬰戲-油畫
1956年作-放風箏-彩墨
1961年作-梳妝女-彩墨
1962年作-遐想-彩墨
愛花-彩墨
1966年作-歌舞艷聲-彩墨
歌舞艷聲-彩墨
兩頭背像-彩墨
雙人扇舞-彩墨
洗滌-彩墨
執(zhí)扇少女-彩墨
捉迷藏-彩墨
** * * * 潘玉良自畫像 * * * * *
1936年作-玉良自畫像-油畫
1939年作-執(zhí)扇自畫像-油畫
1943年作-自畫像-油畫
1944年作-自畫像-油畫
1945年作-紅衣自畫像-油畫
1945年作-自畫像-油畫
執(zhí)筆自畫像-油畫
我的家庭-油畫(潘玉良背后戴眼鏡站立者為其夫潘贊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