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張文江:《莊子*天下篇》講記

張文江:《莊子*天下篇》講記


《天下篇》是理解先秦學術史必不可少的文獻,也是理解中華學術的樞紐之一,其中內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邏輯非常嚴密。閱讀這篇文獻,要完全恢復到先秦的時代。 

全文分為兩大段,第一段是總綱,第二段闡發(fā)六家。總綱又分為三節(jié),一、總冒。二、社會各階層心性分析。三、六經、道儒和百家。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 

本文開始為總冒,闡發(fā)道術和方術的分別。道術是整體,方術是局部。道術相應時間,方術相應空間。道術和方術似乎對立,卻有其內在聯系。方術揭示某個局部,在局部可能并不錯,然而通不到整體去。方術之所以為方術,就是它自以為絕對正確,而一般理論還不能算方術。如何解消方術,重新通往道術,是本文所提出的懸念。 

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nbsp;

道術從五個方面來講,有四條進路,一個歸宿。四條進路就是神、明、圣、王。其中神、明相應于自然領域,圣、王相應于社會領域,或者說政治領域。進一步分析,神、明相應于自然神學和自然哲學,圣、王相應于政治神學和政治哲學。如果把神、明肯定下來,就成為宗教。如果不肯定下來,就成為哲學。莊子似乎稍稍傾向于哲學,然而已經是理解宗教的哲學?!吧窈斡山??明何由出?”神自上而下,明自下而上?!昂斡伞闭撸匪萜錃w路。此處用疑問的句式,表達的卻是肯定的內容。“圣有所生,王有所成”,圣自內而外,王自外而內?!坝兴闭撸诖_定中有其不確定。此處用陳述的句式,仍然包含著疑問的內容。無論用疑問句還是陳述句,最終指向其歸宿:“皆原于一?!彼^道術,就是疏通神、明、圣、王和一之間的關系。所謂方術,就是僅從神、明、圣、王的某一段而加以發(fā)揮。 

本節(jié)流行的標點是這樣的,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如果按照這樣的理解,和開篇“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的設問脫節(jié)。那就是無頭無尾地另起一段,而且自問自答,以“圣王”回應“神明”。這里嘗試提出新的理解,對原來的標點有所變動。在開篇的設問之后,以曰“無乎不在”作為第一次回答,以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作為第二次回答。前者籠罩一切,后者深入展開。兩次回答都以“曰”起頭,內容相合而詳略不同,牢牢鎖住“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的設問。第二次回答闡發(fā)神、明、圣、王,其中的疑問和肯定,可以看成表達認信的不同方式。而無論疑問和肯定,歸根到底“皆原于一”,也就是第一次回答的“無乎不在”。 

不離于宗,謂之天人。不離于精,謂之神人。不離于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于變化,謂之圣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薰然慈仁,謂之君子。 

由“一”出發(fā)分析人的心性,列出社會各階層七種人,分類方式是三、二、二。相應神明的三種人,是天人、神人、至人。相應圣王的四種人,是圣人、君子、百官、民。四種人還可以再一分為二,圣人和君子相應圣,百官和民相應王。這里的七種成分,并不外在于人,只是不同心性的人,相應的比例不一樣。如果誰能完全相應七種成分,這個人的生活根基也就兩樣了。社會各階層由七種成分組成,有其恒定不變的結構。在時代變遷中,有幾種成分會改換名稱,但是結構本身不變。在社會各階層之間,應該有其適當的流動性,英語稱為social mobility,所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人總是想往上走,最好職務升一級,或者學歷高一點,或者薪資加一些。向上流動有兩條路,一條走君子路線,對此的模仿就是學歷。另一條走百官路線,那就是現在大熱的考公務員。 

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yǎng),民之理也。 

進一步分析三、二、二的分類,可以再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三、二和二,或者說前五后二,其語言標志為結束于“謂之某某”。一種是三和二、二,或者說前三后四,其語言標志為開始于“以某為某”。在七種人中,三種人所占的位置最高,追溯本源,超然于世,其語言標志為“不離于某”。由此引申,圣人和君子居于中間階層,從事于思想文化,觀其結束于“謂之某某”當屬上,然而開始于“以某為某”當屬下。而殿后的百官和民,切實于日常生活,其象分散于人群,開始于“以”,結束于“以”。整段最終以“民之理也”,對應于開篇的“古之道術”,這也就是貫通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道”和“理”。 

以前一種三、二和二而言,天人、神人、至人和圣人、君子,五種人相應于意識形態(tài),百官和民,二種人相應于經濟基礎。七種人推究其根本皆原于“一”,其間區(qū)別在哪兒呢?相應于神明的三種人,和“一”大體不隔,就在“一”之中。相應于圣王的圣人、君子二種人,也在“一”之中,但試圖尋找“一”。還有百官和民二種人,盡管也在“一”之中,但是不尋找“一”,也不知道“一”。以后一種三和二、二而言,七種人還可以分隱顯兩個層面,三隱而二、二顯。從隱的層面而言,社會一般人的眼睛,所謂肉眼,只能看到圣人、君子、百官和民。還有天人、神人、至人是看不到的,自稱能看到或引發(fā)怪力亂神,此所以夫子性與天道不得與聞也(《論語*述而》,又《公冶長》)。 

顯的層面四種人,又可以分為二加二,一是圣人相對于君子,一是百官相對于民,也就是老百姓。此間的排列,存在階梯性錯位。如果橫向觀之,圣人應該對應王,君子應該對應百官。此外還有共同的基礎,也就是民。《天下篇》闕王而不言,可能另有深意。因為圣人應該成為王,而事實上未必成為王;君子應該成為百官,而事實上未必成為百官(參見拙稿“《天下篇》析義”)。圣人和君子,相應于社會的教育功能,后世稱為道統(tǒng)。王和百官相應于社會的管理功能,后世稱為治統(tǒng)。前者差不多相當于軟件,后者差不多相當于硬件。圣和王之間是否可能合一,古希臘有所謂“哲人王”的熱烈討論。君子和百官之間也存在交流關系,子夏所謂“學而優(yōu)則仕,仕而優(yōu)則學”(《論語*子張》)。優(yōu)者,從容有余裕也。這種情況到現在還是維持著,當了官的人,往往還需要補文憑。而一般選拔干部,終歸要考慮學歷的。 

民在七種人中是大多數,也是社會的基礎。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君子都研究“一”,對“一”的研究程度不一樣,其結論和身位也不一樣。百官和民不考慮“一”,要是討論“如若一是,如若一不是”之類,他昏昏欲睡,然而這些人依舊在“一”之中,《系辭上》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是也。民也會產生分化,其中一部分人天然有上浮的趨勢,上浮的目標為官或君子。前者是對地位的追求,后者是對品質的追求,兩者當然不可能一致。在品質不能上升的人中,還有一部分沉浸在肉欲之中,那就是尼采所謂的末人(last man),末人是民的缺點集大成。尼采提到末人的時候,我非常觸目驚心,因為他舉出的具體例子就是中國人。 當然還可以翻案, 中國人素質是否真的如此,也很難說。我覺得中華民族很特殊,其中往往有學術或商業(yè)奇才,所謂蓮花出于淤泥,往往外部環(huán)境越惡劣,越有可能出來特立獨行之人。

天人、神人、至人和圣人、君子的銜接,對應于文本是《莊子》和《論語》的銜接。如果把《莊子》看成三種人的教科書,那么《論語》可以看成君子的教科書,當然,其中還隱含著接通的契機。讀懂了這里的分別,有可能進一步讀懂《莊子》和《論語》。大體說來,《莊子》的立場是三種人,故其說理“語語打破后壁”(嚴復《與熊純如書》第三十九,王軾主編《嚴復集》,第三冊,中華書局,1986,648頁)。《論語》的立場是圣人、君子,故往往表示不理解三種人,而且把三種人看成一種人(如長沮、桀溺、楚狂接輿等)。如果把《莊子》整部書看成一個大劇本,圣人在不同場合出現,扮演的是不同角色。其中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堅決排斥圣人,出現于部分“外雜篇”,有“圣人不死,大盜不止”(《馬蹄》)的激烈言說,這其實是小乘,作者相應于莊子后學。還有一種是既看到圣人的作用,又看到圣人的副作用,出現于“內七篇”加上部分“外雜篇”,這其實是大乘,作者相應于莊子本人。這里也可以看出往上流動之路,比如說老聃教育孔子,孔子教育顏回、子貢。老聃可以看成三種人的代表;孔子是圣人,是三種人的傳言者或解釋者;顏回、子貢是君子,他們對圣人的解釋半信半疑。 

在《莊子》中,三種人程度最高,修行方式最簡,只是反復強調“不離于”,圣人以下就比較繁瑣了。至于三種人之間的差別,《莊子》書中講得不太清晰,一般讀者也許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統(tǒng)計全書的詞語出現頻率,“天人”最少,嚴格說來僅一見?!吧袢恕贝沃?,約六次?!爸寥恕弊疃?,約二十六次,加上與之并列的“真人”,約十五次,可以說遍布全書。 《庚桑楚》提到“天人”的定義,在于“復謵不饋”而“忘人”。“復謵不饋”,把接受到的各種信息完全吸收,不反饋,可以看成黑洞的形象?!巴恕倍扇巳胩?,非語言思維所可及。 

在《論語》中,孔子不自居為民,自居的是君子,他不可能自居圣人。《論語*述而》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又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至于坦然自承為所謂“喪家狗”(語出《史記*孔子世家》,參見李零《喪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決不可完全當作貶詞,不僅是圣人胸襟的體現,而且能順勢放低身位,正是上通三種人之象。參見《應帝王》蒲衣子謂有泰氏:“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庇帧短斓馈防像踉唬骸拔粽咦雍粑遗R捕^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笔ト丝梢陨贤ㄈN人,其區(qū)別在于政治性,有不忘世情的味道?!洞笞趲煛罚骸肮胖嫒耍恢f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是之謂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國而不失人心;利澤施乎萬世,不為愛人?!贝斯?jié)論述的是真人,然而一旦談到和政治相關的用兵,自然而然地把主語轉換為圣人。聞一多《莊子內篇校釋》認為上下詞旨不類,疑系錯簡:“'圣人之用兵也,亡國而不失人心’,寧得為莊子語,可疑者一也?!睉撌菦]有明白這里的差別。《外物》:“圣人之所以駴(同“駭”)天下,神人未嘗過而問焉;賢人之所以駴世,圣人未嘗過而問焉;君子所以駴國,賢人未嘗過而問焉;小人所以合時,君子未嘗過而問焉?!贝碎g列出的等差,也是神人的地位高于圣人?!陡3分袑κト艘灿信u:“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笔ト酥恢廊说睦硐霠顟B(tài),不知道人的現實狀態(tài)。人固然有陽光的一面,但還有不陽光的一面。如果沒有把不陽光的一面安頓好,那么往往陽光的一面也顯發(fā)不出來。古代理想中圣王合一,周公與王已有些距離,孔子已不能成為王,只能推尊為“素王”(語出《天道》)。至于王如果自居圣人,那一定是僭主。 

《論語*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笨鬃訉γ袷呛玫?,但是并不自居為民。弟子樊須問怎樣種田,孔子答“吾不如老農”。問怎樣種菜,“吾不如老圃”。樊須走了,孔子說,“小人哉,樊須也”(《論語*子路》)。你怎么想去學這些呢,這些都是民關注的事情。君子是統(tǒng)治階層的后備隊,要學的是怎樣懂道理,怎么保持自己的性情,民是你準備管理的人?!拔逅摹边\動打倒“孔家店”,毀掉了社會中的君子成分,漸漸就沒有人自居君子了?,F代社會中替代君子的是知識分子,然而兩者不能完全等同?!爸R分子”一詞來自西方,最初有批判社會的特殊含義,如果把古代對君子的理想光環(huán)套到他身上,看下來當然不對。 

在社會中三種人則自居為民,當然也可能有其他身位?!墩撜Z*微子》荷蓧丈人批評孔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恰和孔子批評樊須相反,顯示的就是其間的思想沖突。圣人的光譜是和君子有聯系,而三種人可以直接隱藏到民中去。民的生存末端有兩種形式,漁樵和末人。漁樵和末人是對立的成分,漁樵能理解末人,末人理解不了漁樵。在《逍遙游》中,莊子把三種人的位置放在世外:“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似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比欢谑篱g他們無處可藏,只能隱到民之中去。在《莊子》書里,三種人往往以有技藝的工匠身份出現,通過技藝從生活的重壓中獲得解脫和自信,如庖丁、輪扁、匠石(試比較西方原初意義上的Free-Mason),而此象以后的演變就是漁樵(參見拙稿《漁樵象釋》)。當然三種人在圣人、百官乃至君子中都可以隱的,隱的方法一是“隱于幾”,一是“隱故不自隱”(參見拙稿“《齊物論》析義”)。《逍遙游》稱“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也可以看成三種人和圣人所成的銜接之象。 

古之人其備乎!配神明,醇天地,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于本數,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 

“古之人其備乎?!薄捌鋫洹卑ㄉ衩鳌⑻斓?、萬物、天下、百姓。神明、天地、萬物相應于自然空間,也就是開篇的神明。天下和百姓相應于政治空間,也就是開篇的圣王。天地為體,神明為用,而天地的剖析就是萬物,萬物的整合就是天地。人開始于研究萬物,高明的人像愛因斯坦,則進一步研究天地。對天地還要深入下去,那么就研究神明。神明之象顯示于宗教,然而對哲學來說,也可以不用宗教。為什么?神、明既是兩回事,又是一回事?!兑捉洝氛f“一陰一陽之謂道”,又說“陰陽不測之謂神”(《系辭上》)。陰陽可以測量就是明,陰陽不可以測量就是神。當然所謂神,也就是“黃葉止兒啼”(《黃檗傳心法要》)而已。老百姓有信仰的需要,那么不得不演變出讓人崇拜的形象。錢鐘書《管錐編》引十八世紀英國史家吉朋(Gibbon)謂:眾人(the people)視各教皆真(equally true),哲人(the philosopher)視各教皆妄(equally false),官人(the magistrate)視各教皆有用(equally useful)(中華書局,1978,19頁)。哲人對宗教有其特殊的認識,他不一定相信宗教,然而也不會毀掉宗教。因為宗教有其至深的根源,不僅不可能毀掉,而且毀掉以后會出現更惡劣的替代品。“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再次照應上文的“無乎不在”,通過本末、數度而到達“一”,由靜而化為動。 

其明而在數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对姟芬缘乐?,《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數散于天下而設于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 

理解以上的內容,有三種不同的學派方向。一種是“舊法世傳之史”,一種是“鄒魯之士、搢紳先生”,一種是“百家之學”?!芭f法世傳之史”指古代的道家,“在數度”沒有直接舉出書名,相應的是《易》與《春秋》?!班u魯之士、搢紳先生”指古代的儒家,相應的是《詩》、《書》、《禮》、《樂》。道家、儒家是大宗,其余散開來是百家。三種方向把佛教傳入以前的中國學術,一網打盡。 

為什么舊法和世傳之史有聯系呢?在古代傳統(tǒng)中,法相通于史,史相通于禮,而禮包含《易》與《春秋》?!蹲髠鳌氛压辏骸绊n宣子聘魯,觀書于太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依據《說文解字》,法字從水,把水端平就是法。從廌(zhì),又從去,廌是傳說中能辨別曲直的神獸,所以觸不直者去之。今文“法”字省廌,神法的意思消失了。古文“法”字為 (人一正),法平衡社會各方面利益,有正確、正義之意。舊法是從經驗判斷,它是在多少萬年反復淘洗中保存下來的精華,把當前狀況放在歷史中得到理解?!度碎g世》的“法言”就是老規(guī)矩。 

詳讀本段,《詩》、《書》、《禮》、《樂》出現兩遍,而《易》與《春秋》出現一遍,此涉及六經的四二之分。按《禮記*王制》:“樂正崇四術,立四教,以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之《詩》、《書》。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國之俊選,皆造焉?!边@里僅言《詩》、《書》、《禮》、《樂》,就是所謂四術四教。而所缺的二術、二教,就是隱微難明的《易》與《春秋》??鬃游迨詫W《易》,相應于五十知天命(《述而》、《為政》)?!洞呵铩窞樘熳又拢拭献右鬃釉唬骸爸艺咂湮ā洞呵铩泛?,罪我者其唯《春秋》乎。”(《滕文公下》)如果把“舊法世傳之史”看成中央的話,那么“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則可以看成地方??鬃颖4媪藖碜怨糯奈墨I,也就是保存了學問的傳承?!洞呵铩焚p善罰惡,建立是非標準,是判案的例子。我們現在說對歷史負責,還有著《春秋》的影子。歷史對王的作為有所限制,如果王可以隨意修改歷史,那就完全敗壞了。 

天下大亂,賢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 

“其明而在數度者”,“其在于《詩》、《書》、《禮》、《樂》者”,“其數散于天下而設于中國者”,出現了道家、儒家和百家之學。從百家之學回不到道術,于是產生了“天下大亂”。百家之學各有一得之長,然而卻把方術僭越為道術。學問鉆入牛角尖的結果,把四條進路搞亂了,把七種人成分也搞亂了。 

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于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故內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發(fā),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 

“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把天地、萬物、和人割裂開來,志向雖然遠大,卻回不到整體去了。“寡能備于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自以為囊括天地之美,實際上毀掉了神明的形象。人對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應該有所敬畏,神明就是人所不及之處。神明的形象出了問題,宗教和哲學出了問題,那么社會也就出了問題。“內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發(fā)”。后代儒學提出的內圣外王之道,追溯其原文出于《莊子》,追溯其原意來自古學。“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根本理論的大前提是預設的、自私的,那么推導出來的結論也只能是一偏之見。 

“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薄疤斓刂儭本褪翘斓刂?,“古人之大體”是古人對天地的相應,最大的整體也就是無乎不在的道術。易象乾為大,坤為小,大體就是乾象。中華學術的大體在先秦,漢學無法往上走了,只能去研究細枝末節(jié)?!稘h書*藝文志》:“后世經傳既已乖離,博學者又不思多聞闕疑之義,而務碎義逃難,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于二三萬言。”顏師古注:“言其煩妄也?;缸T《新論》云,秦近君能說《堯典》,篇目兩字之說,至十余萬言;但說'曰若稽古’三萬言?!保ā读嚁ⅰ罚┻@樣繁瑣的解釋,怎么可能不使人厭煩。魏晉南北朝有些人物脫略形跡,是對漢學的反沖。諸葛亮與諸友俱游學,“三人務于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注引《魏略》);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傳》)。當然必須注意,“但觀大體”才可以“不求甚解”,否則就是糊涂汗漫,得不到真正的解脫。 

“天地之純”相應“醇天地”的象,沒有見到“天地之純”,可能出于兩種情況。首先是站的層次還太低,努力站得再高一點,就會漸漸看見純的地方顯現出來。其次,即使天地不干凈,那么擦也要擦一塊干凈的地方出來。那也就是后來的丹道之理,《達生》所謂“形精不虧,是謂能移。精之又精,反以相天”,王夫之所謂的“相天之道”(嚴壽澄《莊子*重玄*相天》,見《近世中國學術思想抉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人對天地有一個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決不可忽視。 

《天下篇》第一部分總綱,結束于論百家之學。第二部分由百家進而引申,具體闡發(fā)各家方術。其中有些地方可能存在闕筆,比如在七種人中提到圣人而不提王,而本篇中明明兩次提到王,既說“圣有所生,王有所成”,又說“內圣外王之道”。這是否意味著圣、王是同一件事的不同側面?或者兩者在理論上可以相合,在實際生活中不可以相合?又比如提到圣人而不提孔子,所提到六家中也沒有儒家,而全書明明有二十一篇提到孔子,并且往往一篇數見,提到儒家更是不一而足。此間的緘默不語,是否意味著莊子理解的孔子和儒家后學大不相同,其中頗有隱忍難言之處?《天下篇》提到“六經”來自“舊法世傳之史”,是先秦的“六經”觀念,完完全全跳出了漢代的經學。當然,漢代的經學也有功勞,沒有大儒們的辛苦努力,古代的文獻保存不下來。 

從墨子開始,直到老子、莊子,最后是惠施,總共列出了六家。六家大致可以分為四、一、一,內圣外王之道,首先從外講起。從墨子到老聃四家,從外深入至內。第一家墨子比較簡樸,有強烈的用世之心。第二家宋鈃、尹文接近于墨家,第三家彭蒙、慎到接近于老聃。莊子對三家各有批評,到了第四家關尹、老聃,承認他們是“博大真人”。 

關尹、老聃已經是高峰,但還是方術。莊子本人再來一個突破,總結了前四家,到達方術的最高層面,并且通往道術。第五家是莊子評莊子,雖然神妙莫測,但還是自居方術。方術是走向道術的橋梁,不通過方術達不到道術。莊子最后自居方術,也阻止了以后任何一家壟斷道術。所以,如果有誰宣稱已經發(fā)現了最好的理論,比如說道術,然后來統(tǒng)一天下——古今不知道有多少人這樣做過——那么,他的某些局部觀點或許可取,總體上也不甚值得相信。莊子把自己講得天上有地下無,具體卻把自己歸入到方術中去,意義甚深。其實莊子無所謂真無所謂假,關鍵在于讀書人自己。如果在此處放低身段的人,那么說不定會有一些東西值得留心——不過也不一定——要看看他具體講的是什么。 

《易經》的關鍵是天地人,《莊子》化成神明、圣王、天地、萬物和人。在天地的層面化出來,向上是神明,向下是萬物。天地為體,神明為用。天地是萬物的合,萬物是天地的散。而圣王關涉的是有生死的人,內圣外王把兩個向度都講明白了。天人、神人、至人三種人,在天地中居于神明層面,在人中自居為民。莊子“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直接修的是神明的層面。而在人間世,把自己化到民里邊去,在七種人處于最低一等,也是七種人的基礎。 

惠施是六家中最特殊的一家,他已經扔掉了內圣外王?!短煜缕访枋龌菔W術時談到方,談到術,也談到道,但是不談方術和道術。前面的五家,包括老聃和莊子,都是聞其風而悅之的方術,惠施既不成方也不成術,但還沾著方,還沾著術。有學者認為這一節(jié)屬于《惠施篇》,并不屬于《天下篇》原文(譚戒甫“《莊子*天下篇》校釋”,見《經典與解釋》24,華夏出版社,2008),亦成一說。惠施學術的特點,是脫離城邦政治,跟國計民生沒關系,跟個人幸福也沒關系,接近于現在的純理論和純學術。莊子闡發(fā)內圣外王之道,反而不是所謂的純學術?;菔╇m然身居相國之位,但是他研究“天與地卑,山與澤平”之類,并不是職務行為。他上朝的時候討論國家大事,下朝回來把門一關研究學問,完全出于興趣上的業(yè)余愛好。他拼湊著似乎純粹的學術體系,不再走古學的道路,在天地、萬物之間論辯不休,跟神明脫離了關系。 

一直有人討論,惠施這一路學問發(fā)展下去,是不是可能開出近代科學。在中國沒有得到發(fā)展,一是因為理論上是莊子占上風,一是因為實踐上統(tǒng)治階級不喜歡。統(tǒng)治階級喜歡的是儒家,孔子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比較合乎他們的心意,看起來很有安全感。我有一回講過,政治修辭的關鍵就是指鹿為馬,而把政治修辭改變?yōu)檎芜壿?,要看由誰掌握經濟和軍事實力。名家本來是指鹿為馬的高手,也看得出來誰在指鹿為馬,對統(tǒng)治者確實產生威脅。你用權力來維持一種說法,一般人可能糊里糊涂被蒙混過去,名家卻可能指出不對,統(tǒng)治者當然有所忌憚。名家的源頭之一倒是孔子,孔子提出治理國家首先要“正名”,名實之間要相符(《論語*子路》)。子路非常不理解,急如星火的大事那么多,你為什么著急要“正名”呢。另外,所謂“堅白異同”之論,最早也涉及孔子:“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保ā墩撜Z*陽貨》)一般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維護專制,或許存在誤解,其實這就是所謂“正名”?!熬汲肌保褪蔷窬?,要做到君的本分,臣要像臣,要做到臣的本分?!案父缸幼印?,也同樣如此。流行的解釋實際上只是要你臣臣,而君君不用受到監(jiān)督或限制。孔子周游列國,推廣他的政治主張,君王都聽不進去??鬃铀篮鬀]有危害了,才被尊以“大成至圣文宣王”之類的封號?!熬汲几父缸幼印?,看起來是在維護統(tǒng)治,其中也有革命性的內容。 

惠施這個人非??蓯郏f子做了一生的朋友。有一種觀點認為,莊子錯了,而惠施是對的,中國文化走這條路就好了。我們讀莊子,總會受莊子的影響,所以即使考慮到這種觀點,我還是愿意站在莊子一邊。我的結論是,莊子能明白惠施,惠施不能明白莊子。在《秋水》中講到“惠子相梁”,莊子想去看他,惠子很緊張,在國都之內大搜查。莊子說,你把梁國看得太重了,其實你送給我,我都不會要。從這里反過來看出,惠施沒有搞陰謀,把老朋友滿面笑容地接進去,假裝向君王推薦,最后送你下監(jiān)獄。在先秦有很多這樣的陰險小人,惠施不干這些事情,他緊張就是緊張。這個人我覺得還是相當君子的,他也沒有利用學術來論證統(tǒng)治的合法性,跟后世那些諂媚之徒判然異途。在《徐無鬼》中,莊子有一次經過惠施墓,講了郢人和匠石的故事。郢人把一點像石灰的東西放在鼻子上,匠石揮斧把它削去了,但是鼻子絲毫無損。后來郢人死了,國王對匠石說,你的技藝這么高,對我也來試試吧。匠石說,這我做不到,他死了,我再沒有別人可砍了。這就是一起走過來的伙伴,彼此砥礪、互相切磋的知音。一定要得到惠施這樣的強勁對手,逼著莊子把他的天才發(fā)揮出來,這就是辯論中論敵的重要。莊子相應的是古學,惠施相應的是今學。現在看來,兩個人的爭論,就是當時所謂的“古今之爭”。 

這就是《天下篇》的整體思路。 

原載《上海文化》2013.1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古籍解謎丨天地之間有二十五等人,你修到了哪一等?
人生困惑問莊子全15集
《莊子·天下篇》解說(11·1-2)
104-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卷之一百三
莊子的名言及其解說
錢穆:釋道家精神義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