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是北魏和唐代皇室貴族發(fā)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具有典型的皇家風范。龍門石窟北魏時期的石刻造像不僅繼承和發(fā)展了早期雕刻技藝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又吸取和融合了中原文化的有益成份,創(chuàng)造出獨具特色的龍門風格,在我國雕刻藝術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
在龍門石窟北魏時期開鑿的洞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賓陽中洞,它也是龍門石窟中由皇家開鑿的第一座石窟。
賓陽洞,原名叫靈巖寺,由賓陽中洞、賓陽北洞、賓陽南洞三個洞窟組成。賓陽洞始鑿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 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北魏宣武帝為孝文帝、文昭皇后主持開鑿的皇家第一窟,用以銘記孝文帝遷都洛陽和進行漢化改革的歷史功績,也是我國正史中唯一有確切記載的石窟,明人彭綱就曾在《題龍門石像》中寫道:“當時錘鑿斫(zhuó)民脂,萬金不惜窮妖奇”,指的就是該洞窟的開鑿。賓陽三洞前后營造時間長達24年,用工80余萬人,但是,北魏時期仍然只完成了賓陽中洞,賓陽南洞、賓陽北洞一直到隋唐時期才相繼完成。
賓陽中洞作為北魏造像風格的洞窟,與北魏早期的云岡石窟造像存在巨大的變化與差異。北魏遷都洛陽后,吸收了中原地區(qū)的先進生產(chǎn)力和深厚的漢文化,在政治、文化、經(jīng)濟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這些改革促進了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的進一步融合,同時也使造像風格吸收了漢族士大夫那種“清淡”風尚和“秀骨清像”的風姿。從而在龍門石窟開創(chuàng)了一種“秀骨清像”的造像風格。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也加速了佛教傳入中原后造像藝術中國化、民族化的進程。
賓陽中洞造像完整,構圖精美,紋飾多變,被譽為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最具代表性的漢化典型洞窟。它在中國佛教發(fā)展史以及美術發(fā)展史上都占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形象;構圖繁富、優(yōu)美精致的裝飾紋樣;飛舞奏樂、栩栩如生的飛天.....賓陽中洞這座由無數(shù)能工巧匠共同建造與雕鑿的浩大工程,為后人留下了無與倫比的藝術瑰寶。
“三世佛”題材
賓陽中洞雕刻的為北魏石窟中常見的“三世佛”題材。石窟內(nèi)共有11尊大像,正壁主像一組5尊,包括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南、北壁各一組3尊,包括一立佛和二脅侍菩薩,這三組造像分別表示佛教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佛”。
佛的微笑
賓陽中洞造像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微笑,佛的微笑給人一種深邃之感,于寧靜之中透出百般慈愛,眼神之中流露出無盡的溫和與清秀,把佛教中的圣潔肅穆、慈悲仁懷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秀骨清像
賓陽中洞造像的另一大特征就是“秀骨清像”,北魏遷都洛陽后,在公元5世紀末到6世紀初葉,中國石窟藝術在造像方面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呈現(xiàn)出劃時代的特征和風格。這時龍門石窟造像普遍出現(xiàn)了瘦削型的“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帶”式的服裝。這種新風格因為形成于中原腹地的北魏都城洛陽西南的龍門石窟,被稱為“中原風格”。
蓮花寶蓋
賓陽中洞的穹隆形窟頂中央,雕刻著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是伎樂人和飛天。
帝后禮佛圖
賓陽中洞窟內(nèi)前壁兩側各有一幅大型浮雕,為孝文帝及侍從禮佛圖和文昭皇太后及妃嬪禮佛圖,描述了當年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禮佛的盛大儀式。這兩幅作品,精美絕倫,具有極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但令人痛惜的是20世紀30年代被盜往美國,現(xiàn)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內(nèi)。
天王造像
龍門石窟最早的天王造像出現(xiàn)在北魏賓陽中洞洞窟兩側的護法天王。南壁下方的“大梵天”造像,他身披飄帶瓔珞,下穿戰(zhàn)裙,左上手持三股金剛杵,左下手提一摩尼寶珠,右上手握一獨股金剛杵,右下手握劍。
縱觀賓陽中洞,雕造技術精湛,雕像高大精美,布局緊湊合理,裝飾圖案豐富,絢麗多彩,富麗堂皇,從而使其成為龍門石窟北魏時期的重要代表。
此時秋意正濃,來龍門石窟開啟快樂的秋日文化之旅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