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泗水郡、沛郡其實是在同一地帶,在秦漢時期不同的行政區(qū)劃。對于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目前學(xué)術(shù)界有很大爭論。因此有必要搞清二者有何沿襲關(guān)系?泗水郡之名因何而來?泗水郡治所在何地?漢初楚國轄地哪些?沛郡從何而來?沛郡治所在哪里?這些問題都是本文將要探討的話題!
上、泗水郡(泗川郡)
現(xiàn)在的泗水是淮河下游最長的支流,發(fā)源于今山東省中部,沿途接納了洙水、睢水、沂水、沭水等,在今天的江蘇省淮安市以東注入淮河,全長一千數(shù)百公里。古代的泗水今天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但是保留在《水經(jīng)注》的記載中。我們從中找到一些線索?!妒酚浾x》引《括地志》云:“泗水源在兗州泗水縣東陪尾山。其源有四道,因以為名。”這應(yīng)該算是關(guān)于泗水得名的最通行、最權(quán)威和最形象的解讀。
“泗水郡”又名“泗川郡”唐顏師古在其《漢書注》中說的很清楚:“泗川郡川字或為水,其實一也?!泵Q最早出現(xiàn)在《史記》,是秦國統(tǒng)一六國戰(zhàn)爭中滅楚后在淮北設(shè)立的郡。傳統(tǒng)注解皆以為郡內(nèi)一條或幾條主要大川命名,如潁川郡、泗水郡、三川郡等。但是筆者認為如果說因為郡內(nèi)有條主要的河流命名該郡并不合理和確切,真正的原因在于郡治所在的區(qū)域靠近的主要河流大川。如潁川郡境內(nèi)并不是只有一條潁水,還有汜水和其他河流。潁水也不是只流經(jīng)潁川一郡!應(yīng)該是因為潁川郡治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濱潁水而得名。如果說潁川這個例子還不是很說明問題的話,本文要討論的主角“泗川郡”的得名顯然更能說明問題。泗水上游在今天山東泗水縣,秦屬于薛郡,查歷史地圖集,泗水的上游主要在秦薛郡,泗水中下流經(jīng)過秦泗水郡,泗水下游在秦東??と牖春?。顯然把泗水郡得名源于境內(nèi)主要流經(jīng)泗水顯然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
前幾年陜西發(fā)掘的一批秦封泥中出土很多泗水郡的長官封泥上面卻寫的是“四川太守”“四川輕車”于是周曉陸等專家因此懷疑,泗水郡(泗川郡)可能有誤:四川郡之得名,或因其境內(nèi)有淮、沂、濉、泗四水之故,后則因有泗水為作泗水郡。
周教授根據(jù)考古實物來懷疑本來值得肯定其治學(xué)精神,但筆者認為其懷疑的證據(jù)并不可靠,其淮、沂、濉、泗四水更是自己都不能肯定。讓我們分析下這種設(shè)想是不是可靠:
一、《史記》、《漢書》尤其是《史記》作書的年代離秦朝并不久遠,司馬遷也是繼承其父親司馬談的太史職務(wù),司馬談已經(jīng)為司馬遷積累很多資料,不可能搞錯泗水郡(泗川郡)的名稱。
二、《史記》、《漢書》編纂年代的漢字多有同聲字代替現(xiàn)象,說明當時的文字使用并不是很豐富,如西楚霸王《漢書》中被用同聲字“伯”字代替?!般簟弊衷谇卮袥]有普遍使用?用同聲字“四”代替“泗”是很有可能的。
三、即使當時已經(jīng)有泗字,從封泥文字布局看,“泗”字小篆左側(cè)為篆書水字,右側(cè)為四字,而泗水(泗川)中泗后又出現(xiàn)水,連續(xù)兩個“水”字顯得布局上有種啰嗦的感覺。且泗四同音,用“四”代替復(fù)雜的“泗”字是很有可能甚至是更合理的。
四、從《史記》、《漢書》的傳承抄寫看,不太可能出現(xiàn)抄書者把簡單的文字“四”自作多情,自找麻煩抄寫成“泗”字。
五、如果說“四川郡”成立,那么我們就要分析下同為秦三十六郡的“三川郡”了。前面我們通過潁川的例子已經(jīng)可以斷定“三川郡”也不是我們以往所說的以境內(nèi)有河、雒、伊三川而得名,還是因為郡治。三川郡郡治洛陽是河、雒、伊三川交匯之地,洛陽是三川郡的政治中心,以郡治特殊位置命名郡名是很合理的。
六、因出土“四川”字樣的封泥而聯(lián)想到“淮、沂、濉、泗” 四水并不靠譜。首先這四條水雖然流經(jīng)泗水郡,卻并不只流經(jīng)泗水一郡。泗水郡主要在淮水以北,沂水主要流經(jīng)秦郯郡,濉水也只是下游部分流經(jīng)泗水郡。另外泗水郡境內(nèi)并不只是這四條大河,泗水郡北部方與、胡陵(據(jù)史記高祖本紀)有菏水(濟水)于泗水交匯,在泗水郡彭城有獲水(汴水)與泗水在彭城交匯。無論如何周教授這種推測都是不成立的。
七、“四川郡”境內(nèi)還有個同音字的“泗水”?這肯定屬于超級巧合的例子吧?
既然“四川郡”得名于流經(jīng)境內(nèi)四條水的說法被否定,泗水郡治自然在泗水沿岸。泗水郡(泗川郡)郡治按《水經(jīng)注》的明確記載是秦代沛縣:“宋滅屬楚,在泗水之濱,于秦泗水郡治。”郡治沛縣濱泗水正是泗水郡得名的淵源。清末楊守敬在《水經(jīng)注疏》睢水篇相縣條解釋的很清楚:相不瀕泗?!端?jīng)注》原文只是說“秦始皇二十三年以為泗水郡”(筆者按: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四年(BC223年),王翦、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水經(jīng)注此條時間有誤,應(yīng)為秦始皇二十四年)直接解釋應(yīng)該是秦始皇二十三年以其地為泗水郡,并不能解讀為泗水郡治的。何況相縣濱睢水而不靠近泗水,怎么也不可能是泗水郡治所。《史記》蕭相國傳也能佐證,史記記載蕭何為秦沛縣主吏掾,還提到“秦御史監(jiān)郡者與從事,常辨之。何乃給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請,得毋行?!薄妒酚浖狻沸鞆V曰:“沛縣有泗水亭。又秦以沛為泗水郡?!斌S按:文穎曰“何為泗水郡卒史”。索隱如淳按:律,郡卒史書佐各十人也。這讓我們有種感覺,沛縣與泗水郡治非常近,幾乎是郡治與沛縣同城或為鄰近,跟后世府治與縣治同城的情況非常類似。另外《史記》沒有任何關(guān)于秦泗水郡長官出現(xiàn)在相縣的記錄,這并不是偶然。后世除了《水經(jīng)注》以外,還有《大明一統(tǒng)志》、《大清一統(tǒng)志》、《江南通志》和《徐州志》、《徐州府志》、《沛縣志》均記載秦泗水郡治為沛縣,泗水郡城在沛縣東泗水東岸,沛縣在泗水西岸。而安徽省古代地方志《安徽通志》、《鳳陽府志》從未記載過相縣作過秦泗水郡治所。那些把泗水郡治誤為相縣的當是從沛郡治相縣的的想當然。因此可以斷秦泗水郡治在沛縣是沒有任何爭議的。
泗水郡的消亡時間目前學(xué)術(shù)界仍有爭議,一般認為秦亡為上限,項羽定都彭城自王梁楚之地九郡號西楚霸王為下限,關(guān)于項羽王九郡說法歷來不一,一般認為梁地二郡:碭郡、東郡;楚地七郡:陳郡、薛郡、泗水郡、東???/a>、東陽郡、鄣郡、會稽郡,合計九郡。另有彭城郡、楚郡說分別替換掉上述楚地七郡之一郡。但所有說法無一不有泗水郡??梢娿羲さ轿鞒酝醴址庵畷r尚且存在?,F(xiàn)在通行的是根據(jù)《漢書》地理志得出漢高帝四年改泗水郡為沛郡說,此說問題很大,下面我要重點探討沛郡問題。
中、沛郡
《漢書》地理志言:沛郡,故秦泗水郡。高帝更名。莽曰吾符。屬豫州。戶四十萬九千七十九,口二百三萬四百八十??h三十七:相、龍亢、竹、谷陽、蕭、向、铚、廣戚、下蔡、豐、鄲、譙、蘄、(工蟲)、輒與、山桑、公丘、符離、敬丘、夏丘、洨、沛、芒、建成、城父、建平、酂、栗、扶陽、高、高柴、漂陽、平阿、東鄉(xiāng)、臨都、義成、祁鄉(xiāng)。
而《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則云:
漢興,序二等。高祖末年,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高祖子弟同姓為王者九國。唯獨長沙異姓,而功臣侯者百有余人。自雁門、太原以東至遼陽,為燕代國;常山以南,大行左轉(zhuǎn),度河、濟,阿、甄以東薄海,為齊、趙國;自陳以西,南至九疑,東帶江、淮、谷、泗,薄會稽,為梁、楚、淮南、長沙國:皆外接于胡、越。而內(nèi)陸北距山以東盡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shù)十,置百官宮觀,僭于天子。漢獨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隴西,與內(nèi)史正義京兆也。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頗食邑其中。何者?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廣彊庶孼,以鎮(zhèn)撫四海,用承衛(wèi)天子也。
《漢書》楚元王傳言:漢高帝六年,既廢楚王信,分其地為二國,立賈為荊王,交為楚王,王薛郡、東海、彭城三十六縣,先有功也。后封次兄仲為代王,長子肥為齊王。
對比上述幾則史料問題出來了。根據(jù)年表序言,梁、楚、淮南、長沙是“連城數(shù)十”。漢獨有之十五郡。這十五郡的名稱根據(jù)日本學(xué)者瀧川資言在其《史記會注考證》中引用清代學(xué)者錢大昕的說法言:河?xùn)|、河南、河內(nèi)、東郡、潁川、南陽、南郡、漢中、巴郡、蜀郡、隴西、北地、上郡、云中,內(nèi)史(五原郡元朔二年始置,故不數(shù))。雖然個別有爭議,但各種版本中都沒有出現(xiàn)后世中央直轄的“沛郡”,這也跟年表序言的說法“自陳以西,南至九疑,東帶江、淮、谷、泗,薄會稽,為梁、楚、淮南、長沙國...”。相一致。
沛郡是否可能是楚國內(nèi)部的支郡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劉交楚國所轄三支郡明確是彭城(內(nèi)史)、東海、薛郡共三十六縣,并沒有沛郡。既然沛郡不在中央直轄的十五郡中,又不在楚國支郡中,可以推測《漢書》地理志所說漢高帝時改泗水郡為沛郡的說法自然有很大疑問了。
結(jié)合文獻資料判斷沛郡出現(xiàn)在文獻中的最早時間,《史記》正文中到底明確出現(xiàn)“沛郡”的時代是何時呢?經(jīng)查為《淮南衡山王列傳》,為漢武帝時期的元狩年間,淮南王謀反案發(fā),“下沛郡治”。以太史公的嚴謹態(tài)度,沛郡有沛縣,如《史記》正文不言沛郡,單言沛字,則可斷定為沛縣無疑。如《高祖本紀》言漢高祖為沛豐邑中陽里人, 應(yīng)邵曰:沛縣也,豐其鄉(xiāng)也。孟康曰:后沛為郡,豐為縣。顏師古曰:沛者,本秦泗水郡之屬縣,豐者,沛之聚邑而。方言高祖所生,故舉本稱以說之也。此下言縣鄉(xiāng)邑告諭之,故知邑系于縣也。
又吳仁杰言:至漢書文景以來,諸臣傳始兼列郡縣名。吳仁杰總結(jié)的是很有道理的。這并不是司馬遷寫作的喜好所致,而是當時的大環(huán)境使然。漢初施行的是郡國并行制,到景帝時晁錯建議削藩,并引起一場對西漢王朝影響深遠的事件“七國之亂”,平定動亂后,景帝開始了大規(guī)模、正式的削藩。劉交楚國被削成只剩下內(nèi)史彭城七縣,也就是《漢書》地理志中的七個縣。與漢高帝六年劉交初封時的三十六縣相比,已經(jīng)不可同日而語。削去的縣哪里去了?按年表序言的說法應(yīng)該此時劃入了剛成立的由中央直轄的沛郡。把沛郡置于梁國楚國之間,可以制衡梁楚等諸侯王之間的竄通。因此沛郡建立時間的上限應(yīng)該在七國之論后,而下限在應(yīng)該在漢武帝元狩年間淮南王劉安謀反案發(fā)之前。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又言:
漢定百年之間,親屬益疏,諸侯或驕奢,忕邪臣計謀為淫亂,大者叛逆,小者不軌于法,以危其命,殞身亡國。天予觀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諸侯得推恩分子弟國邑,故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余焉。吳楚時,前后諸侯或以適削地,是以燕、代無北邊郡,吳、淮南、長沙無南邊郡,齊、趙、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納于漢。諸侯稍微,大國不過十余城,小侯不過數(shù)十里,上足以奉貢職,下足以供養(yǎng)祭祀,以蕃輔京師。而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阸塞地利,強本干,弱枝葉之勢,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
這一段就是經(jīng)過景帝朝削藩,漢武帝執(zhí)行主父偃推恩令后漢朝的區(qū)劃形勢“齊、趙、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納于漢?!币?!
今人周振鶴在其《漢書地理志匯釋》中也提到,高帝年更泗水郡為沛郡并無旁證,且與《史記》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序所言矛盾。七國之亂后景帝將楚國彭城內(nèi)史之外的郡以支郡收,并新置郡直屬漢庭。
徐州楚王陵出土的漢初楚國王陵陪葬封泥----相令之印
1995年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若干封泥印證了削藩前的楚國轄縣之多,計有: “繒之右尉”、“卞之右尉”、“谷陽丞印”、“北平邑印”、“海邑左尉”、“朐之右尉”、“文陽丞印”、“蘭陵之印”、“相令之印”、“僮令之印”、“武原之印”、“承令之印”、“上邳丞印”、“彭城丞印”、“呂丞之印”、“蕭丞之印”、“符離丞印”。雖然目前學(xué)術(shù)界對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墓主人身份尚有爭論,但多認可第二代曾作過上邳侯和漢皇室宗正的劉郢(客)。劉郢漢文帝二年繼承楚王,漢文帝六年亡。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封泥是其任內(nèi)管轄區(qū)域的證據(jù)。其中的相令之印尤其引人注意。相縣同時出現(xiàn)在《漢書》地理志沛郡轄地且是公認的沛郡郡治。沛郡郡治所竟然在漢文帝時期還是楚國轄縣,那所謂沛郡建于漢高帝時期的說法自然不攻自破。從清代學(xué)者全祖望就開始懷疑漢高帝改泗水郡為沛郡的說法并不確定,到獅子山楚王陵墓出土的封泥算是徹底解決了沛郡建立時間之謎。
下、泗水郡與沛郡沿革關(guān)系
通過對泗水郡和沛郡相關(guān)問題的探討,我們已經(jīng)有了清楚的概念。秦泗水郡是秦始皇二十四年秦滅楚淮北之地所設(shè)立,郡治設(shè)在原楚國沛縣。因沛縣濱泗水,故名泗水郡(泗川郡)。楚漢時期,項羽定都彭城,王梁楚之地九郡,此時泗水郡可能在九郡之列。漢高帝五年,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此時泗水郡可能已經(jīng)不存在。漢高帝六年,廢韓信楚國,以淮西之地彭城、東海、薛郡三十六縣王劉交,淮東王荊王劉賈,此時泗水郡已經(jīng)確定不存在。漢景帝三年吳楚七國之亂平定后,楚國被大大削弱,只剩下原楚內(nèi)史(彭城郡)七縣,其余全納入中央直轄郡,此時建立沛郡。 簡單的說,泗水郡源于戰(zhàn)國楚國淮北故地,漢初又將泗水郡故地設(shè)楚國,景帝后又從楚國轄地收地新設(shè)沛郡,楚國只剩下七縣(彭城、梧、傅陽、呂、武原、甾丘)。聯(lián)想到孟康言曰:后沛為郡,豐為縣。很可能是漢景帝時將漢高帝故鄉(xiāng)沛縣升為郡,而所在的鄉(xiāng)豐邑升為縣。最初的沛郡郡治很可能在沛縣,后遷入相縣,否則沛郡之得名很值得懷疑。
水經(jīng)注 泗水 沛縣
又南,(戴作又東,與鐘、譚、黃晟等本同。會貞按:黃本作又南,證以水道適合,則作東者誤也。)過沛縣東。
昔許由隱于沛澤,即是縣也。(會貞按:《呂氏春秋.求人》篇,昔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曰,請屬天下於夫子。許由遂之箕山之下,潁水之陽?;矢χk《高士傳》,許由隱於沛澤之中,堯讓天下于許由云云,略同。是酈所本?!毒庞蛑尽罚沓怯信鏉?。蓋沛與彭城地相接也。又考《公羊.僖四年》,大陷于沛澤之中。何《注》,草棘曰沛,漸洳曰澤。疑由所隱之地或然,不必定為沛之澤也。秦縣,漢高及蕭何、曹參等皆縣人,見《史》、《漢》。縣互詳后泡水下。)縣蓋取澤為名,(會貞按:《元和志》說同。)宋滅屬楚,(會貞按:《漢志》宋地下,景公后五世,為齊、楚、魏所滅,參分其地,楚得其沛。)在泗水之濱,(朱在訛作左,戴、趙改。會貞按:《名勝志》引此作左。)于秦為泗水郡治,(會貞按:《睢水注》,始皇二十三年置泗水郡。漢高帝改曰沛郡,治相,蓋漢徙也。相不濱泗?!对椭尽?,秦泗水郡理沛。)黃水注之。黃水出小黃縣黃鄉(xiāng)黃溝。(會貞按:《濟水注》,濟水又東,逕小黃縣之故城北,縣有黃亭,近濟,又謂之黃溝??h故陽武之東黃鄉(xiāng)也。小黃縣詳彼篇。此言黃水出縣黃鄉(xiāng)黃溝,蓋認今陳留之東北,封邱之南,自濟也也。)《國語》:吳子會諸侯于黃池者也。(會貞按:《釋例》,黃池在封邱縣南。《元和志》,在縣南七里?!董h(huán)宇記》,在縣西南七里,東西三里,在今封邱縣西南。)黃水東流,逕外黃縣故城南。(會貞按:秦縣,漢屬陳留郡,后漢因,魏、晉屬陳留國,后魏廢?!兜匦沃尽?,濟陽有外黃城。在今杞縣東北六十里。)張晏曰:魏郡有內(nèi)黃縣,(會貞按:縣見《淇水》篇。)故加外也。薛瓚曰:縣有黃溝,故縣氏焉。(會貞按:《漢志》顏《注》引張說、瓚說?!妒酚洠椨鸨炯o.正義》并引)圈稱《陳留風俗傳》曰:縣南有渠水,于《春秋》為宋之曲棘里,故宋之別都矣。(守敬按:《春秋》杜《注》,陳留外黃縣城中有曲棘里,宋地?!豆颉?,曲棘,宋之邑也。)《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宋元公卒于曲棘(守敬按:《左傳》文?!督?jīng)》作宋公佐。)是也。宋華元居于稷里。(守敬按:《左傳.昭二十一年》,敗華氏于新里。杜《注》,新里,華氏所取邑。此稷里蓋即新里。)宣公十五年,楚圍宋,(朱楚下有鄭字,戴、趙同。守敬按:《經(jīng).宣十四年》九月,楚圍宋,十五年五月,宋及楚平。則圍宋直至五月前,故酈氏系之十五年。惟與鄭無涉,此鄭字衍,今刪。)晉解揚違楚,(朱訛作解楊圍楚,戴楊改揚,圍改違。趙改同,而乙作楚圍云:入楚國以致命。楚圍上仍有脫字。守敬按:明抄本作違,戴是也。趙說失之。)致命于此。宋人懼,使華元乘,夜入楚師,登子反之床,(全云:乘是《谷梁傳》文,登床是《左氏傳》文,善長合而成書。守敬按:《公羊》作乘堙,非《谷梁》也,全氏誤記,字亦誤。)曰:寡君使元以病告。弊(趙作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城下之盟,所不能也。子反退一舍,(守敬按:《左傳》作退三十里。僖二十八年杜《注》,一舍三十里。)宋、楚乃平。(守敬按:宣公以下,《左傳》文,惟乘堙二字,參以《公羊》。)今城東上,猶有華元祠,祠之不輟。城北有華元冢。(守敬按:《史記.宋世家.集解》引《皇覽》,華元冢在陳留,小黃縣城北。《御覽》五百五十八引《越絕書》同。小黃皆外黃之誤。當以此《注》正之。)黃溝自城南,東逕葵邱下。(守敬按:葵邱有三,一齊地,在臨淄西,連稱、管至父所戍;一宋地,在陳留外黃;一晉地,在河?xùn)|汾陰?!洞呵铩范拧蹲ⅰ?,外黃縣東有葵邱?!夺尷芳姹娣陉幹牵詾闀x乃地主,夏會,秋盟,無欲會而不及盟之理。故《續(xù)漢志》主外黃。而全謝山又謂,宰孔明言西略,以為外黃,是仍東略,宜在汾陰。閻若琚則從司馬外黃之說?!对椭尽?,葵邱在考城縣東南一百五十步。在今考城縣東。)《春秋.僖公九年》,齊桓公會諸侯于癸邱。宰孔曰:齊侯不務(wù)德而勤遠略,北伐山戎,(守敬按:在莊三十一年。)南伐楚,(守敬按:在僖四年。)西為此會。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其在亂乎?(朱在訛作有,趙據(jù)《左傳》改。戴改同。)君務(wù)靖亂,無勤于行,晉侯乃還。(守敬按:《左傳》文。)即此地也。黃溝又東注大澤,蒹葭莞葦生焉,(戴改莞作萑。)即世所謂大薺陂也。(會貞按:《元和志》,大劑陂在考城縣西南四十五里,周回八十七里,與襄邑縣中分為界。劑、齊音同,即此陂也?!兑唤y(tǒng)志》,大薺陂在考城縣西南。《方輿紀要》,蓋在今曹縣境,故流已堙,)陂水(會貞按:陂水為黃溝正流。)東北流逕定陶縣南,(會貞按:縣詳《濟水注》一。)又東逕山陽郡成武縣之楚邱亭北,(朱此十四字截上六字,訛作《經(jīng)》,下八字仍屬《注》文。戴改云:考之上下,皆《注》內(nèi)敘黃溝所逕,不得承接經(jīng)文泗水。趙改同。趙云:按此即班固誤以為衛(wèi)文公所遷之楚邱,而道元因之。然分《注》云,有楚邱亭,則以成武本有此名耳。乃《春秋.隱公七年》戎伐凡伯之地,詳見《濟水注》二。)黃溝又東逕成武縣故城南,(朱東逕下衍郜城北三字,戴、趙刪。守敬按:兩《漢》、《晉志》作成,《宋》、《后魏志》作城。漢縣屬山陽郡,后漢屬濟陰郡。魏、晉因,宋屬北濟陰郡,今成武縣治。后魏仍屬北濟陰郡?!兜匦沃尽罚污?,即郜成縣故城也。見下。)王莽更之曰成安也。黃溝又東北逕郜城北。(守敬按:《春秋.僖二十年》,郜子來朝。二十四年,富辰以郜為文之昭。此郜國城也,在今城武縣東南二十里。)《春秋.桓公二年.經(jīng)》書,取郜大鼎于宋,(守敬按:取上當依原文增四月二字,否則刪下戊申二字。)戊申,納于太廟?!蹲髠鳌吩唬核味焦タ赘付∑淦?,殺殤公而立公子馮,(守敬按:《傳》作莊公,杜《注》,公子馮也。)以郜大鼎賂公。臧哀伯諫為非禮。(朱哀訛作僖。趙云:按《傳》是哀伯,此酈氏誤記。戴改哀。守敬按:鈔略《左傳》文。)《十三州志》曰:今成武縣東南有郜城,俗謂之北郜者也。(守敬按:《續(xù)漢志》,成武有郜城。即《十三州志》所指之城?;付甓拧蹲ⅰ?,成武縣東南有北郜城。本俗說?!锻ǖ洹?,考城有北郜城?;ヒ娤隆#S溝又東逕平樂縣故城南,(守敬按:漢縣屬山陽郡,后漢廢。《地形志》,離狐有平洛城,即此。在今單縣東四十里。)又東右合泡水,即豐水之上源也。(會貞按:泡水東至豐縣始名豐水,故以泡水為豐水之上源,此二句虛提暫止,后文右合泡水,下乃實敘,泡水謂之豐水,下乃實敘豐水。)水上承大薺陂,(會貞按:此另敘黃溝枝流,說見下。與上句文意稍隔。)東逕貰城北,(朱貰訛作貫,趙同,戴改。守敬按:城詳《氵反水》篇。)又東逕已氏縣故城北,(守敬按:漢縣屬梁國,后漢屬濟陰郡,魏、晉因。后魏興和二年屬沛郡,在酈氏后。在今曹縣東南。)王莽之已善也??h有伊尹冢。(守敬按:《漢志》偃師顏《注》引臣瓚曰,今已氏有伊尹冢。《環(huán)宇記》,在楚邱縣西北十四里。在今曹縣東南。)崔る曰:殷帝沃丁之時,(朱重一時字,戴、趙刪。)伊尹卒,葬于薄。(守敬按:崔る已見《氵反水》篇,此三語即《史記.殷本紀》文,作毫,即薄也,亦見彼篇。酈氏不引《史記》而引崔る,蓋故示博。《御覽》五十三引伏滔《北征記》,博望城內(nèi)伊尹冢,今為丘。薄近已氏。)《皇覽》曰:伊尹冢在濟陰已氏平利鄉(xiāng)。(守敬按:《史記.殷本紀.集解》引《皇覽》作平利同,《續(xù)漢志》已氏《注》引作平和,誤。)皇甫謐曰:伊尹年百馀歲而卒,大霧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禮,親自臨喪,以報大德焉。(守敬按:《書.序》沃丁《疏》、《初學(xué)記》三、《御覽》十五引《帝王世紀》同。《史記.殷本紀.正義》、《御覽》八十三引稍略。)又東逕孟諸澤,杜預(yù)曰:澤在梁國睢陽縣東北。(守敬按:《禹貢》作孟豬?!妒酚洠谋炯o》作明都?!稘h志.序》作盟豬,睢陽下作盟諸。《周禮.職方》作望諸。《爾雅》十藪,《左傳.僖二十八年》、文十年作孟諸。段玉裁云,明、盟、孟、諸,古音皆讀如芒。酈氏蓋從《左傳》,故接引杜說也。此杜《釋例》宋地內(nèi)文,本《漢志》?!对椭尽?,孟諸澤在虞城縣西北十里,周回五十里。在今商邱縣東北,接虞城縣界。)又東逕邛城縣故城南,(朱脫又東二字,戴、趙增。又邛訛作,戴、趙改作郜。戴并改城作成。守敬按:明抄本作邛城?!稘h志》山陽郡,郜城,侯國。宋祁曰,郜當作邛?!锻馄莺畋怼?,邛成屬濟陰,與山陽相距不遠?!墩f文》,邛成,濟陰縣。段氏云,《玉篇》邛字下曰,山陽邛成縣。此郜成當作邛成之確證。濟陰、山陽,容有改屬。今本《漢志》誤郜成者,以王莽改告成之故。郜城本在成武,自王莽改邛城曰告城,於是謂郜城曰北郜,此曰南郜。段說甚審,則當改為邛,戴、趙改邛為郜,非也。縣后漢省,在今城武縣東南。)《地理志》(朱有曰字,趙同,戴刪。)山陽縣也,王莽更名之曰告城矣。(朱告訛作郜,戴、趙依《漢志》改,又依改城作成。守敬按:明抄本、黃本并作告。)故世有南郜、北郜之論也。(守敬按:《通志》單州城武縣有兩郜城。《春秋大事表》七,南郜在北郜城南二里。)又東逕單父縣故城南。(朱無縣字,戴、趙增。守敬按:漢縣屬山陽郡,后漢屬濟陰郡,魏、晉因,宋改縣曰離狐,置北濟陰郡,后魏因?!兜匦沃尽?,郡治單父城,在今單縣南半里。)昔宓子賤之治也,孔子使巫馬期觀政,入其境,見夜?jié)O者,問曰:子得魚輒放何也?曰:小者,吾大夫欲長育之故也。子聞之曰:誠彼形此,子賤得之,善矣。惜哉!不齊所治者小也。(守敬按:此條至子賤得之句,本《家語.屈節(jié)解》,而鈔變其辭,誠彼形此,原文作誠此刑彼,《呂氏春秋.具備》篇、《淮南.道應(yīng)訓(xùn)》載此事稍殊,而作誠此刑彼同。末句見《家語.辯政》,與《史記.仲尼弟子傳》、《說苑.政理》字有增減,然是謂其事賢之事,非謂放魚事也。酈氏蓋以意系於此。)王莽更名斯縣為利父矣。(朱父訛作善。趙據(jù)《漢志》云:師古曰,音善甫。后人誤寫作利善也。戴改同。)世祖建武十三年,封劉茂為侯國。(守敬按:此從《后漢書.光武帝紀》,《宗室四王傳》作封穰侯。)又東逕平樂縣,右合泡水。(會貞按:頁圭綬云,此水自大薺陂東流至平樂始合二泡,又東始名豐水,故以泡為豐上源。而大薺陂至平樂百許里水何名乎?大薺陂為黃溝所淮,然則平樂以西,亦黃溝枝流矣。按《濟水注》二菏水左合黃溝枝流,又此黃溝枝流分出之枝流也。今順堤河之上流,自曹縣東經(jīng)單縣,蓋此水故道。)水上承犭隹水于下邑縣界,東北注,(句。)一水上承犭隹水于杼秋縣界北流,(朱兩犭隹水俱訛作氵惟水,《箋》曰:一作濰水。趙云:按兩氵惟水俱是睢水之誤。漢下邑縣在今河南歸德府夏邑縣西南,睢水在縣東南。漢杼秋縣在江南徐州府豐縣西七十五里,睢水在縣南五十里。蓋睢河自河南陳留縣東北,分河水東南流,逕商邱、夏邑、永城以達于江南之豐縣,而下入徐、宿二州。二泡之水,一于下邑分睢者,獲水也,一于杼秋分睢者,谷水也,而統(tǒng)謂之睢,則以獲水與睢水合流入泗,谷水亦入泗與睢水往復(fù)逕通,互攝兼稱,二泡下流乃有豐水之目??芍呶┳峙c睢形似致訛。全、戴并改作睢。會貞按:趙說迂曲,與水道不合,兩氵惟字均當作犭隹。蓋泡水在犭隹水之北,睢水在犭隹水之南,泡水果承睢水則當絕犭隹水而過。今《注》不言絕犭隹水,故知并承犭隹水也。下邑、杼秋二縣,并見《犭隹水》篇?!稘h志》,系泡水于平樂,平樂南與下邑接《漢志》蓋以承犭隹於下邑界之水當之。杼秋在下邑東,承犭隹於縣界之水,乃后世被以泡名,酈氏則因俗稱二泡而兩指之。)世又謂之瓠盧溝,水積為渚。(會貞按:渚當在今豐縣西南。)渚水東北流,二渠雙引,左合灃水,(趙改灃作豐,下并同。會貞按:《詩.大雅.文王有聲》,豐東注。《書.禹貢》作灃水。酈氏好奇,蓋故意錯出。)俗謂之二泡也。自下灃、泡并得通稱矣。故《地理志》曰:平樂,侯國也。泡水所出。(守敬按:《漢志》系泡水於平樂,故此以平樂為泡水所出,下乃詳引之。《金.地理志》,單父有泡溝。單父即故平樂地也。)又逕豐西澤(朱訛作潭,戴、趙改。守敬按:《元和志》,豐西澤在豐縣西一十五里??h見下,唐豐縣即今縣治。)謂之豐水?!稘h書》稱高祖送徒麗山,(守敬按:《史記》作酈,《漢書》作驪,《渭水注》下作麗同。)徒多亡。到豐西澤,有大蛇當徑,拔劍斬之。此即漢高祖斬蛇處也。(守敬按:至拔劍斬之,《高帝紀》文。《續(xù)漢志》,豐西有大澤,高祖斬白蛇於此?!独ǖ刂尽?,斬蛇溝源出徐州豐縣中平地,至縣西十五里入泡水。)又東逕大堰(朱作偃,《箋》曰:當作堰。戴、趙改。守敬按:大堰當即《漢書.高帝紀》之大澤?!董h(huán)宇記》,大澤在豐縣北六里。)水分為二,又東逕豐縣故城南,(守敬按:秦邑,見《史記.高祖紀》。漢縣屬沛郡,后漢、魏、晉、屬沛國,宋初省,后復(fù)置,屬北濟陰郡,后魏因。《地形志》,豐縣有豐城。即今縣治。)王莽之吾豐也。水側(cè)城東北流,左合枝水,(朱左訛作右,戴、趙同。會貞按:豐水東逕豐城南,枝水東北逕豐城北,則枝水在豐水之左,此當作左合無疑,今訂。)上承豐西大堰,派流東北逕豐城北,東注灃水。灃水又東合黃水,時人謂之狂水,(會貞按:《后漢書.東夷傳.注》引此作注水,誤。)蓋狂、黃聲相近,俗傳失實也。自下黃水又兼通稱矣。水上舊有梁,謂之泡橋。(會貞按:《名勝志》,泡橋在豐縣北門外。據(jù)王智深云,沛縣民逆燒泡橋,則古泡橋當在豐縣之東,沛縣之西。)王智深《宋史》云:宋太尉劉義恭于彭城,遣軍主(朱《箋》曰:舊本作遣軍王,吳本改作軍正,并誤。六朝時每謂將帥為軍主,如《梁書》,韋粲令軍主鄭逸逆擊侯景,是其例也。)稽玄敬北至城,(會貞按:據(jù)《宋書》,城上當有留字。)覘候魏軍。魏軍于清西望見率敬士眾。魏南康侯杜道俊引趣泡橋,沛縣民逆燒泡橋,又于林中打鼓。俊謂宋軍大至,爭渡泡水。水深酷寒,凍溺死者殆半。清水即泗水之別名也。(戴、趙改泗作泡。會貞按:非也。《通鑒》陳太建十年《注》、《名勝志》引此,并作泗??肌端螘蜇畟鳌穬奢d清泗,《劉書.李安民傳》變言清泗,蓋以清泗一水,故合稱之,則清是泗水之別名,安得以為泡水之別名?戴、趙妄改。全云,濟水入汶,謂之清水,睢水入泗,亦謂之清水。六朝所爭,皆泗上之清水,而非濟水也。其地有曰清西,則元嘉二十七年,魏將拓跋建自清西屯蕭城;曰清東,則魏將步尼公自清東屯留城;曰清南,則天監(jiān)五年梁將藍懷恭筑城清南;曰清中,則永明三年,齊角城戍將張蒲入清中是也。宋沈攸之、魏尉元、齊周山圖所爭,皆在其地。以其為泗水合睢水入淮之地,故亦謂之睢清口。泰始三年宋將陳顯達引兵至睢清口,是也。建元三年,齊角城將李安民,敗魏師于孫溪渚,胡三省曰,渚在清水之濱。趙云,按泡水、泡橋,《通鑒》俱作苞字,蓋文異耳。按苞水、苞橋,本《宋書》。)沈約《宋書》稱魏軍欲渡清西,非也。(趙云:按《宋書.索虜傳》,楚王樹洛真,南康侯杜道雋進軍清西,至蕭城。步尼公進軍清東,至留城,乃清東之軍,既遇嵇元敬,還趨泡橋,是自東而西。今云魏欲渡清西,似失當時形勢矣。會貞按:今本《索虜傳》作欲渡清河,蓋淺人不知清西之稱而妄改,當以此正之?!锻ㄨb》亦作欲渡清西,可證。當時魏軍本在清西,王智深說是也。沈約謂魏國欲渡清西,與情事不合,故酈氏駁之。趙不知酈氏正駁《索隱傳》,乃反以《傳》為據(jù),而又言,今云魏軍欲渡清西似失形勢,若此為沈約別一說者,亦觀書不審矣。)泡水又東逕沛縣故城南。(會貞按:漢縣屬沛郡,后漢、魏、晉屬沛國,宋、齊、后魏屬沛郡?!兜匦沃尽?,沛縣有沛城。在今沛縣東。)秦末兵起,蕭何、曹參迎漢祖于此城。(會貞按:《史記.高祖紀》秦二世元年事。)高帝十一年,封合陽侯劉仲子為侯國。(趙云:按《史》、《漢表》、《傳》,沛侯濞即高祖史劉仲之子,后封吳王,國除。)城內(nèi)有漢高祖廟。(會貞按:《史記.將相名臣表》,孝惠五年,為高祖立廟於沛城,即此。下泗水亭又有高祖廟?!兜匦沃尽?,沛縣有漢高祖廟,蓋統(tǒng)言之。)廟前有三碑,后漢立,(會貞按:三碑,歐、趙皆不著錄,洪但載酈說,蓋已佚。)廟基以青石為之,階陛尚存。劉備之為徐州也,治此。(會貞按:見《蜀志.先主傳》。)袁術(shù)遣紀靈攻備,備求救呂布,布救之,屯小沛,招靈,請備共飲。布謂靈曰:玄德,布弟也,布性不 (戴改喜,下同。)合斗,但熹解斗。乃植戟于門,布彎弓曰:觀布射戟小支,(戴改枝。)中者,當各解兵。不中,可留決斗。一發(fā)中之,遂解。(會貞按:本《英雄記》,引見《御覽》七百四十六,間參以《魏志.呂布傳》。)此即布射戟枝處也?!妒稣饔洝吩唬撼菢O大,四周{漸土}(趙改塹。)通豐水。豐水于城南,東注泗,即泡水也。(會貞按:酈氏因灃、泡通稱,故敘水泡、豐錯出?!对椭尽?、《環(huán)宇記》沛縣下,并言泡水即豐水也?!毒庞蛑尽返载S縣、沛縣有泡水,依《漢志》為說耳。水自今單縣東南,東北流經(jīng)豐縣東入今順堤河,合黃水故道,下入微山湖。)《地理志》曰:泡水自平樂縣東北至沛入泗也。(趙云:按《漢志》山陽郡平樂縣,淮水東北至沛入泗,道元兩引班《書》,俱作泡水,淮字誤。明嘉靖年刊本尚作包字,惟去水傍耳,猶可按也。全云:今本《漢志》誤以泡水至沛為淮水至,當以此正之。會貞按:《說文》,泡水出山陽平樂,亦作泡之證?!督?jīng)》敘泗水過沛縣,《注》接言黃水注之,則此黃水為正流也。但云,豐水注泗,即泡水,隨引《漢志》泡入泗,不及黃水,似與前不相應(yīng)。然上謂豐水合黃水,自下黃水又兼通,則豐、泡注泗,即黃水注泗也。水自今封邱縣南,東南流經(jīng)杞縣、考城縣,又東北經(jīng)曹縣、城武縣,又東南經(jīng)單縣江南,已湮。以下今順堤河之下流,蓋其故道也。東經(jīng)豐縣、沛縣東,入微山湖。)泗水南逕小沛縣東,(會貞按:即沛縣?!妒酚洠咦姹炯o.集解》,李斐曰,沛,小沛也?!端麟[》按,漢改泗水為沛郡,理相城,故《注》以沛為小沛。漢《孔宙碑》陰作小沛。劉先主嘗屯此。《魏書.高祖紀》,太和十九年,幸小沛,是至后魏猶稱小沛,故酈氏亦沿之。)縣治故城南上。(朱城訛作縣,戴改,趙據(jù)黃本改。會貞按:明抄本作城。全、戴改同。會貞按:《名勝志》作城。)東岸有泗水亭,漢祖為泗水亭長,即此亭也。(會貞按:《史記.高祖本紀》為泗水亭長,《漢書》作泗上。齊召南從《史記》,并據(jù)《郡國志》沛有泗水亭及劉《注》,謂亭名泗水,不名泗上?!蹲x書雜志》三,謂當依《漢書》作泗上?!额惥郏弁醪俊贰ⅰ队[.皇王部》引《史主》,并作泗上。今考《史》、《漢.夏侯嬰傳》、《玉?!钒倨呤逡稘h舊儀》,并作泗上?!稘h紀》、《初學(xué)記》九引《帝王世紀》,并作泗水?!锻ㄨb》作泗上,胡《注》又引《史記》作泗水,則泗上、泗水終未能定。酈氏則從泗水之說也。《括地志》,泗水亭在徐州沛縣東一百步?!对椭尽罚咦嫖r為亭長於此?!董h(huán)宇記》,在縣東南一里。在今縣東。)故亭今有高祖廟,(朱無祖字,戴、趙增。會貞按:《續(xù)漢志.注》引戴延之《西征記》,豐縣西北有漢祖廟,為亭長所處。似即指此廟,然在豐縣西北,乃《一統(tǒng)志》所云,高祖廟一在豐縣西北十二里者,非此。豈延之有誤乎?)廟前有碑,延熹十年立,(會貞按:《續(xù)漢志.注》亭有《高祖碑》,班固為文,見《固集》。《名勝志》以延熹十年之碑當之,不思延熹非固所及也。此碑歐、趙皆不著錄,洪但載酈說,蓋已佚。)廟闕崩褫,(朱褫作褫,戴、趙改。)略無全者。水中有故石梁處,遺石尚存,高祖之破黥布也,過之,置酒沛宮,(會貞按:《括地志》,沛宮故地,在徐州沛縣東南二十里一步。《元和志》,沛宮在沛縣東南一里。在今沛縣東南。)酒酣歌舞,(會貞按:《環(huán)宇記》,歌風臺在沛縣城東南一百八十步。古老傳云,高祖過沛,于此臺歌曰,大風起兮云飛揚,因為名。)慷慨傷懷,曰:游子思故鄉(xiāng)也。(會貞按:在高祖十二年,《史》、《漢》思并作悲。)后郡國志沛有泗水亭【沛國秦泗水郡】高紀師古注引泗水亭碑【班固作碑銘并十八侯銘 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鄉(xiāng)國語有寓望即今之亭也】 括地志泗水亭在徐州沛縣東一百歩有髙祖廟 文選注酈善長水經(jīng)注曰泗水南有泗水亭漢高祖廟前有碑延熹十年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